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自来
首先,油价不一定会继续跌下去。
其次,油价跌下去对国内外影响不大。
天塌下,也有高个子撑着,油价是对国民感知最强,低价原油为啥油价还是那么高?大家都说是40刀地板价。那岂不是低于40刀后,三桶油都大赚了?
其实,三桶油想大赚有点难,对于三桶油来说,不变的价格,利润属于中等,不断上涨的原油才会产生最大利润。
第一,三桶油要承担起国家储备天数的责任,无论多高原油,都要存够90天以上,目前还在向160天扩容。意味着,短线下降的原油,我们根本不可能马上享受到,这是对消费者。对三桶油来说,周转周期超过45天,远高于民营的10天左右。所以为什么原油大跌三桶油就亏。因为加油去民营多,卖油少了!而限价民营其实就是保护三桶油不要亏太多。反之,不断涨价的原油,三桶油就大赚了,高库存下,每一批油都有大差价。也是被骂得最惨的时候。
最后最重要的,低价原油意味着什么?首先,原油产量是紧跟消费量的,所以供需是相对平衡的。而价格的波动是供需变化的反馈。所以低价原油不会有啥事,不断低价的原油就有大事了!因为出现供过于求了!
供过于求也分两种,如果是增产产生供过于求对大家来说,先有益后有损。但基本算没影响。
另一种则是,需求端暴降,原油是化工能源的重要原料,基本包括生活的各方面,需求端下降,意味着生活中的各方面出现下降,基本反馈就是经济衰退,这种感知是最强了,所以有种原油价格走低对大家不利的感觉。
然而这次的暴降,仅是疫情冲击下经济停顿下的需求短暂异常罢了,什么经济崩溃,美帝倒台,毛子反击,仅仅是大势下可有可无或真或假的事。
5g时代才开始,够人们发展下一个十年。
当人类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也就不会有低价原油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这种问题了。而这要靠的是科技。也就是说,科技是推动世界经济的上限,而不是局部商品价格的变化。所以,有什么影响?过几个月你就没记忆了,如果还记住,那就再加几个月
逗比!全世界会安然无恙!
自从石油开始涨到40美元以上,以美国为首的页岩油开始来抢原油这块蛋糕,这无疑跟中东的铁杆盟友沙特走向了对立面,两者迟早是要撕破脸的。
大国博弈面前,什么无间道、碟中谍简直是小儿科,这一点老W在文章《中俄联手,石油惊天之局》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朋友圈也有分享,但在公众号没有能通过安检。
老W这里只列举几种可能,大家自己脑补!这棋局太大,我不敢乱说!
1. 美国既然敢跟当年的盟友沙特翻脸抢石油这块蛋糕,美国能没有后手吗?
2. 沙特跟俄罗斯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是演戏还是真的闹翻了?
3. 俄罗斯为什么放了沙特的鸽子,背后又有什么依仗?
4. 俄罗斯跟中国之间有没有什么?
5. 俄罗斯跟沙特到底有没有什么?
6. 沙特跟美国是真撕破脸还是演戏?
7. 疫情最先在中国爆发,却对中国影响最小这背后有没有什么?
8. 2020年所有创历史的大事的根源在哪里?(WH)
9. 本次疫情,谁是最大赢家?谁是最大输家?
10. 面对本次疫情,中国为何如此从容淡定,而外国却乱成一锅粥,这背后有没有什么?
刹车!打住!老W只敢说到这里了!
如果还想问,V信见吧~
如果你自认算不上社科学者、作家,或者陈道明那样的艺术家,不用多想,看书没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同这句话。但说到底,真正能让人类得到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个体。
我大学毕业后才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看的实体书,没仔细数,摞起来大概是身高两倍吧。
网文也看,比实体书少一些。
一开始喜欢读《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和《菊与刀》这些,很幼稚地认为,看这些书会让自己卓尔不群,“独立思考”。
包括王小波的书,黑格尔的大部头,史铁生的散文。
后来,小说占比越来越高,人文社科只占大约一成。最后发现自己钟爱的还是侦探小说,阿加莎的书只剩下《帷幕》,一直不忍心读。
统统没用。
借用阿婆书里一句话,这人就没什么品味,你看看他读的都是什么书,西部拓荒故事和侦探小说!
不可否认,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量,有效提高了我的写作文笔,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聚会时更有谈资,思考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丢丢答案。
但我要告诉你,所谓的提高就这些,你接受吗?
我估计不会接受。
大部分人追求的提高,是那种看得见的生活质量提升,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自信,是升职加薪,是生活美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要生活。
这个题目下的大部分回答,开头阐述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只要读了这些“好书”,就能实现自我升华。
这其实是个很难征明的论题。
就比如说,我确实认识一些家庭事业都很成功的大叔,客厅里、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阅读吗?其实未必。
他们喜欢读书,是因为双亲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功,是因为高智商、勤奋、精力旺盛,加之父母督促,考上了名牌大学。
既然能较为轻松地在事业方面做出成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从小被爸妈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他们,选择在闲暇时间读许多许多的杂书。
所以,你看,爱读书说是成功的因,不如说是成功的果。
或者换种思路,我们反证这个问题。
假设读书真的能有效提高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如果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方法真的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被证明切实有效,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转化为一种商机,一项可盈利的教育产业。
换句话说,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成人读书班”。
多么大量呢?今天你能看到多少考研班、考证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就该有多少“成人读书班”。
有吗?并没有。
倒是”5分钟带你读XXX“这种短视频火了。瞧瞧吧,就算是想读书的人,仰慕书中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也是”不读书“。
30分钟带你读完《战争与和平》!
乖乖,配上苏联版电影的剪辑,质量真的高,好看。
其实30分钟视频对现代人来说也太长了,所以视频分上中下三部,一部10分钟。
哪怕是给美少女和精神小伙网上刷礼物这种社交需求,都被开发成了一年不知多少亿的直播产业。
再打个比方,有创业的打算,就该脚踏实地地考察项目,结识合伙人,筹集启动资金。闲下来了,看看名人传记,打打鸡血,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放松项目。
还有那种,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身谈吐和综合素质,进而遇到伯乐的观点。
我只能说,我们活在现实世界里,要适当减少一些幻想,放低一点要求。
也许你真的会在一场晚宴中,跟同样喜欢读书的老板、上级所聊甚欢,伯牙子期。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这顿饭过去,领导就把你忘了,该干啥干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寻思这小伙子既然有时间看这么多闲书,怎么工作上就不能多加把劲?可见他事业上没太大野心。
而同事们的看法则刚好相反,觉得你这是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在花样拍马屁。
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现实世界里,我不秀阅读量,也不提自己喜欢看书。
作为一种爱好,绘画和摄影可以拿来给人看,唱歌和乐器可以请人听,舞蹈更是赏心悦目。
阅读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身边的人认为,你自命不凡,且喜好炫耀这点。
包括很多答案里的用词和腔调,恕我直言,从大众的视角看,不是特别让人舒服。
摄影需要购买昂贵的器材,绘画需要天赋,至于读书,大部分人看来,谁都可以读,谁读都一样。
他们也许没有阅读习惯,也许不能坚持阅读,但不妨碍就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必须忙活事业和学业,得照顾老人和小孩,要张罗无穷无尽的琐事。
而你,有时间看闲书,必然是牺牲了其中不止一项的时间,逃避了家庭和社会的部分责任。
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跑我跟前炫耀吗?
这不是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更不是价值观扭曲、礼崩乐坏的前兆。
人性使然,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最正确,手头上的事最紧要。
我父母那辈,平时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的。他们对喜欢读书、坚持读书的人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敬重。
但世界已经变了。
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中,我也极少看到有人抱团交流读书体验。
唯一一次意外,是个漂亮姑娘,她喜欢小说,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了一群男生,争相对情节、人物和文笔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