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文科天赋? 第1页

  

user avatar   liu-ji-84-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科范围比较广,文学和哲学需要的天赋是完全不同的。

在需要理性分析的人文学科领域和自然、工程学科领域需要的天赋应该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洞察力。简单讲就是能够跳过枝节、把握到问题核心的能力。

其他天赋还有很多了,例如逻辑清晰、少说废话、表达准确等等,但是最重要的天赋还是一种直击问题核心的洞察力。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科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天赋不可一概而论。我只谈谈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文科所需要的一个基本的天赋: 筛事。

什么是筛事?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国内国际各种大事进行筛选,把真正重要的东西给筛出来。不具备筛事的天赋,我想是很难把政治和国际关系搞好的。比如据我观察,很多书斋里的所谓政治学者读书查资料能力强,但其实缺乏筛事的天赋。这种人事后长篇大论可以,但做不了决策者的幕僚,更不用说自己做决策者。

怎么了解自己筛事的天赋?我随便出几道题考一考你。

请问1999年中国政坛发生的大事有哪些?怎么?太早了没印象?那么请问2016年中国政坛发生的大事有哪几件?不准查任何资料,立刻说出来。还是不够近?请问2020年1月下旬到2月初,中国防疫的组织化方面的几件大事和时间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

我上面举的那几个例子就是筛事的考验。为什么我上面要强调不准查阅任何资料必须当场说出来?因为如果你缺乏一些基本的感知,连怎么查资料(到底要找什么?)都是成问题的。而且你一旦查资料可以查到的资料就太多了,同时很多重要的东西依然会被漏过。在你做任何过往时政大事的搜索之前,心中至少要有一个大体的宏观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搜索,然后根据搜索加强或者修改你的认识。简单说来,你要做贝叶斯推断。

还要注意,筛事的天赋和正确的分析与预测的能力还不一样。后面两个能力是更高的要求,而筛事是一种更为基本更为原始的政治敏锐性。哪怕你分析不清楚事情之间的联系,哪怕你做不出正确的预测,你也可以先筛选出重要的事情来。

大言不惭地说一下,在下就是一个筛事能力非常强的人。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有敏锐判断什么事重要的能力。我从90年代后期开始有意识筛事,而我的分析预测能力是到了2006-2007年才步入正轨的。在那之前,我的各种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判断错误率很高。等我开始具备了比较靠谱的分析预测的能力之后再回过头去复盘,发现自从我90年代后期有意识筛事以来,被我漏掉的要事其实挺少。

我写过三篇阅读量很高的东西(冷战后的几个战略机遇期),里面有90年代初期以后的中国外交的很多复盘,其中记录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我写文章的时候,只是在三五处做了一下网络搜索以确定确切的日期以及资料来源,剩下的都是我在没有进行资料搜索的情况下就直接写出来的。而且其中从90年代后期一直到2020年的内容,都是我在那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判断那个事情是重要的。

不好意思今天自吹自擂了一把,但我希望我说的东西对有关方面的青年有所帮助。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未知的描述判断,如同对已知的推理计算一样,清晰透彻,洞若观火。


user avatar   li-mu-59-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什么是文科能力

文科能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输入,也就是阅读能力。一个是输出,也就是表达能力。

也就是说在输入和输出上有天赋的人都是很有文科天赋的人

那么怎么做才能看到别人的输入和输出能力呢?


有几个简单的办法

首先输入能力中最简单直接的表现就是输入速度

给他一本漫画书或者小说,看他多久看完,快的那个就是有天赋的那个

说的更简单一点,去书摊租借漫画小说的孩子,看得快,还的快的那个就是有天赋

另外就是输入深度能力,也就是一样的文字,他看到的比别人看到的多

这个可以和输出一起考察

给他一段文字,让他写阅读理解

谁能用更少的字说明白更多的东西,他的天赋就更强


其实发现一个人的文科天赋挺简单的

问题是发现这个干嘛用?

一个人如果很有中文天赋,他的英文天赋就好不了

一个人要是英文天赋很好,他的中文天赋也难到顶尖

这是由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所决定的

大家的思维方式不同

你擅长那个就不会擅长这个

两个都擅长的人在思维上容易扯到蛋

这也是为什么最好的中文精华,一直翻译不好的原因,也是最好的英文精华,谁翻译都难有原著八成功力的原因

我相信西方名著也不次于红楼梦,西方诗词也可以和唐诗宋词媲美

但是你们见过翻译之后还能优美如中文经典的作品吗?

所以发现这个没用

发现了也是白发现

哪怕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就我们的文史考试,还轮得到比拼天赋吗?

英文考试更轮不到,你只要智力正常,钱到位,就能让你分到位

我们的考试,比拼天赋的是数理化

那些东西有没有天赋,学起来的效率真的很大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低情商:文科不需要天赋,看下现在60后文科专家们的水平就知道了。

高情商: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文科天赋。


user avatar   nie-fei-qi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具备以下能力,越齐全越好:

  • 对世界的感受能力(能感受,才能看见,能看见,才能想到、说出、写出)——对广度有助益
  • 同理心(也就是儒家讲的推己及人的能力)——对深度有助益
  • 联想能力(所谓学贯中西、古今融贯,不仅仅指书读的多,还有纵横联想的能力)——对建立知识网络有助益
  • 逻辑思维能力(没错,文科天赋也包括逻辑思维)——对厘清纷繁芜杂的表象、直达本质有助益。
  • 对思考问题一事的强烈兴趣(内驱力让人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对持续成长有助益
  • 阅读
  • 完整自洽的世界观(完整、自洽,缺一不可)——认知决定一个人的层次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user avatar   sunyangq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接到回答这个问题的邀请,反思了很久,自觉还是有一答的资格。但这个问题又实在很难答。我会分很多次来写这个答案,在过程中慢慢修缮。

究竟何为“文科天赋”?

如果有“文科天赋”存在,会在几岁时呈现出来?

这两个疑问,首先就很难解决。

回想自身读书生涯,以及这些年来见过的人,我很难判断哪些是“天赋”,哪些是后天的养成。与其谈“天赋”,我更想谈谈成为一个好的文科研读者需要哪些素质。

1.基本素质

首先,一个人在20岁之前,要有对文本的出色记忆力。如果没有,那么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文科学者。

第二,一个人要从小养成对世界、对人、对万物的感受力,要有丰富的情感。同时,要有对文字、影像、音乐等等有敏感的共鸣反应。

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位女生,考某985大学唐宋方向的古代文学研究生,通过了初试,找我咨询面试要点。我说在向导师陈述时,不妨说一说你曾为之感动的诗人诗作。她惊讶道“啊?你读古诗会感动?”当时天就没法聊下去了。这女生最后成功录取了,但我并不觉得她有很好的文科素质。

第三,在这些基础上,要能够较好地分配生活中的静与动。既能够静坐阅读、沉思、体悟,又能够活得有冲劲和活力,不至于变成终日默坐枯思的书呆子。

第四,要在年少时练就快速的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上不来的话,阅读面打不开,知识面不广,成不了优秀的文科研读者。

我从前有个同门师弟,如今博士毕业在河北某大学教书。经常觉得苦闷,因为不知道从哪儿寻题目写论文。根本原因,就是他从前读书过慢,耽于思考。常常读几页书,思考上几个小时。从前导师批评他:像你这样,一辈子能读几本书?

第五,要有透过纷繁表象把握住事物、事件的某种本质的能力。能够感性,同时又能够不让感性干扰自己的判断;能够审美,同时又能够不让审美牵着走,除了“美”之外,还能够去发掘真与善的层面。

从前“国学数典论坛”兴旺的时候,我们常去那儿下载古籍扫描版。后来就有了那么个qq交流群。群里面藏龙卧虎,从浙大、南大古文献学教授到各种硕博士。其中有个很活跃的女生,网名叫“聒碎乡心”,以下简称“乡心”。

乡心这个女生,群里面人见人爱。那莽撞小子常被她嘲弄得灰头土脸。她不但对古诗词有种令人惊异的敏锐解读力,而且对古琴、汉服(那时还只是小众爱好,不像现在这么烂大街)等一切和传统审美有关的东西都有着非凡的领悟和鉴赏力。在我的印象中,她即使不是我所认识过的最有文科天赋的女生,也至少可以并列前三位。她的文笔不是科班出身,却能非常自然地兼容清新与华丽 。而她对各种事物和事件的判断,由几乎总能抓住本质,不偏不倚,又能一语道破别人意识不到的东西。如果她能在文科道路上走下去,成绩一定令人惊叹。

后来才知道,乡心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女生。当年,因为身体不佳+数学不好+考试失常。她高考折戟,仅仅读了专科。而就是这样一个专科生,在我们那个硕士满地走、博士多如狗、博导常潜水的群里,让几乎所有人瞩目。了解到她分学历后,至少两位著名高校的导师劝她找机会升本,然后欢迎她报考自己的硕士生。遗憾的是,她后来没有这样做。至今想起来,我还会为她叹息怅恨。

我硕士时有个好哥们,姑且称之为小王。本科是学国际贸易的,硕士转投古代文学专业。读元明清方向。因为是跨专业,在阅读积累和基础课程上,肯定略差一些。这个小王,在考研时,把背会的文学史中的观点忘了过差不多。在回答论述踢时,只好按照自己的理解一路写下去。成绩出来,竟然是那届专业课成绩第一名。嗯,比我分数高。

后来,经过跟小王的常年交往,我意识到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具备一种能力:在观看各种事物,例如一首歌、一部电影、一场球赛时,他总能沉浸其中,并且要言不烦地做出精到的点评。邻近毕业时,他女友的论文完不成。这小王竟然几天几夜几乎不睡觉,帮她完成了。小王学的是元明清方向,主攻小说。而他女友的论文题目则是唐诗中的某个意象演变分析。

以上几点,是成为一个好的文科研读者的必要条件。否则,即使拿到了文凭,也终究不会有像样的学科建树。

2.进阶素质

首先,要具备逻辑性。包括吸收和输出两个层面的逻辑性。很多人具有感受力、共情力和审美力。但若不能在路逻辑框架下对材料进行吸收,凝结成合乎逻辑的输出内容,那么,依然无法成为好的文科研读者。

很多人能够欣赏诗词,能够写出短篇幅的优美抒情散文,然而未必能成为好的文科学者。就因为这一点。

第二,要具备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提炼出某些足以成立的理论框架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文科学者,给他足够的材料,即使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他也能很快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我举个例子,李泽厚,他原本不研究日本哲学思想,但我看他为参加某次学术会议写的一篇关于日本儒学的长文,其中常常非常精辟地用很简略的语言,便提炼出了某派某家思想的特质。

第三,要对阅读有无穷尽的兴趣,对人类的思想、文化和行为满怀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好奇心衰退的一刻,就是再也无法前进的一刻。

第四,要做一个怀疑者,怀着一份内在的自信去审视古今任何一部书籍。阅读之时,要能够入乎其内,去沉潜钻研,又要能够出乎其外,加以分析、判断。要做学者,不要做信徒。

为什么我作为一个先秦文学专业的人,会反对现在流行的让少年儿童“学国学”、背《论语》?因为那是灌输,是让人从小去“信”。基督教讲究“因信称义”,研读文科的人最好不要这样。

——————————8月17日补充————————

好的文科研读者,要努力去避免两种情况:一是成为既定结论和专业术语的复读者,二是一切从感性出发,“才气”满身,“感悟”满纸,却缺少有“根”的东西。

若干年前,一位中文系教授在一位美术专业出身的女生陪同下去卢浮宫看《蒙娜丽莎》。那位女生反复给教授介绍达芬奇所用的“晕涂法”等等,教授最后则说:“你说了那么多术语我都不懂,我就是觉得她美,真的美。”

那位教授是研究“诗学”的,这件事他写在自己的随笔集里。他或许是自豪于自己的审美感知力,而觉得技法之类的东西是无足道的细枝末节。

但是,我觉得,就文科研习来说,教授和那女生的方式是各有缺陷。我们当然不能成为“技法”的字典和复读机,但我们也不能满足于浑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欣赏。

再拿欣赏山水画来举例,你会发现:把同样的山水画交给一般文艺爱好者和和专业人士品鉴,他们写出的鉴赏文字往往大不相同。前者常常是感性欣赏加上一些意境联想,后者则喜欢从构图、用墨、皴法等方面加以解析。

好的文科研读者,应该让自己同时具有这两种能力。在保留自身成长历程中积累下的感性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去研读、了解那些技术性的“干货”味道的东西。

————————8月18日补充————————

一个好的文科研读者,决不能局限于读文学作品,而应该多读历史。

哪怕是文学专业,到最后,比拼的,往往是历史水平,古代文学专业尤其如此。

我见过不止一位古代文学专业出身的人,最后转到高校历史系任教。

读历史要有情怀,但关键是锻炼对人类过往的认知、对人性的认知,和冷峻的思考。

读历史可以有倾向,但不能成为某朝某家某人的“粉”。一旦“粉”的思维占了上风,判断和结论就必然有偏差。

我认识一位研究宋诗的学者,他非常之投入,他一年又一年从宋诗中试图寻找美好的诗化的心灵,并认为那是真正的中国、最美好的中国。

因此,他不得不忽略很多东西,他会一再寻找宋代都市生活的繁华与美好,却忽略更广阔的范围里民间赋税的繁重;他会从一首首写景诗、隐逸情怀中寻找心灵与自然契合的美,而忽略朝廷的内斗和党争,忽略冗官冗费、积贫积弱;他会一再吟诵王禹偁的“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却会自动屏蔽苏舜钦的《庆州败》……

这样的“诗化心灵”,有美,有善,却少了许多的“真”。

不需要去做猛士,但我觉得,一个好的文科研习者,在面对历史和现实时,至少得“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而不是单纯用美和诗意的滤镜,去回避和妆点一些东西。

(待续)


user avatar   xiao-xiao-yi-9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讨厌谁,倒也不一定。




  

相关话题

  哔哩哔哩有哪些不是广为人识,视频却非常赞的up主? 
  为什么很多人瞧不起艺术生? 
  如何在数学试卷上调戏阅卷人? 
  突然什么都不想做了不想学习怎么办? 
  为什么汉语不能在世界各种语言中占主导地位? 
  初二真的是分水岭吗? 
  学一样东西过了好久再拾起来反而比先前更熟练,为什么? 
  多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使少数民族语言在逐渐消失,怎样有效地延续语言的多样性? 
  如果你突然被裁员了,你的Plan B是什么? 
  冬格尔!在蒙语中代表什么含义。或者“冬”是什么意思、格尔什么意思?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英媒 BBC 的纪录短片《重返湖北》搞错湖北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下一个讨论
看了几页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看不懂,如何才能看懂?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