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张学良坚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第1页

  

user avatar   lu-chen-yu-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了解张学良还是从小学课本上知道的。不抵抗事件本身就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武器,人心,队伍,不放一枪一弹就放弃了东三省?后来我看到是蒋介石下的命令,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必须言听计从的关系吗?

长大之后,我看了我最爱的导演张黎拍的《少帅》,从电视剧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张学良这个人,不失为一种全新的看法。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坚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的做法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即使到目前为止,史学界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也是莫衷一是。

有些人认为,此举是张学良个人英雄主义和封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有一些人认为,西安事变已经解决,张学良这种行为实属一时冲动、心血来潮的多此一举。

还有一些人认为,张学良此举得不偿失,“导致了东北军和‘三位一体’(三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红军、东北军、第十七路军联合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瓦解。”

针对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一事,笔者认为,它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想对这一历史事件做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西安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

西安事变的爆发为实现国共合作提供了一个机会,但与此同时,它也曾让中国一度处于更大规模的军阀混战的危险边缘。

可以说,西安事变的爆发只是一个开始,一旦处理不好,哪怕行差踏错一步,中国的革命史都有可能要改写。

为了使事变的结果与发动事变的初衷保持一致,张学良此举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才是实现国共合作以及全民族抗战的契机。

笔者认为,很多人之所以对张学良此举的认识有失偏颇,与他们对这两个概念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张学良此举并不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采取的“多此一举”,而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所以,我们在对张学良此举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要把“西安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还要避免把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之举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割裂开来。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的行为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环节,对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

一、 避免蒋介石回宁再生反复,见证承诺落实首先,虽然蒋介石同意了周恩来与宋子文、宋美龄谈判达成的六项条件,但是蒋介石拒绝在谈判结果上签字,只是口头承诺:“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实现。”

对蒋介石来说,虽然这种城下之盟并不容易接受,但是蒋介石的处理方式无异于是给自己返回南京之后再生反复提供了契机。“达成的协议,还是纸上的东西。要把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况且,蒋介石连协议都不曾签字,更别说将其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会有多大。

其次,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实质上就是在苦劝蒋介石“联共抗日”无果的情况下发动的“兵谏”。

“兵谏”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为“逼宫”。不管是杨广逼宫“弑父杀兄”,还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尊李渊为太上皇,政变的对象不是被取而代之,就是成为受制于人的傀儡。

因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被政变一方如果能再重获自由和权力,绝不会轻易放过政变发动者。

但是从抗战大局出发,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后决定放蒋介石返回南京。

诚如上面所说,蒋介石作为“被政变一方”一旦被释放回南京,我们根本无法保证其口头答应的承诺是否会履行,也无法预知其是否会对西安事变的发动势力和参与势力进行疯狂报复。“我们逼蒋下命令,如结果无效怎么办?即使生效了,他不是心甘情愿的,要存心报复或反悔重来,怎么办?”

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张学良决定,“亲自送他回去,使他保持威信和尊严,不致使他感到难堪,不致对我们再存怨恨和戒心,这样他所答应的条件就不致反悔。”

二、帮助蒋介石重建领袖权威,领导全国抗战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

至此,蒋介石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1930年6月21日,年仅31岁的张学良就被时任全国海陆空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封为全国海陆空军副司令员,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中国第二号军事强人。

同时,张学良也不负蒋介石所望。在中原大战中,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大举入关之后,整个战局发生逆转。

原本处于劣势且险些被阎锡山和冯玉祥给活捉的蒋介石转而占了上风。

蒋介石曾致函张学良,称“得友如兄,死无憾矣。”可以说,张学良在蒋介石“落魄”之时,如及时雨一般给予了莫大的帮助。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不仅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真正实现了排除异己、一家独大的局面。

然而,西安事变的爆发却使他的威信遭受严重打击。

蒋介石对张学良说:“我栽了个大跟头,名誉地位统统完了。统帅走上这条末路,在人们心目中还有什么份量?”张学良在设计委员会上也曾说:“他是领袖,有领袖的人格,有可靠的信条,有崇高的尊严......我们说抓就把他抓起来,说放就放!他一走了事,他还成什么领袖?这还成什么体统?这叫他以后怎么见人,怎么办事?”

西安事变对蒋介石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背负国仇家恨的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为了逼蒋抗日,而不是杀害领袖、抢班夺位。

所以,“我打算亲自送他到南京。我这一着是抓他的心,比你们想得高。这次事变,给他是很大的打击。今后要拥护他做领袖,同他共事,所以要给他撑面子,恢复威信,好见人,好说话,好做事......”

张学良此举,就是要把蒋介石这尊被自己扳倒的“泥菩萨”再亲手扶起来,使得西安事变的结果和初衷能够一致,以达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

三、澄清国内外舆论,亲证自身清白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国际舆论波涛汹涌般涌向西安。

张学良在一片谴责声中备受压力。

在国内,“事变”发生后,国内舆论并没有出现张学良和杨虎城之前所预想的那样,都是支持的态度。

与之相反,更多的则是一片谴责、谩骂之声。

《大公报》刊文,将“西安事变”定性为“叛变”;北平各大学校长、教授纷纷联名谴责、讨伐张学良,称张学良此举“名为抗敌,实则自毁长城。”

南京方面,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封闭消息、隐瞒真相,企图进逼西安。

这时的张学良对来自于国内的误解与指责感到非常苦恼。

他需要一个机会澄清事实,进而“也可以压一压南京亲日派的气焰,使他们不好讲什么怪话”。

在国际上,虽然各国都有自己小算盘要打,但出乎意料的是,国际舆论竟与国内舆论如出一辙。

美、英、苏等国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谴责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的行为。

而这其中,最令张学良意想不到的却是苏联的态度。

出于民族利己主义的考虑,苏联竭力拉拢蒋介石,以确保其在远东的利益。

在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指责张学良与杨虎城扣押蒋介石的这一行为“其目的乃是阻止中国之统一,破坏日益高涨的人民抗日运动,助日本使中国分裂”。

与此同时,斯大林也认为,虽然蒋介石是一个“可憎的敌人”,但他却是中国唯一一个有能力可以领导全国抗日的领袖。不仅如此,苏联还违背事实的将张学良与“亲日派”大汉奸汪精卫捆绑在一起。

据张学良的秘书高崇民回忆:“这是当时张学良最恼火的一件事情。”背负多年“不抵抗将军”之污名的张学良决没有桓温那样“不能流芳百世,亦必遗臭万年”的想法,被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

宋美玲曾对蒋介石说道:“他(张学良)不要钱,不要地盘,要的是牺牲。”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采访时曾说:“如果没有12月25日张汉卿先生送蒋介石先生回南京一举,如果不依照蒋先生处置西安事变的善后办法,则和平解决不可能,兵连祸结不知要闹到何种地步......”

可见,亲送蒋介石回南京一事是张学良从大局出发,综合国际、国内各种因素而做出的重要决定,并非一时的意气用事,也非多此一举。

虽然,张学良此举在当时为很多人不解,但事实证明,它作为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必要环节,为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请大家多多点赞谢谢大家了!


user avatar   li-jia-lu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张学良搞西安事变就是“兵谏”,既然是“谏”而不是意图造反割据,自然就需要送 蒋公回京,让 蒋公有台阶可下。而张也做好了被严惩的初步心理准备。不过张还是认为一旦全面抗战爆发, 蒋公作为领袖会让他参与到抗战洪流之中;同时,为了自保,张学良扣留了一些 蒋公的“公私函件”。而 蒋公耍手段将张手上掌握的“黑料”骗到手,即翻脸无限期扣押,张学良颇受打击,中秋节酒后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并吐真言:【你们不要以西安事变责我,西安事变是我要领袖成为历史上空前的伟大人物。假使没有我张学良,领袖是不能平安返京】。


七七前后,各方都在呼吁释放张学良,团结御外。在7月初,戴笠奉 蒋公之命来讨还“被扣材料”。张学良以为这是将其释放的信号,配合将材料交出,然后上亲笔信。不料 蒋公之后就翻脸了,拘押更紧,张感到为 蒋公所骗,颇为失望,随后重病。

7月8日,戴笠给负责看守张学良的刘乙光发电,让其转呈张学良,内称:

晚于东日(【按】1日)抵牯岭寓柏林路卅一号。奉委座谕转达副座速将前扣留取去之重要文件如数检还,特电奉呈,如何乞即示复。晚戴笠叩。

可见,戴笠奉 蒋公命令,要求张学良交出其在西安事变中扣留的“重要文件”。

7月16日,戴笠再次给负责看守张学良的刘乙光发电,让其转呈张学良,内称:

佳(【按】9日)电早已奉悉。因华北情势紧张,昼夜纷忙,致迟奉复,甚歉。兹遵派郑介民同志送四小姐前来面商查取委座文件事宜。因《对日作战计划》、《国防部组织草案》及其它公私函电等均为委座急须取回之件也。晚戴笠叩。铣。

注意和上一封电报比,戴笠很巧妙的把要张交回的材料从“重要文件”扩大到“公私函电”,不知道传说中的“铣电”原件是否也在这一次被收缴。

7月18日,张学良在交出材料后,给 蒋公写亲笔信,要求参加抗日,“任何职务、任何阶级,皆所不辞”。

不过在张学良交出材料后, 蒋公非但没有释放张学良,反而在9月初下令除负责者外,不许卫兵及监视人员接近张学良,对张学良的监视反而加码。

9月27日,戴笠向 蒋公报告了张学良中秋节酒后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情况: 

顷接溪口刘乙光函称,旧历中秋节张汉卿在妙高台饮酒大醉,兴奋异常。于回招待所途中高歌《义勇军进行曲》,狂呼“打倒法西斯蒂帝国主义!拥护领袖抗战到底!国民党万岁!领袖万岁!”等口号,并说“你们不要以西安事变责我,西安事变是我要领袖成为历史上空前的伟大人物。假使没有我张学良,领袖是不能平安返京”等语。查张氏近似深感苦闷,修养工夫仍殊欠缺。日前宋部长于崑山回沪之途中,曾语生云,委座已允汉卿回京,并予以位置等情。谨闻。生笠叩。感申。


user avatar   chu-nan-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蒋介石没有获得民心? 
  你喜欢中华民国的理由是哪些? 
  为什么这几年国民党和它的粉丝在网络上的口碑越来越差? 
  九一八事变,如果张学良下令抵抗能抵抗多久? 
  蒋介石何以有总裁、委员长、主席、总统这些称谓? 
  如何评价电影《决战之后》? 
  如何评价李天霞? 
  如何评价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何评价孙殿英盗掘东陵? 
  蒋介石对中国有哪些贡献? 

前一个讨论
高考将近,如何看待“寒门再难出贵子”?
下一个讨论
在21世纪还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吗?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