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人的称呼,只是个称呼而已,大概也就只有汉字文化圈的几个民族有“姓+名”的执念,名字里必须有姓氏,称呼也得带上姓氏,这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因为汉字读音和书写习惯带来的,汉字读音和书写习惯下,人的称呼“姓+名”也不太复杂而已。
实际上,先秦时代的汉人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都经历过你的个人称呼里有没有姓氏都不要紧的时代。甚至于在姓氏合一之前,“氏”都是随便能改的。“姓”只是区分血缘、避免近亲结婚的人群界限;“氏”只是区别贵贱的家族标记而已。
就以我常用的例子商鞅来继续举例。
商鞅的名字只有“鞅”这一个字,但重名太多,为了区别咋办?
商鞅在老家时,他这个家族可能属于卫国公室末裔。他这个家族能别贵贱的唯一系带,就是他某个祖宗可能是卫国国君的孙子,所以在跟外人介绍时,他就会被介绍为“公孙鞅”,也就是说“这个鞅,是国君的孙子的后代”。
而商鞅离开老家,来到了魏国。咋办?再叫“公孙鞅”就不行了,你跑到外国了,再说是国君孙子的后代,那是哪个国君呢?所以就叫“卫鞅”了,啥意思,就是“这个鞅,是从卫国来的”。
商鞅在秦国成了大人物,获得封地——商。那么就不能说他是“卫鞅”了,得尊敬人家,得舔钩子。就必须得叫“商鞅”,啥意思,就是“这个鞅,是商地的”,隐含的意思就是“这个鞅是商地的主人”。甚至于大部分人连名字也不敢叫,只能叫他“商君”,啥意思,直接就是“商地的主人”。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观念,没法理解了。现代人首先姓氏合一了,不论姓氏的区别只统称姓氏了,然后你要改姓,那就是不认祖宗了。这倒好,说一个人叫公孙鞅,跑到美国了,哦这个人因为热爱祖国,改姓成“中国鞅”了,这还算被人理解。可是这个人忽然又跑加拿大了,当了加拿大的温哥华市长,为了嘚瑟,改名叫“鞅·温哥华”了,这就可能会被人鄙视了。但先秦的人可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题主考虑的这个“姓氏合一”之前,孩子的姓氏是如何确定的,这压根都不是啥问题,因为孩子只有个名字和无法改变其血缘标志的“姓”,“氏”以后随便改的。
情景还愿下。
譬如说我,假如我叫野熊。我爸是姬姓毛氏,我出生后,我爸给我取名野熊了,我就叫野熊,外人肯定得区别呀,就叫我“毛野熊”,因为我爸是毛氏嘛。但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这里“毛野熊”重名很多,这时候就有人按照我所在的村儿,叫我“野猪野熊”,为什么呢,我这个村儿叫野猪里,意思我是野猪里那个野熊。
然而,长大后,我发达了,我立了军功,得到了封地,这块封地叫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时候我就叫“布宜诺斯艾利斯·野熊”了,我的后代也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氏”了。
然而,我的二儿子也牛逼,我的二儿子叫二熊,他得到了另一快封地,叫加利福尼亚,这时候我二儿子自然就叫“加利福尼亚·二熊”了。但他到底是我儿子,有些人还是会叫他“布宜诺斯艾利斯·二熊”,可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观念,二熊到底是啥姓氏?我只能耸肩,我觉得不管是祖宗给的“毛”,还是我的荣耀“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他的荣耀“加利福尼亚”,都是他的姓氏啊。
至于我大儿子大熊,无能啊,所以只能借我的荣耀,叫“布宜诺斯艾利斯·大熊”了。
可是我的子孙后代里,为什么又忽然冒出来以“毛”为姓氏的了呢?大概是在汉朝的时候,一些书呆子喜欢复古,又搬回祖宗姓氏了。那么我的子孙里,怎么忽然又有了姓氏为“布”和“加”的了呢?大概是在明朝时期,因为政府不倡议复姓,大部分子孙就只能取复姓的第一个字了。
而姓氏合流之前,我爹妈会为我的姓氏问题犯难嘛?犯难个毛啊,我爹妈犯难的至是该怎么给我取名字,而“氏”这个姓名的前缀,其实都是外人根据我的祖源、我的身份等等根据习惯称呼出来的,压根不是我爹妈会犯难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