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天津大学研究生赵永贵一年发表 17 篇 SCI 论文?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年发7篇的,有可能是大牛

一年发17篇的,除了大老板,可以确定以及肯定不是大牛,甚至有可能成为业界毒瘤

一篇有原创性的文章,从找到idea,确定和比较方法,设计实验和比较组,考察结果的意义,以及进一步的考虑,每一步都需要大量时间。这还只是讨论有创新点,没考虑这个创新点是否合理,是否有改进意义。十个新idea往往一半被做过,剩下1/4做不出来,再余下的1/4大概率是negative的结果

一年17篇,一天假不放,每篇平均时间3周,做一篇课程paper都够呛

PS: 这篇回答似乎不小心戳中了很多paper machine的点

很多人说如果有积累可以发表,这一点没人否认,毕竟把好几年结果积攒到一年井喷得情况很少见也确实有。但是咱能先看清楚新闻和报道吗?14年考研成功,1年半的时间积累?

至于说没有读原始文献的,自己相关领域的水paper都太多了,实在提不起兴趣。只是基于常识和统计提出看法。深入做过科研的,一年十几篇paper教授对你的恐怕不是赞赏而是怀疑,当然,也可能我遇到的教授比较老派

至于科研的捷径,就让人笑掉大牙了,那是灌水的捷径吧,骗骗本科生和外行也就算了。想要快发文章,我们这一行做理论模型的paper machine们都有工业化的趋势了,本科生培训三个月就能上岗,基本都是所谓的二区。至于个人,最简单的,莫过于拿个大牛发明的锤子,什么东西都敲一下,或者遇到钉子拿什么锤子都来一下。至于锤子是不是合适,或者如何改良锤子,甚至于找个新锤子,那就不是灌水该考虑的事情了。

PPS:前面有人统计了论文的详细情况,我再统计一下该同学导师的文章吧。zhang ping (at Tian-jin) web of sci 上共 50篇论文,总引用数在127(大概会有个位数误差),其中79来自国内,12来自印度,8来自韩国,其他国家均在4次一下。也就是50篇文章,其他国家的引用次数连一次都到不了。

我不是贬低国内的科研,但是国内在SCI上的潜规则,我想做科研的都明白。基本上就是打个电话,你引我,我让你过,下次咱俩再换一下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科研的初级阶段,数量有意义,因为数量虽然和质量没太大关系,但至少说明你这个人在忙活,手没闲着。但对于整个行业,以及个人深度发展,数量其实没太大意义。文章的好坏没别的,就看引用,这和知乎的赞同很类似,如果一个人回答一千次问题,累计不到一千个赞,你肯定觉得这人真能废话,但如果另一人回答不过十次,每个回答都不少于一千赞,你一定会觉得这人肚子里有货,至少也是抖的一手好机灵。我估计一个人真回答一千次,累计都没一千个赞,最后的结果就是他自己都觉得没意思,然后卸载知乎,而每次都获高赞的人则会更加谨慎选择问题回答,以便保持这种良好的势头。

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数量,因为科研文章和知乎有个很相似的地方,就是作品受不受欢迎其实有着很强的偶然性,几万引的大学者,大多文章过百,但你仔细看,就会发现九成引用其实都出自一成文章,知乎也是这样,因为话题选择,话题发展,答题时机等多方面因素,回答能不能获高赞作者其实也不确定,但试的多终归机会多,不同的就是文章发了就永远在那了,但知乎如果回答受冷可以随时删掉。我估计如果文章可以删,多数大学者绝对愿意删掉一生中大部分文章。


user avatar   fei-feifei-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 说我酸的 说我没常识的 你们就当我是这样吧~ 也懒的跟你们理论-----

这么多来自同一组的相似的文章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收 而且也不是该研究方向的热门难点,该导师也不是牛,但是这几个杂志的审稿人和编辑却悉数通过 没有一个拒稿 连语病都没改就直接见刊,稍微有点常识也能看出端倪。

另外我根本没针对这个学生, 这种灌水的出现完全是导师的问题, 这十几篇里面大部分一作和通讯都是导师自己,大家都明白:学生做实验 写文章 然后导师一作,这也许是国内的unwritten rule. 我想任何一位对自己科研生涯负责的教授都不太会允许让自己陷入这种情况,而应该是发出几篇写作水平高 可引用的好文章。 此外我下文也说过 估计是急需SCI,所以可能是被体制坑的。

我还就真看了其中2篇 总共2000多字还是3000字 10分钟看完了,我不做材料,所以不评论他们的实验内容,单就写作来看,我简直不敢相信杂志的编辑会收这个水平的文章,各种非scientific的用法 还有as we all know 都在里面。我相信赵兄弟写这些都是付出了很大的精力的,但是导师为什么不润色写作 而是就急忙投出去了,难怪这位导师总共50篇文章 引用加起来才100出头 而且80次是来自国内。 哪个native国家的科研者会看这个。

我们组发文章 首先是做实验的作者之间来回改3-5轮,再由一作跟老板来回改 没有10几二十次是没法submit的,这个过程耗时3周以上。改到文章没有一丝英语问题 没有大漏洞,结果要么拒 要么小修接稿。极少极少大修 因为这种情况没有致命的问题。

对于这些letter,字数少 写起来是挺容易,但是导师不帮助学生的写作 那么赵兄的科研能力的提升我是表示很怀疑的。而且他会有一个错觉:就是自己的写作和科研能力已经非常牛逼了 我就这么干能发这么多SCI 以后接着干,不过我猜 他会着急为什么没有人引。这就是所谓的‘毒瘤’是如何诞生的。他现在这个情况 最好就是出国读博 他的努力程度 国外老板会很欣赏。我本科时候的导师现在也是业内小牛了 写作能力非常强 学生发文章是一定要经过他改的,我相信这样的导师在国内不在少数。我很崇敬这类导师。

借用一下@谢罡的统计:看看这个日期

1. Received 12 October 2015, Revised 25 October 2015, Accepted 26 October 2015, Available online 31 October 2015

2. Received 13 May 2015, Revised 27 May 2015, Accepted 28 May 2015, Available online 12 June 2015

3.Received 07 Jan 2015, Accepted 04 Feb 2015

4. Received 10 February 2015, Revised 18 June 2015, Accepted 25 September 2015, Available online 28 September 2015

5.Received 1 September 2015, Revised 3 September 2015, Accepted 7 October 2015 这个吊炸! 2天就审完稿子并且修改回来,我特意看了这篇 数据图没有error bar, R&D部分只有results几乎没有discussion,通篇有不少语法错误。如若不是这个导师有门路,就是审稿人是瞎的。

6.Received 16 Apr 2015, Accepted 14 May 2015

7. Received 17 June 2015, Revised 3 August 2015, Accepted 4 August 2015

8. Received 08 Jun 2015, Accepted 24 Aug 2015

9. Received 22 October 2015, Revised 26 November 2015, Accepted 10 December 2015

10. Received 15 August 2015, Revised 4 September 2015, Accepted 8 September 2015

11.Received 09 Apr 2015, Accepted 10 May 2015

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d ionicity, lattice energy,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and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Nd(Nb1−

x

Sb

x

)O4 ceramics 吐槽下这篇的标题,relationship between, 后面一大串东西用between,审稿人就没有一个native speaker??? 初中就教了3者以上用among吧。

13.Received 25 April 2015, Revised 7 May 2015, Accepted 8 May 2015

14.Received 30 Sep 2015, Accepted 02 Nov 2015

15. Received 13 April 2015, Revised 9 September 2015, Accepted 12 September 2015

除了少数周期几个月的那几篇,其余从receive到revise间隔几天到几周左右,文章套路很相似,写作也跟套模板类似。这么多来自同一组的相似的文章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收 而且也不是该研究方向的热门难点,该导师也不是牛,但是这几个杂志的审稿人和编辑却悉数通过 没有一个拒稿 连语病都没改就直接见刊,稍微有点常识也能看出端倪。评论区已经有哥们列出运作方式了。一个劲的捧真的没意思。所有的数据图没有errorbar 这是做了一次实验就O了吧 这样的数据怎么能发表!!。我也好想转到这个领域啊 审稿周期短的让人羡慕。

不是说看到别人的‘好’就质疑,只是大家都不傻。那些说什么积累的 人家就入学一年 积累啥呀。

比较赞同楼上一位答主的 这个导师有门路 而且急需文章。

闷声灌水就行了 还搞个大新闻。(并不针对学生本人)

-------------------------------------------------------

以下我要反对一下

@Luxenius

的答案:

1. 新闻已经报道 这个故事已经算是公众消息了 为什么不能公开讨论?

2. 对不起 这种水文 没兴趣也没时间看 我就说一条:没有误差线的图 我自己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到文章里面的。是作者自己没有常识呢?还是作者跟审稿人都没有常识呢?

3. 大牛确实有 不要拿别的例子来排除这个个例中灌水的可能性

4,5. 他入学就一年吧 新生井喷??

6. 这是牛人的作风

7. 这是毒瘤的作风,一个方法几个产物就几篇文章,或者几个方法一个产物也几篇文章。含金量高的文章应该是:一个方法几个产物 一篇文章,几个方法一个产物也是一个文章。

8. 已经有该领域的答主说了 这些就是灌水期刊

9. 这位答主是个医生,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句话从一个医生嘴里说出 我难免会想:他是不是也觉得 医生只要给病人看了病就是功绩了 而不管看没看好以及恢复的质量??

10. talk当然cheap,而且我不需要17篇paper才能来质疑发了这么多的人。


user avatar   liu-yu-tao-83-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查一下总是没坏处的。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shi-luo-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是个人观点:

除了现代文明,以及纯粹靠着偶然建立现代文明的西欧之外,全部都是人类文明的幼年期。

我将人类的历史划分为两个节点,三个阶段。

第一个节点是人类这个物种正式从基因进化改变为模因进化。

什么是模因?模因就是文化基因,通过非遗传而是学习的方式传递的信息。

这一步是一个纯偶然,需要同时具备:发达的新大脑(即学习脑),灵活的肢体(工具制造能力),以及优秀的发音器官(信息传递)。

地球生命圈30亿年的历史里只出现过一次。

在这一节点之前,人类属于胚胎期,在这之后,人类出生了。


第二个节点,就是“科学”取代“文化”成为模因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科学”取代“文化”,就是理性取代感性,实证取代先验。

要知道理性和实证其实是反生理的,人类的大脑在数十亿年的进化里,为了保证以最低的能耗实现最大的功能,尽可能多地采用了“预先编程”式的思考模式,这就是感性和先验。

但这对模因的进化是巨大的制约和瓶颈,这也是为什么人类最初数百万年的模因进化,却远远比不过现代文明区区几百年的进化。

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幼年期。

第二个节点的出现是纯偶然的,因为“科学”这个事物在最初发展的早期对生产力的进步是无益的。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古文明都发展出过朴素古老的理性实证思想,比如古希腊的哲学与数学,比如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墨、儒等哲学。

但这些哲学毫无例外地全部走向了先验主义和唯心主义,因为这才是符合统治与生产力短期发展的,纵观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发展历史就一目了然了。

欧洲也是如此,昙花一现的古希腊哲学之后就是漫长的宗教统治。

直到“科学”这个事物偶然地从西欧诞生。

我们通常认为伽列略——牛顿是现代科学的创始人,从他们起,科学的逻辑实证主义就隐约成型了,并成为后世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方法论。

但这并不是什么必然,只是纯粹的偶然,最初的科学对统治并没有帮助,事实上对统治还有害,但正是英国皇室的“个人爱好”,使得皇家学会得以成立。在官方的鼓励下,才有“科学”这个事物在襁褓中不被扼杀。

而且,中国的古代文化的“强度”是远超欧洲的,儒家和皇权对社会有极高的控制力,在这种环境下,“科学”想要取代“文化”成为模因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高度困难的。

跨过了这一步,人类文明正式进入少年期。


下面再谈谈我认为的下一个节点,

下一个节点应该是在人类拥有全方位改变人类身体和大脑的技术之后,那时人类可以彻底摆脱如今人类的大脑这个效率极低的模因载体的制约,模因进化效率将达到一个顶峰。

那才是人类文明的成年期。


user avatar   xi-xi-ha-ha-51-8-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是个人观点:

除了现代文明,以及纯粹靠着偶然建立现代文明的西欧之外,全部都是人类文明的幼年期。

我将人类的历史划分为两个节点,三个阶段。

第一个节点是人类这个物种正式从基因进化改变为模因进化。

什么是模因?模因就是文化基因,通过非遗传而是学习的方式传递的信息。

这一步是一个纯偶然,需要同时具备:发达的新大脑(即学习脑),灵活的肢体(工具制造能力),以及优秀的发音器官(信息传递)。

地球生命圈30亿年的历史里只出现过一次。

在这一节点之前,人类属于胚胎期,在这之后,人类出生了。


第二个节点,就是“科学”取代“文化”成为模因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科学”取代“文化”,就是理性取代感性,实证取代先验。

要知道理性和实证其实是反生理的,人类的大脑在数十亿年的进化里,为了保证以最低的能耗实现最大的功能,尽可能多地采用了“预先编程”式的思考模式,这就是感性和先验。

但这对模因的进化是巨大的制约和瓶颈,这也是为什么人类最初数百万年的模因进化,却远远比不过现代文明区区几百年的进化。

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幼年期。

第二个节点的出现是纯偶然的,因为“科学”这个事物在最初发展的早期对生产力的进步是无益的。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古文明都发展出过朴素古老的理性实证思想,比如古希腊的哲学与数学,比如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墨、儒等哲学。

但这些哲学毫无例外地全部走向了先验主义和唯心主义,因为这才是符合统治与生产力短期发展的,纵观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发展历史就一目了然了。

欧洲也是如此,昙花一现的古希腊哲学之后就是漫长的宗教统治。

直到“科学”这个事物偶然地从西欧诞生。

我们通常认为伽列略——牛顿是现代科学的创始人,从他们起,科学的逻辑实证主义就隐约成型了,并成为后世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方法论。

但这并不是什么必然,只是纯粹的偶然,最初的科学对统治并没有帮助,事实上对统治还有害,但正是英国皇室的“个人爱好”,使得皇家学会得以成立。在官方的鼓励下,才有“科学”这个事物在襁褓中不被扼杀。

而且,中国的古代文化的“强度”是远超欧洲的,儒家和皇权对社会有极高的控制力,在这种环境下,“科学”想要取代“文化”成为模因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高度困难的。

跨过了这一步,人类文明正式进入少年期。


下面再谈谈我认为的下一个节点,

下一个节点应该是在人类拥有全方位改变人类身体和大脑的技术之后,那时人类可以彻底摆脱如今人类的大脑这个效率极低的模因载体的制约,模因进化效率将达到一个顶峰。

那才是人类文明的成年期。


user avatar   zhintast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windskymag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如题主所述,到了大学之后,基本上那种过于浅显的科普书籍的吸引力就不大了,什么天空的蓝,树叶的绿和太阳的七彩,蜂窝和雪花的六角形这种原理都很简单,给中学生看还差不多。一些有趣的实验什么的,基本上能做的实验都太简单了,有趣的实验都做不了。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物理学当中依然显得有趣的,当属天文宇宙相关的理论了。思考我们所身处的这个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所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本质是什么,这些东西不管多大岁数都不会显得幼稚无聊吧。

1. 入门书籍,首推《时间简史》。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入门,虽然可能会觉得太简单了,但是趣味性还是有的。

2. 入门视频,我印象最深的是“从一维空间到十维空间”。这个稍微难懂一些,貌似也有一些错误(?),不过物理的乐趣不就是烧脑吗。

3. 入门网站,维基百科……我不是开玩笑,诸如弦论啊,大爆炸理论啊,费米悖论啊,单纯看维基百科就足以让人感慨宇宙真奇妙了。而且从一个词条开始顺着感兴趣的方向一个个点进去,绝对能让人受益匪浅。




  

相关话题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通常都有怎样的作息时间呢? 
  为什么考研,是追求优秀么? 
  一个985的医学硕士,就茅野爱衣事件,竟然不知道靖国神社是什么恶心的东西,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研究生专业选民法还是经济法? 
  和老师探讨毕业论文的题目,大概确定题目方向和范围之后,老师让写一个大纲。想问问,大纲怎么写? 
  给研究生的六点忠告是什么? 
  如何不带情绪地回应审稿意见? 
  如何看待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出台的巨额论文奖励?Nature, Science 奖励100万? 
  985生物本科,国内读硕博前景如何? 
  为什么写论文时一定要引用论文?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日本与美国能在二战大动干戈以后处到如此友好关系?
下一个讨论
当今世上各国家和地区,最杰出的领导人是哪位?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