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见过哪些令你瞠目结舌的神逻辑? 第4页

                 

user avatar   quan-ci-fang-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强答了。

之所以说强答不是因为我文不对题,而是因为领导就在我一个卡座之后,我现在冒着作死的危险...

来吐槽他。

今天是12月15日,正是发工资的日子,也是今年年度优秀名额敲定的日子。

作为一个底层小助理我兢兢业业了一年感觉自己混个名额也算是名正言顺,现在领导大人在后面和另一位领导大人在商量,今年优秀给谁....

我不是故意要偷听,而是他们就在办公室讲这个....

领导大人打电话问了好几个下属:“你的月度绩效是多少”,然后计算机打得啪啪响,然后我就听到了......

“既然是分猪肉,肯定要利益最大化啦,优秀肯定是给XX(主管)咯”。

原来年度评优不是奖励员工,而是想着怎么掏出公司更多的钱。

呵呵。

没想到还有后续…

临下班领导又来一句:发完奖别忘抽水,50%当经费。

看在我冒死码字的份儿上求看官赏个赞,点赞的年终奖翻倍ヽ(;▽;)ノ


user avatar   ma-di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Winrar.rar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神逻辑必须是:“字如其人”

我的字是什么水平呢?

现在的我,遇到别人问我在护照上的签字是怎么回事,不好承认这真是一个二十多岁智力健全小伙子写的,只好说这是那画图软件鼠标描的,或者指着签发地点假装自己是华裔入了籍,出口转内销的。

然而这已经经历了很大的进步

在我小时候,写小方格,一般是一个一格,而我一个字要占三到五个格。为什么不是四个呢?因为1.我没法把一个字写进一个格里面 2.我甚至也没法把一个字正好写进四个方格组成的大方格里面,因为都是扭来扭去的

我爸妈都是化学博士,曾经以为是自己接触试剂多了,结果生了个傻儿子。所以我从小不用学奥数,也不用上什么兴趣班,家里的意思是,你开开心心就好。

所以我就靠这一笔字,装疯卖傻,免去了种种“好学生”的苦恼,说起来也真是万幸。

初二的时候,看了王小波《黄金时代》这本有趣的小黄书,正好是中二的年纪,就给班主任说我改名字啦,以后我就是王二(想着这样就好写多了)

后来,到高中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以后在国内混,虽然未来的趋势是电子办公了,还是免不了要写几个字嘛

总不能像下图这样吧?(这还真不是我写的,比我写的好多了)

所以我立志好好学英语,以后出国就不用写汉字了!

想得太简单了...因为,我英文一样写的不成样子。。。

所以嘛,高中的时候,从来没干过写情书之类的事情,也没试过给女同学传小纸条

记得语文老师说,就你这字啊,作文一上来先给扣五分。于是我就拼命背名人名言,至今还记得一大堆各种“司机”“副司机”说过的话,最后一般语文作文都能拿到53-55。

大概是因为学英语特别刻苦,认真积累作文素材,加上没上课传纸条,最后我考上了清华。

人的命运啊,就是不可以预料...

这是我在大学某次经济史课堂小测时的真迹:

是的就是这么任性! 后来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我自己找老师喝茶聊了(真是奇妙的和教授套磁技巧呢)

有次暑假去山村里的小学支教办夏令营,抄了个小故事决定上课的时候读给小朋友们,结果给同去的志愿者们当成小朋友写的作文给批改了...还批注道“多练字”

最后,希望大家善待写字难看的人!他们和大家一样,有颗渴望被人们所接纳的心!

真希望哪天查出来写字丑是因为有什么疾病,这样我在美帝就可以说自己是需要关爱的少数群体骗补助薅资本主义羊毛噜!


user avatar   thus-hel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完全无法反驳好吗。。。。。。


哦对了,还有一个


user avatar   che-gan-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些日子,一个夜店从业者朋友跟我讲,我公众号被很多夜店当做了教材。


他们开员工大会的时候,会要求员工必须看我的公众号来了解玩家群体。


这大概算无奈之举,因为国内在这个领域的确没有专业的媒体,基本所有标榜专业且深度的夜店媒体在我看来也多是无病呻吟。


我不怎么爱写专门给夜店从业者及投资人看的文章,因为该类文章过于无聊。


但很多从业者朋友都希望我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今天单独写一篇文章给夜店从业者看。


既然被当教材了,那就认真写一份教材给投资人、管理者、市场部、营销和DJ。


本文表达的观点太多,所以我只对每个观点做最简洁的诠释。


本文说七个观点:


1,大店别抱不切实际的幻想,疫情就是生意最好的时候


2,大店的焦虑来源于行业内卷,失去活力的夜店只能变成夜总会,内卷的根本原因是大店年轻人的消失。


3,年轻人并非不再蹦迪,只是对大店不再感兴趣,杀死大店的是无数个细分市场的小店。


4,大店必须打破对于销售的迷信。


5,综合体和沉浸式角色扮演才是大店的新风口。


6,优秀的夜店销售自己首先要是优秀的人力资源整合体。


7,DJ对于行业体制的抱怨是无意义的。


下面开始:



1,大店别抱不切实际的幻想,疫情就是生意最好的时候



大部分夜店从业者在近一年都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大型EDM夜店从业者。


他们会把生意不好归咎为疫情,认为疫情过去夜店的生意会更好。


但我得说我的观点,疫情就是夜店生意最好的时候。


原因一,年轻富人集中国内。


2020年全球奢侈品销售萎缩下,中国奢侈品销售增长3460亿人民币。


这是因为疫情下,过去在海外消费的富人都集中在国内消费了。


以上海著名豪宅汤臣一品举例,疫情后的入住率反而比疫情前更高,疫情时期,上海豪宅租金涨的也很多,大量有钱的留学生基本都集中在国内。



原因二,全球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刺激消费。


这是初中经济学的知识,无需加以赘述,疫情以来各国央行大量发行货币,造成的通货膨胀是刺激消费的。


我们能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疫情时期是国内有钱年轻人最多的时候,通货膨胀过盛也是他们消费欲望最强烈的时期。


大型海外电音节因为疫情无法举办,但国内大型夜店的经营并未受疫情影响遭到管控。


事实上,疫情时期就是大型商业夜店生意最好的阶段,因为年轻富人都在国内,因为通货膨胀刺激消费欲。



很大一批夜店从业者总会觉得疫情生意差,觉得疫情过后,百大DJ可以进场,可以刺激消费,但事实上,国内消费者早已对百大DJ感到了疲惫,这种迹象在疫情前就已经显示出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既然疫情就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大店没有明显感觉生意好?


因为竞争过剩。


就用上海这个城市举例,在疫情前,上海大型夜店的容量一直是四家,每新开一家大型夜店就意味着一家会倒闭。


但用现在上海大型夜店举例,多少家都数不过来了。


其他城市也有着相同的问题,大店竞争过剩,这些都来自于他们的错误判断,认为现在生意还不错,那疫情之后生意一定更好了。


但真正的结果只会是,疫情之后,大批的大店会死的很快,因为许多有钱的富人不会再留在国内消费。



2,大店的焦虑来源于行业内卷,失去活力的夜店只能变成夜总会,内卷的根本原因是大店年轻人的消失。



我过去说过夜店内卷这个概念,大部分从业者和玩家也都对此认同。


玩家抱怨夜店玩起来越来越无趣,女生抱怨男生只想满分,男生抱怨女生满分都得要钱。


夜店无趣的本质原因,不是缺乏变革性的玩法,而是没有新的年轻人进入夜店,用圈子里的话说,就是没有新脸。


任何一个圈层体系,一旦没有新的资源流入,就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内循环。


过去一年,Bounce非常的流行,很多夜店从业者都认为这是Bounce这种音乐风格的流行,这是最为浅薄的看法。


Bounce的流行本质上是夜店玩法的夜总会化、包房化。



你看Bounce的玩法是什么呢?摇头、抱抱摇、很多女团陪着你抱抱摇,你可以一个手搂着七八个。


这种模式并不是新发明的,在很久之前,夜总会、夜店的包房,有钱的大客户就这么玩了。


所以你会发现,无论哪个Bounce厂牌,最核心的资源永远是女团,女团其实就是一种介于夜总会陪酒和夜店气氛组之间的产品。


人体熵增的结果是老化,宇宙熵增的归宿是寂灭,夜店熵增的结果则是变成夜总会。


归根到底,是舞池里的年轻人,卡座上的新脸,都从大店消失了。



3,年轻人并非不再蹦迪,只是对大店不再感兴趣,杀死大店的是无数个细分市场的小店。



年轻人为什么不来大型夜店蹦迪了?


业内对此的答案通常是,年轻人都去密室逃脱、剧本杀、狼人杀、打游戏、刷抖音,夜晚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错误观点。


年轻人并不是不在蹦迪了,只是他们不再去大夜店了。


即便没有专业的大数据,但这是你能从朋友圈分析出来的事实,就用上海的年轻人举例,过去朋友圈的夜店定位大多重合,现在则分散在各个小店,举名字我能举出来十几个生意兴隆的小夜店。



年轻人去小店的原因很多,年轻人对音乐的口味更挑剔,大店只能把音乐区分为说唱/电音,但在说唱音乐和电音领域,也有着无数的门类以及小店的酒水和消费更便宜。


但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小店拥有更加垂直的社群,强烈的归属感。


小型夜店的天然优势是紧密联系且垂直的社群,一个小社交圈的一群人就可以养活一家小夜店。


“我认识这家店的DJ、MC、店长、股东,所以卡座便宜/送点酒水/软银免费/出了事有人罩….”


这些可有可无的福利,给了年轻人极强的优越感,这些尊重和归属感是年轻人在大店得不到的。


小夜店有优质的年轻人,舞池里有“新脸”,这自然就吸引更多年轻人去消费。


大店不能永远年轻,因为他必须为了业绩接待大龄商务客,但小店可以永远年轻,因为年轻人足够挤满店里了。


过去大店能让年轻人感到虚荣,在大夜店的内环卡就是容易叫来女孩,但现在所有人都对此司空见惯了,即便黑桃A还是昂贵的,但大家已经看的太多了。


去大夜店蹦迪不再是一个有骄傲感的事,反而在小夜店蹦迪,认识老板/MC/DJ,凸显自己的品味,是有逼格的。


做夜店就要研究年轻人爱装什么逼,不同时代年轻人喜欢装的逼不一样,时代在变化,过去能装逼的,现在就是LOW逼。



4,大店必须打破对于销售的迷信。



节源,打破对销售的迷信。


许多大型夜店,都养着二三百个销售,但事实上这些销售里90%的人都是没有意义的,大量的台费和提成都是浪费。


举一家上海倒闭夜店的例子:


夜店开业之初花了大量的台费请来销售,但这些销售心里都巴不得这家夜店倒闭,因为这家夜店倒闭了,他们就可以在不违约的情况下再去另一家夜店拿台费。


那家夜店并不火,这些挂职在那家夜店的销售,基本都是拿着这家夜店的台费和基本工资,去订另一家夜店的卡。


只有开员工大会的时候在这家夜店,每天晚上反而跑到别的夜店去给客人订卡。


一家做的好的夜店,客人想去,别的夜店的销售也会订这家的卡座;一家做的差的夜店,你花再多钱挖来厉害的销售,他们也会把客人订到别的夜店去。


在过去的夜店文化是不透明的,所以夜店需要销售来拉客,但现在是一个透明的市场,经营模式早就变了。


现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永远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大量的销售。




5,综合体和沉浸式角色扮演才是大店的新风口。



年轻人的口味越来越挑剔,社群和市场越来越细分是必然的趋势,大店的趋势就是综合体,上海的MASTER举例,三个厅,从Hip Hop到EDM再到Techno。


在同一个空间的多个小店比单一的小店拥有天然优势,每个小店以不同的社群策略去拉拢同一个圈层的年轻人,不同圈层的年轻人又因为社交关系在不同的小店之间串店。


所有年轻人任何社交与音乐风格上的需求都可以在同一个综合体里得到满足,这才是大空间夜店的未来。


不走综合体的路线,仍然维持大店形态,那夜店就必须给年轻人新的体验。


跳舞的GOGO,女士之夜、泡沫派对、气球派对、节舞派对…这些都是上一个时代的东西,只有最没用的夜店市场部才会在今天还延续这些愚蠢的营销策略。


夜店酒水和卡座的昂贵溢价不是凭空产生的,年轻人是在为自己的情绪体验买单。


夜店必须学会和客户之间有更深入的互动,所以沉浸式的角色扮演是必须的,这样的演出形式在舞台剧中有很多探索,演员会在观众席和观众产生互动,每一位观众的行为构成演出本身。


夜店要学着去安排角色,去安排剧情,去安排卡座和演出人员之间的互动,爱蹦迪的扫地大妈、特别帅的服务员、现场突然的表白仪式…


让每天晚上的夜店都像剧本杀一样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不同的演员和客户建立关系,这才是夜店市场部应该策划的有趣活动。



6,优秀的夜店销售自己首先要是优秀的人力资源整合体。



很多夜店销售都希望我给出建议,怎么变成一个年薪百万的夜店销售,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


许多挣不到钱的夜店销售,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以下两个共同点:


1朋友圈跟营销号一样,全都是夜店活动,和噱别人找自己订卡的土逼文案。


2总想着跟客户称兄弟,能做的就是喝酒,敬酒递烟,最多就是签送点软饮。


这样的夜店销售基本都得被淘汰掉,他做的事在他看来尽心尽力,但这种事就连服务员和保安都做得到,找他订卡有什么意义呢?


我不整心灵鸡汤,夜店销售坚持好以下几点,一年回来你年薪不到一百万来骂我。


1,坚持每天拍一条抖音,不是段子就是夜店美女,给自己投DOU+。


2,搭建一个小号,做高富帅人设的朋友圈,不要让别人一看朋友圈就知道你是销售,努力玩所有的社交软件,努力进各种蹦迪群,不要撩妹,而是努力跟美女做朋友,积累资源。

3,想一个合适的绰号,别他妈叫“A张三15801XXXXXX”,努力增加自己在夜店圈的曝光度,自己同时作为玩家去玩,在电音节活跃、在各种蹦迪群里活跃,宁愿做一些傻逼的事,也让别人知道你的名字。


4,看点美妆博主、时尚博主,学会打理自己,别一天到晚穿西装,出门至少给脸上打个底。


5,前期没有订卡资源,就是跟玩家A卡,在蹦迪群里找人A卡,自己组局,你只用找6个玩家跟你A卡,其实你就是赚钱的,跟玩家A卡的时候以玩家身份多叫女孩,大家都知道你妞多,就会找你A卡,一万的酒,你报1.4万跟大家A,利用自己的存酒飞单,跟别人A卡比你订卡赚的都多。


6,学会飞单,销售想赚钱必须学会飞单。


7,提升自己的音乐品味,多跟小DJ、小Rapper、小练习生做朋友,没事请他们喝酒。


8,巩固大客户关系,富婆就叫点奶狗组个剧本杀、大哥就叫点女孩组个密室逃脱局,别心疼那两千块门票钱,晚上玩完密室大家开心就顺便找你拿卡了,平时夜宵、私房菜、下午茶偶尔请客,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你在人情上付出的每一分钱都会有回报。


9,必须得有自己的微信群,把女孩和大客拉进去,以吃喝玩乐群的名头来,没事在群里发红包,T掉外挂,形成一个男生爱发红包的氛围,这样才能让群里的女孩活跃,并且愿意出门蹦迪。


做好这9点,是最基本的。


你要有一个三年内的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别相信你老东家说的什么开新店给你“股份”,这都是骗傻逼的。


路线一:你要做的是成为门店业绩最好的那几个销售之一,按照上面六点只要坚持一年,非常容易做到,接着你要拓宽自己在全国蹦迪圈的名气,你要卖电音节票务、电音节订卡,当你成为大销售后,你要学会认识其他大销售,跟他们合伙举办派对、利用自己的顾客资源合伙去做小店。


路线二:你要成为当地城市高净值人群的一个“中介”,你要知道你最重要资产是你微信里这高度垂直的五千好友,你可以此延伸做太多事情,帮高级餐厅拉客,给高级医美当销售,二手车、租车业务…太多你可以作为副业的东西。



7,DJ对于行业体制的抱怨是无意义的。



即便我对电子音乐一窍不通,但在夜店市场营销领域上我不需要谦虚。


当下DJ困境无非两点,小众音乐风格DJ抱怨Bounce泛滥,挤压生存空间,Bounce DJ不知道怎么成名,因为大家放的都是一样的歌。


先从小众音乐风格DJ谈起,首先你得明白一件事,你永远不可以指望大众真正欣赏你的音乐风格,许多国内的小众DJ总是期望着有一天市场环境会变好,大家都希望Techno/Trance/Bass,不喜欢Bounce。


但请相信我,就算国内市场环境变好,也绝对轮不到你。想要摆脱困境,你只用做到一件事,假如你在一个空地演出,也有几百人愿意去看。


你别抱怨国内夜店从业者是不是土鳖,就算是土狗也没人会跟赚钱过不去,他就算再喜欢Bounce,只要你演出能有几百人的号召力,他也会一边在后台骂你,一边请你打碟。


从0到1看实力,从1到10看人设,从10到100看商业思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即便一个素人拥有和小马丁一摸一样的演唱演出能力,他一样不会成名。


首先你得有从0到1的打碟技术,这个国内小众DJ都做到了,比方说我昨天给一个Techno DJ建议,她抖音就是自己放打碟视频+自拍视频。


我说你要做的就是破圈,你要录你可爱的猫打碟,给自己噱头,“国内第一只爱听Techno的猫”,可爱且高冷的人设,你这么随便发一条点赞量都能到五万,大众喜闻乐见,即便你打Techno也能在商业舞台赚到很高的演出费。


所有人都看腻了美女DJ,即便小众美女DJ也不会有什么看点,你要做的是破圈,宠物博主 X 美女小众DJ。


年轻的DJ必须学会获得“破圈流量”,你要找到自己适合横跨的圈层,比如DJ SODA,那么多人有大奶,凭什么她就火了?


因为她会破圈,她做的人设是球鞋博主 X 大奶DJ,破圈则生,不破则死,国内的DJ孵化公司基本都是脑残,你得靠自己想个破圈的人设。


太多人设可以叠加了,比如二次元少女Cospaly X 童颜巨乳打BASS,比如汉服 X 美素人打Trance,比如用暴躁音乐教人健身的肌肉猛男DJ…我一边打字随便想,都有这么多破圈人设可以去用。


你永远不要指望大众对小众感兴趣


你要学会让大众因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对他们不感兴趣的小众的你感兴趣。


今天单纯写到这里,这一篇文章包含了七篇文章的内容,也是唯一一次从给这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从业者一些务实的建议。


但我不太爱写这类文章,一是太无聊了,二是跟我公众号调性不搭嘎。


所以我就是为了做慈善写的,觉得里面有干货就赞赏一下,白嫖可耻。


哦对了,还有最后一点,很多人有投资夜店的想法,经常来问我,个人建议,要是个人指望着投个六七十万投个夜店,还是别投了,除非夜店是你爹或你妈开的。


夜店投资的水非常深,一者行业不透明,虚报成本,可能一个店成本只有五百万,他给你报成一千万。


夜店的账务也非常混乱,这种情况很多,你看他天天爆满,年底一算账,还给你亏一半。


夜店股东水更深了,好多时候你投资了,就会被人家当销售用,等你拉完一大堆客人。


人家过三年就跟你说,“好兄弟,咱们夜店倒闭了,但我把你本金保出来了”,你还得哭着对人家感激涕零,跟傻逼一样。


白嫖可耻,点个在看都不算白嫖。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tututu、一个从衡中考到上财之后不务正业的蹦迪博主,并莫名其妙写着写着就成了中国最大的蹦迪公众号,如果你想看更多有趣的蹦迪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满分激光枪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过最神的逻辑是《巨蟒与圣杯》里分辨女巫的那一段。

众人抓到一个女巫,送到骑士这里,但是女人不承认自己是女巫。

骑士:有很多种方法分辨女巫,告诉我,你们会怎么处置女巫?

众人:烧了她们!烧了她们!

骑士:除了女巫,你们还会烧什么?

路人甲:更多的女巫!……路人乙:木头!

骑士:所以,为什么女巫会燃烧?

路人沉默了好久,有个人试探的说:因为她们是木头做的?

骑士:good!所以,我们怎么判断她是不是木头做的?

路人:看看能不能把她做成一座桥!

骑士:但是你用石头也能做成一座桥啊。

众人:也是啊。

骑士:木头在水里会下沉吗?

众人:不会!它会浮起来!我们把她扔到池塘里!

骑士:还有什么东西会在水里浮起来?

众人:面包?苹果?很小的石头?苹果汁?肉汤?泥巴?石墨

骑士都摇头。

亚瑟王:鸭子!

骑士:正确!所以,从逻辑上讲,如果她和鸭子一样重……

众人:那么她就是木头做的?

骑士:那么从而……

众人:那她就是女巫!!

于是他们称了一下,发现这个女的和鸭子一样重,所以把她给烧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user avatar   chu-xin-bu-gai-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不介意啊。


去大超市买食品,油、米之类的,我个人十分反感标注“非转基因”字样,然后价格贵两倍的东西。


这就是最切实的智商税。


我就专门挑同一品牌的,不标注“非转基因”的油。上图就是我故意挑的一样品牌的葵花籽油,标志着原料为转基因大豆。(为什么葵花籽油的原料是大豆?这个挺搞笑的)另一种是标注“非转基因”的。价格贵很多。我就特意挑转基因的吃。


性价比直接翻一倍。

清晰地写着原料为转基因大豆

我就是会专门买转基因的。又便宜又好,何乐而不为?


因为转基因食物至少比传统食物更安全。因为转基因食品会经过层层检验,而传统食物不会受到那么专业和苛刻的检验。




反转派事实上又拿不出有害的证据,天天刀逼刀阴谋论。


科学家收钱的啊,食药监局被收买了啊。



问题在于,非转基因的“绿色”食物比转基因卖的贵!不但贵,出货量还大。


那庞大利益集团到底在哪一方?


我也可以同样来阴谋论:“绿色”食品都是庞大利益集团雇人营销的。反转派就是他们的五毛,拿钱造势。就为了卖高价米,高价油。简直逼脸不要。他们买通国内媒体,铺天盖地造谣转基因致癌啦、吃了绝育啦。让广大无知百姓听信其言,然后卖高价米。


阴谋论,谁都可以来。


但阴谋论的逻辑基点是站不住的。因为观点是证明出来的。


谁主张,谁举证。


谁主张转基因有害,就拿出切实可靠的证据。而不是让人家证明它没害处。


你认为120名诺奖得主拿钱了,你应该拿出证据证明。而不是要求人家证明他们没有被贿赂。


因为没有害处和没有被贿赂是没有办法被证明的。请问怎么证明一个人没有被贿赂?


任何法庭,都遵守以下原则:

1.无罪推定。

2.谁主张,谁举证。


因为有罪推定在逻辑上是无法实施的。


当然,反转派本来就没逻辑。有逻辑的人早就把理工科学得棒棒地,并且科学素养好好地,然后加入挺转大军了。



我做的视频,为什么要支持转基因?




---------------------------------------------------------------------------------------


下面进行科普,让不懂转基因的人立马看懂啥叫转基因。


我已然发现评论区的激进反转派根本不知道啥叫基因。


事实上,我觉得上过高中,学过高中生物知识的人就已然不会惧怕转基因了。


反转派害怕转基因,只是望文生义,觉得自己的基因是不是要被转了。


基因是细胞核内的DNA的一个片段,能够表达出一定的性状。比如一个人是双眼皮,就说他有双眼皮的基因。


一株植物,耐旱、抗病虫害,就说它有耐旱、抗病虫害的基因。


那啥叫转基因呢?很简单,假设A水稻有耐旱的基因,B水稻有抗病虫害的基因。现在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A水稻的基因切下来,移植到B基因的DNA上,使得B水稻拥有两种基因,既耐旱又抗病虫害。就叫转基因。


而吃水稻,并不会把水稻的基因变成人的基因。你每天都在吃肉啊、米啊、植物啊。无数无数的基因被你吃下肚子,然后拉出来。你的基因跟这些物质根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事实上,转基因之所以被人害怕,就是这个名字起得不好。让人感觉要转自己的基因,吃了转基因,自己基因就会变了。这就是典型的没有知识造成的恐慌。


而杂交水稻,原理是一样的。比如它用辐射或化学试剂,让A水稻基因突变,产生耐旱的基因。又用辐射使B基因突变,碰巧又产生抗病虫害的基因。然后AB杂交,那么后代就会有两种优质基因。但事实上,让一种水稻诱导突变产生想要的基因,是小概率事件,因此需要及大量的水稻被辐射啥的。


这个过程听起来更恐怖。并且诱导产生的基因根本无法预测,万一有了不好的基因呢?事实上,它的效率、成功率、安全性远远不如转基因技术。但是人们就不怕。


为什么?还是因为不懂,因为名字取得好,因为舆论宣传。

如果你惧怕转基因,你应该更加惧怕杂交水稻。事实上很少见到有人怕杂交水稻。因为真正懂这些原理的人,啥都不会怕。


怕只是望文生义,被无良公众号宣传了而已。



所以,科普还是任重道远。毕竟受过高等教育,能够清晰地讲出转基因原理的人在整个社会上还是少数。我相信这批人,绝大多数不会惧怕转基因。所以,宣传转基因,还是不要做傲慢挺转派,如果有更多的人有耐心和身边的人科普,相信舆论总有一天会逆转的。


我翻看知乎的答案,挺转的还是多数的。这是让我欣慰的。


user avatar   huan-qiu-shi-bao-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领事馆这个周末必须加班。


user avatar   mo-ran-shi-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白老师说又来说教了。

想通过几句正确的废话洗白,当我们是傻子呢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房东现在越来越难做了? 
  跟优秀的人相处是种怎样的体验? 
  粉丝把明星的签名拿去二次创作但不盈利,这算侵权吗? 
  如何看待男子设计生产枪支配件并以「通厕器握把」名义销售,一审被判 13 年? 
  有哪些很难看出其中错误却一直统治大众的逻辑论断? 
  求助用过集成灶的人,集成灶值不值得买? 
  你的行业有哪些「外行人很难相信」的事儿? 
  房子隔音不好是种怎样的体验? 
  你为什么选择了使用知乎? 
  如何评价橙光游戏《指缝阳光》(原名《【校园暴力题材】不合群的少女》)?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郑州村民醉酒砍死三人砍伤一人,被警方击毙?
下一个讨论
「数据会说谎」的真实例子有哪些?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