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老师可以有多好? 第1页

  

user avatar   shbr 网友的相关建议: 
      

/*--------------------------

写在前面:

我觉得题主的意思是希望得到一些关于老师的正面案例,散播一些“正能量”。

但是,我不得不浇一盆冷水。

越来越少的知识精英愿意从事教师行业,尤其是基础教育。大环境如此。

不是说非精英的老师就会品质恶劣,误人子弟。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基础教育的教师们向学生传达的价值标准普遍相当单一。(普遍现象,不排除个例)

至少我遇到的大学以前的老师里面很多人都说自己以前最不想当老师,当上老师纯属阴差阳错。他们本身缺乏理想的种子,也很难将一种理想主义传递给学生们。

他们认为教育就是管教,讲课就是我讲你听,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就是应试的能力。

不是说这样的现实多么恶劣,但是确实比较令人失望。让人为这个国家的未来生出一种隐忧。

--------------------------*/


他89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他是本科系里3个优秀毕业生之一,博士毕业的时候,是全系唯一一个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的人。

在那个年代,清华cs毕业,在中关村方圆10里之内,找到月薪过万的工作轻而易举,更有很多人选择出国工作或深造,获得更光明的前途。

而他,留校工作的首月,拿到的工资加上补助,也只有数百元。

不同于其他开着私家车校园里横冲直撞的个别教员,他至今还是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穿行,吃的是最便宜的学生食堂的普通窗口。

听过他的课的学生,都对他赞不绝口。曾经有隔壁的学生慕名而来,评价是:这个老师符合我对老师的一切理想。

无论是知识,还是为人上,我都无比崇敬他。在这个园子日益浮躁功利的今天,看着他,我就会想起我来到清华之前对于知识的那种最单纯的敬畏和向往。

“我觉得我是为讲台而生的人”,先生如是说。

有师如此,是我一生的幸运,我想也是大清的幸运。

致邓俊辉老师。

---------------------------------

最后分享一句话给大家。

无需随波逐流,也不必刻意另辟蹊径。

从心,是最好的路。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北大留学生获得47万奖学金,但是汉语不过关的问题? 
  202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研究发现「多读一年书收入更高」,教育与收入真的存在因果关系吗? 
  是什么让一个国家(地区)的人拥有不同的性格或者是思想? 
  对 2019 级本科生而言,哪些专业就业前景较好? 
  收入超过父母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揪学生头发老师欲 50 万私了?如果你的孩子被老师体罚受伤,你能接受私了吗? 
  该不该取消教师每年两个月的带薪休假? 
  为什么一些在校成绩优异的人,毕业后反而不如以往成绩一般或很差的人? 
  如何评价「驱逐复旦大学刘清平教授」事件? 
  年仅 20 岁北美高材生张一得自杀去世,其父「完美式」教育方式受争议,对此你有哪些思考? 

前一个讨论
体育老师需要备课吗?
下一个讨论
推荐100款游戏策划最应该玩的游戏?





© 2025-04-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