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肖战在中新经纬采访中的回应和道歉? 第1页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蛊王蛊王。

本无脑颜粉觉得他这个采访里楚楚可怜好好看。


不过我真的很好奇啊,这么个人之前咋就没有男女关系绯闻呢?

真的好想看。

他出去pua的话,得多战无不胜啊。一个眼神就能搞疯一片人。

活的蛊王。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两天刚在面试中回答了“如何看待227事件” 从此刷到相关的信息 都自动带入面试场景…

睡前刷到这个视频 怒答一波。

媒体类型很奇怪。肖战是艺人,中新经纬是中国新闻社主办的新媒体,定位类型是财经。看官博也能看出来,平时发的都是财经类资讯或热点话题,很少涉及娱乐圈。肖战要回应,可以说算娱乐圈事件,也可以跟法制搭边。对肖战而言这么重要的【春晚后首次接受视频专访】,居然找了个专业不对口的纯•财经媒体?嗯?

时间也很诡异。 23:04发预告;23:18发视频。几乎可以说是“深夜”,这对资讯来说也很反常。我有过公号运营经验,对发博时间点比较敏感。仍以中新经纬官博为例,平时发资讯集中在在下午两三点,傍晚五到晚上十点。每天22:30会发个晚安博,也意味着今日营业结束。而这次却是晚于以往规律的晚安时间,耐人寻味。

存在一定的偷换概念和答非所问。时长十分钟的访谈,体量不算很大,主要是肖战在主答,记者抛问题只是引导和衔接。第一个问题:对4.25的微博及其解读,你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只见肖战不慌不忙,答道“23岁的时候,我偶然从一个素人进入了娱乐圈…” 一下子把话题从4.25的微博转到出道的青葱岁月,强调自己是从未受过唱跳专业训练的素人… 然后突然回归重点“前段时间发生和我有关的争议,而且是在抗疫关键期”(时间定位,即2.27及后续)。向“受到影响的网友”道歉,我以为重点来了 开始认真听他要说什么。记者也适时追问“善意的批评指正是什么?”“一开始从一个素人登上舞台,又要唱歌又要跳舞…”?看啊!开头追忆出道不是没用的,在这等着呢!批评与指正是对唱跳的?!嗯?那么抗疫关键期与你有关争议中的批评指正呢??肖战语气一转 但有些“恶意的造谣…对我的家人朋友造成了…”嗯?这个问题不是问你善意批评指正是什么吗?

然后是漫长的诉说自己的职业理想,诉说自己如何度过227以来的时光,甚至与记者分享了鸡汤…认领了粉丝之前辛辛苦苦洗白的“不当言论”,再次道歉。

终于,在将近8分钟的时候,记者问到了偶像粉丝关系 用词“管理”,我隐隐觉得有点不对。果然,肖战勇敢地表达了不认同“管理”这个词,因为偶像和粉丝不是上下属关系?好一个理直气壮!好一出文字游戏!此处的“管理”换成“约束”和“引导”更为恰当,对于“受到影响的网友”而言,所期待的仅仅是肖战出声制止粉丝的某些不理智行为,如果这就算“管理”,那管理者也太好做了…此外,几分钟前“真诚道歉”,此时“不认同”,那你道歉是为何而道,给跟本不care你的吃瓜群众道歉?给辛苦氪金打榜控评撕逼的粉丝道歉吗?哦对,他们也算“受到影响的网友”呢!哇!前呼后应,逻辑自洽!

结尾突出公益。访谈进入尾声,肖战表达了做公益的决心,一张张公益证书印证着他的行动…我们试想一个在此前完全不知道肖战的人看了这段采访会怎么想?一个不会唱不会跳的素人,23岁就有本事(?)站上舞台,30岁时录采访回应自己面对善意批评的态度,痛陈自己承受的造谣诋毁,还一直专注公益,真是闻者落泪,见者伤心,感天动地!

肖战粉丝战斗力有目共睹,我挺怂的,匿了。

——————————

评论好多问面试,这场面试问了n多问题,有涉及粉丝经济的问题,问题都比较严肃,比如分析粉丝经济受众构成什么的。离结束还有三四分钟,其中一位面试官突然追问了一句“你知道227吗?如果知道能不能谈谈你的看法?”相对而言比较开放,不像之前的问题限定了回答角度,应该是面试官临时起意。我当时有点懵,因为我也不确定面试官的立场,又必须即刻作答,所以还是根据就事论事原则,选择了“偶像经营与粉丝的关系时应有的责任担当”和“文学创作的红线在不同平台应如何划定”这两个角度回答。面试已经顺利通过了。

我自认为没有像某些评论里说的什么“为杠而杠”,也不是他的黑粉,我仅针对我昨天看到的访谈视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回答问题。当然我更不是肖战的粉丝,所以我没义务也没兴趣站在他的立场为他着想。

——————

7月分割线。没想到在知乎都能有粉丝强行辩白,孜孜不倦和稀泥,有微博内味了。其实和这个采访异曲同工,看似什么问题都回答了,看似为肖战澄清了,其实就跟没说一样,正像《红楼梦》第十九回,林妹妹所评:放屁!

7.2 同事和我科普了无边桃炎事件。评论里说我黑粉装路人的,发这个回答的时候我还只是反感,谈不上黑,现在是了。当然,除却肖战本人,粉丝骚操作也功不可没。

———————

7.4 分享笑料:肖战粉丝说我这条回答吃了肖战的人血馒头。人血没见着,馒头请问哪里领?是给我引流还是折现?在线等,挺急的。


user avatar   fox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肖战团队再来几次这种【中新经纬】、【光明网财经眼】的中字头财经圈特供娱乐稿件,背后的金主人脉利益链也就差不多可以扒得清清楚楚!

让我们一起愉快地扒皮吧!


单纯的我,第一时间打开了中新经纬的官网(中新经纬-精英的财经资讯),然后……


想想也是,人家官网那一溜的二级菜单,哪个是打算掺和娱乐圈的样子?

首页 高层 宏观 金融 基金 银行 股市 理财 直播 视界 产经 房产 科技 汽车 游戏 V言 原创 财人 快报 盘股


再找找APP,毕竟官网和微博都在推他们的APP,结果还是没有……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这则视频是微博端专供!

补充:中新经纬已经在微博发出15个小时后,终于在官网补上了相关链接。

不好意思,我自恋,我这篇回答是上午开始写,午饭的时候写完的。所以,我自恋地认为是中新经纬看了我的回答才去补的!哼!


再来看看这条微博的特别之处

以往的其他视频微博呢?都没有这个尾巴

这个中新经纬的官方微博发布视频基本就是:
自己原发的,没有尾巴;
发别人的视频,尾巴是“来自 微博 weibo.com ”;
但从来没有过肖战视频微博里那种“来自微博视频”的尾巴。


再有,预告也非常奇怪

中新经纬这个名字,已经包含了“中新”元素,为何还要强调“中新社”旗下呢?
中新经纬的普通关注者会不知道这点?

我就在中新经纬的微博里搜了一下,发现“中新社”这三个字除了用作消息源以外,从来没有被强调过。本来也是,人家都已经当姓氏用了,还需要额外强调么?


可见这条采访针对的是粉丝或热搜而来的瓜客,而非中新经纬固有的读者!


然后我们就可以看视频了,视频内容已经很多人关心过了,我就关心一下画面吧!
(搓搓激动的小爪子)


肖战部分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出——

  1. 画面没有被翻转(背后的字是对的)
  2. 拍摄环境仓促且简陋(被采访人背景不完整,且没有带入完整logo,有三脚架等杂物入镜)
  3. 光源单一,没有补光(除了原有照明以外只看得见一个比较强的侧光,没有更多的工作人员帮忙补光)
  4. 肖战自己手持了一个话筒(话筒的logo也没有被完整带入画面)

中新经纬好不容易搞了一个这么大的独家,结果自家的logo要靠后期才能完整出现在右上角?由此我们可以怀疑——

肖战部分的视频拍摄者并非有经验的新闻记者,而是专注人像拍照的那种摄影师


除此之外,肖战的一段连续发言里,镜头多次切换。
请注意,没有切换机位,是画面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在这个机位里的画面经过了重拍或剪辑

要避免这种情况,要么就在另一侧放一个机位(这是最常用的),要么各项参数都固定下来,也麻烦肖战不要摇头晃脑的,必要的时候切换去记者那边,加一个记者点头的镜头。


但是,记者那边的画面就更奇怪了——

  1. 画面被水平翻转(字都反了)
  2. 背景是“财经资讯”,全貌是“精英的财经资讯”(本条经朋友的朋友转达更改);
  3. 未见明显的单一光源(除了记者脑门的反光)
  4. 记者胸口夹着麦(对比肖战那边手拿)

但是这种死亡光线,反而比较像人物采访的新闻记者会做出来的事儿,肖战那边都快打成唯美影楼风了……

采访视频里出现了一个没有翻转的画面,一晃而过。
我们把这个画面跟肖战的画面拼在一起,就能明显发现问题了

记者和肖战根本不在同一拍摄现场!

  • 他俩的背景不一样!
  • 他俩的光源不一样!
  • 他俩的白平衡也不一样!
  • 看你俩这脑门的汗,恐怕室温都不一样吧!

记者部分的背景应该是这样子的(本条经朋友的朋友转达更改)

是一个易拉宝,应该是用两个易拉宝拼成了一个背景板


这就有意思了,你俩分开录了问题和回答,为啥不直接改成直播连线?还能让粉丝刷点礼物啥的!


给大家看看正常的财经访谈长啥样——


之所以可以看到这么多疏漏,是中新经纬很水么?
并不是!

我们看看中新经纬之前的专访视频(这家媒体其实并不热爱专访,所以我最近的只找到了4月份的),就会发现很多不一样

片头不一样,中新经纬是有一个专用片头的,肖战专访视频没用


人物出场方式不一样,采访对象应该是媒体的消息来源,但是肖战视频使用的是合作格式“肖战x中新经纬”

还把中新经纬的logo标准色改了,基本可以肯定这个后期也不太可能是这家媒体做的,这都是大忌


人物的介绍格式不一样,姓名、身份,这些都要第一时间出现。但是肖战视频里,直到快1分半了,肖战才出现了,并且未介绍身份。但是主持人的介绍很早就出现了,却只见身份,不见姓名,而且“主持人”这个标签是否妥当呢?一般这种采访用的都是“记者”


结尾格式缺失,新闻报道的最后,都会出现记者、编辑等人的名字,但是肖战视频里最后花了半分钟贴各种奖状证书,别的就没有了,你当你是抖音还是快手呢?

再再不济,中新经纬的二维码不该出现一下么?


这个转发视频从拍摄到剪辑后期,中新经纬到底有没有参与呢?


很多人表示,中新经纬这个平台很怪,但是我联想到了光明网财经眼,就觉得不怪了!

(上次的扒皮在上面这个链接里)

很显然,肖战团队背后的媒体资源不在娱乐版新闻、也不在自媒体,而是主要有两个阵地——

1,微博热搜及微博金V

2,中字头财经媒体的网络渠道


加油,肖战再多多曝光,我想知道萝卜下面到底有多少泥!


有私信提醒我中新经纬回应了——

我来总结一下,中新经纬的话:

1,我们没收肖战及其背后资本的钱

2,我们财经也可以跨界娱乐(虽然单纯娱乐是从肖战开始首创的)

3,我们涨粉了、KPI也很漂亮(似乎在暗示跨界娱乐的原因,蹭肖战热度;也算又一次澄清自己不是恰饭操作)

4,我们不站队,但是很多网友支持我们(emmm)

5,承认拍摄和后期翻车了(越轴:我仿佛背了一口锅)

6,莫名其妙又cue了一次“网络暴力”的问题(联想到了《为什么众多检察院官微发布拒绝网络暴力的微博时带#肖战视频专访# tag?》)

-

对此,我不是中信银行,看不到你们的流水,我不是卓伟,拍不到窗帘背后的故事,你们说没有就没有吧。



补充


肖战每次都特别能吸引这些媒体的一把手给他站队,哪怕没有任何评论
另一位



我特别会说话,所以我出书了,虽然好像跟此事无关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昨天晚上有另一个新闻,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佛山一个学生借钱追星,成绩从700多下降到100多,妈妈问她,她还说跟肖战没关系,是自己不想学(据妈妈说是两个多月前迷上这位明星的)跟妈妈要3块钱,妈妈不给就吵架,还问很多同学借了钱,这位妈妈还不起,曾经也去肖战微博留言想让他出来引导一下粉丝,无下文。跟肖战这个访谈一对比,这位母亲才是打工仔,肖战?呵呵。不信这是个真新闻的可以去搜关键词肖战佛山学生氪金


user avatar   li-heng-xuan-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请问记者朋友,您问问题可以向白岩松老师学习一下吗?

请直接问他

“你这两个月对于227事件是何看法?你知道AO3吗?”

“两个月来您是在做什么?为什么选择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

“如何看待大批抵制你的行为,你认为你还适合娱乐圈吗?”

“您的光点销售鹅破亿,历史记录全球第三,对这一成绩以及群众提出的未成年氪金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

“明星素人时期的言论您是怎么看待的?”

“网传您与王力威的仲夏之月公司疑似给普通人账号封口,这是真的吗?”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user avatar   liu-jia-he-8-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

可以说当今中国警察普遍羡慕美国警察可以采取暴力手段绝对的镇压不法分子。

但是,不得不说,这次这位美国警察,太过分了,不仅是过分,而且我的理解是那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那黑人已经制服了就可以正常上拷带走了,没必要一直压着脖子压那么长时间。没能置身其中不知现场那美国警察的所思所想,反正我个人挺不理解他为啥那样干的。

只能说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是人的社会,都有像样的也有操蛋的吧。

_________此处为分割线 _________

以下为统一答复评论中有些人质疑的我所讲的羡慕二字。

能够出现这种质疑在我料想之中,因为中国警察也有过过分的时代,据我所知就是在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就如同地痞流氓,看谁不顺眼就能打谁对老百姓而言没王法可讲,那时候的警察说好听点可以说是威风凛凛说难听点儿是横行霸道。

但我想表明的是,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警察无论是受舆论约束还是因为法治社会建设制度规范都已经变得逐步文明与规范起来,起码我认为从我们现在开始从公安司法院校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进来的新一代警察已经具备新的面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行业内目前仍然存有历史的顽疾,仍然存在着臭虫,但我已经讲过无论什么行业都有操蛋的吧,这是个人问题,不是群体问题。相比之下,拍拍良心看,现在的整个警察队伍比照曾经确实过分的年代是不是已经是天地之别,问问曾经真正挨过曾经年代老警察欺负的中老年人就知道了。

为何会说起羡慕,因为警察每天面对的人群,大多是三教九流之辈,没有武力加身,很多事情在处理上警察显得软弱无能,说白了,好人谁没事儿上派出所转悠啊都忙着自己的生活呢,警察打人这句话,我们常常听到,但是但凡有点脑袋的人都能想明白,警察会闲着没事儿干把那在家里消停待着的遵纪守法的人抓起来暴揍一顿吗?

以上言辞不免更会有人质疑,请允许我解释,武力,当然不可滥用,我所说的羡慕不是羡慕美国警察的随意滥用武力,而是在合法范围内准许在对方不听从警察指令时动用武力,现在确实有人民警察法赋予了相关权力,但实践中现在的中国警察并不能或者说不敢执行人民警察法里的所有权力。拿防疫工作举例,卡口的工作人员在让出入的人员扫码登记时,就会有不愿意配合的人,然而这些不愿意配合的人可会知道工作人员的所做所为是为了整个社区的稳定安全,因为这整个社区包括了这名不愿意配合的人啊,在这个时候是否应当对其进行武力控制来保障其他居民的安全呢。同理,警察盘查也好,调查也好,总会有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没问题所以警察不必要对其进行盘查所以就不配合,而警察当看到对方不配合时会以什么视角审视,难道要说谢谢您的不配合吗,万一这不愿配合的人真背着案子呢,那便是对更多的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因此,我要说,民众的素质如果真正达到了人人互相敬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程度,要求警察绝对文明不要有暴力举动,一点问题没有,一味强调了警察不该暴力执法而分毫不过问被执法对象自身是否存在问题,是不是看问题的角度些微的片面了些。

请注意,我说羡慕里的那句话尾巴实际已经表明了,羡慕的是暴力手段对不法分子的镇压,可不是对遵纪守法的百姓也要肆意妄为。例如像给群众办个身份证居住证之类的业务,警察当然应该热心服务。但当面对泼皮无赖时,还要笑脸相迎,得来的只有蹬鼻子上脸,警察都不怕了,您们认为这些无赖还有谁管得了。

列位存有异议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教诲。言辞中犀利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敦促。

让我知道当警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

还想要质疑甚或是骂的您们,若是能让您舒服,骂两句无妨。我不算您辱骂警察。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吧。

_____分割线

2020年6月5日22:53 出警在路上


user avatar   2-7182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西欧市场,小米的出货量实现了79%的增长。并且,小米是唯一一家正增长的厂家。

有些人可能会说,之所以小米实现了79%的增长,是因为小米去年同期的出货量太低。但是,小米今年第一季度在西欧不但实现了78%的增长,而且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10%,排名第四。

所以,79%的增长率和10%的市场占有率两个数字,说明了小米在西欧市场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以往,一提到西欧市场,大家都会觉得那是苹果和三星的停下,中国品牌不会有太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小米不但在西欧市场实现了79%的增长,而且在西班牙市场实现了46%的增长,并且,以28%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小米为什么能在西欧取得如此不错的成绩?

如果是因为GMS的话,为什么是小米,而不是OPPO或者vivo?

所以,GMS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核心原因。

核心原因是什么?

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还是与运营商达成了不错的合作?

应该两者都有吧。


user avatar   li-ya-nan-71-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高赞答案 @Wanda 讲得不错,但还是有点问题。

读完这个回答,本来以为用错误的方法得到正确的批评只存在大众和诗人之间。但是现在发现原来也存在于学院派和民间写作者之间

首先共识是浅浅的诗歌很垃圾。这点毫无问题,但是因为所用方法的不同,大家都觉得对方是傻*。

答主算是很精准说出了大众与诗人之间的分歧所在。但是不自觉用了学院派的方法批判口语诗。

答主肯定是认同我们批判某个东西,首先要理解它是怎么想的这一点。但是答主后半部分却开始用学院派的东西来批判浅浅诗歌的口语化倾向或者叫民间写作倾向。虽然浅浅肯定不能算正经民间写作者,而且甚至连自觉的写作者都不一定算得上。但是她的这些倾向很明显就是受口语诗的影响,所以如果答主认同这一点,并作为立论基础,就应该用口语诗的逻辑来批判,否则就是文章逻辑的不自洽。

答主说现代诗歌追求超语言的东西,对吗?对于现代主义诗歌,自波德莱尔起,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口语诗这里,就不全对了。口语诗追求超越,但追求的是在于语言内部对语义的超越。它的基础自然是对前代诗歌的批判(辩证法意义)。

现代主义诗歌超越语言,是怎么超越的呢?最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真理”,也就是不管诗歌本身包含了真理还是暗合了真理(答主应该很了解西方文论,就不赘诉),最终要达到某种终极意义,这个东西存在于诗歌之外。这和西方人的基督信仰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有关,这就是知识社会学的范畴了。

但是真理本身还是一个宣称,某种程度上宣称就是语言,所以现代主义超越语言但是最终回到语言(甚至没有超越语义),这是一个悖论。

杨黎认为语言不可超越,因为诗歌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语言。我们要做的是超越语义,就是超越语言的能指,最终达到语言的能指。

废话主义是代表,代表了口语诗倾向的最纯粹最激进的形式。

具体如何超越的,就不赘诉了。

简单来说,口语诗不关心真理宣称,只关心语言的超语义部分和具体经验(而非抽象经验与真理)。

所以口语诗人认为浅浅的诗歌垃圾,是因为在语言上就不好,在具体经验上也不深刻。

当然答主你应该也很了解口语诗,可能只是立场上相信文学要达到真理。

答主的回答逻辑通畅,文笔优美 例证丰富,是未来的学术之星。

浅浅的诗,就主要作品来看,比余秀华,许立志要差一些。通俗来说,算是中国三流以下的诗人。

语言上稍显稚嫩,对经验的切入太过肤浅,都是问题。

而且好像也没形成自己的风格,感觉就像对各种诗歌风格的模仿,然后模仿了口语诗就不幸被骂上了热搜。

------------------分割线-----------------------------

其实简单点说这是一件很魔幻的事,网友终于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用一套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次,他们居然用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了一个形式正确的答案。就好像你在一个有强迫症的程序猿面前一顿乱敲键盘,结果敲出了一段可以运行的代码。作为诗人,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的心情就像这个程序猿一样糙蛋。

用故事来说,假设豆花自古以来就是甜的,大家从小吃到大,从没有吃过咸豆花。然后有一天A经过潜心研究,认为咸豆花有搞头,就搞了,他们觉得味道居然意外的甜美。然后在一个小圈子里吃。

过了一阵子,有一个刚学做菜女孩B,看到了一些人的咸豆花,虽然吃了一些说不上来它为什么好吃(她也说不上来为什么甜豆花好吃),但是开始做了。它没有得到A他们配方的精髓,只知道要加盐,所以做出来的味道没有多好吃。

然后B的咸豆花被一些人知道了,他们觉得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说B根本不会做菜,做的肯定是黑暗料理。有一些人尝了尝,发现的确不好吃。另一部分听说不好吃,就跟着说不好吃。

这其实就是浅浅事件的寓言版。A是口语诗歌的开创者们,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参与者们。甜豆花是原来的诗歌,就像发展出咸豆花一样,第三代诗歌运动发展在批判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了口语诗。糖和盐,其实就是两种诗意的发生方式,它们完全不同,就像糖与盐赋予了豆花完全不同的滋味,两类诗歌也有完全不同的感觉。而他们的相同点只有豆花,在诗歌里面,我们叫他诗意。

B就是浅浅,所有人都知道B做的饭很难吃,就像所有人都知道浅浅的诗写的很难,但是逻辑是不一样的。一部分认为B做的很难吃是因为他们认为豆花只能是甜的,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而另一部分认为B做的难吃,是因为她调料放的有问题,没有合适的比例,因为这些人自己会做咸豆花。大众往往都是前者,他们在语文教育中接受的对于诗歌的定义,就像豆花只能是甜的这种想法一样成为了他们的思想钢印。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定义早就被最新的诗歌写作者所颠覆了。

甜党和咸党不分伯仲。而大众站队往往相当整齐,这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大家都接受了语文教育,我们早已被唐诗宋词教给我们的东西固化了认知,或者是被某些名气大的吓死人的外国诗人,或者是深受文青喜爱的大众出版诗歌固化了认知。

但是问题更关键的是,告诉你诗歌要想象丰富,要押韵,要文笔优美这些你容易接受,因为他们是形式简单的断言。而告诉你诗歌可以追求超越语义,诗歌诗化生活经验,你就不容易接受,一来这些东西与你固有的认知相冲突,二来不是简单明了的断言。并且最可怕的是,我们会用自己的人知不断的塞选自己认为是诗歌的诗(虽然大部分大部分时间都不读),于是你神奇的发现,我的观点没有问题,因为没有反例。

咸党永远无法说服甜党,口语诗永远无法被作为浪漫主义信徒的大众接受。




  

相关话题

  怎么样看待roseonly邀请肖战作代言人? 
  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万茜? 
  如何看待李小璐在 PG One 家里过夜? 
  如何评价吴京因为用苹果不用华为而被用户讨论? 
  肖战 227 事件过去一周年,娱乐圈因此受到了怎样的影响?你对「饭圈」与「流量」的看法有哪些改变? 
  如何看待杨超越成为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暖心计划」爱心推广大使? 
  如何评价演员叶童? 
  为什么以前许多香港电影演员会拍三级片? 
  你觉得火箭少女里谁最可怜? 
  有哪些长得特别相似的明星?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陕西被活埋79岁母亲希望儿子不要被重判?
下一个讨论
老婆想要买 6 万元一件的婚纱,怎么办?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