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都是泪啊!
怎么说呢,你如果知道现代教育的教育大纲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极限。大概会好受一点。
也就是说,如果把各个年龄段的儿童认知能力做个统计,再把学校课程难度做个统计。那么一切都满足二八原理,也就是说,只有20%孩子的学习能力足以应付学校课程。而对于剩下80%的孩子都会感到吃力,后50%的孩子会感到很吃力。
当你逼着孩子学习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有人逼着你工作业绩达到前20%。收入水平在本市一夜就达到20%。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
所以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人类种内竞争的大原则下,绝大多数家长辅导孩子都不会好过。这个与教学方法,耐心,性格都无关。我们其实是结构性地让孩子学习超过他认知水平的东西,而且可悲的是,大环境还会让我们认为,孩子学好这些是理所应当。
所以吧,无解!如果真想从结构上解决这个问题,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孩子留级两年。小孩差一岁认知能力就可能是天壤之别。三岁死活搞不懂加减法,四岁却能算乘除法。年龄在成年后几乎没什么差别,但在小学影响巨大。当然,前提是你不能觉得留级是丢人的事儿,也不能让孩子有这种挫败感觉得自己是失败者最好是编个身体健康问题的理由,转学+留级。
如果不想结构性的解决问题,那么就要花费更多时间来陪孩子。最好的做法是不动声色地坐在一边看着孩子写作业。他如果遇到困难,想不出来,就让他空着或者直接告诉他答案。然后你把他不会的题目都记录下来。每天都让他自己做两道不会的题,不要贪多,也别考虑学校的教学进度。两三道即可,讲解一下,再让孩子做。如果做不好,明天接着来做同样的题目。直到能把题目做得滚瓜烂熟,再做新题。
循序渐进,只求孩子能够有所进步,帮他重拾自信。人只有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才会专注。尤其是孩子,一旦认定自己做不到,就会千方百计地逃离推脱。
只要让孩子找到了节奏,建立了信心,他慢慢就能自己上手。不过这个过程可数月也可能要一年多。
简而言之,只要你时时刻刻都提醒自己没有“理所应当”。肯定能慢慢发现问题,改善问题,随着改善越来越多,最终有可能解决问题。反过来,如果拒绝接受问题,拒绝花费时间精力,最后只能适得其反。
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的行为,(譬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按时吃饭,按时起床,说话有礼貌)可以用威逼立竿见影起到效果。但是越复杂的东西威逼的作用越小,甚至还有反作用。威逼只适用于孩子能够做到的事,对于他做不到的事情,威逼起不到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