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走向共和》中李鸿章说的「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李鸿章说的。无论哪种观念正确,在知乎上一个右狗尚无法说服一个五毛,一个五毛亦无法说服一个右狗,试想把某种理念灌输给一代人该有多难。

有些话我知道一定是李鸿章说的,便是他答《纽约时报》记者提问时,用政治经济学回击美国的排华法案。要知道自由经济理念是英国170年前的思潮,如果20年算一代人,从李鸿章掌握那套思想起,到现在怎么也有5代人了吧,然而现在知乎上有多少人就此问题还在跳。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有点高估现状了,应该补充一句“有时候几代人要做一件事情”。


user avatar   maozi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坦白说,这句话没错,但是清末民国那一帮“大佬”并没有资格说这个话。这句话在他们嘴中无非是洗白自己,推卸责任。

既然一代人做一代事,那么李中堂又做了些什么呢?你对人民和国家又做了些什么呢?宰相合肥天下瘦吗?甚至可以往大的说,清末民国的很多高官厚禄的人又为国家进步做了些什么呢?答案是没有!从1840鸦片战争起到1949年,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中国还是一个极度贫困、文盲遍地、地方割据、工业匮乏的农业国。与此相比,隔壁的日本却在几十年内就已及时转向,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了世界强国。这些所谓中堂、总统(常凯申不要看别人,我说的就是你)的当权者,如果真做了他们该做的事,我们又怎么会被日寇屠戮半壁中华呢?

事实上他们那一代并没有做他们那代人该做的事,反而欠了一屁股债,全都留给了新中国。新中国才是一代人干了几代人的活,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

1949年到今天不过70年,可新中国所创下的壮举简直是惊天动地。土地GM、扫除文盲、平定土匪、男女平等、抗美援朝、两弹一星、全面工业化、改革开放等等,哪一件事不是伟大的丰碑?我们常说老一辈的人很苦,的确如此。因为他们真的是一代人做了好几代人做的事,把之前欠的债全部还清了。他们拿着微薄的收入去开垦土地,修建水渠;他们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还是用算盘打出了原子弹;他们没有补给,没有棉衣,还是把强大的联合国军挡在了国门之外。如果不是这些伟大的中国人,我们今天能在电脑手机面前敲着字,刷着知乎吗?

所以,李鸿章说这句话,他不配。


user avatar   hu-you-91-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话错误。

宰相合肥天下瘦,中堂他老人家用一代人的时间捞了好几代人的钱,怎么能说“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呢?


user avatar   orpheus-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句话应该是出现在《走向共和》电视剧中的,所以我们就电视剧论电视剧。

《走向共和》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在于他保存了大部分史实的同时,以自己的角度探求了不少问题,比如慈禧为什么做出向十一国宣战这种无脑行为?比如中日关系经历了怎样的转折变化?一些事情书上是写了的,一些事情书上写了但得费点心思读出内涵的,还有一些事情书上没写,咱们只能猜,比如这个情境下,编导抛出的问题是:

  1. 李鸿章是否认为大清吃枣药丸
  2. 李鸿章如果认为药丸,他会怎么做

我们把这段场景复盘一下:

李鸿章和侍女红儿在庭中抽陀螺,梁启超来访。(此处省去对陀螺的怨念和康党三头六臂的梗)

李鸿章上来就说:我曾经跟太后说过,我也是个康党。可我背了康党的恶名,却没有见过康党的恶人。(笑)梁先生,我这里可是龙潭虎穴啊。

梁启超:北京才是真正的龙潭虎穴吧。

李:梁先生有何见教

梁:不敢当。但目前局势,中堂大人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李:哦?你说说

梁:乱世出英雄。晚生为大人计,摆脱朝廷,先拥两广自立,然后挥军北上,为亚洲创建一个君主立宪国,这就是上策。

李(沉吟许久):嗯……那,谁来当你说的那个新皇帝呀?

梁:晚生在拜会大人前,先行拜会了香港总督卜力先生。他答应晚生,如果光绪皇帝,对以他的名义所做的事情,没有责任,那么英国政府,对他在一定条件下继续进行统治,是不会反对的。

李:嗯?

梁:呃……晚生还遇见了孙文先生。

李:孙文?

梁:他说曾去天津拜会过您。

李:噢噢噢,就是那个满口革命的后生吧?记得。

梁:孙文先生说,倘若两广在中堂大人的策动下,率先独立,革命党将支持大人做president。

李:什么?

梁:请中堂大人,当总统。

李(沉吟):谋反呐?……那中策是什么呀

梁:带领兵马,北上勤王,彻底剿灭义和团,以此与各国交好于前。

李:嗯……那你的下策,我就知道啦:奉诏进京,跟八国联军谈判,投身虎口。是这样吧,梁先生?

梁:中堂大人,晚生万没料到,中堂竟然还是摆脱不了这个下策。

李(拍梁肩膀):卓如啊,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

梁:晚生只是为中堂可惜。

在此之前的主线剧情可以概括如下:

  • 义和团运动进攻天津租界
  • 1900年5月31日开始,各国派军保护使馆
  • 6月10日,各国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摩尔率领
  • 次日,义和团与联军在廊坊进行遭遇战(即所谓“廊坊大捷”)
  • 16日,联军进攻大沽炮台,一天后占领。慈禧于是发出解散义和团民的上谕
  • 17日,慈禧收到一封假造情报,其中表示洋人出兵是为了逼她归政光绪,于是太后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命载勋任步兵统领,带领一帮亲贵统领义和团(这是一条有争议的说法,电视剧采用了)
  • 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成为开战导火索。
  • 21日,清廷以光绪的名义向十一国宣战
  • 8月14日,联军逐步攻占北京各城门,慈禧、光绪出逃
  • 9月,清廷与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上述电视剧情节应该发生在慈禧出逃到辛丑条约签订之前。而在清廷尚未向各国宣战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人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列强借口入侵,同时秘密商议如果北京失手,而光绪帝、慈禧太后遭到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刘坤一、张之洞于6月26日,以上海道台余联沅为代表,与各国商定《东南互保章程》。李鸿章对中央“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做出判断,“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回到电视剧的环境中。李中堂面临的环境是:

  1. 北京陷落,太后皇帝生死未知
  2. 东南各省由于互保协议,暂时处于和平状态
  3. 由于互保协议与拒绝支持义和团,地方已经有违逆的口实
  4. 民族冲突有所抬头,驱逐鞑虏的口号也已出现
  5. 清朝多年的改革让所有人都认识到,要想调转如此庞然巨舰的船头,有多么困难
  6. 李鸿章自己带出来的直隶、北洋势力早已脱管

可以说东南已经进入半无政府状态,而所有的总督之中,李鸿章经营最久,在外国公使中地位最高,群臣中威望也最高。剧中梁启超所提,多半就是当时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可能性。然而李中堂的每一句回答都异常谨慎,因为他的顾虑也同样明显:

首先,以儒学忠君为根基起家的他,做出“谋反”之举,自己的声誉与做人的立场如何自圆其说。

其次,合作对象孙文与香港总督的承诺有多少可信度(孙大炮大家都是知道的)。

再次,皇帝生死未知。如果皇帝死了,李鸿章要继续搞君主立宪,岂不是得自己当皇帝?那么他的下场很有可能参考袁世凯。的确,那个时代依旧是皇权主导,但不代表谁当皇帝都镇得住天下。如果皇帝没死,其行为无异于逼宫,将皇权让渡于议院。然而对君主立宪这个概念,即使到了八年后,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十一年后组成首批内阁,人们都没搞清楚立宪到底立了个什么。1900年是否有足够的民意基础和办事人员去贯彻?

李鸿章一辈子办北洋,兴新学,穷尽一生都是在试图探索,是否有一剂良药救得活大清江山。他在有限的时间做到了最好,却也无力回天。他已经没有时间再做新的尝试了,一生的无奈都融进了这句话当中。而对于革命,剧中的他应该是“隐约觉得恐怕这才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却无法直言”。

电视剧在这里相当于补充了自己对李鸿章心态的揣摩:他知道需要改变,所以自称康党;他是儒家子弟,就不可以谋反;他想寻求和平的解决方式,却已无法实现;他所有的尝试都已经走不通,只能指望后人代劳。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正后人肯定比我们聪明,他们会有办法的……


user avatar   liang-xiao-dong-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李鸿章没说过这话

其次,这句话的出处来自香港电影《一刀倾城》,而原片里,说这句话的是谭嗣同:









你也别惊讶,《走向共和》这电视剧就是一部台湾野史大集锦,估计蒋介石蒋经国看了都感动——“老子授意手下胡编的历史,台湾没人拍,大陆倒给整理了一遍”。所以摘抄一部香港电影也没啥大不了的。

比较缺德的是,《走向共和》这电视剧大肆夸大、描摹了二流人物李鸿章,而忽略了一流人物谭嗣同,把这句话按到了李鸿章身上,且篡改了谭嗣同的绝命诗,赫然鼓吹“吾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梁启超作的伪诗(的确是谭嗣同原诗,《留庵日钞》为证,梁启超只是将“吾”改为“我”),说什么谭嗣同绝命诗是“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这诗出自清末神魔小说《绣像康梁演义》)

人家谭嗣同还留给后人论什么罪啊?他就是第一大反贼,势力比当时孙中山、兴中会大得多,两湖会党新军遍布其门生故旧,“誓杀尽天下君主,使血满全球,以泄万民之恨!”,号召“冲决君主之罗网”“冲决纲常之罗网”,说的那话好像是个五四青年穿越回去似的,这么个人,会向清廷低头?


至于“一代人只能办一代事”这种思想本就是极端消极、不负责任的,《一刀倾城》用这个说法来解释谭嗣同的赴死是不合理的,谭嗣同为什么赴死?并非梁启超宣称的“为变法流血”“程婴杵臼,我为易,君为难”,谭嗣同和梁启超并不熟,认识没几天,两人互相利用而已,谭利用变法的声势,梁利用谭在两湖的势力。谭之赴死与他认为自己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有直接关系,“晦气满面,又内伤症已见,干咳不能寐,肝气横烈”,谭嗣同是以自己将死之身,迎清廷冷血屠刀,绝两湖志士变法苟安之念,激中国革命奋起之心。——所以在谭死后,中国革命闹得最凶的就是两湖,后来两湖革命领袖都与谭嗣同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谭嗣同一没后悔自己的作为,二不是为变法而死,三没推卸责任“把事情留给下一代人”,在这点上《一刀倾城》的立意就是错的,而摘抄其的《走向共和》更是荒谬绝伦,啥叫“一代人做一代事”?做啥事?

今儿我革命,明儿我就可以反革命?(蒋)

今儿我维新,明儿我就心安理得的保皇?(康)

今儿我不负少年头,明儿我就大东亚共荣?(汪)

今儿我爽够了,明儿哪管洪水滔天?(慈禧)


不过《一刀倾城》有一点说对了,中国的确走了谭嗣同的路。


user avatar   feng-piao-29-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感情成为生活的一种负担而且无力改变的时候。

与女生不同,大多数男生是不会把感情当作生活的全部的,过日子是头等大事,感情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对于男生来说,一段好的感情是能让生活更轻松的。

一个男生可能会因为你漂亮而喜欢你,但这种喜欢无非是荷尔蒙冲动无法长时间维系,真正能让男生愿意和你一辈子走下去的,是你能够理解他,能够支持陪伴,能够默契相处。

但就这一点上,很多女生都是在逆行。她们所期望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对于男生的索取之上,她们会因为男朋友没有足够专注自己而去作,会因为男朋友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闹,会频繁吵架提分手来试探这个男人是否足够爱自己,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自己一步步在抛掉自己值得被爱的筹码。

当男生觉得和你在一起,不但体会不到丝毫乐趣,反而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积累失望了。但这个时候男生一般不会直接放弃,他们会尝试逃避,会尝试沟通,会寄希望于你能逐渐去改变。

所以有经验的女生应该知道,男人的态度变化是有个周期的,不会因为你和他吵几次而一下子和你分手,但是会逐渐冷漠下来,这个过程中他就是在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合适,会希望看到你有所变化。然而往往女生在这个阶段,又会因为男生的逃避而更加变本加厉去作去闹,想要控制对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等到失望积累够了,也就变成绝望。他会判断你已经不会变了,无药可救了,再相处下去只会让那自己越来越累,最终决定分开,等你意识到问题所在时已经来不及了,这种理性思考下的分手,往往挽回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很多女生整天担心男生变心不爱自己,但同时却又是亲手在不断把他往外推,想想还挺可笑的。


user avatar   wo-shi-da-pang-xie-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chen-yu-dao-91-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大家评论的都是一群骗子,演员侠……

大家心里希望真正的高手能出来被大家评论,只是,大家都没想过,一群喷子,键盘侠的评论,对高手而言,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有高手的话……出场费,还是要的,至少不会一喷就跳出来,那是演员侠。


user avatar   aus-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蜀地广人稀呀,就像现在中国胡焕庸线以西领土占64%,人口占6%




     

相关话题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明清章回本小说? 
  为什么部分人认为中国因有大国梦就要事事争世界第一? 
  有哪些催人泪下的文言文作品? 
  秦始皇临终前,真的决定传位给扶苏吗? 
  为什么石器农具时代的古埃及可以养活千万人口?而有铁农具美洲作物的拿破仑时代埃及只有200多万? 
  为什么明代有嘉靖皇帝即位后关于“皇考与皇叔考”的大礼议,而清代在光绪宣统两朝却甚少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水浒传里面有哪些人是真正的兄弟感情? 
  为什么二战中日本先攻击了美国,美国却把主要精力投向了欧洲? 
  导致1987年 金门三七惨案发生(小金门屠杀越南难民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晋文公重耳是怎样在短短9年内称霸一方的? 

前一个讨论
业余和专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什么是「穷人思维」?





© 2024-05-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