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所在的科研领域里有江湖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u-di-37-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当然。

其他几个回答说的很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既然学术圈的本质是前人进行研究给后人看,那么一定会有所谓的江湖气息。举几个例子吧。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身边同学的,有的是道听途说的,请大家不要自行代入。

一.论文的double blind或是single blind

众所周知,一般来说高水平的论文都是双盲的,也就是审稿人不知道自己看的论文是谁写的(作者,机构,基金全部隐去),而作者不知道自己论文的审稿人是谁。但是很多的期刊存在单盲的评审原则,也即审稿人知道作者是谁而作者不知道审稿人。那么一个最基本的就是,如果审稿人认识作者,会不会做个顺水人情。答案显而易见:一定会。这次我审了你的文章给了revision,下次开会聊天的时候聊起来,哎当年那篇文章写得真是不错啊,这人情就算成了,那之后我的文章到你手上,你给个reject不合适吧。即使是双盲,也很容易通过行文方式判断出论文出自谁手,毕竟一个niche领域中活跃的人就那么几个,而一个人即使语言能够快速润色提升,行文方式和用词是很难短时间发生天翻地覆改变的。

相反,如果人情没有给到或是审稿人和作者之间有过节会发生什么,你这次拒了我的文章/这次惹到了我,没问题,下次你的文章到我手里,我拖到最后一天交审稿意见,之后直接给editor写信拒稿。你换杂志投?不好意思,这个领域一共就这么几个人,下一个期刊的审稿人还是我。

论文如此,那么会议、基金等一系列的评审制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科研团体之间的鄙视链

做研究都是人,那是人就要用方法来做研究,是方法就分三六九等。因此会存在所谓的鄙视链,举个简单的例子,A审稿人看不惯B方法,觉得自己的C方法就是要比B方法好,那么如果一篇B方法的文章到他手上,他会选择多看一眼嘛。对于一部分审稿人来说会,但是还有一部分审稿人则完全看都不看直接拒稿。

期刊,当然也分三六九等,尤其是基本同水平的期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鄙视关系...这个例子就不举了,各位自己投本领域期刊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举个之前被拒稿的例子吧,这个审稿人给出了如下的评价:

In my opinion, the paper is valid from the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with a good introdu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review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literature. Moreover,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are fairly described. Technically speaking I have no comments to raise to the rest of the paper. My main concern is that authors have included only one reference paper of this journal (their paper) and I am not convinced that this can justify the publication in this journal. I recommend Reject.

我看到这个意见的时候是懵逼的...前面说了那么多...后面突然来个这个是什么意思,后来给editor写信才知道他给editor单独抄了一份内容(for editor only),大意是我们的文章引用了很多一个差不多水平期刊的文献但是没有引用所投期刊的,因此会造成什么什么影响,所以建议不接受。行吧,你乐意就好。

三.所谓雷同的创新

某同学在投国内期刊的时候,审稿人给出了很详细的问题,以至于连具体的模型以及实现方法都问了个门清,同学很激动,觉得有戏就给出了极为详细的回复,再之后,拒稿了。三个月后,一篇崭新的文章出现在了网上,应用的方法、模型完全一样,无非是数据改了改。前段时间曝出的某基金申请摇身一变变成了硕士论文,不也是同样的问题吗?

四.关于人和人的交互

人和人的交互构成了江湖,上面说到的只是看不到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投稿和审稿),但是科研好像不止如此吧。学生和导师的沟通是不是人与人的交互(例子太多了,请移步其他地方吃瓜)?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不是人与人的交互(科研点子竞争,或是明争暗斗)?导师和导师之间的沟通是不是人与人的交互(学术压力,教学压力,工薪压力)?再往外延伸,各种会议上的思维碰撞,各个课题组之间的你追我赶哪个不是人和人的交互所交织组成的?所以科研领域,怎能没有江湖?

结语.江湖见

江湖对于科研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我们不得而知。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有时候这些江湖气使得原本稚嫩的读书人多了一丝烟火的味道,使得科研本身不会那么被束之高阁,而成为了一种需要合作、竞争、创新、实践才能完成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过于浓重的江湖气确实使得科研有时候失去了他原本的初心和面貌,勾心斗角的合作、过渡的竞争、为了创新的创新、强行实践的实践都使得科研似乎背离了我们希望的模样。

不过,这似乎不是问题。因为江湖本身不会发生改变,但是组成江湖的人会。

每每看到正在不断努力付出的同僚们,总能感觉到大家都是有着对于这个江湖改善的倾向的,都是对所谓的不齿嗤之以鼻的,都是内心有着火炬的,都是不愿意同流合污而向往志同道合的。

既然无法改变江湖存在的事实,那作为一个科研人,就去改变江湖吧。

江湖见。




  

相关话题

  你见过哪些高大上的论文题目? 
  你所见过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献是哪本? 
  为何似乎很多博士生对教职的执念这么强?教职真有那么香? 
  想问问读博的家人们,怎么平衡科研和生活的? 
  如何看待文章「寒窗苦读 23 年,一年收入 15 万」? 
  华为应届顶尖博士年薪百万,读博是不是有希望了? 
  如何看待人大常委会委员关于「取消研究生、本科生发表论文的规定」的建议? 
  为什么博士后的年薪远远高于大学老师(刚入职)? 
  如何看待“科研经费放权”带来的影响? 
  如何看待中文期刊中抄袭外文期刊并发表出到经济学(季刊)? 

前一个讨论
哪种史前海洋生物的实力与巨齿鲨最接近?
下一个讨论
国内很多博导,不做科研,要命的是没有指导科研的能力,大家怎么看?





© 2024-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