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清朝一百年内失传臼炮三次,是否为真? 第1页

  

user avatar   l1354525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明显假的

最开始是黑龙江流域的哥萨克,带来了榴弹炮,由于能发射开花弹,且炮身短小,被清朝人称为西瓜炮

后来南怀仁开始为清朝铸炮,上面下达指令,要能打开花弹的“西瓜炮”,大概给南怀仁描述了一下外形和特点。但南怀仁本来就不是专业搞铸炮的,也就是在三藩之乱时铸了些轻型炮,并非专业人士。但南怀仁还是凭借在欧洲时的印象,造出来了同时有臼炮和榴弹炮特征的冲天炮,专门用来打开花弹。国内很多人称其为臼炮,但这炮具体分类应该也是像臼炮的短管榴弹炮。

冲天炮是铁质,重300-380斤,弹重高达20斤,发射药根据射程不同在6两-1斤。

后来戴梓改良出了铜制的威远将军炮,重750斤,弹重30斤,发射药在8两-6斤。

南怀仁最开始制造出来后,立马送到了雅克萨前线,但由于第二次雅克萨之战已经进去了谈判阶段,就没发挥作用。

在后来与准噶尔的作战中,该炮也参加了作战,史料对该炮的评价非常简短:“从征葛尔丹,三炮堕其营”。但也能看出这炮的巨大威力了

在雍正年间,清朝和准噶尔的作战互有胜负。当时清朝准备采用步步推进的堡垒战术,准备不断筑城,步步蚕食准噶尔土地。当时清军建造的大要塞周围有各种卫星城和炮台,每处都要求安装一门威远将军炮。北京内务府为此也是加班加点的造这种炮,还专门有雍正的13弟铁帽子王去督办。

乾隆年间,这炮用处更多了,两征金川,清军当时带了一门威远将军炮到前线,然后就地仿制,又搞出4门,靠着开花弹一路摧枯拉朽,打掉了一群大小丘陵碉堡。但是在正式开打前发生了很尴尬的事,由于榴弹炮弹道或许弯曲,使用起来难度很大,必须有相当的数学知识,西北战事频繁会用这炮的应该有不少,但金川地区以前一直相对安宁,清朝一时半会儿居然找不到会用这炮的人。最后找了一个观测天文的文职人员,让理工科出身的他照着南怀仁留下的书一点点现学,后来又安排了个外国传教士—傅作霖来搞。

打缅甸时,威远将军炮也被傅恒带去了前线,但没取得战果。

此时清军也在不断发展这种炮,不断的大型化,最后搞出了5000斤冲天炮

冲天砲重五千斤。長九尺五寸五分。鐵丸十斤。火藥五斤。此外重五百斤或三百斤者。丸藥亦隨而多少。裝藥法。小膛裝藥餘空處。以土塞之。大膛底加土一寸安彈。彈上加土一寸。若放二百步或二百五十步。用藥一斤。三百步用一斤二兩。俱以土塞小膛口。如欲放二三里。用藥三斤。以木馬緊塞小膛口。照火法。先用螺絲纏大繩。以高麗紙包裹。揷入彈口。先點彈口火繩後束。點小膛火門藥。放砲法。照放遠近。宜定砲尺高低度數。最遠者砲尺四十五度。本度上下若干則減遠若干。

可以看出,这5000斤冲天炮的用药量的下限就是之前常规冲天炮的上限,能发射的开花弹重量估计已经能赶上半门子母炮了。

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炮也还在用,中方没有记载。但英国人确实缴获了一门,当时这门炮被遗弃在战场附近的灌木丛里,并被逃跑的清军匆匆掩埋入土中。这门炮目前收藏在乌尔里奇的皇家军火库中。据说这是1门体积庞大的“中式铜臼炮”(外国人也没搞清楚这炮到底是臼炮还是榴弹炮)。炮本身重达8875公斤,炮膛内径为2英尺3英寸,后膛长20英寸,整体身长5英尺,还是用青铜铸造而成。

直到后来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丁拱辰才将当时比较新式的榴弹炮引入清军中,不用二点火,操作更简单,更成熟的引信,更完备的适合野战的炮车。

我不知道那个说失传三次是哪三次,清军一直在造这炮,使用技术可能勉强算是失传了一次。但金川地区的清军第一次见这东西,不会用很正常,西北的清军应该不至于不会用。即使征金川时没人会用,随便找了个数学好的,照着书学了一会儿不也会用了吗?

要我说失传的是那些低级清黑的脑子,清朝那么多黑点,真的是不会黑就别黑,让人笑话




  

相关话题

  慈禧到底长的好不好看? 
  雍正和允禵是一母所生,为何关系不好?雍正反而和胤祥关系好? 
  清朝是从东北那块过来的,东北人说话一嘴大碴子味,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说话是不是也是大碴子味? 
  我发现在对中国古代皇帝进行排名时清朝所有皇帝在各排行榜中似乎都没进前十名而元朝元世祖却进了这公平吗? 
  如何评价电视剧《康熙王朝》? 
  如果以你的专业硕士毕业,你该穿越到清朝何时来帮助中国免于鸦片战争的洗礼呢? 
  如果甲午战争和日本打的,不是清朝,而是汉人王朝,会不会打赢? 
  玉米是使清朝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吗? 
  清朝不全面汉化对统治有什么好处呢? 
  扬州十日清军屠杀了几十万扬州百姓吗? 

前一个讨论
巫师3里的妖灵生成机制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上海一男子带宠物猫上车被乘客嫌吵 司机好心提醒竟被扇耳光】司机被打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