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本为什么大举入侵中国,而不是先发展东北呢? 第1页

  

user avatar   lin-xi-63-55-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昭和12年(1937年)7月,发生于北平郊区的冲突并非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军人私下违背命令的举动。在冲突爆发后,近卫内阁与陆军省一致同意要“不扩张”和“就地解决”,迅速缔结协定。但事实上,南京政府并未遵守华北的临时停火,并对日本发出了挑衅性的宣告:

“吾人如再失去寸土,如再丧失主权,吾等将对中华民族犯下不可饶恕之罪……中国主权不容牺牲,即使不惜一战,战事一起,誓不回首。”——蒋中正

日本民间由此一边倒的强烈要求对华全面开战,局势彻底失控。《东京日日新闻》社评称,如果蒋政权坚决要求战争,那么日本除了破釜沉舟外,别无他法。

既然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什么风和波浪,却不能共鸣?


昭和6年9月,在奉天北郊的柳条沟附近发生了炸毁南满铁路的事件,关东军为了捍卫日本帝国在满洲的利益,也因此与奉军爆发了武装冲突,酿成满洲事变。次年3月,满洲国正式建立,日本政府承认了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于是,确立了日满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

东京的政治人物们认为,巩固作为对付共產主义的防波堤的满洲,是帝国根本决策。其中统制派人物更进一步认为,光占领满洲是不够的,还应夺取华北。整个华北地区,日本的巨大利益需要保护。

日本宣告它正在为两个目标而斗争:不让亚洲象非洲一样完全陷于欧美白人的统治;避免亚洲被共產主义所污染。

昭和7年(1932年)渥太华会议后,世界秩序发展成“富国”英美与“穷国”日本的对立。这样一来,世界经济必然要从国际关系中寻求出路。其表现就是,美国主张“协调的自由开放经济”、大英帝国主张“区域集团经济”。日本因而也不得不走向结成日满经济一体化的道路。英美在全世界进行经济掠夺,但却在亚洲要求「门户开放」,让中国对英美的依赖愈深,为了保卫他们的利益而煽动反日情绪,这就促使双方的仇恨不断激化

西安事变,是从满洲事变后发展进程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西安事变以后,即让独裁者蒋中正,为了维持其政治生命,也不能无视排日的舆论。因此,双方关系发生了实质上的重大转变。外交关系的实质破裂,让这场战争注定爆发


而事实上,美国在激化各方矛盾,扮演了一个并不光彩的角色。

1932年1月7日,胡佛总统授意国务卿史汀生送交照会给日本,重申九国公约,坚持门户开放原则。而这种外交恐吓虽然让中国信心大振,却并未吓倒日本。

过度的信心造成了更多冲突:1月28日,日中在上海爆发战争,而美国在英国明确表示不会出动海军干涉后,也最终选择观望。冲突结束后,美国重申立场:鼓励中国,激励英国,警告日本

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国务卿赫尔在1935年提出了方针:华盛顿鼓励中国坚决拒绝承认满洲国的政策,最后会逼得日本在亚洲大陆上发动一场全面战争。当双方筋疲力尽时,再由美国出面调停,逼迫日本放弃满洲,让中国全面开放

华北事变后,美国政府开始直接对中国提供技术和经济援助,消耗双方的鲜血。罗斯福总统在1937年10月的一次演讲中,将日本在满洲、中国的军事行动同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入侵并列,并呼吁全世界对日本、意大利与德国进行“病毒式隔离”,维护所谓的和平。

但事实上,这只是逼迫日本在扩大战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加剧日中战争的残酷性与彻底性。中国国民政府的许多高层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列强的支持下拒绝了和平谈判,决心战斗到底。这也让日本的军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压制了文官政府原本“点到为止”的意思。

日本要向亚洲大陆寻求民族发展的出路,扩大生存空间。中国则以欧美列强的支援为依靠,力图通过反日,谋求统一。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未必是昭和12年(1937年),小冲突变为全面战争,只能说明双方矛盾极度激化,仅仅一颗火星就能引爆整个局势。宛平卢沟的冲突,就像萨拉热窝的刺杀,只是点燃火药桶的最后一步,而不是战争的根本原因。


PS:以上为日本视角




  

相关话题

  怎样快速有效地分辨出值得追和果断弃的日剧? 
  日韩越有儒家文化圈的说法吗?他们认可这个“归属”吗? 
  用日式腔来述说个欧美传说是怎样的? 
  为什么野原广志总是升不了官? 
  如何看待日本20世纪上半叶的失败本质是放弃在亚洲的大陆均衡政策的观点? 
  该不该为了留在日本嫁给日本人? 
  日本在1945-1951(旧金山和约签署)对台湾是否拥有主权? 
  为什么日本古代多位天皇提前退位,成为太上皇? 
  日本大学院升学真的很难吗?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中国战国时期的士为知己者死有什么不同? 

前一个讨论
台湾的人才流失现象真的很严重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越南经历了这么多年战争,人口还能达到近亿?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