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作为天使投资人,你在 2015 年有哪个案例最值得分享? 第1页

  

user avatar   ldl_sy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创业!多么富有蛊惑性与激情性的词语。曾经我风风雨雨不吝工资,不吝路途,只为这一路的经历与挑战,曾经有激情,有梦想,更有那些虚荣的不舍与满足,当那些如一夜情般激情褪去,回归现实,我只想说,穿好衣服,好好过日子吧。人说创业有四大坑:融资,跑会,孵化器与大学生,我想加一条,“零成本”营销!这里愿意跟大家分享我一路走来的路程,希望对各位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或是打算去创业型公司朋友们一点分享跟借鉴:

一次创业心血路:

在进创业型公司之前,我从事的是公关营销行业,在一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传播公司做媒介总监,服务于汽车行业,手下最多的时候有5个人;在那个公司2年左右的时间里,我搭档过4个客户总监,也就是说,待了将近两年,搭档换了4个(人家自动走的哈),我也算是比较坚守跟牛掰吧?(当然期间也很多人找过我,但是我舍不得这帮跟着我的姐妹,一直没动)直到2014年的,我其中的一个搭档找到我,跟我说##,我目前在一个汽车后市场的创业型公司做CMO,你看你要不要一起来做,工资刚开始少,就1W,但是12月份A轮工资翻倍,并以后随着融资工资递增,而且有期权,他说这个也是CEO答应他的条件,所以我也一样。并跟我讲了下什么是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前景等等。我听完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原因有几点:第一,我比较信任他;第二,我大致能判断出来汽车后市场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第三,下一个对自己职业的追求确实是自己做品牌,而不再是乙方。所以综上无论从那个角度这都与我的规划完全匹配,所以在我还没正式入职的时候就开始启动了工作,主导了他们上市的一个小型的发布会。如此我就进入了2014年最炙手可热的汽车后市场的020项目,从此走上了焦虑与忧愁并存的一年(稍后更新我这段历程)

2014年中旬到年底是汽车后市场项目最炙手可热的一年,热到发烫发紫,我经历的第一个创业公司团队是纯屌丝创业,是那种真的没人,没钱的那种,也没太多经验,但是就凭借着敢闯,敢干的拼劲在整个汽车后市场中占了一席之地,而且还是属一属二的份额,还记得那年发布会现场,前两排满满的坐的不是媒体记者,而是投资人,他们踊跃积极的提问发言,试图在短短的时间内一探究竟,而发布会完毕的两三个月时间内,公司的电话基本没停止过,有投资人更有要加盟的代理商,有的地方需要加盟的商人,甚至一天几个电话,言辞恳切到说,我是某某地区汽车配件最大份额最多的代理商,总部有任何要求还有加盟条件都可以无条件答应,只是想加盟做这门生意等等云云,每次接到电话我都会在心中思考,很明显这门生意目前为止并未挣钱,甚至做一单亏一单的地步,你要我怎么回答你呢,心中充满疑惑,同时,凭借自己以往在汽车圈的交情,我不断的运作媒体报道,触碰媒体,也在不断的去接触车友会,试图想从用户本身需求出发来理顺这个商业模式,真正走向正轨,当时的媒体特别买账,都觉得这个模式真的可行,但是车友会的用户并不十分感冒,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养上门的质量问题。我也把电话情况上报给我当时的CEO,他的想法是坚决不加盟,保质保量,当时的策略是把这个事业做重。与此同时国内数一数二的投资公司也都在接洽中,在谈融资的过程中,我们又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数据,融资估值的时候,投资公司要问你数据,这与融资金额息息相关,当时因为我对汽车媒体较为熟悉,所以知道流量与其中的厉害,所以曾经我特别的努力想把汽车垂直拉一家进入我们的阵营,而同时我们的CEO也与一家电商平台做接洽,两个月之后我们终于接洽进入电商平台,订单与流量都获得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但是辉煌的背后一定是有血淋林的代价,那就是亏损!就这样在辉煌与矛盾的交叉口,矛盾与分歧来了,对于市场传播,我的CEO与CMO产生分歧。CEO更多的认为,我们应该进行行而有效的传播,依稀记得他手里拿着手机跟我说。##你看,这篇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话题性多好,刷屏了,我就是要这样的传播,这不就是我的故事吗?为啥我们不做这样的,不花啥钱,还有效果;另一个矛盾点就是,公司的CEO,COO认为创业型公司就要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对于整个市场部下班太早有异议,当然这些所有的问题自然不用我扛,所有的矛盾焦点就落到了我上面CMO身上,直到有一天他把我叫过去跟我说##,市场部的人可能有异动,但是无论谁走,你不能走,我稀里糊涂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回去细细思量,就知道这场合作可能走到了尽头。之所以留我,可能也是因为他认为市场部的资源基本都是我对接的,我是个有资源的人吧。但是多年的整合传播我也特别懂得,策略的重要性,做好一件事情并不是我一个人光靠资源单打独斗就可以的,后来果然的我的市场部总监伤心离职,原因是答应的工资以及股权遥遥无期,不可兑现,(其实也已经分他权,架空了,不得不走)而我也处在了留与走的交叉口,这里就简述吧,谈了一周,他把股权书写好,希望我留下来,我看也没看还是走了,因为累了,也不想卷进这场他们两个人的风波。更有一点他很快又新招进来一个CMO入职,我打了两场交到就知道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留下来只会增加大家的烦恼,更不会有太多作为,纵有千般好,不能共患难,更谈不上共富贵。这只是一个小女子单纯的想法吧。

但是这场离职其实我筋脉尽伤,因为那就像你10月怀胎一样,耗尽心血,舍弃如何能不伤?如何能甘?接下来我给自己的选择是,一样的项目不选!总不能去打自己生下来的孩子吧?纯屌丝创业不选!因为我想看看成功人士怎么去操作一个项目。很快大概修正了一个月的时间吧,媒体圈的一位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份曾经有两次辉煌创业的连环创业者,仍然汽车后市场,是从另一面切入,一切都特别顺利,约见谈了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没过几天我就入职了,这里暂且我叫我第二个CEO为大拿领导吧,这次的创业团队超级豪华,至少有三个各个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总们

第二个征程的创业心血路: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更实际了,要啥自行车呢,他自己连个自行车还没有呢,只是把工资多要了一点点,我的目标很明确,看看成功的人怎么做项目,当时入职的第一天我就对我的大拿领导说,我亲身经历了这个市场火热的阶段,但是你相信我,资本不会一直火热下去,因为目前根本没有盈利模式,所以大概什么时候拿钱,什么节奏你自己心里应该有谱,而资本需要数据,市场占有量。他说,你不用担心融资,我很清楚!哦,我的职位仍是市场部公关总监,所不同的是我要承担起整个市场部及公关部的任务,对外资源对接,媒体传播,以及内部甚至车型的设计物料的设计等等,整个工作开始也是做的顺风顺水得心应手,大拿领导对我也是很满意,也很信任。但是,我要说的是但是,对接的工作越多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虽然是属于创业型公司,但是完全不是创业型公司的模式,首先是我的大拿领导对每个事情的决策时间特别的长,需要考虑几天,其次是我谈合作的项目一不小心就有了一点点越界,比如说我谈个麦当劳的合作,本是为了造声势是个市场活动,但是除了传播推广资源我能做主外,我需要跟产品部协调产品价格政策,产品是另一领导负责,也是公司的合伙人之一,领导很忙,产品政策需要几天能够给出,还不一定是对方能够接受的;需要跟线上运营部门对接兑换流程及方案,整个决策又被拉长,协调,再加上琐碎的市场部提供的物料啦,其余事情,确实比较筋疲力竭。这仍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Uber进入中国市场,并被整个媒体圈以及创业圈刷屏了,我的噩梦也就开始了,对的,是噩梦!

你会经常被分享一条UBER的链接被告知说,透露着,UBER用佟大为都是不花钱的,这些不花钱的传播我们也可以做啊,于是我大概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被UBER围绕,而与此同时我找的媒体人做的产品测试根本不合格,只是碍于面子不说你不好,但是也没做正面的产品测试报道,于是我对大拿领导说目前的根本问题不是传播声势上,你车辆少根本看不到车辆本身就是不具备传播力,更何况产品测试目前有问题,传播声势大不是啥好处,可不可以把产品完善再搞市场,但是谈论了几次最后大拿领导跟我说,如果是这样,那产品部门还觉得你市场声势不行呢,都互相这么推没法做了,我仔细想了想既然领导这么说,貌似也对,他觉得产品不是问题那咱就推呗,你不是喜欢UBER吗,那咱做个事件吧,当时UBER正好在中国市场遭遇到了中国执法部门的一点点暴力执法,群情激愤,我们正好做个小事件吧,我们代表一方露个脸借势打势呗,于是我找到了国家党报问政府对UBER的态度,是否他们愿意牵头做这个事情,如何使UBER在中国合法化,我们做一个高峰论坛,请所有媒体过去,部委的几位领导人+用车新兴企业代表,企业方3-4个人,政府方由党报去请,咱也算是关心了一把国计民生了,这个事情我协调了几天,党报说目前国家以市场为调剂杠杆,对于专车不支持也不反对,就是这么个态度,所以选题可以做,当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规划整个事件跟我的大拿领导汇报的时候,我能明显看出来大拿领导漠不关心的态度,我知道他有压力,此次A轮迟迟进不来,再一次面临数据问题,而他强大的骄傲与自尊也不会与一个小小的公关总监去商量任何事情,只是偶尔有决定的时候我看到他跟我们分享模式的喜悦,但是当我说出漏洞与担忧的时候也能看到他脸上转瞬即逝的失落,此时我也比较痛苦,痛苦的根源有三,第一,在职几个月跨界推进的项目进展很慢,全部是推进当中,即使是被我看作是战略合作的项目,例如有线上流量的某电商,线下流量的某餐饮巨头,这些都被我看作是品牌推广的最重要部署;第二,领导要的声势浩大的病毒传播也并未如他所愿;第三,我对我的产品信心不足,没有没法做我最擅长的用户与媒体体验推广稿,第四,我觉得一切的根源是他并不那么信任我。他的团队都是跟了四五年的老团队,我想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彼此信任度不吧。但是这一次经历我并不后悔,确实跟着大拿老板学了很多的商业逻辑以及对事情的看法,但是我的原则是,如果不足够信任就不要在那个职位上,创业供公司的时间耽误不得,最后我对他说,如果我不能驱动你去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或者我们之间没有很好的共鸣,那么我一定得把这个职位让出来能够驱动你的人去做,这样才不会耽误你的时间,是的,后来,我走了,走的时候公司面临融资困境,不到一个月结业了

在这期间跟之后我大量看了很多很多汽车后市场以及创业型的公司,以及投资人,也互相做了探讨跟分析,所以无论我上面的经历我写的怎么样或者你看与不看都不重要,我只总结几点给大家,当时我自己的一个分享

第一:是对创业者——80后创业是有足够的激情与执行力,更有斗志的,但是缺乏大是大非的判断,更缺乏对团队的管理与统筹,要知道一个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的成败与人是息息相关的,不要轻易允诺,允诺了就一定要实现,这是做企业最起码的诚信。无论到何种地步,不要失了人心。还有就是千万谨记一条,不要让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尤其是那些屌丝逆行的CEO,特别容易昏了头脑。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决策,快决策但是不等于快分析甚至不分析,更不要让投资人牵着走!

70后创业者因为有了经历,尤其是成功的经历,变得有统筹与规划,但是过分的统筹,过分的条条框框也阻碍了公司发展的速度,一个创业型公司,一定是有高度战斗力与执行力的公司,配合度也理应高度吻合,如果创业初期就想着蛋糕如何分,搞利益分割,权利分割,再怎么样也是发展不起来的,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没有强大的作战团队,就不要想着可以创业成功!

重要的一条是,没有一个好的产品及服务模式,不要异想天开的单纯的想从营销炒作上获取成功,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以用户为核心的理性消费阶段,如果你不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就不要大肆传播,那会适得其反,所谓的零成本所谓的从零到1都是骗人的,不信你去数数北,上广有多少家以此为生的营销传播公司,再数数一年有多少个经典案例就知道了。

最后,我想对如我一样进入创业公司的中高层说几句话:选择创业型公司需要慎重,冷静,不要凭着一时的热度与激情去做这件事情,如果你是品牌营销板块,你需要跟你的CEO聊聊他对品牌营销的看法跟对你的定位,说不定他是指望你一炮而红呢,当然如果你能做到。还有就是他是不是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人!要知道整个的创业路程艰难而困苦,每个阶段都需要你们共同面对挑战与信任,某个他压力特别大的点的时候他会不会觉得如果你把品牌做的好些是不是就会更好,当他责难你的时候,是不是你能如亲人一样承担这份责难与压力,是不是他也能心无芥蒂一样,对你只是一个发泄而不是排挤。

我应该是经历了汽车后市场020整个的发展创业历程,从最繁华的一片欣欣向荣到目前的谈车色变,只想说无论社会怎么变迁,科技怎么高超,商业的本质是没有变的,而投资人永远是个逐利的群体,与其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不如想想怎么给自己造血,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是不健康的,而这种不健康,伴随着58与赶集的合并,大众点评与美团的合并等,将逐渐的走向越来越健康的路径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作为结语:我们80后是个骄傲的一代,我们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我们桀骜不驯, 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改变世界, 不喜欢像任何人低头,我们只想用自己的双手获得尊重跟理解,但是!其实,我们谁也拯救不了,能拯救的只有我们自己,谢谢




  

相关话题

  判断要不要投资科技公司的前提有哪些?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当你的研发产品上市并取得成功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你认为现在白酒还是 A 股最好的赛道吗?白酒板块的风险在哪? 
  有30万是先买房还是投资? 
  如何看待红杉资本 Michael Moritz 表示「硅谷应跟随中国节奏」? 
  股市里讲的经济周期是什么,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重庆一 95 后本科女孩毕业后创业失败,白天代驾晚上洗车还债 20 万,并称再苦也不会放弃? 
  传闻吉利将成为奔驰的最大股东,如何评价? 
  如何评价 2017 年底北京暂停受理共享办公空间、创业孵化器等虚拟地址工商注册登记? 
  未来房子能保值吗? 

前一个讨论
中天信倒闭对锤子科技有何影响?如何看罗永浩前几天刚发的声明?
下一个讨论
最近很热的一个微小说:有一对情侣,要被杀死了,生还的唯一办法是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胜方生存,他们决定共同出石头一起死,结果女孩死了,因为男孩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这个小说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结论?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