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以工代赈的,只触及到大基建的皮毛。
大基建其实是乾坤大挪移,向未来借钱,一方面解决当下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为未来经济发展积蓄力量。
想弄明白其中的原理,我们不妨回到一个最简单的公式:
GDP=消费+投资+净出口
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居民购买力减弱,首先是消费萎缩了;因为国外也在闹经济危机,购买力同样也在减弱,所以中国的商品出口遇到困难,净出口也会锐减。
换言之,遇到经济危机,构成经济增长的消费和出口,都出现了萎缩,唯一能拯救经济的,就只有投资了。
投资包含了基建、房地产、企业设备投资三大主要部分。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大部分企业因为市场萎缩,生产也只能随之收缩,也就不可能增加设备投资。
剩下能拉动GDP的,就只有基建和房地产了。
房地产虽然能拉动GDP,但如果没有基建作为作为支撑,房地产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个道理容易理解,比如你把房子改在一个人迹罕至,没有交通连接的地方,这样的房产价值几乎=0,所以需要以基建为依托。
也就是说,基建,是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拉动经济的最好抓手。
说到这里,需要再补充一点:如果关注政府政策,会发现这次新冠疫情,政府出台很多拯救经济的措施,比如各地发放消费券,这是在刺激消费上做文章;比如提供给出口企业更优惠的退税政策,这也是在鼓励出口,所有的措施都是围绕着上面说的GDP构成公式做文章。
下面我们来接着聊,启动基建能起到什么效果。
说简单点,就拿修一个机场为例,首先你需要采购物资,这就能拉动生产这些物资的企业生产、投资;其次你建机场需要设计、施工、监理,由他们又衍生出物流、后勤、财务、审计等等生产性服务业,这些相关的单位也因为这个项目有了业务;再就是通过项目,以及上下游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需要雇佣人员,这些人员因为被雇佣,有了收入,才能去消费,他们一消费,又激活了吃喝玩乐这一生活性服务业链条,这些都是财富创造的过程。
简而言之,经济危机的时候,因为个人的消费意愿降低,企业的投资、出口能力下降,整个市场的经济活力降低,所以需要政府充当投资人,进入市场,从而弥补民间经济力量的不足。
接着需要讲的,就是所有人都会很关心的问题,投资需要钱,钱从哪儿来?——政府要搞基建,钱需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得来,也就是向购买政府债券的金主借钱。
说搞基建是乾坤大挪移,向未来借钱,玄机就在政府债券上。
比如政府发了一笔总额1万亿的10年期国债,支付每年3.5%的利息。
虽然这个收益率对很多没有投资能力的金主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按照经济学者的测算,中国过去20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7.2%左右,全世界过去20年的资金回报率为10%左右。
这就意味着,政府发了10年期的债券,向10后借1万亿,虽然每年需要支付3.5%的利息,但10年后再还这笔钱,是很划算的。
即使不考虑通胀和资金回报率的因素,因为当下出于经济危机,所有物资的价格都处在低点,这个时候采购物资搞建设,成本会比经济繁荣时要低得多,这样你现在花1万亿搞出来的基建,要比你在经济繁荣时期花1万亿搞出来的要多得多。
经济危机时搞基建,能为未来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其实也容易理解:比如你建设了机场,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线,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便捷地来到你这里;你这里通了高铁、铁路、高速公路,人流、物流不仅会更加便捷,成本也会下降;你这里建了深水港、国际货轮可以停靠,那进出口企业肯定更愿意向你这里聚集;你这里修了水电站,电力价格下降,那企业来投资用电成本更低了……所有这些基建,如果能在未来的经济复苏的时候,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都会变成经济发展的要素,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政府税收增加了,理论上(注意,是理论上,因为实际上还不还还得两说)就有钱用来偿还发国债欠金主的钱。
注意,上面这段有个非常关键的表述:
所有这些基建,如果能在未来的经济复苏的时候,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都会变成经济发展的要素,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在经济危机时候搞的基建,危机过去之后没法参加到经济活动中,就没法变成经济发展要素,经济发展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不仅是政府没有税收还不起债的问题,而且还影响对当地民生、新的经济设施投入的,很可能会陷入负债累累、经济不行、人员大量外流的死循环,成为鬼城、空城,收缩型城市。
通过以上分析,我想是时候得出核心结论了:
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政府勒紧裤腰带,少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是对的,但千万不能勒紧裤腰带不搞投资,恰恰相反,越是经济不景气,越是需要政府发债投资,而且应该把钱投资到有利于企业减少生产成本的领域。
而经济形势大好时,政府可以多花点钱提高公职人员福利,但以为自己税收多了,手里有钱,还继续大量投资到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的领域,反而是有问题的;经济形势好时,应该更多地把钱投在医疗、教育、公园等有利于居民提高生活品质的领域。
最近独山县花400亿搞古风博物馆、水司楼、体育馆的新闻很火,很多人跟着起哄,以为他们的问题出在经济形势不好还大手笔投资上,其实不是,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投资是对的,他们的问题,出在投资的东西,基本不太可能转化为生产要素的领域。
基建最大的好处是它是实打实的资产而不是泡沫。
现代社会的经济危机,大多数时候都是金融危机。的金融产业的确来钱快,但金融跑得也快。一个金融投资者,昨天可以跟你浓情蜜意,但今天就可以一分钱都不留卷款跑人。可是投资了基础设施,就算你想跑你也只能拿走钱,公路、铁路、机场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留在现实中的。
拿现实中的例子来说,苏联解体之后,世界金融资本与俄罗斯寡头携手洗劫了俄罗斯,但地铁、铁路、公路这些东西,他们最多只能拿到控制权,而不可能把铁路拆了运回美国去。到现在,苏联已经死了快30年了,但是大量苏联时期的基础设施仍然能支撑起俄罗斯的社会运行。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之所以能搞基建,还因为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搞基建的空间和潜力。过去几十年,我们的基建能力强、速度快,但还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用人口来做对比,美国有3亿人,欧盟有5亿人。如果我们以美国或者欧盟作为未来的发展标准,那么我们还需要几倍于他们的基础设施。
而从更长远一点的角度来说,如果这次新基建中的所有项目都能落实的话,那么这次基建的意义可能不同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大规模基建。经过这次基建,中国将会成为未来全世界信息与通讯领域最大的生态圈。假如说你是一个卖远程医疗设备或者无人驾驶汽车的厂商,你肯定会优先把产品卖给中国甚至直接在中国投资设厂,这样才符合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这又会带动更多的就业。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不过,基建也不是全都有利无害的,它有可能带来通胀等一系列问题。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之下,这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相比于基建可能带来的远期问题,当下的民生与就业是优先要解决的。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就是这么干的!
那个时候有大概三种路线,
第一,是德国日本路线,也就是入侵他国转嫁危机。最后我们都知道的,被阉割成了太监,百年强国梦毁于一旦,无论谁当老大都只能做奴才。
第二种是苏联模式,没收私有财产,政府统一调控,生产自给自足。最后结果也很明显,官僚机构臃肿,社会缺乏活力,意识形态僵化,最后解体。
第三种就是美国模式,加大财政赤字,大搞基建,还不还得上钱先不管,反正先修路,修房。钱就是一个数字,等到危机结束,谁的基础建设好谁的国家产能就高,只要国家产能高,管你是打仗还是生产,都将是垄断地位。只要垄断就有垄断利润,还愁还不上钱?
事实证明,美国搞完基建,产能翻倍,待到二战后各国急需物质,分分钟成了超级大国。所以这招搞基建,只有中美这种体量的国家能用。因为你搞不成产能第一,坐不上头把交易,没有垄断利润,无法保证国家安全,那你的基建就是给别人搞的,而且钱要是还不上你还不能赖账,到了时间,就不得不牺牲国家主权,比如出让港口和铁路的使用权。
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都在大搞基建,最后好多没办法还钱,只好把港口租给中国,或者出让某些权益。
反过来,如果国家体量大,基建是实实在在提高产能的东西,越是别国稀烂,借机提高产能就可以在后面得到更多优势。就算最后没办法还钱,靠着军力别人也不敢催债,还能接着拖,经济这东西总有周期,拖一拖就可以迎来春天。这一招美国早就用过,只是今天的美国没法选出罗斯福这样德高望重的总统,排除党争的总统来专心建设。
药方还在,拿药的在故意掺假。大基建利国利民,可是并不见得利于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
遇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最关键的是怎么把钱发到底层吃不饱饭的人民手里。
到目前为止,大兴基建是国内外实践过效率最高的方法。
其他的都是把钱送给金融资本家继续吸食国家血液而已。
虽然笨,但是它有效,所以它是好办法。
2020.3.10
这个“效率最高”是指,比起别的经济刺激手段,最后输送到吃不饱饭,收入后90%人口手里的钱,可能只有1%,甚至千分之一。大型基建,大概能输送超过至少5%。您也别觉得这5%少,哪怕是糠麸,能活命,那就不会造反。
所以呢,加速发展数字货币,全民每月发1000活命费是缝补当下社会的必须。你要说稳定压倒一切,那么这个事就必须大力,快速,一定要完成!
一个有悖常识的知识点:钱,但对国家来说并不重要。
按照现代货币理论的观点,国家的钱是无限的:国家可以无限制发债,而这些债务最终是一定可以还上的。
这很好理解:国家的钱本质上就是一张纸,想印多少都行,借的钱怎么可能还不上呢?
而国家也是不会无限制发钱的。
这也很好理解:发行的钱太多了,就要通胀。今天猪肉二十块,明天猪肉八十,人民群众会不开心的。
货币政策只是国家用来宏观调控的一个工具。钱不重要。赚钱不重要,欠钱也不重要。这些钱在流通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效果,才重要。
那重要的是什么呢?失业率。
在国家这个大机器上,每个人都是一只蜂巢里的工蜂。你不管是送外卖还是去酒吧唱歌,都是在让这个社会正向增长,让国家越来越好。
但失业人口,就像是一只工蜂在四处打转。不仅没啥作用,还可能把蜂巢折腾得乱七八糟。
换句话说,只要大家都在工作:地还在种,猪还在喂,有水能喝,手机有信号。哪怕是国家欠一屁股债,经济一团糟,也总有办法让大家过得好。钱是不产生价值的。经济金融也不会直接产生价值的。经济活动促进的劳动生产才能产生价值。
钱是没有价值的,劳动才有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美国欠债一天比一天高,都快赶上GDP了,他还不急。但失业率下降一点点,立马就跳起来推特治国了。
当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最糟糕的反而和经济无关,而是:企业破产,人民大量的失业。
每一个失业的人,都是一个被浪费的生产力。
这个时候国家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生产力动员起来。如果能够用来拉动内需,就拉动内需(上山下乡)。能够用来提高出口,就用来提高出口(支援建设)。
如果没有需要,就创造需要。
修一个水库通渠,可以造福农业几十年。修一条铁路,可以让边远城市贸易畅通几十年。在全国修满基站,可以慢慢养出抖音快手这种互联网大企业。
当生产力过剩,就把它沉淀下来,沉淀到今后的几十年里去。
这些沉淀下来的生产力就是“大基建”的意义所在。
全能政府有这个权力
全能政府必然与民争利
全能政府不能让利于民
不存在其他选项
以上是一条过渡顺畅的逻辑链
因为中国基建缺口极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都面临重度交通拥堵,这是轨道交通极度匮乏、道路面积比例极低的体现。在城际交通方面,机场极度缺乏,城际轨道交通负载极高,冗余度极低,需求稍有增加(都不说春运,就清明端午这种三天小长假甚至普通周末)就会发生爆满买不到票的情况。近几年只是勉强解决了用电短缺的问题,在燃气、网络等诸多方面,都常年处于低冗余度运行的状态,俗称裸奔,一旦需求量发生短时间上升,就是抓瞎。
对于我们这种刚发展了几十年的后发国家而言,基建是个无底洞,你就填吧,你就无脑填,不管你修多少,基本上不存在过剩的可能性,除非你非要往喀斯特区里修好几条高铁,那可能是脑子确实有点瓦特。
所以,并不是中国出现了危机需要启动大基建,而是中国什么时候都必须要无脑大基建,这完全就是在补欠账。可以说这么多年来的基建,把中国从一个80厘米的侏儒拉成了一个一米四八的……半侏儒,离长到一米八还有相当的工作要做啊同志们。
古代叫以工代赈。
现代叫罗斯福新政。目前为止解决经济危机唯一成功的经验。
不然呢?休克疗法吗?
这思想脉络大致是,
汉密尔顿-李斯特-凯恩斯:罗斯福+希特勒-艾森豪威尔
这个问题应该问:“为什么每次经济下行,都喜欢大水漫灌?”
在黄渤的电影《一出好戏》中, 一群人流落到荒岛上。
张总是一个精通经济原理的奸商,他主张用扑克牌作为货币,来进行商品交换,并说岛上一共只有2副牌。
随着大家逐渐安定,对环境更加适应,也拥有了更先进的工具。他们捕到了更多的鱼,采到了更多的野果。
如果这个时候,扑克牌依然只有两副,那么鱼、野果的价格会下降,就会通货紧缩。
然而张艺兴发现,随着交换的进行,他手上竟然出现了4个红桃2。
也就是说,岛上的扑克牌,不可能只有两副,张总手上必定有更多的牌,并且拿这些牌和其他人交换了物资。
但是众人都没有察觉,因为用扑克牌标记的鱼和野果的价格是稳定的。
这套机制的bug,在于张总什么都没付出,就凭空“印出”扑克牌换走了别人的劳动果实。可问题是,随着经济增长,不增发货币又不行,因为商品价格下降会抑制大家的交易热情,造成萧条。
最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张总又拿出一副扑克,告诉大家,要修条路,大家凭出力的多少来领取扑克牌。
这就叫固定投资,既增加了就业,又增加了流通货币,还多出来一条路来。
基建,就是以增加公共服务的方式增发货币和就业。
增发货币的俗称,叫放水,肯定是有好处的,不然决策者也不会乐此不疲:
1. 增加固定投资,刺激GDP;
2. 贬值债务;
3. 制造通胀,刺激消费;
4. 制造泡沫,转移杠杆;
5. 超额分配财富。
财政发币,就是一手印钱一手花钱,没管好手的话,就是无锚印钞,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比如解放前的国民政府,由于庞大的战争开支,财政无以为继,只好印钞发军饷。结果就是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劳动人民的财富极大程度上缩水。
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是央行对民众的负债,债务的另一端是央行的资产如黄金、外汇、债权等。
美联储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资产中国债比例大增,而中国央行的资产中,大头一直是外汇。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美元的锚是美国国债,rmb的锚是美元的原因。
以外汇储备为锚发行货币是很容易理解的,赌场里不允许用现金下注,所以必须要兑换筹码,这些筹码是赌场对玩家的债务。
玩家结束赌博之后,会将筹码换成钱带离赌场。
同理,外国人想到中国来投资赚钱,也需通过商业银行兑换人民币,央行印钱从商业银行手中将外汇回购,进行统一管理。
而外汇,虽然在央行负债表上是央行资产,但同时也是国家的负债。
这个过程中,央行发出去的钱,就是基础货币,商业银行获得基础货币后,通过货币乘数进行信贷扩张,发出去的钱,就是信贷货币。
那么逻辑就简单了,超发货币=累积债务!
货币超发,又是怎么演化为债务危机的呢?
第一阶段——走出落后闭塞的深山
老王年轻的时候,一穷二白,虽然勤奋苦干,但是底子薄,加上一直待在闭塞的农村,生产力低下,再怎么努力耕田,也挣不了几个钱。
于是老王就学隔壁李雷、韩梅梅,走出了闭塞的山村,进城打工。
接触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花花世界。 老王勤奋苦干,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做,而且价格特别低廉。
城里的有钱人们,都愿意把自己不想做的活交给老王。于是老王的收入就慢慢涨了起来,每月可以挣到1000元了。
第二阶段——迈开步子大发展 老王越干越有信心,于是向银行贷款10w,买了更高级的工具,还添了一辆小货车,老王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收入更是成倍增加,每个月可以挣到5000元了。
于是之后的老王贷更多的款,买了更多的工具,换更好的车……
可是老王的投资收益,并不是按比例增长的(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老王第一次贷款10w,每月收益增加4000元,可是第二次贷款10w,每月收益只能增加2000元了。
第三次贷款10w,只能增加1000元……
总之,老王在配置好各种工具和设备之后,每月收益达到了10000元。他勤俭持家,很快还清了贷款。
第三阶段——借贷消费
老王被当成了村里的榜样,所有人都说他是农家子弟的奇迹。
老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于是,老王的梦想就是想要像李雷、韩梅梅一样,成为一个城里人。
老王便贷款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还本付息,每月要7000元。
老王咬咬牙,想着,只要自己收入在涨,就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阶段——拐点到来 老王每月挣10000元,还贷7000,还有3000元可供开销。
他住在电梯房里,望着外面的热火朝天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工地,内心十分满足——虽然在城里,他还是个中下等收入者,但是离村子里的人已经是越来越远啦。
然鹅,接下来的日子,经济下行,城里的钱不好赚了。
老王由于住进了城里的房子,人也变得牛气了,所以收费也渐涨。
城里的人发现把活交给老王,成本也没有低多少,于是就把活揽在自己手里。
老王的收入,涨不上去了。
第五阶段——债务滚滚 老王为了刺激自己的收入上涨,又开始贷更多的款,购置更多的工具,可是老王的收入始终上不去。
现在新贷加上旧贷,每月要还11000元了,可是老王每月才赚10000啊。
就算自己不吃不喝用来还款的话,也还缺1000块,还不上钱的话,银行就会收走老王的房子。
怎么办呢?
老王就只能继续贷款,用来还旧的贷款。
新的贷款与旧的贷款一直累积,这个月,还款11000元,半年后就要还款15000元/月,再过半年就要还款20000元/月,而老王的收入仍是10000元/月没变。
于是老王就要不停地借更多的钱,才能维持周转。
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老王发现,借钱比挣钱要来的容易,借来的钱不仅用以还贷以维持现金流,还可以用来搞奢侈消费——借钱花,真爽。
于是老王醉心于借钱,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本应该投入时间精力去提高工作质量。
第六阶段——爆雷作死
债滚债,老王早已经资不抵债了。而这时候老王已经需要还款20000元/月,收入还是10000元/月。
上个月老王每月还能借到15000元,20000用来还债,还有5000可以用来装阔。
这个月,老王每月只能借出12000元了,20000还贷,只剩2000元用来消费,生活就过得紧巴巴的,消费就降级了。
再过一个月,老王就只能借出8000元,就一定会有部分债务还不上,而造成违约……
直到有一天,老王发现城里的银行都被他借遍。
老王没了积蓄、没了房子,还上了征信黑名单,以后不能拥有存款,不能贷款,更是连火车都不能坐……
老王的问题出在哪?
当他的收入没有增长时,他以为增加投资,就可以改善状况,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是城里的活一共只有那么多,购买更多的工具,也无法揽到更多的活,已经产能过剩了。
这时候应该做的不是增加信贷,加大投资,而是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把其他同行给PK掉。等经济回暖后,再扩大信贷,便能吃掉更高的市场份额。
老王是个人,借新贷还旧贷,我们称呼他:败家玩意儿。
老王是个公司,我们称呼他:僵尸企业;
老王如果是个国家呢?
上面这个故事,放大了看,就是国家超发货币的过程,也是其债务累积的过程。
老王的例子告诉我们,借钱搞发展,在资本形成和积累阶段是很有好处的,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就要及时转换思路,若是靠印钞就能发展经济的话,那津巴布韦不就是最富裕的国家了吗?
当经济增长停滞,印钞再也无法推动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的时候,货币政策就必须要走向拐点。
既然特色不能聊,就举个腐朽堕落灯塔国的例子。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二战后的快速增长之后进入了衰退期。越战使美国财政不堪重负,快速崛起的西欧和日本也在到处抢夺市场。
美联储轮番采取宽松政策试图复苏经济,降低失业。然而,两次中东战争石油危机冲击了美国的供给体系,制造业成本飙升,通胀快速抬头。
美国的决策者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通胀问题,临危上任的保罗·沃尔克快速采取强硬的加息手段,代价则是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
沃尔克顶住了来自民间和白宫的压力,保住了美元信用,稳定了美国经济大局,为赢得冷战胜利创造了条件。
只有货币价格稳定了,市场才能逐渐恢复秩序,消费者、投资者、企业家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市场自愈、自我调节的机制才能启动。
所以根本不存在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