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科研领域英年早逝的现象越来越多? 第1页

  

user avatar   yestree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刚得知一杰青同行病逝,不到五十周岁。

默哀一分钟。

下面答题:

为什么科研领域英年早逝的现象越来越多?

1、知识面太窄。除了局部领域的专业认知,缺少诸如保健、饮食、营养、娱乐、艺术、心理学、大自然、运动、沟通、协作、管理等常识,且多数时候不以为意。

2、朋友圈太小。由于缺乏广泛领域的常识,加之科研工作专注度要求较高,大概率影响朋友圈成员的数量、多样性和沟通质量,且现有人际关系多涉利害与攀比。

3、期许过高,未能免俗。因为前面两个原因,只能醉心于追求学术圈名利(远不止热心内卷),各种内外冲突、防人害人相伴,但心理生理准备明显不足。

4、外部环境。 这个大家谈的比较多,但环境影响是通过上面三个个人原因和后面两个家庭原因而起作用的。因为每个人的外部情况大体相似,且绝大多数为自愿选择加入,而早逝者毕竟很少很少很少。 何况科研圈的早逝比例并不比其他圈子高,而长寿比例更不比其他圈子低。 把个别人的早逝归结于外部环境(包括内卷)是对自身各种认知和心理缺陷的无视和放纵。

5、家庭影响。原生家庭及小家庭不如意事均可抑郁致死。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法讨论,但很重要,尤其采用鸵鸟策略和冷战思维处置时,内伤最大。

6、遗传因素。大部分属个人隐私,亦不能展开讨论,但也非常重要。特别当缺乏基本医学常识、良好生活习惯和高质量医生朋友时,很难及时有效养生。

相对来说,外部环境的影响是最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打败自己的永远是自己,无论健康还是成就还是家庭幸福。

大家各自珍重吧!


user avatar   le-pi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宋太祖、明太祖、唐太宗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英主,不存在不能相提并论的问题。同样的,汉高隋文光武康熙也可以与这三位还有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院士怒批,中国科研被 SCI 支配》? 
  在特朗普可能会制裁留美中国学生事件中,留学生应该怎样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中国有哪些科学研究曾经落后于世界,后来却实现了大翻盘? 
  如何评价曾被寄予厚望的某些高材生,从清华北大毕业后,赴美留学发展不归? 
  杨振宁为何没有拿第二个诺贝尔奖? 
  医疗机构科研岗在「抛弃」临床专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何恺明目前的学术成果是否够得上计算机视觉领域历史第一人? 
  如何看待 AlphaFold 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成功? 
  一位合格的博士生需要有哪些条件和素质? 
  即将上研究生的科研小白,该怎么阅读文献? 

前一个讨论
在全是自动化设备的工厂里,如何保障各种设备安全、有序运行?
下一个讨论
在美院感觉自己不会画画是什么体验?





© 2025-05-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