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加州大学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 80 后明星教授杨辉学术抄袭、造假? 第1页

  

user avatar   shifang-y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了解真相没有发言权

但也作为学术工作者,我很清楚抄袭意味着什么。

我在美国留学期间跟着我的导师做荧光手性分子合成方向。我的导师是一位法国人,但他近几年学术成绩优异,作为学术人才被引进我们学校,来了就是副教授职位。这位导师要求严苛,院里也对他很重视,给他配备了很多非常先进的实验设备,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实验室过柱子都是全自动,有专门的过柱仪器(化学小伙伴应该很懂我在说什么),而且院里为了他方便做分子表征,专门配备了最新型NMR仪器(非常方便小型便捷,完全无需液氮等)以及Benchtop的最新FT-IR红外仪。光实验室启动搭建就花了好几百万美元,简单来说,有机所需硬件应有尽有。

但就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导师,这么一位拿了众多奖项的学术界大师,有一次在我们全院每周固定的seminar上做完他的研究汇报和工作小结时,居然说了一句我永远忘不了的话

“ Luckily, we don't have a lot of Chinese Researchers here. And I fully trust the Chinese and Taiwanese students present here .( 指我和我的师兄)Otherwise, we will see an article similar to my presentation in a few months."

(所幸的是,我们这里没有很多中国学者。唯一在场的几个中国和台湾学生我也非常信任。要不然,过几个月,我们就能在国际期刊上看到和我报告内容相似的文章了。”

哈哈哈哈哈,全场都在开心的大笑。仿佛听到了一个很幽默的玩笑。

我当时耳朵都气红了,却又无比震怒中不知道如何反驳。我知道他们说的很片面,但确确实实又存在这样的事实。周围的人好像也没有很纠结这个点,就继续讨论学术了,然而我在那之后脑子一直嗡嗡作响。什么也没听进去。

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地位有所攀升,但是,学术界对中国文章一直认可度不那么高,而且国外学术界一直流行着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习惯于剽窃,盗用以及抄袭等等。虽然这几年一直在改善,但刻板印象已经形成,只有不断加大打击举报和监管力度,才能恢复中国学术界名声。

引用去年曹雪涛院士涉嫌学术造假后《科学》杂志所说的一句话:“中国的学术造假成本太低了,几乎没有。”所以,如果没有严格的惩治措施,如果学术造假被发现只是不痛不痒的处置,那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走这条路。

我们国家还在飞速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同样也应该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我希望的是未来留学生或者是中国学者能在国际上真正扬眉吐气。


user avatar   sijia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下,分享这份经验并不是希望大家“以后与同行交流要少讲一点”“以后不要找合作者了”。而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意识;不仅仅是保护自己的意识,更是要避免自己主动或是被动地踏入这样的灰色地带。

孰对孰错肯定是重要的,但无论答案是什么,重点是因为某些缘故在科学交流中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这次因为冲突的中心有噱头,所以大家知道了,那有多少冲突没有噱头,却黯然收场?我希望我们能避免这种情况,而不是接受它为常态。


就抢发的事情想说几句。

这个问题下面大多都是吃瓜看戏,亦或是想着从此以后可能要对国人同行,甚至不算同行的研究人员保持警惕。可能还有人觉得,自己也不会发CNS,不用担心被抄idea或是抢发。

请大家认真看待这种可能,不要觉得自己肯定遇不到。随时保持警惕。更不要分国籍选择性警惕。



我博士毕业论文就被合作者抢发了。合作者位于日本,其研究所资助了我的博士研究。

实验设计是我们提供的,但实验的第一个版本是合作者在日本做的,没做出效果。他们放弃了,我回到英国后,反反复复尝试了二十多个版本,才把结果做出来。中间我导师都曾有点兴致缺缺了,但我还是坚持做出来了。一旦参数对了,就一做一个准。

实验本身极其简单,想法也很简单,但背后的研究背景比较复杂,为了能讲一个好故事,改论文反反复复改了一年多。我的合作者把我的实验在日本重新跑了一次,就把数据拿去发了。


那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个结果被发了呢?

特别好笑。因为我的导师是他们发论文的那个杂志的客座编辑,本来杂志请我的导师去当那篇文章的编辑,我导师连题目都没看,就拒绝了,因为和作者们有合作,不应该让有利益相关的人来做文章的编辑。结果这文章正式发表了,我们才看到。

交涉的时候,合作者还说,以为我的导师是那个杂志的编辑,如果觉得不合适,肯定会立马打回来。(问号脸)换言之,他们觉得其实已经礼貌地试探了一下 得到我们的默许了?


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刚刚提交了博士毕业论文,拿到去剑桥大学做博士后的offer。当时我一篇论文没发,导师也不太想我走,能有offer已经是幸运。思考再三,没去,留在导师这里确保这件事情能够圆满解决。因为如果不能以最好的结果解决,那么我要么得补实验、并大大降期刊等级,要么就是博士工作打水飘——不发了。

这件事情说实话对我打击挺大。当时真的是有点想离开学术界了,连合作者都不敢相信,我该如何与同行交流?

我们领域圈子非常小,大家都互相认识,这件事情之后,几个大前辈都知道了,私下给我发邮件或是开会的时候来找我聊天,告诉我这种事情在我们领域闻所未闻,不要认为这是常态,会保护我的。我非常非常感动。

正如蒲慕明教授所说,这确实是灰色地带 但如果当时我领域的大前辈们也是这个含糊其辞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说法来点评此事,我不知道我会是什么心情。不了解国内情况,不清楚大多数人真实的想法。但,我看到“灰色地带”那几个字,觉得挺刺眼,也有点伤感。

我还只是两年的工作被抢发,不知道九年工作被抢发是怎样。


据我所知,UCL 当时并没有帮助我们与对面研究所交涉。因为两者有长期合作项目,且是对面研究所给 UCL 的实验室们资金做研究。所以这种事情发生,不要认为占理就铁定能捞回损失,以为学校一定会怎么样怎么样。中间得靠自己去寻求帮助,很痛苦。


我看其他答案下有人说,付教授太自信了,离发表还有1年就敢去分享。这让我很困惑:神经科学行业,有多少实验室是只在正式发表后才去给别人讲?一般好的实验室都会让博士生带着成型但还没有发表的工作去会议上交流,这是正常操作。这不仅有利于获得同行反馈、寻得合作,更利于给潜在的编辑和 reviewers 留下印象,帮助论文方便更加顺畅。


抢发我论文的那位一作其实人很好,我们私下关系也很好。但这件事情后,也不联系了。他也离开学术界了。

好在,最后交涉成功,他们撤稿。我的论文发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面,对我来说已经是这种情况下的最好。我感到非常幸运。


哎,说的乱糟糟的。其实我说的事情跟付vs杨事件一点关系也没有。

昨晚两点才睡,四点醒了看到这个消息完全就睡不下去,才爬起来写下这些字。

大家都只是在宏观上做点评:论谁谁谁的人品,看谁谁谁的真假;吹大牛的牛逼,吃各自的大瓜。

而我满脑子就想的是两边论文的一作。在这个漩涡里,他们是什么心情,他们又会走怎样的路。

有时候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别人为什么那样做,有时候也没有人来为你伸张正义,甚至还会告诉你是你自己不小心。绝大多数时候,大家也就感叹一下而已,只有你自己还记得那些彻夜未眠的日子。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针对事件本身,大家已经讨论很多了,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Yang Hui的回复。

本文欢迎各位转载!本文欢迎各位转载!本文欢迎各位转载!

Yang H的回复已经发在了BioArt上,大家可以先仔细阅读一下。

修改:上面的微信链接不知道怎么回事挂掉了,变成了无法打开,可能是当事人自己也终于认识到糊弄不过去了吧…… 挂两个新链接,内容和之前一致。

……

……

……

……

……

……

大家读完以后,是不是觉得有一种Yang H被冤枉了?觉得材料和方法都不一样,怎么能算抄袭呢?

好了,如果大家有这个想法,那么我告诉你,你已经被成功带跑偏了。因为Yang H的回复根本就没有正面回答Fu XD的问题,而是一直在绕弯子,一直在打太极。客观来说,这篇稿子是Yang H花了很大功夫和心思写的。这也给各位危机公关的朋友提个醒,以后危机公关要学会这种避重就轻,打太极的方式

下面我来简单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我说Yang H是避重就轻。

第1个问题,我们要Fu XD老师的举报信中认为Yang H抄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杨辉在全面了解了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成功的实验结果后, 立即着手换一种实验技术敲降 PTBP1,重复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相似的实验结 果,并在短短 6 个月后便将他们的论文投稿,最终在今年的《细胞》杂志发表(4 月 8 号上线,4 月 30 号出版)。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杨辉论文发表后,蒲慕明 所长领导的神经所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称此项工作是他们研究所的“原始发现” 和“重大突破”,不知那天参加过我学术报告会的各位神经所研究员和研究生对此 该作何感想?而杨辉本人则在微信朋友圈恬不知耻地宣称,这是他迄今最满意、最 有成就感的一项工作!剽窃来的工作竟然也有成就感?实在是令人不齿又匪夷所思!

Fu XD老师在举报信当中,本来就没有说Yang H用了相同的方法。而是说Yang H用了不同的技术路径重复了类似的实验结果。而我们看看Yang H在回复中强调的是什么:

1. 付向东教授在神经所做的报告是采用小分子抑制剂的方法,而他们在Nature发表的论文采用的却是shRNA和ASO的方法。连他自己在Nature文章中都没有提及他在报告中采用的小分子抑制剂的方法。他又是如何在当时向我们透入大量的技术细节的?他报告中的方法最终证明是错误或不可行的,难道已经公开发表5年的位点就可以霸占,不允许其他人用新的技术来尝试吗?这和大佬圈地有何区别呢?
2. 根据付教授发表的文章和公布的专利(2018年4月递交,2019年10月公开),丝毫没有提及用基因编辑方法治疗帕金森病。而且他还宣称在我们注射的纹状体脑区通过在星形胶质细胞内敲低Ptbp1几乎不可能形成多巴胺神经元。而我们恰恰是在纹状体中高效诱导出多巴胺神经元产生,进而达到治疗效果。在举报信中,他通过混淆视听,让大家认为我完全抄袭他的结果。

Yang H 的回复前两点,一直在强调用的路径不同,完全没有提到实验思路的事情。接下来看回复的第3点:

3. 付教授提到,他还分享了Ptbp1应用到视网膜疾病治疗的工作,首先我确实不知道他的分享,其次,最近我们通过BioRxiv检索,也找到2020年4月8日在线刊登的这篇文章。他们从实验方法到动物疾病模型没有一处一样,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目的是将穆勒胶质细胞转分化为视锥细胞(Cone),而不是我们文章中的目的神经元视神经节细胞。两篇文章的连实验目的都不一样,何来剽窃?付向东教授专利中涵盖的疾病和方法,并没有涵盖任何RGC细胞的转分化。可见他是如何向我透入这些技术细节。最后我想指出的是,我们Cell文章主要关注点是视神经节细胞的转分化(7个主图中有5个与视神经节细胞的转分化有关)。

最最重要的实验思路,Yang H表示的是:“付教授提到,他还分享了Ptbp1应用到视网膜疾病治疗的工作,首先我确实不知道他的分享” 相当于就是不承认剽窃了Fu XD老师的实验思路和想法。

然后Yang H后面附的实验进度细节:

2018年5月25日,我们拿到了通过CasRx在293T细胞内能够高效的敲低黄斑病变的治疗靶点VEGFA的数据。
2018年5月31日,我们拿到细胞内的数据,证明CasRx可以在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靶点Rho的点突变的RNA进行敲低。
2018年6月9日,在细胞内拿到CasRx能够对遗传性耳聋的治疗靶点Tmc1敲低的数据。
2018年6月20日,在细胞内证明CasRx能够对天使综合征的治疗靶点Ube3a-ATS进行敲低。
2018年6月27日,在细胞内证明CasRx能够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治疗靶点SMN_AS1进行敲低。
2018年7月12日,在N2a细胞内证明CasRx能够对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靶点Ptbp1进行敲低。
2018年9月15日,在小鼠的N2A细胞内证明CasRx能够靶向黄斑病变另外一个治疗靶点Hif1a。
2018年11月3日,设计了CasRx靶向一型糖尿病的治疗靶点HPD。

如果Yang H自己公布的时间表没有错误,那么就可以说明在2018年6月之前,Yang H没有任何一个已经在研究Ptbp1的结果。而Fu XD老师的报告时间是 2018 年 6 月 14 号。所以Yang H的回复并没有什么力度。

第2个问题,Fu XD老师要求Yang H自证清白的要求是什么?Yang H的回复到底有没有提供?

Fu XD老师的要求:

随即,我请蒲慕明所长让杨辉提供订购 PTBP1 相关DNA 引物的时间及证据,这应该是开始实验的最先步骤。然而,至今没收到他们的 任何回复。如此简单的证据为何拿不出来,这不做实他的谎言和剽窃行为吗?如果 他继续捏造假证据,事件的性质就从剽窃进一步恶化成为欺诈行为。

而Yang H通篇回复中,这个最简单、最要命的证据是没有拿出来的。

第3个问题,即便是真的听了Fu XD老师的报告,用了不同的实现手段做了类似的事情,那么Yang H的行为真的有问题吗?

答案是,有问题!

我给大家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好比Fu XD老师的2013年的工作告诉大家:

第1部分。西藏有个险峻神秘的山峰,在这个山峰上可能有宝藏。但是现在人在武汉,一时半会还过不去,连西藏去的都困难,就先别提登上顶峰了;但是看着现象真的是有宝藏。(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注意这个消息,但是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深入研究,因为从武汉到西藏路途遥远,且山上到底有没有宝藏,谁也不清楚。看起来美好的事情多了,难道都要去做吗?)

第2部分。后来Fu XD老师通过9年的努力,试了无数条进藏路线,然后终于成功开车自驾到达西藏,还试了不同的登山路径,终于登上了这个险峻神秘的山峰,发现真的有宝贝。而且自己只客观上只有两只手,只能搬走其中1块宝藏。同时,虽然挖到了宝贝,但是开车正往回走打算回武汉开新闻发布会。

第3部分。Yang H做的事情大概类似,就在Fu XD开车回武汉的路上,收到了邀请,去上海讲了一下自己传奇的经历。听到了Fu XD老师的挖宝经历,探险路线,规避了种种大坑,并且准确知道了这个险峻神秘的山峰到底在哪里之后,Yang Hui坐了飞机(CasRx)直接按之前Fu XD老师提供的方向找到了宝贝。还抢先开了新闻发布会,告诉大家自己才是这个宝藏的第一发现人。

所以这么看来,Yang H的回复,一直强调的是:他坐的是飞机,而Fu XD老师是开车自驾。

结语

现在大家明白,Fu XD老师为什么怒火中烧了吧?

辛辛苦苦的第2部分的工作,完全被抢先发表,而且只字不提。让Yang H提供自己独立发现西藏险峻神秘的山峰行走路线图,Yang H提供的都是怎么做飞机到北京(CasRx在293T细胞内能够高效的敲低黄斑病变的治疗靶点VEGFA的数据),到云南(CasRx可以在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靶点Rho的点突变的RNA进行敲低)

所以,Yang H的回复到底有没有力度?大家是不是现在就搞明白了?

后话

我们学术上,要保护的就是第2部分。否则,以后谁还会无私地,提前公布和分享自己的探险经历?而那些还在探险路上的人们,也必然会因为失去了一些及时的指导,浪费更多的时间与经历,甚至误入歧途。


user avatar   jian-bing-72-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的蛮失望的。做为底层科研人员一枚,对中国的现在科研环境很失望,而且整个环境可能有进一步恶化甚至失控的可能。(我原来以为不能更坏了,没想到还有进一步变坏的可能。。。)在这种科研环境下,实际真正想做科研的人员可能因为坚持底线,连工作都难找,生存下来都困难。在这种虚假的繁荣下,甚至可以说中国科研大跃进运动,还去跟美国的大学比学术排名,还比几年芯片能赶上美国,真的是莫大的讽刺。

我跟杨辉有过交流,跟付教授也有一面之缘,对两人都是无比的尊敬。中国科研界难得有这样真正做事情的科学家。尤其是付教授,在付教授这种老科学家,既这么有水平,又有职业操守,在整个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是极其优秀。但其他的很多所谓老科学家们,真的是配不上他们的学术地位或者江湖地位。我之前一直都以为,学术风气都是他们带坏的。典型的前有武汉的大佬,后有南开的年轻院士(这里说句公道话,文章主要在第二军医大发的,南开只是背锅而已。第二军医大出事的也不止他一人,应该是风气如此了)。造假到了连假实验都懒得做一遍,直接大规模上PS改图的程度。这是多懒多蠢,多差的学术风气。而所谓的中国学术圈就是这群人把持的。现在看来,如果中国的年轻一代,比如杨辉这样很有水平的年轻科学家,都不去想了解科学问题和解决学术问题,而是忙着各种手段发大文章,抢基金,这样下去,学术圈会不会比原来还糟糕!(还是说句公道话,即使杨辉的实验结果不能重复出来,性质也比南开某院士好一些,至少人家杨辉是自己做的实验,而不是PS出来结果。年轻一代可能水文章上瘾了,去占所谓的山头。但毕竟底线还在,比不上专业水文章讲所谓story的。。。这就证明年轻一代比老一辈强呀。。。就一点不太好,PS比买试剂省钱多了。。。老一辈还是比较艰苦朴素的。。。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今年遭受百年不遇的疫情,很多人抢着发所谓的水文章,让人很不舒服。我相信这只是暴露出来的一个很小的问题。不去解决国家遇到的难题,先去解决自己的文章问题。虽然让人不齿,但是放在个人角度还是可以理解。静下心来想一想,每年国家投入这么多钱,就是为了水几篇文章吗?我出生在农村,知道广大人民炎热夏天去掰玉米的辛酸(现在很多地方机械化了),了解很多低收入农民贫困的现状(参照总理讲话),知道每分钱都是来之不易,有时候看到课题组浪费的钱都心疼。看看医院从事所谓科研的,所谓做非编码RNA,所谓早期液体活检的,所谓肿瘤干细胞,到底有多少钱是浪费掉的。真的是完全浪费掉的!而遇到了疫情,遇到芯片卡脖子,之前的这么多研究成果,有多少能真正有用。管你发了几篇CNS,管你自己手里有几千篇SCI。有时候科研是有滞后性,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耐心,这点我完全赞同。但现在看,中国很多科研领域到了恶性循环,劣币驱逐良币的程度。

我觉得自己还是想为科研做出贡献的热血青年,有一定底线,也确实很努力,可能有点小聪明,而摆在我自己面前的现实问题是,我明年J1到期回国后,究竟到哪里找一个博后位置好呢。(此句话暗含了中美关系,疫情,中国科研环境,就业等各种难题)好难呀。。。


user avatar   ti-ti-1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术圈圈子小到,曾经我在中科院某所工作的时候替当年的老板审过杨辉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因为本人已经离开学术圈,可以表达当年作为底层青年科研工作者对此事的看法。

杨辉的导师李劲松2014年来北京所里作报告,讲的两部分工作都是当年他这位爱徒完成的,报告期间,对于这位学生非常自豪,尤其提到在美国短短不到两年博后发表两篇cell。当年作为几乎同龄同批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我们都是羡慕佩服。

可以想象当年,这也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一路名校本科,再到生化所读博士,一定很刻苦,不容易。从15年离开中科院某所,转眼5年过去。我对比自己在国内和美国博后的科研经历,觉得杨辉的这次事件与国内整体科研的大氛围熏陶完全脱不了关系。在急功近利,盲目膜拜CNS,同行们疯狂灌水文章的环境下,很多人难免会失去最初的本心,变得浮躁戾气,没有底线。

看看杨辉网页介绍,有不下十个博士后和若干研究生。要知道这在美国,基本最顶级的实验室也比一定雇得起如此多的人员。一般有2-3个NIH的RO1,也就最多雇4个博士后。相比之下,国内的科研劳动力低廉甚至可以说免费。一个实验室20多个人,每个人负责一个课题,每年出几篇SCI,基本是常态的运行模式。

在美国各种学术会议比如GRD系列都要求PI汇报unpublished的课题,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互相学习探讨目前最前沿的技术,科研思路。毕竟如果都汇报已经发表的,大家读读paper就可以了,也没啥必要花几天时间坐飞机跑到千里之外去坐着听报告。很多networking,collaboration,甚至可以在会议期间如果被哪个学校department的chair看中,找到faculty的也常有的。所以,基本上,这是学术圈的共识。一般大会不让拍照,很多人也会做笔记,讨论,如果有需要感兴趣的细胞系,也可以联系报告人索要,只要说明自己研究的课题方向思路就好。我曾经就在会议茶歇和一位本领域大牛聊了自己的课题,他立马发邮件给他实验室的博后给我寄细胞系。当然,大家也不会真的把实验室初始阶段的课题杀手锏idea在会议期间和潜在竞争对手讲。一般未发表的数据也是接近发表,或者只剩下边边角角的数据,最耗时的技术难题,动物实验都一定拿到重要数据,才会讲。总结讲,一定会评估就算听众有人有兴趣抢课题,也一定来不及的状况下再讲。

付向东一定是低估了国内科研生产线的速度,想不到会有人来的及做甚至抢在他前面,也想不到圈子这么小,真会有人不懂做人这么干。但是,杨辉作为独立几年的冉冉新星,同时开始做公司,有了一些转化概念,一定看到了PD领域这个新的潜在治疗靶向物的未来转化的巨大利益,所以才不顾一切。毕竟,剽窃这个事情,真的叫起真来,说不清楚。毕竟实验数据都是自己实验室造的,我只是抢山头,证明这个基因在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机理是我发现的。作为付老,在美国辛苦9年拿到的成果,一定是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成果一步步成熟可以公布发表,却出现被人横刀抢走,一定痛心。只是剽窃,可能雷声大雨点小,而加上学术造假的控诉,就足够让一个人在学术圈一辈子抬不起头。

国内的盲目崇拜CNS的歪风尤其是在顶尖研究所高校由来已久。没有发表几篇CNS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这些研究机构做独立研究员。知道这个敲门砖的重要性,这些吃过CNS红利的人会上瘾的。如果海归回国后,不能持续发表CNS,就会被人说,这个人的学术水平不行,当年是博后实验室的老板牛而已。因此,独立后拼命发CNS才能保住自己在学术圈科研地位。

除了CNS,灌水各种文章,显示高产也是常见。当年在中科院,每个入学的研究生第一年在中科院统一上课不能做实验,就被安排写综述,每年招4、5个学生,就发5篇综述。但是这些综述真有人看吗?5年下来引用也就3、4次,还都是自引。我来到美国以后,和美国博后老板提起写综述的事情,我美国的老板说,一般你要在这个领域发上几篇重要论文,并且有深入系统的认识,能够有新的视角观点,你写的综述才会有人看。这和国内灌水文章的风气对比太明显了。

我国内的老板当年组会都安排在周末,对工作人员学生人员训斥毫无顾忌对方的自尊。曾经我就被他在办公室当着他上小学的女儿的面被骂的痛哭流涕,毫无尊严可讲。动辄周末晚上打电话,斥责工作周末怎么没做完。动物实验从来不重复,追求速度。文章发的像火箭一般的速度,学生也被压榨的像提线木偶。我想独立做课题,直接被老板说你有能力发表CNS吗就想自己做课题。辞职前一周组会上汇报工作,当着所有人的面骂我根本没有能力做实验,原话是“不qualify”,暗示我的博士白读了,甚至还不如实验室的本科实习生,一脸的不屑不信任。我曾经非常痛苦,来到美国,经常还会做噩梦,梦见自己还在国内中科院某所,在组会上被骂,打电话求美国博后老板把我救回去,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离开国内变态的实验室,经常长舒一口气。

幸运的是,在美国终于遇到好的博后老板。很民主,可以毫无顾忌平等的和老板讨论问题,节奏自己掌握。不用像在国内看老板脸色,天天被欺负贬低自尊。在美国我几乎每个晚上周末加班完全是自愿,实验做的很开心,老板也总是说很感激我这么努力的工作。最后也是双赢的结果,在博后期间发表一作研究论文若干篇,虽然不是CNS,但是也是实打实的文章,不怕重复,经得起推敲考验。博后第三年,老板让我写一篇本领域的约稿综述,杂志影响因子4分左右。认认真真写的,不到两年已经被引用超过20次。

所以,国内的学生工作人员常年被各种这样表面风光无限被众人崇拜的“大牛”压榨,敢怒不敢言。对外,这些“大牛”各处做报告,和中科院名校的老板们把酒言欢。没发过CNS,你都不配和这些所谓“大牛”上一桌子吃饭。就是这种畸形压抑的学术氛围让多少导师心态极其扭曲,为发大文章不择手段,压榨学生工作人员。圈子小,如果想在学术圈混,得罪不起自己的导师,只能处处忍气吞声。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是人品败坏,但是但凡有这样的魔鬼导师,没有道德底线,被社会惩罚,曝光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这是最可悲的。看看每年被压榨抑郁跳楼退学的博士生有多少,真正因此被惩罚辞退的导师基本没有。

这也是付向东,几十年靠自己在学术圈的打拼,在美国有稳固的地位才敢正面曝光。有多少国内的科学家们,被剽窃被弯道超车,敢怒不敢言,把委屈吞肚子里。毕竟国内的学术圈各地派系抱团,单枪匹马没有背景没有地位的底层科研者发声太难了。

弯道超车可恨在于,完全基于对方提供的信息,省略掉若干年试错的过程,并且转移视线。通俗讲,就是好比大牛有家店试了9年终于搞到一个秘方,卤出来的牛肉很好吃,生意很好。一次喝酒把秘方最重要的成分告诉小牛,小牛拿去卤了鸡爪。大牛生气问小牛剽窃,小牛理直气壮说你卖牛肉,我卖鸡爪,不算剽窃。不过,傻子都看得出来,关键在秘方,卤出来啥都好吃。杨辉就是利用自己大多数数据做的是视网膜神经节,而不是多巴胺神经元。但是关键在于,如果不是听了付老师的报告,你怎么知道PTBP1敲低后在神经元发育的机制,怎么敢6个月就仓促发Cell。蒲老在这方面处理问题也有问题。付老师知道这个事情,肯定拉不下脸直接问杨辉,先找同样资历的蒲老问情况,如果蒲老当时能不护短,让杨辉正式道个歉,事情也不会逼到付老去实名举报。杨辉也是还是太年轻了,反口写的回应,避重就轻,一副急功近利的样子,丝毫没有尊重科研前辈的口吻,把丑陋的一面暴露无疑。

如今我在美国,彻底离开学术圈,对于国内中科院某所的经历至今耿耿于怀,无法原谅。大家眼中光鲜亮丽的牌子下,真正体制的漏洞,对研究员的袒护,对底层科研工作者,学生丝毫不在乎的风格,永远都是我心底的那块疤。

———-分割线

注明:以本人中科院某所经历是我博士毕业后的工作经历。我博士不是在中科院读的。以上并不涉及我读博士时的经历。我的博士生导师人很好,并不在中科院。后来美国博后导师,还有目前工作的老板人也都很好。在中科院经历的老板这样的,希望这辈子不会碰到第二个。


user avatar   hua-hua-gu-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烈建议合肥中科院研究所开设少年班,让这些小朋友作为后备力量培养,无缝衔接入职合肥中科院研究所,然后再离职,输送到社会,形成生态化反!


user avatar   li-mu-ge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北京冬奥会开幕好几天了,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大家心里都清楚,奥运会这种国际盛会,意义远远超出体育比赛本身。举办一次奥运会,本质上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全方位体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科技实力。本次北京冬奥会确实出现了不少有趣的新技术,我感兴趣的则是云上全息通信技术让光学相关的“黑科技”得以更好发挥,比如昨天一个叫做Cloud ME(云聚)的“全息显示仓”,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现在了2022北京新闻中心给全国观众拜年。

这个“全息显示仓”要实现的目标非常简单:让远隔千山万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上海)的两个(或多个)人仿佛处于同一空间中进行交流。而且从实际的观看、拍摄与交流方面来看,对记者们来说,虽然两人都不在眼前,但效果上与他们俩站在面前几乎别无二致。

当然了,虽然新闻中名称叫“全息显示仓”,但实际上这是生活中广义上的全息,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物理意义上狭义的“全息”是衍射成像的技术,但目前的技术还远远做不到理想的动态全息显示,这是整个光学领域圣杯级别的高难度挑战。

此次堪称黑科技的“全息显示仓”虽然不是严格的物理全息,但在立体感与真实感方面远远超出了目前普通显示屏所能呈现的显示效果。可能还有小伙伴没看现场的视频,可以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958962386739200

明明这是一个显示技术,官方的名称为什么叫“阿里云聚”呢?其实这是因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艳的效果,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不仅仅是我们看得见的面前的这款显示屏本身,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尤其是云端的大量黑科技。

要能够实现我们看到的这么棒的发布会效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黑科技”:

(1)拍摄与显示的硬件设备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发布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是一块一人多高的高清大屏幕,用于显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两位嘉宾的实时影像,仿佛两个人都同时站在大家面前。

从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拍摄端的硬件布置大概是这样的:

拍摄端在摄影棚内,有常规的灯光、交互提示用的电视屏。除此之外,还有一块不太常规的屏幕,那就是用于显示另外一个人的“显示仓”。而且这个显示仓的位置和角度是特意设计过的,使得望向屏幕中的人时,拍摄出来的视线恰好符合两人站在一起时的视线。如此一来,物品的交接才会显得如此自然。

(2)符合广播级稳定要求的实时通信网络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本质上这不就是个复杂一些的视频会议嘛,只不过级别更高、屏幕更大、清晰度更高、稳定性要求更高。非要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技术,随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数量和难度可都是非线性陡增的。要想实现类似高规格发布会的万无一失,网络传输环节要实现的保障度是远远超出大多数时候的。

比如为了能够实现发丝级的“全息复刻”,拍摄的原始画面清晰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传输,将挤占大量带宽,极有可能遇到网络拥堵问题。阿里云聚这次采用了一种叫作“窄带高清”的技术,能够在节省50%带宽的情况下,仍然保障画面的清晰度。

另外,即便我们使用的是运营商最高带宽的宽带套餐,日常生活中还是难免会遇到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造成视频会议时的画面卡顿。平时会议稍微等一等倒也问题不大,但是对新闻发布会这种高级别会议,卡顿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为了能够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画面流程,阿里云聚开发了“弱网抗丢包”技术,能够在80% 丢包下可提供流畅通话,同等丢包环境弱网传输效率提升65%,实现良好的实施传输效果。

(3)强大的云端算法与算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记者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中,张勇与巴赫所处的似乎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人的身后似乎有一定的纵深,墙上也有很自然的阴影效果,使得图像出现了较强的空间感。其实这种光影效果是计算机实时渲染出来的,起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这是需要强大的算法与计算力的。

其实需要算法与算力的远不止视频的实时渲染。比如音频的处理,我们都有过在嘈杂环境下开会的经历,要想听清对方讲话是非常困难的。阿里云聚通过亿次通话数据验证和海量历史数据回归,实现了持续进步的多场景智能降噪能力。而这同样需要算法与算力的加持。

根据研究,要想实现流畅舒适的交互效果,延时必须控制在200ms以内。

也就是说,端到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比如音视频转码、光影渲染、音频智能降噪等等功能,都需要在200ms以内实现,这需要高效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靠拍摄或发布会现场的端侧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阿里云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云处理+端渲染”技术,即通过实时通信与云上处理的技术结合,解决因端侧算力受限的难题。

其实可以看得出,这次的高级别新闻发布会算是阿里云聚的一次“亮剑”:连如此高要求的场景都能hold住,其他的应用场景更不在话下。很明显,这种“宛若就在面前”的显示与交互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很多其他的应用场合,比如远程教育、虚拟社交、远程VR操控等等。而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甚至只用它来开个远程视频会,都让会议显得更温暖了呢……




  

相关话题

  导师该不该关心学生科研以外的生活? 
  做科研就一定要是经历痛苦的吗? 
  三尖叉齿兽是怎么逃过第三次生物大灭绝的? 
  谁是历史上最不幸的生物学家?为什么? 
  电饭煲煮好的玉米,没开过盖,一周后居然没变质,这是什么道理? 
  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大三和弦使人类有愉悦感? 
  为什么现在关于超弦理论的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几乎听不到了? 
  怎么写文献综述? 
  如何看待6月29日在深圳大鹏湾海域现身的布氏鲸?是不是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的最好证明? 

前一个讨论
高三毕业生想以后学数学,如何在填志愿之前判断自己是否适合?
下一个讨论
周杰伦听自己的歌要开会员吗?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