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族没有汉姓。
傣族就比较复杂,对壮傣语/壮傣人的历史了解多了之后,
我个人认为“南壮傣人”(后来的布侬、布傣)在唐代至少首领已经有汉姓。
因为布侬和布傣的语言在唐代还没有分化,还是在一起的,范围就是在左江流域。
根据壮族大姓【韦、卢】、京族大姓【武、裴、杜】可以看出唐代中央在广西和越南进行了“汉姓大运动”。
8-9世纪,左江流域的南壮傣人发起了一个超级大的西原民变,持续100多年,史书记载的人物都有汉姓了,而且都已经是壮族大姓如 黄、韦、莫、梁、覃。
所以,9世纪的南壮傣人首领阶层应该是已经普遍有汉姓、而且已经使用壮字/汉字。
因为如果没有汉姓的话,史书就会照实记载音译,比如漠北、青藏、西域的名字。
但是后来,布傣渡过红河西迁,汉姓、壮字/汉字都没有传承下来。毕竟,如果只是首领有汉姓,脱离中国羁縻体系后可能就没啥使用的必要了。
也就说,这就是一个阴差阳错,10世纪傣族西渡红河、脱离中国羁縻体系;京族独立、脱离中国管辖,但前者的汉姓/汉字普及率显然是远不及后者,不足以靠内生来传承,所以后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目前红河以东仍然有170万布傣,由于有汉姓、使用壮字/汉字,所以属于壮族,原本以为他们是被布侬在后来“拉进汉字圈”,但现在看来似乎也未必。
有可能因为一直处在羁縻范围,所以持续传承了没有脱离汉字圈的布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