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普通人如何避免在内卷化的时代成为一个奋斗逼? 第1页

  

user avatar   ye-mei-yi-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某里某为跳槽到微软的员工,因为过度加班遭到了微软的内部抵制。



微软还有人做了「奋斗逼检测器」,监测组员在非工作时间的在线情况,防止出现奋斗逼。


虽然后来辟谣了,但是这件事引发了极高的关注,说明了一个普遍心态:

天下苦奋斗逼久矣。

如果你还在学校里,可能get不到什么是奋斗逼,那我换个例子。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会碰到一类同学:

成绩不咋地,但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特别「要」。


下课找老师提问一定有他,老师没留作业主动提醒老师也有他,觉得老师作业少主动买各种教辅的也有他,考试一结束就急急忙忙去蹲成绩也有他。


光是如此也就算了,可老师也动不动要求同学们向这位积极的同学学习。有个这样的同学,校园生活都辛酸了几分。这类同学可能就是职场中奋斗逼的幼年形态。

如果说读书是为了自己,还情有可原,那职场中的奋斗逼就是标准的没有老板命,得了老板病。

其实对于奋斗逼这件事,我是颇有一番研究的。

凡事从资本家角度出发,自我压榨,不断交出私人空间,指望老板会因为员工的奋斗而感动并给予奖赏的的员工,最后把职场环境弄得乌烟瘴气的员工,在我看来就是奋斗逼。


那么,是什么让员工产生了这种屁股与脑袋脱钩的异常现象?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这期我就想讲讲资本是如何给员工洗脑,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奋斗逼的,而我们要用什么方式来避免自己成为一个所谓的「奋斗逼」。



01

如果你在职场,尤其是乙方公司工作久了,一定会很耳熟一个句子:「钱给够了,怎样都行」。

这句话适用于各种场景,并且衍生出了大量变体。

比如当客户提出了无理要求,老板会对员工说:客户钱都给了,你就加个班搞定吧。

比如当老板要求全公司实行996,领导会劝你:咱们公司给的不少了,就忍一忍吧。

比如当你问一个职场老油条如何选择跳槽下家,他会告诉你:钱给够,其他都是浮云。


有时连员工自己,也会用这样的自我暗示,说服自己「看在工资的份上,就不计较了」。

这句话的效果堪比四大名句:「来都来了」,「大过年的」、「都不容易」、「人都没了」,果然,四大名句有5句话是常识啊!

其实这样的话术,就是来自资本的洗脑术。

再没逻辑的话,多重复几遍也能洗脑的,况且「钱给够了,干啥都行」这样的话听起来好像还挺有道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大家都是打工仔,老板你多给点钱,我就能解锁更多加班姿势。

听起来很公平,但仔细解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里,资本家构建了一个乌托邦,一个老板给钱爽快,员工工作卖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乌托邦。于是不明所以的员工纷纷投身乌托邦,成为了老板批量生产的奋斗逼。


这样的乌托邦存在吗?显然不存在,因为基础逻辑就有问题:

怎么算钱给够了?这事压根儿没标准。

月薪两万不算低了吧?但在996强度下,时薪也就比公司保洁阿姨高不了多少。这算给够了吗?



要你放弃法定节假日,该给多少钱?要你下班后陪客户应酬,该给多少钱?要你24小时随时待命,该给多少钱?要你怀孕的时候挺着大肚子加班,该给多少钱?

大部分奋斗逼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刚工作月薪过万就是够了,他们觉得年底发3个月的年终奖就是够了,他们觉得薪水说出去体面就是够了。

当奋斗逼放弃自己的定价权,他们的劳动就陷入了无限的缩水。




02

但光压榨员工,显然没办法让员工死心塌地。

于是老板们学会了打一棒给颗甜枣,激发员工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让员工们自觉为老板奋斗。

怎么给甜枣呢?大家经常听到一个词叫「画饼」

有些老板喜欢把各种财富故事挂在嘴边,什么西二旗不灭的灯光背后是人均月薪六七万,12点园区门口密集的车流里,有一大群百万富翁。


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行业,财富故事永远花样翻新,什么「程序员28岁退休期权价值过亿」,「阿里P8年薪200万」。资本家用这样的故事挑动着员工们的神经。


想和他们一样嘛?献身吧少年!只要你愿意奉献下班后的时间,奉献自由和尊严,我就会给你足够的钱!

而且在互联网行业,有一种非常好用的画饼工具叫做期权

初创公司招人,老板会忽悠一些高级员工降薪:工资少拿点吧?给你发期权,和公司一起成长。


于是好好的员工成了公司的所有者,不奋斗逼一点都对不起自己的身份,不疯狂加班都对不起自己的期权。

通过早期拿期权实现财富自由,身家过亿的故事当然不少,但是期权这件事存在着严重的幸存者偏差。有时候,拿了期权的奋斗逼,还不如「钱给够了,怎样都行」。

洗脑,是资本家培养奋斗逼的主要方式,但还是太不隐蔽了,也只能骗骗职场小白。

高段位的资本家,会用员工们无法拒绝的方式,把他们培养成奋斗逼,那就是福利。


就像细菌的繁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等等,严酷的环境下也诞生不出特别优质的奋斗逼。资本家为了培养奋斗逼,会在繁殖环境上下苦功。

拿工作餐为例。

如果一个高段位的老板希望员工不要迟到,10点准时开始工作,那么只要在9点钟开始提供早餐就好了,员工们一定会为了免费早餐,每天提早来公司。吃顿饭顶多半小时,剩下半小时,不就可以拿来准备工作了嘛。


午饭晚饭也是一样,老板只要提供餐食,就能换取员工更多的工作时长。有些公司预算有限,于是只能提供加班餐。



什么是加班餐?就是公司本来六点半下班,公司晚上七点半会提供一顿餐食,只要你多加一小时班,就能吃到这顿免费的饭。

你是加还是不加?请把你的选择打在评论里。

我告诉你,以我的经验,吃加班餐的人可能达到八成。而且吃完饭,你好意思抹抹嘴就回家吗?不留下来再干一个小时吗?下班就差不多九点了。


恭喜你,你已经是个合格的奋斗逼了。

不要小看奋斗逼每天给老板多贡献的几个小时,我给大家算一笔账,以月薪10000元,一个月22.5个工作日为例,日薪就是444元,时薪就是55.5元。


每天只要多给老板工作一小时,每个月就额外创收1248.75元,老板妥妥赚回本。平均薪资越高,老板越有动力给你提供三餐。


至于支出,一两顿饭能花几个钱啊?公司规模越大,提供工作餐的边际成本越低。

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互联网大厂普遍都有食堂了吧?


03


工作餐之外,不少资本家还会给公司配备新风系统保证空气清新恒温恒湿,公司网速要快最好自带梯子,最好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还有个健身房让奋斗逼们保持健康。


总之,一切都要比员工回到家里舒服,要不是公司不提供床,员工都不愿意下班的那种。

为了继续让员工留在公司奋斗,公司提供租房补贴成为了如今的趋势。

住在公司1.5公里范围内,公司提供1000元的租房补贴。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公司提供的床吗?


老板用这笔钱,把员工圈在公司附近住下,本质上购买的是员工用于通勤的时间。

这种「圈养奋斗逼」的产出效率,可比「放养奋斗逼」高多了。两三千块钱住个小隔间,早上八九点起床去公司排队领早饭,然后工作一天,半夜回到隔间睡觉,和监狱也没啥差别了。


公司离家近了,员工的加班习惯就培养起来了,下班赖着不走,本来可以明天搞定的事情非得今天加班做完,把公司当成家,把家当成卧室。

公司离家近了,还能防止员工到处乱跑。本来下班路上顺便健个身,约个饭,看场电影。现在直接给你取消「下班路上」这个设定,啥活动都不顺便了,年轻人更加能集中精力工作了。

公司离家近了,员工凝聚力也强了。公司都管我住宿了,还要啥自行车,埋头苦干就是了。

但是,你以为只要是补贴,员工一定是受益人吗?其实只要补贴规模大一点,一定会反应在附近小区的租金上。你以为到手的补贴,其实都到了房东和中介口袋里。

奋斗逼们可不管这些,他们只会在老板的精心照料下,一批又一批地茁壮成长。

据我所知,现在已经有个别大公司开始在公司里提供免费床位,帮助奋斗逼们为公司进一步奉献青春了。




04

那么,既然知道了资本家洗脑培养奋斗逼的伎俩,是不是就能避免被洗脑呢?

那你还是小看奋斗逼的毒性了。

奋斗逼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自己愿意被剥削,而是会恶化整个职场环境,让同事为自己的奋斗行为买单。

这为资本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要引入少量奋斗逼的菌种,就可以收获大批量奋斗逼。

尤其是中层领导,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在职场,一个团队的下班时间,往往是由团队leader决定的。只要leader六点下班,那六点十分整个部门就会空无一人。但只要leader一直不下班,整个团队就只能陪太子加班。


有句名言说得好,leader所在的地方,就是他的团队,领导怎样,团队便怎样,领导奋斗逼,团队便不会按时下班。

因此在国内职场,不少公司的中层领导位置,资本家们都喜欢安排给一群不回家的男人女人。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新人,那么要抵抗加班文化,会比那些职场老油条更难。


职场新人往往具有如下四大特征:

1、体力好能熬夜,在加班或者高强度工作下有更强的耐受力,不容易生病甚至猝死。这一条决定了职场新人是资本家眼里绝佳的人肉干电池,奋斗逼高级合成素材。


2、生活简单,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既没有钱消费,社交圈也窄。除了工作和睡觉,顶多就是看看短视频打打LOL。这样的职场新人有着更高的基础数值,更容易被传染成奋斗逼。


有些大城市的企业,招应届生有隐性的本地人歧视。原因很简单,本地年轻人有自己的社交圈,有家庭的经济基础。加班到太晚,别说自己不乐意,连爸妈都会有意见。非常不适合被传染成奋斗逼。

3、天真上进,满满正能量。尚未经历社会暴打的他们,总会以为「我加班了,也变强了」,但其实加班只能让他们变秃。资本家会告诉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别看你现在赚得少干得多,你获得的是成长。一套画饼加鸡汤,不由得年轻人不进化成奋斗逼。



4、资历浅能力不强,可替代性高。残酷的是,有时候加班才是一个职场新人唯一能提供的独特价值。职场新人为了在公司立足,不得不培养加班的习惯。

针对这四大特征,资本家只要精细选拔,大量画饼,用心培育,就足以生产出一代一代的奋斗逼,保证源源不断有新鲜的奋斗逼注入职场。


05

最可怕的是,即使一家公司没有996文化,大环境也会强迫你奋斗

客户周末要求开个电话会,要不要开?客户半夜要方案,要不要熬夜完成?客户要求24小时有人随时响应,要不要接受?


请各位把「不要」打在公屏上。

嗯,如果不要,那么客户的钱也别想要了。

商业市场里,没有哪家公司是独立存在在真空里的。只要有商业合作,公司文化就会互相影响。只不过甲方公司更有钱,奋斗逼的公司文化更容易顺着人民币向乙方输出。


甲方公司老板当然乐意见到乙方为自己加班到深夜,乙方公司的老板也不太可能拒绝员工的加班。

于是资本家的合谋下,乙方公司成了职场996重灾区,工作多年,我几乎没有见过每天稳定按时下班的乙方公司员工。

以某国内知名大品牌电子厂商为例,该厂商以凶残的加班和比加班更凶残的财力闻名全国。作为甲方极度有钱,对乙方也极尽严苛。


有一个很经典的说法是,该厂商对许多乙方公司要求:在合作群里乙方必须24小时随时待命,每个需求在30分钟内必须有响应,否则按违约扣钱。

这是我听到过最凶残的输出奋斗逼的案例。

06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抗在职场无处不在的奋斗逼文化呢?

我建议,各个公司不要搞什么狼性文化了,还不如建立「猫性文化」。工资就是逗猫棒,大饼就是激光笔,福利就是猫薄荷。有事干的时候给足激励,比谁都疯。没事做的时候就各不相干,照章上下班。


资本家也别整天和员工说「公司是你家」这套,彼此边界明确一点,对谁都好。

在我看来,猫是一种很有领地意识的动物,会对那些侵入领地的动物表现出抗拒。


职场也是一样,如果你不主动建立边界,抵抗老板的无限制压榨,那你的私人时间迟早会慢慢流失给资本家。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其实关于如何不当奋斗逼,怎么对抗加班文化的方法,其实也可以单独做一期内容了,但是鉴于我之前已经挖了一个坑了,就不多挖了,简单和大家讲讲。

首先,最容易也是最难的,就是按时下班。

在一个有奋斗逼文化的环境里,按时下班比想象的要难很多,可能leader会叮嘱你别走太早,同事们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但其实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心虚。


我的意见是没关系,走就是了,既然履行了按时上班的义务,就享受按时下班的权利,老板总不可能动用保安来阻止你下班。

其次,下班后关闭各类办公协作软件以及工作邮箱的通知。

既然下班了,不被「云办公」绑架也是一种权利。耳根清净,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放心,用办公协作软件通知的事情,都不是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碰到紧急情况,老板会直接给你打电话的。


第三,合理摸鱼,适当放松。

如果实在误入了一个奋斗逼公司,没办法做一个按时下班的异类,那么学会摸鱼,也是合理对抗资本的一种方式。让老板得到了你的人,也得不到你的心。


况且下班时间后,办公室的氛围不再会像上班时间那么严肃,你可以相对自由安排你的时间。

至于摸鱼教程,大家自行网上搜索,免得说我教坏年轻人

顺便提醒大家一下,猫性文化内核是契约精神,遵守劳动合同上的白纸黑字,但不是让你上班时间就猫着偷懒。

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让大家放弃奋斗,而是让大家不要把「加班」当成奋斗的唯一形式。



作为一个资深职场人,我想告诉大家,大部分资本家会倾向于把你放在你完全能够胜任的岗位上,进行流水化的常规操作,此时他们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加班,只是把自己完全能搞定的事情重复更多遍,并不能让你真正变强。

可以说,加班是一种非常低效率的奋斗形式。

真正的成长,是尝试全新领域的东西,学习新的技能和业务,认识更多的行业专家。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带来痛苦、低效率、低投入产出比,也会伴随着加班。但加班并不等于成长和奋斗。

奋斗是为自己负责,奋斗逼是为老板负责,每个职场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杆秤。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成为奋斗者,远离奋斗逼。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孙小果变形计? 
  如何看待上海大学毛概课堂上的闯入者唱歌表白事件? 
  14 省计生条例启动修订,首次增设不低于 10 天育儿假,会带来哪些改变? 
  生活在国外,讨厌中国,经常在网上嘲讽中国的人是什么心态? 
  希望了解顶层政治家真实的政治和社会学思考,普通人有哪些渠道? 
  为什么中国护照在免签/申请签证的方便程度方面含金量如此低? 
  如何理解媒体称「虚拟偶像产业会使单身经济愈演愈烈」?有哪些根据? 
  为什么很多老师向学生灌输「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没有差别」的观念?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媒体报道闲鱼 APP 充斥色情服务,线上线下「灰色产业」涌动,反映了哪些问题?如何防止此类现象发生? 
  古今中外有哪些典型的人物的家庭符合“一代搞政治、二代搞工商、三代搞艺术”的定律? 

前一个讨论
编曲师接到急单,应该怎么快速完成,还要保证点质量?
下一个讨论
姐姐从小被送人,三十年没有联系,今年我三十,刚打听到她们一家下落,要找姐姐相认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