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证据充足的情况,不坦白基本上就是最高量刑(比如他的罪名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那就铁定七年没跑),但如果坦白也许还有轻判的机会。
但是如果证据不足,不坦白的结果就是无罪释放,坦白了就是纯傻子。
因此这是一场嫌疑犯和公检法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的一场博弈。你知道的信息量足够多,才能获得最优解。
我没在公安或者检察干过,但在老东家的时候,经常代表企业做合规访谈。合规访谈的意思,就是找涉嫌违规违法的员工谈话,固定他们违规的证据。就相当于企业内部纪委吧。
我没遇到过完全一言不发的人,如果真是这种情况,大概可以被算作员工手册里“拒绝配合公司合规调查”吧。大多数比较难缠的人,会对所有问题都说“不知道”“不记得”“记不清了”。这个时候要想突破,无非就是两条:让他们知道说出来有更大的好处;或者让他们知道不说会有更大的麻烦。
常用的技巧包括(下面的例子都是我总结虚构的,切勿对号入座):
1)陈述利弊法。
“你学过公司的合规政策吗?”
“嗯”
“你知道向官员行贿会有什么后果吗?”
“我没有向官员行贿过。”
“我想你应该知道,公司对于一切贿赂行为都是零容忍的。”
“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违规的事情。”
“你怎么说,是你的自由。但我们想提醒你的是,公司的任何决定,会考虑相关的证据,同时也会考虑你的态度。”
“我态度很好,非常配合。”
“你应该知道我们指的配合是什么。”
“该说的我都说了,但你们问的那些我确实记不清了。”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按我们现在的证据,其实本不必和你做这次谈话。这次过来,主要是想给你自己最后一个机会,看能不能争取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几番拉锯之后,此时对方会有一些思想斗争,对于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可能会选择开口了)
“那我说了会得到宽大处理吗?”
“我们会保证把你说的全部如实提交给公司。最终如何处理,也取决于你的表现。”
2) 外部压力法
“这几份报销,是你提交的吗?”
“我不记得了。如果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应该就是吧。”
“这家餐厅你有印象吗?”
“有一点印象,不太记得了。”
“这家店是吃餐厅的还是吃火锅的?”
“太久了,不记得了。”
“那你还记得餐厅在几楼,有什么细节吗?”
“确实太久了,不记得了。”
“这家餐厅你去的多吗?”
“我去很多餐厅请客户吃饭,不太记得这一家去的多不多了。”
“现在的情况是,你交上来报销的这家餐厅的小票,都是火锅的消费。但据我们核实,这家餐厅从营业之日起,都只经营中餐,不经营火锅。”
“我确实不太记得了。”
“你当然可以说不记得,但我们需要提醒你的是,根据记录,你平均每周都会去一次这家餐厅。而你却不记得任何这家餐厅的细节,甚至连吃的火锅还是中餐都不记得了。”
“我真的不记得了。”
“你向我们说也没有用,因为最后的决定权都在公司合规部。我们会把你讲的每一句话都如实上报。你可以站在其他普通人的视角想想你说的话,看看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
(通常此时会沉默。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可能就会开口了)
3)换位思考法
“你知道,我们是美国的律师事务所,直接受聘于公司国际总部。”
“嗯”
“公司花高昂的律师费,请我们来查这个事情。绝不是为了你手里的那几千几万块钱的事情。这些金额甚至都不够我们的律师费。”
“嗯”
“公司没有兴趣刁难某一个员工,公司想要知道的是到底系统哪里出了问题。这样公司才能改进制度,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
“嗯”
“如果你能帮助公司找到是哪里出了问题,这对于公司来说,将会有非常大的好处。”
(我之前的经验里,还没有通过这种方法直接搞定访谈对象的…可能这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吧…)
以及,这个问题下面怎么能没人提下面这本神书,还有一本写给检察院的,叫《镜头下的讯问》。不过好多内容是重复的。这么多官员搞了这么多年讯问,要是连个硬骨头都没办法,那也别混了。
摘一个我最喜欢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