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现在的年轻人活得很累? 第1页

        

user avatar   jiu-ju-xia-ban-19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自己已经不算年轻人了,但是我看着身边这些年轻人,我都替他们累得慌。


我带的团队里有6个90后,其中4个211研究生,1个普通研究生,1个海龟,现在的年轻人是真聪明,灵性十足,智商奇高,教他们点什么,还没等你说完人家已经想明白了,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可是他们确实活的挺累。

普遍住在五环外,和男女朋友或同学一起合租,每天坐一小时以上的地铁来上班,赶在上班之前最后一分钟,拎着路上买的早饭冲进办公室;

我尽量在上班的前15分钟不找她们,所以他们需要在15分钟内尽快吃完,并泡好茶或咖啡,然后开始工作;


他们通常会在11点半左右的时候偷偷拿手机点外卖,吃些麻辣烫、盖浇饭、轻食、三明治或者随便什么你能想到的快餐;

劝过他们疫情期间自己做做饭,甚至说了如果因为加班耽误做饭可以打招呼提前些走这种话,万没想到他们不做饭的理由居然是“合租的厨房不方便”,不知是用的人多,还是卫生问题,总之觉得我又没关心到点上,甚至还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味;



中午的午休名义上有一个半小时,但是能休息的时候其实不多,经常是忙到12点半甚至1点才吃上饭;



晚上号称5点下班,其实他们6点半能走就算早的,客观上这个工作量就不是8小时的工作量,怎么可能到点就走。

而且我没走他们通常也不好意思走,所以7点是常态,8点也正常,9点以后才好意思说自己“加了个班”。


到家九十点了,这一天也就过去了。



有两次有急事,半夜12点打电话,基本都是秒接,好奇现在年轻人都这么夜猫子么,第二天一问,人家说了,“只有晚上时间是自己的,舍不得睡”,听得我还挺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像周扒皮。




说起来,他们几个也都是寒窗苦读了十九年,能考上211研究生,同龄人里也算头部,弄不好在老家也是一零后学习的榜样。



可是你说这社会还有什么资源是他们的,他们进来公司,第一年给个户口,年薪9万,三年能涨到15万,5年能不能涨到20万要靠运气,然后就到头了,

只有10%的人在30-35岁升职,拿到40万一年,然后这10%里的10%能在40岁之前再上一级,一年60万。

备注:对女孩来说以上概率分别自动缩减7成。


对于90%停留在年薪20万以下的人,你说这点钱在北京够干什么的。

房子是租的,给户口有什么用,房子凭自己根本买不起。


隔壁部门有个29岁的小伙,爹妈给凑了首付,在五环外买个小两居,上班单程地铁一个半小时,

媳妇刚怀孕,产检要打车去,摇号买个车?你怎么不说买福彩去呢?

再说了,哪怕现在白给你一辆,车位在哪呢?连车位都被买车早的老住户瓜分完了。



他们唯一的错误就是晚生了十年,就要接受蛋糕被别人分完了的现实。




我们80后,毕业的时候北京三环的房价刚过万,通县(啊不对现在叫通州副中心了)六七千,买车不光不限购,购置税还减半,


升职也比现在容易,那时单位还没那么多大学生,50后60后的老前辈们“党校本科”还是函授的,来个“全日制”本科生就是香饽饽,谁还挑你是不是985211,哪像现在,研究生还必须得是211的。



所以你说现在的年轻人能不累么,资源早就被70、80后瓜分得差不多了,红利期也过了,只能吃70、80后吃剩下的,就这,想多吃一口还得靠内卷。


他们真挺累,也真挺不容易的。


user avatar   ngonggau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假期太多,收入可观,钱没处花,所以经常去旅游,舟车劳顿,很累。

2,下班准时又早,所以经常去健身房,举铁很累。

3,谈对象太容易,经常去各种场合和异性约会,很累。

4,在学校时作业少,所以经常和同学去打球,很累。

5,交际圈子广,经常要应付各种饭局聚会,很累。

6,房子大又只有一个人住,打扫起来动不动就用半天时间,很累。

7,闲钱太多,所以经常拿快递拿外卖,走来走去,很累。

8,几个月就换一次手机,老是要转移资料,研究测评视频,很累。

9,社交软件上异性太多,每天把巨量的精力用在聊天上,很累。

10,需要定时保养汽车,真的很累。


user avatar   bi-hai-w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坐标上海

男生普遍拒绝介绍,人山人海的介绍,越优秀越不要,只要刚毕业漂亮女生,佛系恋爱

女生强烈要求介绍,但是却没人介绍,非特别优秀的还不要,介绍多少死多少,就是不成功。

先说男生,身边不乏条件不错的男生(有车有房无贷款月薪过万高大不丑)直接拒绝优秀女生。

有时候想帮他们介绍女友(女友闺蜜,亲戚家女孩等),只要男生工作几年了但凡不是刚毕业的女生照片都不看直接拒绝,刚毕业的会考虑下,但是越是如何强调女生的优秀,一律不去,甚至越强调优秀越不去,只考虑毕业没多久的女生,最好没谈过恋爱没啥闺蜜。

什么泡吧的,爱旅游的,有纹身的,年薪百万的,前男友比较丰富的优秀女生一律完全不考虑,照片都不看,单身到四五年都不愿意见一面,顶撞父母都不愿意去相亲,别问,问起来就是能力不足,不合适。

细聊起来,他们身边哥哥姐姐已经到了大批量离婚的年龄了,女生为了爱,为了钱,为了梦想,为了幸福大量的提出分手(离婚),抛夫弃子有的是,网上充斥的都是绿了绿了,罢了,不谈,您高级我高攀不起。

女生,我已经无数次被阿姨妈妈要求帮女儿介绍,甚至女生直接问我有没有朋友兄弟是单身的,我只能急忙摆手说没有。

这样女生普遍年龄28-35,男生条件罢口不言,几乎没啥要求,出房出车都可以。

真的好不容易憋出两个男生,介绍以后,三方会审,自己审,闺蜜审,最后父母审。

外貌一般能力优秀有房有车的,自己那关过不去,毕竟看着不舒服,大白天要吓醒的好吧。

外貌优秀能力一般有房有车的,自己那关过了,闺蜜那里过不去,他收入低啊,他不会哄女生啊,你怎么和他过一辈子。

外貌优秀能力优秀无房的,父母那关过不去,我怎么放心把女儿交给他,他连个窝都没有啊。

三把闸刀审后,女生发觉这样的男生你把控不住,年薪五万的怎么能让年薪二十万的听你的???卖肉只能一时,然后极度缺乏安全感

而且外貌优秀能力优秀有房有车的,回到最初,人家只要不太优秀的刚毕业的漂亮女生,你所谓的优秀在人家眼里全是扣分项。

年轻人累就累在

男生,求而不得,要的东西永远得不到,学校里优秀女孩追不到,毕业后单纯女孩遇不到。

女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学校里做梦,毕业了继续做梦,突然梦醒了,肥皂泡破了,再不结婚没人要了,空有屠龙之术,人家不买单啊。


user avatar   tian-ya-shuang-xue-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为了保研,大学里前几名的成绩照着满绩飚,各种部长、主席title漫天飞,还要疯狂刷活动和竞赛,有的年纪轻轻就知道论文该怎么灌水


2.考研人数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从10年之后基本每年都是史上最难考研季,无数人努力备考却成为炮灰,二战、三战成为常态


3.工作越来越难找,往年各大高校99%、100%的就业率,今年只有40+%,并且为了找到工作93%的应届生表示愿意加班


4.硕士博士为了论文,抛弃学术道德,为了毕业,被导师疯狂压榨,不仅抑郁,甚至有些走上极端道路


5.工作上被领导烦,被同事烦却没有掀桌子走人的勇气,之后在某个夜里等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后彻底崩溃


6.情感上,男女互相对骂,互相看不上,女的嫌男的“直”,男的嫌女的作,逃避恋爱,逃避婚姻


7.状态上,天天口嗨: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谁都知道那是口嗨,那是反话


8.没有时间娱乐,只能晚上熬夜,越熬越晚,失眠成为常态,不敢检查身体,害怕面对结果


user avatar   zhouy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神兽的新校服3707。前几天看到steam夏季打折,饥荒12元,纠结了很久买不买,能不累吗。(当然花钱的地方不只是校服)

其实刚毕业的时候并不累,攒一套pc,新维加斯,上古屠鸡,什么女神,夜生活都得靠边站,那个时候是真开心。

后来收入高了,车换了,想法就多了,自己的,周围人的,欲望越多,人就越来越累了。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卖行业对准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菜色的做法越来越“外卖化”。

比如尖椒鸡这道菜,传统做法都是放入完整的花椒粒下油爆香。

最近发现不少餐馆都开始转为使用花椒面甚至花椒油来做了,我特别和餐馆老板聊了聊,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保证口味的前提下加快烹调速度,还有一个原因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老板的理由大致如下:

附近写字楼经常从我们周围这几家餐馆订外卖,他们店的花椒鸡一直卖的比旁边几家都好,秘诀就在于他们用花椒油去做花椒鸡,这样那些订餐的上班族吃饭的时候如果吃不了花椒,就不用费心去一颗一颗的挑出花椒粒,可以快速进餐,吃完之后可以抓紧时间休息一会,然后上班,推而广之,现在他们餐馆做菜的时候能不用这种非颗粒状的原料就尽可能不用,例如辣椒,姜,蒜,等等,能在备料的时候去骨的,都一律去骨,最大限度节约就餐时间。

我听完后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这种对时间进行死扣细节式的管理,让我脑子里一下子冒出了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经典电影《摩登时代》里的吃饭机。

工厂主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流水线效率,打算取消工人的午餐时间,于是委托其它公司发明了一台吃饭机,这样工人就可以一边在流水线上工作,一边吃午饭,两不耽误。

最骚的是,这机器甚至可以自动擦嘴…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艰辛到坐下来安心吃一餐饭都做不到的地步了。


user avatar   hai-dai-ju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坐标魔都,队伍里有一个入职一年的小伙子,20出头,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儿,女孩儿是另一个部门的,男孩女孩和其他千千万万的沪漂一样,心怀梦想,希望能在上海打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女孩很漂亮,女孩也很现实,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职场上的你来我往,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她有着不同于这个年纪的成熟。我是她的领导,有一天晚上她给我打电话,情绪很激动,嚎啕大哭,我有点意外。从听得懂的只言片语里,我知道了她要请假,母亲出了车祸。我告诉她“去吧,工作不用你操心”。半个月后她回来了,母亲没事,静养就好,我松了一口气。她在上海,只能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姑娘,一个月工资只有7k,每天话不多。她活的明白吗,她比很多年轻人活的都明白,但是我看得出来,她很疲惫。

男孩喜欢她,在一次我们公司的晚会上,或许是借着酒精,我看到他坐到了这个女生旁边,那一刻,我若有所思。男孩是别的部门的,月薪只有5k,小伙子很实在,可惜是在上海,我叹了叹气。后来跟他部门领导闲聊,原来男孩喜欢女孩很久了,男孩曾经一个人买醉被他们撞到,他说他知道他们不可能,他给不了对方想要的生活,但是就是没有一个能完全说服自己不喜欢对方的理由。男孩工作满一年想涨薪,他觉得自己一年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希望能拿到1w,结果最后只给涨了500,男孩很难过,或许那一刻他知道,现实和梦想终究是差了太多太多吧。我比男孩大几岁,我觉得或许某天我会主动找他聊聊,或许永远不会,因为我的路,也不知道通往何处。


早上弹出来这个问题,我就随手写了一下,可能有一些措辞不太恰当,造成一些误导,我修改了一下。

只是两个年轻人的一段当下经历而已,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太多了。我觉得每个人经历不同、境遇不同、机遇也不同,谁还没有年轻气盛的时候了,谁在20岁出头不碰几次头,这个世界多的还是普通人,谁不是努力的活着,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也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不能以自己当下的处境,过来人的处境,或者仅仅靠自己的经历经验去评判别人,我看评论里有人说985怎么样怎么样,你是985,你身边都是985,不代表这个城市,这个国家都是985,985再多也是少数;有评论说1w又能如何,1w确实不能如何,那你月薪5k的时候,你问问自己想要1w吗?

写在这里,我也是想看看,他们接下来的故事会怎么走。向每一个努力拼搏的打工人致敬!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不惯旁门左道,你不成熟

瞅不顺阿谀奉承,你没城府

不想走后门关系,你太年轻

受不了阴谋斗争,天真单纯

放弃世俗躺平吧,你不上进

就不爱喝茅台酒,你没长大


user avatar   xia-fu-b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游戏的快餐化就可以看出来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主流游戏是WOW

新出的开荒团本,打一次差不多要花2-3个小时

玩一把3C对战,打一局完整的5V5,1个小时是常态

到了我上班几年后,主流游戏是LOL,打一把基本是不会超过1个小时的,一般就40分钟左右就推爆水晶

但是可以看出来,人还是有闲情花个一小时去玩玩游戏的

现在的王者荣耀,打一把20分钟是正常局,在僵持的局风暴龙王出来后也就很快分胜负了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玩3个小时玩游戏,甚至一个晚上玩游戏,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这还只是网络游戏

至于我们以前说的文明再玩一个回合,模拟人生造一个家族升满技能,三国志自设武将五维养成这种事,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资格去做

他们已经不像10几年前的我们那样,有那么多时候去玩系统地玩游戏,去放纵、去沉迷

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没有时间成本去感性,甚至要抵住游戏的诱惑,自动自觉地理性分配时间

大部分的年轻人

已经连多几个小时纵情的成本都没有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饭吃么?

那就回去干活!




        

相关话题

  年轻人做什么行业才能稳定住生活?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买不起房子,房价却不下调呢? 
  为什么有人要指责躺平?想要人家工作,钱给够就行了啊。? 
  报告显示年轻一代月均储蓄 1624 元,这意味着什么?你拖后腿了吗? 
  当代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是否是基于父母那代人的矫枉过正? 
  专家称年轻人不去工厂并非只因为钱,为何工厂难以吸引年轻人?该如何缓解制造业招工难问题? 
  中国年轻人躺平会如何收场? 
  如何看待重庆一 95 后本科女孩毕业后创业失败,白天代驾晚上洗车还债 20 万,并称再苦也不会放弃? 
  如何看待有一些我接触过的年轻人买大牌毫不手软、买日用品斤斤计较的现象? 
  真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法学院女生占约三分之二,但纵观司法系统、律所里还是男性居多呢?
下一个讨论
有些销售人员离职的时候会带走客户,这样的情况公司要如何避免?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