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这个描写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qi-zhao-zhu-fei-b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黑暗中我勉强睁开眼睛,下一刻阳光破窗而入,锋利得划破虹膜,于是血泪一并流出,混杂着医院的消毒水,发出酸涩的腥味。”


以下是建议

首先因为没有上下文,所以完全不清楚题主写这一段是想表达什么,有何目的。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写作最重要的是精确以及简练,绝对不写对于文章中心内容无关的部分。所有的描写,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内心描写都是为了塑造主人公形象以及传达作品内涵服务的。所以,题主一定要明确写这一段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怎样的情感?描绘他现在怎样的状态?以及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etc...这些是必须首要考虑到的。

然后是一个很重要的逻辑问题,题主你的主人公是在哪里看的这扇窗户呢?根据你的描写,”走廊尽头唯一的窗户射进来锋利的光线”,从走廊尽头我的感觉是主人公站在离窗比较远的地方,如此的话,远处的光线为什么能激起他这样强烈的反应?如果你写的是他就在窗户旁边的话,用“走廊尽头”来描述就更加不合适了,明明是“我身旁的窗户”为什么要强调是走廊尽头呢,这样不是很突兀吗?当然这个问题在前文中交代清楚,不需要写很多,只需要让读者明确主人公在哪里看这扇窗就好。

其次说回语言部分, @无名梦柯 的回答说得很棒,关于“主动权”的部分,就是像一些比较简单的比喻词如“像”“仿佛”之类的太拖沓,影响阅读节奏。此外,比起用名词来比喻,就比如题主你在这边提到了“匕首”,直接用动词把你想要刻画的物件(阳光)拟人化来得更加直接且强烈,最关键的,阳光与匕首并不是那么契合,就比如说无数根针就比匕首来得更贴切一些,如果仅是想表达锋利和刺破的感觉,不如直接用动词来表达----“锋利得划破我的虹膜。”善用动词是进阶写作的一大法宝。

还有就是准确性,描写贵在精确,只是眼睛的话显得太general,如果更精确地使用“虹膜”这样的词会来得更加具象化,同理你可以写刺穿瞳孔或者其他的什么。

最后是写作节奏,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写作大牛的话,长句要尽量避免,长句比较适合描写停滞的比较慢节奏的事物与情感,如果使用不当极其影响阅读体验,死气沉沉。短句的话,节奏感会很强,更加灵动,更适合于不断变化的、短暂的、动态的事物和情感。题主所要描写的一段包含短时间强感官的体验,我觉得短句来得更契合些。

以上,与题主共勉。




  

相关话题

  对于虚拟故事中人物的共情,和对真实新闻里的人物的共情,区别在那里呢? 
  为什么同样是描写奢侈华美的生活,《小时代》给人很装逼的感觉,而《红楼梦》没有? 
  你最喜欢哪个作家,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网络上废话文学越来越多? 
  读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本人网文写手,最近想找几本写作指导书钻研钻研,可以推荐几本吗? 
  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出鲁迅的味道? 
  “翦商之战”中,微子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请问甜文的内核是什么? 
  如何评价大批图文作者开始转型视频创作?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刘裕的却月阵?为何没有流传下来?
下一个讨论
从东汉到三国,人口的急剧降低是什么原因?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