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台积电不给华为麒麟处理器代工,那么麒麟处理器会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yao-dong-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台积电不给华为代工,它空出来的产能也不能卖给别人,大家就这么耗着,看谁能撑更久。

反正华为有库存,能撑一段时间,库存用光后找中芯代工做做低端芯片还能撑一段,手机卖不出去靠现金和贷款养员工再撑一段,华为不只手机业务还有通信网络业务,大不了国家要求三大运营商提前采购5G设备再帮华为续一段。

问题是,台积电能撑多久,能找到替代华为的大客户吗?台湾岛生产出来的芯片能不能运出去恐怕都是问题,毕竟台湾在射程之内。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台积电终止供货了


谢谢大家的赞!

但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喷我的。。。这里只是想单纯从技术和商业角度谈一下!


原回答:

这个话题下抖机灵以及答非所问的太多了

先说结论:

1. 如果现在台积电停供华为手机soc芯片,华为旗舰手机会迅速休克,一到两年内掉出全球手机榜单前三。

2. 国内半导体厂未来可以做出7nm/5nm手机soc,但华为手机等不起。

目前看,如果台积电因为某些压力被迫放弃为华为手机提供高端soc代工,那么三星也会拒绝了华为手机的订单转移(如果台湾拒绝,那韩国人拒绝也是板上钉钉的),那华为旗舰机会在一年后陷入落后对手一代的境地,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旗舰机高端机的市场!

一点也不夸张,手机soc不同于其他类的半导体器件,那些芯片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有大的技术升级,这也是华为为什么赶在美国制裁前囤积了大量芯片的原因。但手机芯片不可能。虽然现在摩尔定律天花板已现,制程迭代放缓,但手机soc芯片仍然是最能代表半导体科技进程的产品,落后一代基本意味着放弃了旗舰机,只能沦为功能机。目前看华为手机最新的麒麟990芯片是采用了台积电二代7nm工艺:

能提供7nm代工的目前只有台积电+三星电子。而三星具有自己的芯片和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又是正面为敌,有可选余地时华为不见得放心让其代工。再者三星的fab也没这么多产能给华为。所以,说来说去,7nm华为手机基本上就只有台积电一个合作伙伴。此时台积电断供,华为旗舰机也就只能撑不到一年的时间,不然你让华为发新机用老芯?华为手机可以这么不要脸但国内外的消费者肯定不买账。上一个秉承科技以换壳为本的手机公司已经进博物馆。。。

很多回答在说14nm够用,不好意思,旗舰机的配置从来没有够用一说。除非华为未来只想发展千元以下机。

说说国内可能代工的晶圆厂。提前声明,我是来给各位泼冷水的,喜欢沸腾体的到此就不用往下看了。

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晶圆厂可以代工7nm工艺,这是显而易见大家都清楚的。即使放宽一代到14nm,国内仍然没有一家晶圆厂可以满足批量出货的要求。

很多回答都提到了中芯,但实际上呢,中芯18年时还在苦苦挣扎28nm的hkmg工艺,至今也没搞利索。老梁来了公司上下的确做了很多的改革调整,工艺的确有所提升。调整后某芯北京主攻28nm hk,上海厂全力做14nm。“14nm量产”也是在此之后的新闻。

中芯目前的确具有了一定的14nm生产能力,但离上量还很远。各位多数都没有从事过晶圆厂的工作,所以对这些信息理解很容易有所偏差的。我们这种还在fab里挣扎的人明白,试产成功和量产出货是两把事,而真正承担起营收那就离得更远了。

半导体芯片不是政治工程或面子工程,也不是工艺品。面子工程可以不计代价的打造出一个样品。中国的第一辆解放卡车,由于工艺不行,零件尺寸控制不好,很多零件都是靠工人们手工打磨出来的。而最早的一块集成电路(1958年)也是手工品。这种从无到有非市场化的产品才可以不担心量产问题。

但现在的半导体行业已经是红得发紫的红海。不能量产,甚至说不能大规模量产都意味着亏损。

再说产能爬坡。大家可能以为半导体跟口罩似的,投上钱很快就能开工量产。其实半导体产能爬坡是每个晶圆厂重中之重的大事。晶圆厂扩建一定是根据自身目前的营收以及未来订单来确定的,一条新生产线的成本实在是太高,这是一个极度重资产+科技密集型的行业。无论哪个晶圆厂,也承受不起建好的产线空转的损失,如果生产线建好却无订单,不得不空置,那折旧费能够逼得大家哭。所以大家基本都是往死里挖掘现有流水线的产能。同时新建的生产线还需要很长的设备安装以及调试时间。

再者,大家都是追在台积电屁股后面,能吃到尾气的都算是技术先进了。国内厂普遍是需要把头探出天窗才能看到台积电。跟在别人后面就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肉都让台积电吃了。目前台积电已经把28nm代工的报价压成狗。它的良率逆天(>99%),材料采购价低(行业内最大的甲方),且机台折旧期已过,前期肉已经吃够,现在低报价照样能发财。

但我们国内晶圆厂就不行了,经验积累少+良率低+产能低。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成本高,二来客户也不放心,良率低的晶圆客户会担心其他正常区域的晶粒可能也有问题。没有客户下单,那还扩建个毛线。空说无凭,我们看一下国内最强晶圆厂的财报。2013年左右就量产了28nm,我们看一下从2013年到2018年财报:




2013年宣布量产28nm后,13年/14年的财报中没有28nm这个工艺分类。

2015年开始合并到了40/45nm这个分区,总共贡献了16%

2016年28nm制程第一次在财报中独立出现,贡献了2%

2017出现了大幅度上涨,28nm占比达到8%

2018年,28nm工艺却又出现下滑,仅占6%

2019年的年报没有看到,目测28%占营收的比例不会高于10%

对比28nm制程的发展,14nm肯定加速上量,但我们得尊重客观规律。

很多人觉得我们有半导体大基金,我们有的是钱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根据公布的关于国家半导体基金信息

每年可能向半导体行业输血1500亿左右,但注意,这是半导体全行业的投资,具体到每一家企业就没那么多了对于一些小的IC设计公司来说可能挺多,可以活下去。但对于晶圆厂来说就没多少了。主要还是要靠自己。

说得有点远了,再重复下结论:

如果现在台积电停供华为手机soc芯片,华为手机会立马休克,一年内掉出全球手机榜单前五甚至前十。

国内半导体厂未来可以做出7nm/5nm,但华为手机等不起

我们还需要时间发展,半导体人需自强!


user avatar   soft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国势力插手台湾……条件达成

反分裂法……正在启动

稀土出口管制……加载完毕

外国芯片产品管制……加载完毕

火箭军……正在等待用户确认

海军……正在等待用户确认

空军……正在等待用户确认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仔细想想,为啥仅仅凭着10%的技术专利,美国就可以命令其他国家的企业对华禁运?

说白了,暴力,是一切规则的元规则,别说10%就是0.0........1%他也可以命令你。但是,别忘了,你台湾出口的东西可能会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也可能会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在台海,中国也可以说一句:“吾剑未尝不利!”


user avatar   lingzai-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暂停几个星期,然后我们见证一个历史性时刻,之后台积电神奇地又继续代工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者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者亡。有反制手段,美国才不敢禁止供货。


user avatar   ghostwol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位大哥,我错了,上百条私信我回不过来,我实在没想到这东西这么抢手,去年就没什么人要的,我就这么几张明信片,发出来一堆人私信我,连菊厂的朋友都找我要。

这不仅是麒麟处理器会怎么样的问题,而是华为会怎么样的问题,华为目前的三大业务,消费者业务手如占54.4%,当台积电不给华为麒麟处理器代工后,首当其冲的是消费者业务,但不仅仅是消费者业务。

首先我们要明白,手机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而且现在的几个竞争对手没有谁是白给的,也许有些人出于爱国等原因购买华为手机,但是大多数人是因为华为手机现在做的很优秀,消费者花自己的钱也会为自己着想,如果相差不大是可以支持的,但是如果相差出一代甚至更多就很困难了,想长久的有竞争力要靠产品而不是什么情怀之类的。

即便以高端著称的iPhone也每年都在不厌其烦的宣传他的A系列处理器有多强大,华为手机现在很受欢迎,也跟麒麟处理器的竞争力有莫大的关系。事实上,麒麟芯片只是大家熟悉,但是还有很多大家部熟悉的,比如面向训练的AI芯片昇腾910,TaiShan系列服务器产品和云服务采用的鲲鹏920,推出基于鲲鹏 920的TaiShan系列服务器产品和云服务,这些采用7nm工艺制造的芯片都将出问题。

麒麟处理器是arm、华为、台积电等通力合作的产物,台积电不能代工,三星同样不能,中芯是没能力,没有了台积电麒麟处理器也就不存在了或者就止步不前了,这会极大的拖累消费者终端业务。这种打击非常的大,垮掉应该是不会垮掉的,还可以用别人家的芯片,也许这正式美国希望看到的。对美国来说一家“好”公司应该是使用美国的芯片,使用美国的系统,占据大把资源没事儿搞搞房地产,把总部设在美国,在股票市场上上市,在各种标准投票中支持美国的标准和技术,专心做贸易和工业加工不去碰技术。

海思虽然让中芯代工生产了麒麟710A芯片,但是不管是成本还是水平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难呀,但是还得硬着头皮走,没有盖棺之前还是不要定论的好。海思难,美国的企业未必不难,翻翻抽屉,发现自己有这个明信片,这是去年华为开发者大会的,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送出去几张(停止了,人太多,我实在送不了了)。



user avatar   ye-se-47-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美国真的通过修订法规是所有的芯片代工厂都可能不能给华为代工了,不仅仅是台积电。

所谓的转三星转中芯国际都不行!

而且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是华为的软肋,一击必杀,广大华黑可以联合上书白宫要求通过修改法案。

但是恰恰是最大的华黑,大统领不同意通过。

大统领上任以来一直在挑战现行贸易规则以谋取商业和政治利益,这和他当总统前的身份非常符合,他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商人,传统到美国面对疫情需要共面时艰的时候,特朗普集团率先裁员1000人。

只要是商人,在谈判中都是有底线的,就好像一个优秀的采购会开出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但是绝对不会在买一个成本1万块的东西,开出一块钱的价格来,因为这没法谈,只能一拍两散,一拍两散对谁都没有好处。

即使在通讯领域,一旦一拍两散,中国也不是完全没有反抗手段,以国家安全名义禁止含有美国通讯芯片的手机和基站在中国销售并不是办不到的事情。

商人的底线是在自己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牟取利益最大化,之所以得寸进尺主要是不信任名单跳票了,让人觉得还可以继续压榨一下。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找三星代工,形成囚徒博弈。

有两家企业竞争就是这个好处,每一家都害怕对方不执行禁令,或者阳奉阴违。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像玩游戏一样,一个万能的上帝下完指令,所有npc都照做的。你的指令违背厂商的根本利益,就会有厂商阳奉阴违。

如果一个商品只有我一家供应,那么我掐你的供货可以毫不留情。反正你还会求着我将来给你恢复供应。

但如果有两家供应,那么我要是敢掐你的供货,等同于把客户推给竞争对手。川普搞事是短期的,川普的任期也是有限的,我企业生存是长期的。没道理为了支持短期的川普而葬送我企业的未来。

所以三星不敢停止代工,因为停了就等于给台积电送人头,台积电不敢停代工,停了就等于给三星送人头。

华为目前被掐的部分,都是只有一家能供货的东西(比如GMS,比如ARM新架构)。如果一个东西有两家或以上能供货,那么基本上不会考虑掐,因为掐了也没意义。

最后,有知友也提到过,美国拿谁搞事也不敢拿台湾搞事,因为这等同于干涉我国内政,这种底线等于宣战,后果不是美国能承担的,因为在我国的态度中,台湾问题从来都是不可谈判也不可交易不可妥协的。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难在美国目前只是对华为一家公司进行制裁,理由是华为违反了美国出口管制法。

这让事情变得很难办。

如果贸然反击,可能会美国报复的范围更广,风险不小。难下决心。

为今之计,就是把华为拆分为三家公司:通讯部门、荣耀手机部门和海思半导体

然后把手机部门和通讯部门卖给国家队。国家队转手换个壳继续生存下去。

比如把手机部门卖给魅族,用魅族的壳子继续活下去,魅族不是有国资委注资了吗?国资委继续扩大股票,完全控股,然后通过魅族的壳,并购华为手机部门,然后高层换换,人员原班。

为什么不是小米?因为这种操作可能不奏效,反正魅族也快完了,如果继续被美国追着封也不怕。而且不是上市公司,财务可以玩花。


user avatar   ken-de-zh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从编程的角度,这种设计是需要严格禁止的。

换句话说:外表相似但实质表现不同的函数,我们需要把它的接口或者名称有意做得不同,避免误用。

所以:这个商品的设计师,它肯定不懂编程。

如果是我,可能会刻意的改变USB插座的位置布局,让它看起来长得不一样。——至少改变一下USB插口的颜色。

--

老插线板名义上是 5V2A 的 10W 插线板,实际上是单口输出最大2A,多口同时输出的情况下,它的实际表现大约是 5V1A,也就是苹果那个万年诟病充电头的水平。——换句话说,旧插线板的USB接口,几乎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鸡肋。

新插线板,号称单口27W,多口的情况下肯定会缩水,但我猜测至少QC3.0快充是可以用的。相比旧板子应该说是从协议层面有了很大进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接无线充电器不需要浪费充电头了。

解释一下:小米目前的无线充是 30W,需要30W的充电头,但商城只有 18W 跟 65W 的充电头出售,小米商城根本没有适配无线充的 30W 充电头。如果插这个接线板,大概能当 27W 用吧?




     

相关话题

  三星宣布 3nm 芯片成功流片,这意味着什么?将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与变化? 
  英特尔挖走苹果 M1 首席芯片设计师,这将对苹果 M1 芯片设计工作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华为 Mate 40 系列首发的 5nm 麒麟 9000 芯片,有哪些亮点? 
  为什么同样靠电容存储,dram sram就是易失性的,nor nand就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 
  如何看待美商务部宣布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 
  媒体报道称英伟达准备放弃收购 ARM,可能出于哪些原因?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中芯国际 研发 良率部门 YE 工程师怎么样? 
  为什么国家不能联合国内最先进的企业研发光刻机? 
  苹果、华为、小米都在加码折叠屏手机,国内柔宇、京东方折叠屏厂商你看好谁? 
  三级缓存装系统是什么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4月7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40万,纽约州突破14万超过意大利?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纽约向全体市民发放免费三餐?是否会造成交叉感染?





© 2025-04-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