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消费主义是如何通过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已经有很多人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去解释了相关的现象和理论。不过,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的人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复杂。在这里,我先说几个简单的例子,让你来对比一下。

假设你要组装一台电脑,你有两款CPU可选,一款是intel标准版十代i5处理器,一款是intel定制粉色款十代i5处理器。两款CPU的各方面参数完全一致,但标准款售价1000元,定制款售价4000元。
假设你有一辆车,你到加油站去加油。工作人员告诉你,我们有两款汽油,一款是普通汽油,6元1升,一种是高标号的汽油,售价7块,另一款是限量粉色汽油,性能跟普通汽油一样,但售价是20元一升。
假设你去买球鞋,店员告诉你想买的那个款式价格600元,但店里刚进了一个新配色的限量款,全球限量1000双,售价3000元。

请问,在以上三种场景下,你分别会买哪一款产品呢?

在第一种场景下,可能只有少数人愿意买那片粉色的CPU。因为粉色的CPU虽然是限量款,但丝毫不影响CPU的性能,并且买了CPU之后就要装到机箱里,我也看不到它的颜色。

在第二种场景下,只有脑子极度不正常的人才会去加那款限量的粉色汽油。

但是在第三种场景下,愿意买限量款球鞋的人可就相当多了。不然,也不会有所谓的“炒鞋”。

这就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了。按道理说,无论是鞋、汽油还是CPU,颜色的改变并不影响产品的性能,但愿意买限量色号CPU和汽油的人少之又少,可买限量色款球鞋的人却相当众多。看到这里,想必你会脱口而出这背后的原因——买了CPU别人看不到,汽油别人不但看不到,而且很快就会用完,但球鞋可以穿出去。

消费主义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你愿意花2400多元的溢价去购买一个限量配色的球鞋,并不是因为这个鞋有超出普通款球鞋5倍的性能,而是因为你可以把它穿出去。对于圈子里的人来说,一看到这双鞋,就知道你是资深玩家,普通人也可能会说“哦,这个鞋挺贵的,你还真有钱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多花了2400元购买的,其实是厂商为这个球鞋赋予的“文化价值”。

消费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将文化价值与产品进行绑定。比如,Go Pro在本质上说是不过是一台普通的为户外运动、旅游等场景需求研发的摄像器材而已,但如今一提到Go Pro很多人想到的却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探索自然的勇气”、“随心所欲的奔跑”、“挑战极限的运动”等等。在我的身边,很多人不是因为有去旅游的需求而买Go Pro,而是看到了Go Pro的广告有了去旅游的想法。也就是说,Go Pro不但创造出了你买设备的需求,甚至还创造出了旅游的需求。结果,为了一个2000块的Go Pro,硬是花了两万多块钱出国游……买椟还珠也不过如此。

从品牌运营的角度来说,如今的大多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而这个过程也是给产品赋予“文化价值”的过程。在赋予产品“文化价值”的过程中——正如那双限量配色的球鞋一样——产品开始脱离它的使用价值,而消费者所支付的也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成本,还包括了“文化价值”。可是,消费者就一定傻吗?也不尽然。毕竟,你买了Go Pro出去旅游,拍几段在泰国潜水的视频,在朋友圈一发,还是能展现出自己的“生活情趣”的。

本质上,如果人人都能基于自身的使用需求,只考虑产品本身的性能或价值,而不去想什么品牌之类的东西,那么自然就不会有消费主义。但这显然不可能,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根深蒂固,而企业自己也不断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做“品牌建设”来占领消费者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在很多时候还会创造需求,比如说kindle这款产品之所以会被称为“泡面神器”,恰恰是因为亚马逊创造了一个大多数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本来就不存在的需求。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想被消费主义所绑架,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考虑好自己的需求,不要被所谓的“新品”、“限量款”、“超级钜惠”所诱惑。与此同时,如果在生活中不得不因为社交等原因需要进行一些非必须的消费,也要明白并不是这个东西本身有多好,而是为社交成本买单。说得再直白一点,当你不得不花冤枉钱的时候,你得要知道你自己在花冤枉钱。能做到这两点,至少可以避免被消费主义所榨干。


user avatar   zhang-zha-6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们还是先讲一个笑话


一个傻瓜觉得自己是个玉米,在精神病院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自己治好了。治愈的标志是他终于知道自己是个人,而不是一个玉米。于是大夫让他出院了。但是不久他又回来了,说:“我遇到了一个老母鸡,我担心他会吃了我。”大夫努力使他平静下来,说道:“你害怕什么?你知道你不是一粒玉米,你是一个人!”那个傻瓜回答道:“我当然知道!但那个老母鸡知道我已经不是那颗玉米了吗?”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今天的消费主义幻觉正像是这个故事中的傻子。今天的人们心里可能非常明白,名牌包和非名牌包的实际区别可能是微乎其微。但是当她要参加一个重要场合的聚会时。即使实在没有钱,她也必须要买一个“高仿”名牌包去参加这个聚会。并时刻担心和忧虑,自己会被其他人发现,自己佩戴的这件服装或首饰其实是高仿的。在这里,名牌包也好,还是高档首饰也好,他无非是一个进入某种社会圈子的必要通行证。绝大部分人或许并不在意这个通行证到底是什么质料的,但是在社交功能中,他却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显然,在如今的流行体系中,信仰其实是一种同义反复。当我决定买一个名牌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从这个名牌背后实际上获得了多么了不起的价值,也不是因为这个名牌具有一种任何与众不同的客观实证性的要素。而就是因为他是名牌。换句话说,我们买名牌,仅仅是因为他被大家认为是名牌。


所以当一个服装或是其它任何消费品成为潮流以后,他并不需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消费者需要相信他是潮流。他只需要对于一般消费者说:“这就是今年夏天的潮流”。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其实也不需要知道这个潮流背后的多少文化故事和客观要素。他只需要相信别人也相信,这件消费品确实是这个夏天的潮流就足够了。


这里没有任何阴谋诡计,这就是简单的同义反复——“这个名牌是潮流,潮流就是这个名牌。”而男孩女孩们之所以选择追随这个潮流,是因为这就是潮流!如果你不喜欢,那是因为你不懂潮流!


当导购员,说这是“这是今年的流行款!大家都在买”。而你也确实相信他说的这句话。那么他就可以把商品卖出去了。更奇妙的是,当所有人都相信这是流行款的时候,那么这个东西也就自我实现般的真的变成了流行款。但是如果有人再多问一句:“为什么这是今年的流行款?为什么在去年没有流行?为什么去年的另一款是流行,而今年就不是流行!为什么有的款式在今年流行,有的在去年流行!是什么让他在今年流行,而不能在去年流行,或是在明年流行呢?又是谁来认定他是流行的呢?流行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导购员一定会嘴里笑嘻嘻,同时在心里骂你是“杠精和穷逼”。或者认为你是对门店来砸场的,说不定直接把保安叫过来。


当然,大部分情况普通人不会直接去问,也不好意思去问,即使他们心存疑惑。而在这里,对消费主义的信仰的空洞性质,在于即使大部分人站在理智的角度上,根本无法真正解释清楚什么才是流行,什么并不是流行。但是也都确信,我们对于当下流行体系仍需要保持一种信仰。并在现实中不加迟疑地把其当作一种绝对的命令去接受下来。就像童话故事中,街道上的人们面对皇帝新衣中的裁缝所表现的那样。看不到新衣,不仅不会动摇他们继续选择相信那个一开始就从不存在的新衣,相反他更督促人们去积极假装自己不是一个看不见新衣的“傻瓜”。


与此相类似的事实,发生在斯大林统治期间的苏联以及麦卡锡时代的美国,每个人都必须快速站出来宣称自己的立场,以避免被当做修正主义或是亲苏分子而被受到排挤。在运动中,一个调门高过一个调门,仿佛人们都已经失去理智。而消费主义所试图制造的正是这样一种表面欢快高昂而又压抑的氛围。在这个躁动而又焦灼的空气中,青年们急忙宣称自己看到了“皇帝的新衣”,并非他们真的相信或是看到了那轻薄如水的透明质丝绸,而是每个人在依赖他人的推理和反应,来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也就是皇帝的新衣中的故事的含义,我“看到”了皇帝的新衣,但并不是我通过我的眼睛看到,而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的。这正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们认同一个信仰,并不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确认,而是要通过别人的眼睛(当然不是真的别人的眼睛,而是我的眼中的别人的表现)来确认这一事实。如果我看到别人已经看到了,那么我应该急忙加以附和,以避免被人认为傻子。而当最终当我说出皇帝的新衣是存在的时候,那么所有的一切便似乎都被合理化了。这使得我可以免受进一步的质问和困扰。而这个包袱就抛给了那些还没有及时跟上潮流的人们。于是,潮流的传播过程就像是一阵越来越急促鼓点下的击鼓传花。


由此,我们看到这些青年追随时尚潮流的整个完整过程:当青年惴惴不安地进入社会以后。他发现周围人都在追随潮流。他只知道如果他不认同这种潮流,他就会被认为out了。所以为了不被人排除出青年队伍,为了维持他的社会人的身份,那么他必须要买。而且他不能表现出他是因为怕被排挤而去买,那说明他的选择就不是真的认同,那么他还是会被认为是out了。所以青年为了要表现出他是自愿去买的,是出于完全私人的自由选择。那他就不仅仅要买,还要精通和努力学习关于潮流的理论(那些发烧级的冷门知识),并且时刻关注潮流的最新动态。在这里,信仰就是先于学习发生。我们不是因为学习和努力钻研各种潮流的规律,知道他是真理而选择信仰。而是因为信仰已经先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去学习最前沿的潮流资讯,以证明我们是出于自愿,且自由地选择了这一信仰。



这种现象,就呈现为“律令即律令”的毅种循环:

”别疑问,买就对了!”

“疑问,就是穷逼!”

“等你品味上升以后,你自然就知道了”

“要想提升品味吗?那就买吧!”

“……”


当然,由此,我们也看到,消费主义并不是先需要构造出一套精致巧妙,理性自洽的文化与说辞,以此来说服年轻人,使得年轻人从而被动地掉入消费主义陷阱。在逻辑顺序上,恰恰是相反的,是年轻人先已经急忙通过主体性质询,成为了消费主义下的流行体系中的一份子,然后他才回溯性地为自己成为某项潮流的信徒寻找一个文化上的起源,寻找一个有意义的解释,以此来遗忘和抹平最初游移在象征体系边缘时的焦虑与不安。而这样一个事后追认的文化解释的举动仅仅表达了一种认同姿态。


比如当有人说A手机有一万亿像素,比B手机的一千万像素要好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一万亿像素或者与一千万像素相比有什么差别,他也实际上根本不在乎那有什么差别,或许他根本就不用手机拍照。而所谓一万亿像素对于非专业人士不过也只是一串数字罢了。他只是单纯的相信,除了他以外,还有其他人一样向他一样相信A手机比B手机好。而自己恰恰在他们之中。







user avatar   hua-la-la-xiao-bai-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猜火车》中,有一段经典对白表达了对消费主义的痛斥: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他妈的大电视机,选洗衣机、汽车、CD播放器、电动开罐器,选择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选择低利息贷款,选择房子,选择朋友,选择休闲服和搭配的行李箱,选择分期付款、三件式的西装,用他妈一系列的布料,选DIY,星期天早上还怀疑自己干啥,选择坐着,看着令头脑麻木,让心灵破碎的猜谜节目,嘴里塞满他妈的垃圾食物,最后整个人腐烂到底,在悲惨的家里生一堆自私的混蛋小孩,反思自己,不过是难堪罢了,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活,但我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我选择不选择的人生,我选别的,理由呢?没有理由,有XXX,还需要什么理由?”

这部1996年的老电影对消费主义的讽刺放到今天,依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是消费主义伪造文化欺骗年轻人?

不不,消费主义想要做的从来不是伪造什么文化。

而是成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符号化,并且已经成功的做到了。

鲍德里亚认为,今天的消费早就不是商品满足使用价值等价交换的理性系统了。

而是一种在符号系统制造出来的话语体系中,对符号价值游戏的积极参与。

比如豪车、别墅、珠宝、汉服、球鞋,这些消费概念都变成了符号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建起一个符号话语体系。

而你个人的成功、荣誉、威望,以及你的性格、品德都需要通过这个符号体系才能够被表达出来。

不仅如此,这个符号话语体系的霸道之处还在于:

你必须把这些对符号的消费再“符号化”,才能进入符号构建的话语体系。

简单地说,你买了豪车、别墅、珠宝、汉服、球鞋还不够。

你还需要把买来的这些东西符号化,发到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之类的平台上去展示炫耀。

获得熟人和陌生人的观赏、点赞、分享、评论,才算是实现了符号消费的价值所在。

这样才算是完成了符号话语体系中获得荣誉、威望、成功、性格、品德的全部过程。

炫耀对消费品的占有,才能进入拥有重要权利的符号话语体系。

消费什么产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等同于你就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

那么,现在可以说:消费主义则是人格的符号化。

如果把每个人身上所有的衣食住行的品牌logo放大十倍,你会看到一个神奇的景象:

全世界每个人都是众多品牌的拼贴画,我们都是免费的移动的广告牌。

我们用消费表达自己,我们用消费评判他人,我们又在他人的消费中借鉴完善自己。

我们用消费追逐拼贴的人生,然后消费就遮蔽了我们自己。

除了消费我们还有什么呢?

我想我们不过是又一次成为了《猜火车》的人。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消费无罪,消费也是宿命,日报们不要妖魔化年轻人好吧。

炮制这种吸引眼球的新闻,除了凸显媒体人越来越下限低,没有一点点对社会有益。


千年前苏子泛舟江上,讲清风明月,眼睛看了就看了,白给的。

今天明月好像还免费,看好山好水总是要收钱的。不花门票钱,也得花个高铁钱。

这是个商品经济时代,政府也不需要老百姓服徭役,就是赚银子花银子缴税缴银子,人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各个环节都是消费,喘气也花钱,就算空气不要钱,插管子上呼吸机也要钱。

凭啥消费唯独到了年轻人这里就变成了主义,而且一定要挨怼呢?


我相信大部分年轻人接触过汉服,接触过球鞋,但有几个人是不吃不喝攒球鞋的?

卖肾换iphone的毕竟还是少数。

因为少数不理智的年轻人,就把消费污名化,进而把整个年轻人群体包括在内,也是没道理。

不少人矫枉过正,从一个坑企图爬出来又陷进另一个坑,他们自己不知道,人生就是吐鲁番盆地,自己就是蚂蚁,蚂蚁从一口锅爬到另一口锅,以为自己出圈了,其实毕生都在坑底。


消费并没有形成所谓“消费主义”,或者说仅仅是消费选择,消费思潮,消费观之类的,仅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消费行为,或者特定人群的消费者心理。

比如都市白领阶层,近年有个运动叫“最好的消费是投资自己”。

刚开始确有一部分人摒除了无用的社交,压抑了购物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提升能力上,然后以过来人的角度现身说法,说确实应该“投资自己”。

但没过多久,这个“投资自己”就范围扩大了,很多白领下班头脑一热,刷了几千块花呗,给自己报了个口语班,或者一激动办了张健身房年卡或者报了几十节私教课。

还有人把买衣服包包奢侈品,医疗美容都算作对自己的投资,逻辑也说得通,就是那句——“职场上不应该打扮成自己目前职位的样子,而是要扮成自己想拿到那个职位的样子。”结果还没升值呢,置装费先看齐顶头上司了。

投资自己不应该成为一个筐,啥都往里装。

而投资自己,跟消费,基本是换汤不换药,假如短暂的投资是为了未来更高的消费,或者现在攒钱是为了将来一起花出去,这难道不是消费吗?

一切的忍辱负重,投资资金,追求复利,在商品经济的终结流向都是消费。

古天乐盖小学,买游艇,他赚了钱了花出去的,就是这个过程,请问古天乐的个人行为,是符合中年人的消费主义,香港演艺圈的消费主义,还是什么帅哥的消费主义?


年轻人身上的脏水真是一层又一层,究其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富再分配的现状。

父辈们中混得好的,俗话说叫有正事的,要么是悉心培养子女和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要么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东拼西凑资金集资办厂,活成了发财故事和致富经。

再不济买了套房子,结果随着房价的飙升,自己的身价也经历着水涨船高。

所以老年人看见小年轻花钱这么凶,难免要埋怨几句,觉得年轻人不储蓄,不理财,不懂得如他们一般节衣缩食,换来几十年后的美好生活。
年轻人不是不想复刻父辈那种一本万利式的复利人生,可反观当代,商品种类极大丰富,第三产业空前繁盛,投资的渠道却远远没那么多。

晚婚晚育或者丁克,教育支出就根本花不出去,股市长期割韭菜,多少人信了定投的邪一点点工资赔到鬼哭神嚎,投资开厂或者创业的门槛变高,也难以实现,买房投资如果不是父母本身就有房产,腾旧换新,光靠年轻人的积蓄怕是短期内非常费力。

所以说父辈的时代,满眼都是箭靶,随便射都会戳在一个靶纸上,而现在,最近的靶子还在自己的射程以外,年轻人是“投资自己”,努力增加射程,去射中那个唯一但是遥远的靶子,还是能力有限,也是随便乱射,然后在心里安慰自己,放一个虚拟的箭靶在那里,把消费诗意化,意义化成一个虚拟的“投资自己”呢?

大部分人迫不得已其实是选择后者的。

说到根源,是分配失衡的社会下,任意阶层者生活本质都是无意义且空虚的。消费活动要么对应长时间跨度的财富增殖,要么就对应着试图用消费给本无意义的生活赋值,真正的无产阶级那是赚一分花一分,谈不上什么消费主义,赤贫的就是为了生存。

除此之外,城乡居民的消费,风往哪里吹,大家就往哪边倒。

如果多数当代人真的有所谓“消费主义”的话,国家早就名存实亡了,三和大神会多一万倍,卢梭会多一万倍,侣行那样周游世界多一万倍,马云马化腾会有钱一万倍,色情及游戏产业繁荣一万倍。

之所以世界迟迟没有赛博朋克化,因为消费始终缺少自由意志的指引,还没形成消费观,就先异化了。

过去在知乎上我总觉得自己答了很多世界观方法论的东西,看了很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结果年底一总结,数据出来啪啪打脸,消费类的内容占了一大半。

消费类,导购类,评测类的东西占了这么多的比重,到底说明市面上消费空前繁荣,还是另一个逻辑,是大众真消费的消费太少了,用嘴说的消费太多了?


如果还不理解,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不少家长觉得自己家的小朋友喜欢汽车,对汽车感兴趣,给孩子买了一大堆小汽车。理由是孩子遇到汽车就会说牌子,乐于玩小车,给车分类。

其实他们大多是对谱系性的东西感兴趣,而不是针对汽车,换成恐龙奥特曼一样玩的不亦乐乎,汽车对他们来说最易得。

同样的,当代年轻人只是对“意义”、“存在”、“自我”、“释放天性”,这样的情绪纾解感兴趣,或者追求纯粹的感官刺激,对消费品没有权力去挑拣,去消费的意义没准是消费品裹挟着这些东西,想寻找有价值的东西只能借助消费,去穿越物质壁垒。

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品是他们真心想要的吗?

恐怕大部分都不是。

因为社会的话语权不在年轻人手里,限定消费品的种类也是监管部门的事情,乔布斯那句,不造出来ipad,消费者就不知道自己需要这玩意,绝大部分消费品都是同理。

大部分人只是没接触过好的,真正值得消费的东西。0

根源在于这不是一个外星人明年打过来或者太阳短期内老化掉的世代,人人都缺乏比消费更加宏大的东西,去填满自己空虚的生活。

所以这个锅不要让消费背锅,不然就会陷入一个更高级别的坑,也就是辛勤工作,辛勤还贷,勤勤恳恳,攒钱治病。


今年,大学同班同学已经有得乳腺癌的了,水滴筹原本都是父母朋友圈里转的,突然发现自己的朋友圈也转水滴筹,有那么一瞬间的错愕,

转了五百块,杳无音信,没有联系也没有感谢,治没治好一无所知。

其实我表示理解,还没到三十,谁罹难都会觉得,平生没干啥缺德事,怎么就这么点背,水滴筹俩小时个几十万又如何,能换来健康的那啥么。

这五百块,对我而言,本质上也是消费,

告诉我不要把钱攒着最后用到这种事情上,

总有些地方,阳光更好,更适合晒太阳,

笃定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就好,而不是听路人胡诌八扯,

他们没趣也没用,只会让大家都变平庸,这样就显不出他们的可悲了。


user avatar   liu-bo-28-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消费主义吹的久了,信的人多了,甚至当成时尚和生活方式去过。

你听过YSL口红嘛?听过每天一杯星巴克嘛?听过“岁月静好”的四处旅游嘛?

你是不是经常看见朋友圈总有几个原本没啥钱的女性朋友,到处旅游,秀包,秀全套口号?

嘿嘿,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有那么一定几率,那些妹子是贷款去过“岁月静好”的。

有兴趣去搜一下,年轻人的超前消费

或者搜一下朋友圈的“精致女孩"

如果还有时间的,你去搜一下“裸贷消费”“刷信用卡买包”“朋友圈的精致女孩”

为啥我知道呢,因为以前真有这样的同事。

早上我赶集赶燎的从地铁下来,买两个大饼路上果腹。到公司电梯了,一刷朋友圈,一个女同事晒出了她在星巴克的咖啡,后来我去问了一下,一杯咖啡30元,啧。

周末省内游,大假国外游,晒的包,口红,我随便找了个网站搜了一下,口红300一支起,包包8000一支起。

有一次我问她,住的这么近嘛?上班还能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

那个时候我在深圳,贪便宜,人在南山,家住宝安,地铁40分钟起,算上来回赶路的时间,怕是更多。

这妹子住在南山边缘,房租贵倒是不贵,2000多一些,但是她工资绝对也就是万元左右。

后来她告诉我,她是打车上下班的,那个时候正好滴滴有了固定顺风车,贵倒是不贵,来回加一起,一天20元左右。

算上早上,下午两杯咖啡,车费,午餐的外卖,晚上的外卖,我猜想了一下,她一天的开销稳定过100。

周末的时候,我打完CSGO躺床上挺尸时,刷朋友圈,她不是在某某网红店打卡,就是省内游。

我心想,这姑娘可能真是个白富美。

直到她像我借钱的那一刻,我还很诧异。一个月每个月稳定7000元(房租2000,日均开销100,周末三倍起)的土豪,至于向我这种屌丝借钱?

问了一下理由,要5000来拆东墙补西墙,工资1W左右,扣掉五险一金,到手8000多,日常的岁月静好刚刚够开销,想要买包,口红,网红打卡,衣服,化妆品,裙子,鞋子等等就需要贷款了。

原因嘛,就是不想认输,觉得自己是一个值得过精致生活的女性。

那个时候我手头紧,家里还在还房贷,我就借了1000,还被她鄙夷了小气。

为什么这个妹子我记得这么清楚呢?

因为她过的那个生活真的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

上下班永远气定神闲,想买的东西毫不犹豫,吃的永远是对得起自己的。

平心而论,你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嘛?那段国庆的时间,我特别想出去玩一趟,奈何估了一下,随便开销5000元起,怂了。

结果别人马尔代夫打卡,羡煞了朋友圈的所有人。

再后来,我听闻信用卡拆东补西爆了,她又及时的引入了网贷,小贷,继续岁月静好。后来我辞职了,没怎么关注了,也不知道她后来怎么样?


其实什么叫伪装成文化呢?

消费主义是如何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各种亚文化圈“汉服圈”“LO娘圈”“JK圈”,各种各样的小众文化吸引一个人之后,基本上就跑不掉了。

我在成都遇上这么个姑娘,找工作3K一个月,想尽办法为自己添一件1000多元的LO娘裙。我想,这大概就是真爱吧。

但是,没办法,对于我这样的“直男”来说,你说一千道一万,对我都不起任何作用。。。

因为 压根不知道怎么开销。

去夜店吧,花大价钱买假酒,看土豪撒钱,我又不傻,干嘛去当绿叶?还要浪费我钱。

买鞋吧,我又不是特别懂这些,阿迪特价,

480块三双,质量还行,轮着穿。

衣服裤子吧,我也够用穿着就行。。。

亚文化我不吃这一套,喜欢爱好,CSGO和DOTA2充钱又不能变强。

最多就买个SWITCH,偶尔玩起来是真的开心,也不用氪金受罪。


大概是我这样软硬不吃的人太多,严重的伤害了消费主义。

它们既不能拉我入圈,也不能拉我促进消费,于是只能使用出绝杀“打入尘埃”

直男癌,不懂生活,无趣的人,活得粗糙。

一旦拿我这样的人做出对比之后,那些精致的人一下子仿佛就变得高大尚了。

有钱人不在意这几千上万的小钱也就算了。

有的人几千的工资,贷款买上千的T恤,为了跟风一句“AJ”,上千元,几千元买一双自己压根不知道啥牌子的“AJ”,只因为它流行。

“小哥哥,我可以踩着你的AJ亲你嘛?”

每天两杯星巴克,在朋友圈打卡,仿佛整个人都精致了。

一百多的电吹风不行,

一定要用3000的戴森吹风机,才能够保护好自己的"秀发"

其他牌子的吸尘器都太LOW,哪怕性能够,但是不够“精致"

3000元的戴森走起。

借用点网上的图,

别人的朋友圈

别人的现实生活


消费主义怎么伪造文化呢?

它一边告诉你,你值得更好的生活,值得更好的享受,一边悄悄摸摸的为你打开了各种贷款,信用卡的门槛。

它告诉你,这些才是上层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这么精致,你只要刷一刷卡,你就能成为朋友圈的精致上层。

它没告诉你的是,上层人有保姆,不会在意自己家的保姆阿姨用啥吸尘器。

别人的生活,都是过的随意。

你精心打扮的“精致生活”很好看,很漂亮,获赞无数。

哎呀,你的信用卡和贷款到期了

手续费,分期费,XXX,请转账。

我想,很多人装着装着已经忘记了,生活到底是自己过的舒服,还是为了过给别人看的。


user avatar   lao-yang-liao-gao-kao-zhi-yuan-tia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伪造节日文化:七夕、520、圣诞节、情人节……纷纷变成了炮节,炮节也需要仪式感,仪式感怎么来,花钱啊,消费啊。这个稍微隐秘点,相当于泡良。

伪造消费文化:6.18、8.18、双11,双12,这个就比较赤裸裸了,相当于诱奸。

伪造圈层文化:无论是包装还是广告语,都是在明里暗里告诉你:买了我你就是XX类人。包括不限于古风一族(汉服)、萝莉小组(萝莉装)、嘻哈团体、旅游达人、知道分子(知识付费)、无法定位的话就叫品味一族,相当于传销。

伪造流行文化:各种网红食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大小网红流量艺人,没有其它的含义,就是潮流,你不想OUT就来吧,相当于骗小孩。

伪造品牌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联名款、定制款,一个手机壳本来只卖20块钱,印上一个LOGO,200,一件T恤本来只卖30块钱,印上一个图案,300,还限量,你买到还觉得占多大便宜似的,相当于抢劫。

伪造标签文化:你买我这个东西就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斜杆青年,买那个玩意就是岁月静好宠辱不惊森女一族,广告和文案传递给你的心理暗示唬的你一愣一愣,相当于仁波切。

伪造礼品文化:以前农村经常刮一阵风,突然流行给某个特定亲戚送特定东西,比如外甥给舅舅送伞,姑姑给侄子送鞋,就是当地商贩造的势。现在与时俱进了,变成爱他(她)就给他(她)啥玩意,或者换成父母、领导,相当于脑白金。

伪造收藏文化:典型的比如炒鞋、手办,名为收藏实为投机,我怀疑有专门的策划机构操盘,相当于割韭菜。

这是对年轻人,对中年人则用伪精英伪禅学伪断舍离伪养生伪国学伪茶学伪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标签来欺骗。对老年入采取恐吓+亲情主义,就是大家熟知的卖保健品套路。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你要去欧洲旅游了,要换欧元。当银行把那些标着EUR的纸片递到你手里的时候,你感到无比安心。

你为什么会换欧元?因为你需要融入“欧洲人”这个大群体。而这个大群体里,大家都需要“欧元”。

谁让你安心的?银行。你从没接触过欧洲人,也没不知道如何辨别欧元。但你相信银行是权威的,银行说欧元长这样,那他就应该长这样。

就是这样一个逻辑:

银行告诉你,你想要融入“欧洲人”,就应该有“欧元”。至于“欧元”是红色还是蓝色,甚至是一个刻了字的贝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要跟其他“欧洲人”一样。

“球鞋”和“欧元”是一样的。

题目问,消费主义如何将“消费”等同于“喜爱”,问偏了。你喜爱不喜爱,你自己喜欢的是红色还是蓝色,消费主义根本不care。他通过明星,广告,通过各种你意识得到和意识不到的方式,为你打造出一个幻象: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想要。我买了,他们就会觉得,我超级酷


user avatar   syn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朋友!还记得这件衣服吗?

这件 T 恤官方售价¥99,发售首日在全国范围内被抢购一空,最高时每件被炒到¥1,000 左右。图中人是我一个朋友。

T 恤的成本价低到令人发指,非品牌 T 恤售价常常可以低到¥10 甚至¥3,在服装上游市场,T 恤常常是论斤称的。

是的,同样两件衣服,因为品牌或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不同,极端情况下差价有可能达到成千上万倍,这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态了,我们不会觉得哪里不对。

而什么导致了中间的利润差呢?说得好听点这叫「品牌溢价」,说得难听点这叫「智商税」。两种说法都没有错,但都不是本质原因,最本质的原因其实是:价格歧视。

一、消费主义源起:价格歧视

在回答 HOW(如何)之前,我必须先说清 WHY(为什么)。

举个例子,一件风衣【品牌 A】卖 ¥5,000,同样一件风衣【品牌 B】只卖 ¥500。你是否认为【品牌 A】利润高得吓人,绝对赚翻;而【品牌 B】利润微薄,远远不及【品牌 A】。

如果你真的有这种感觉,只能说你像孩子般纯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那么简单,只要商家不发昏,【品牌 B】的利润常常会超过【品牌 A】。

那怎么可能!这是有可能的,不要把格局限定在单件利润上,作为资本家,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总利润。

常言道:薄利多销,利润和销量此消彼长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将这种关系画成图,大约是这样:

由图可知,价格降低->销量增长,反之亦然。

图中的大三角形代表着整个市场的消费潜力,蓝色矩形代表着商家可以获取的利润。理论上商家所做的一切操作最终目的就是让图中蓝色面积足够大,蓝色部分面积越大,商家的利润便越高。

接下来我将与你联手站在商家的角度一点点蚕食整个市场,我们的目标是使图中蓝色部分面积达到最大,最好能填满整个三角形。

假设我们正在卖一款风衣,成本是¥100,定价¥600,此时很有可能部分有钱消费者心理价位是¥1,000,我们相当于「损失」¥400,也就是图中黄色部分「消费者剩余」;

反之,有部分消费者心理价位是¥400,他们会感觉这件风衣很贵于是选择不买,我们相当于「损失」¥300,也就是图中红色部分「无谓损失」。(因为只要售价高于成本,商家就乐见成交。)

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心理价位在¥100 以下,而我们不能做赔钱买卖,所以无法成交,也就是图中底部白色的梯形部分。

理想状态下,我们将「消费者剩余」和「无谓损失」都拿到手,便可实现利润最大化,想达到此目的,我们需要知道每位消费者心理价位是多少。但消费者心理价位不可能直接问,消费者也不会告诉我们,没关系,撒手锏来了。价格歧视带着它的兄弟姐妹一起来了。

1. 一级价格歧视

什么是「价格歧视」?通俗点说,就是给每位消费者分别定价,只要在成本线之上,消费者愿意出¥1,000,就卖¥1,000;消费者愿意出¥100,就卖¥100。

你可能会想:扯淡吧!这怎么可能?

这是有可能的,最常见的价格歧视就是「划价」,一件商品定价¥1,000,消费者感觉贵,于是划价,商家慢慢试探消费者的上限,消费者慢慢试探商家的下限,最终在一个双方满意的价位成交,这是最常用的手段,称作「一级价格歧视」,其缺点是效率非常低,双方需要反复沟通确认才能成交。

2. 二级价格歧视

既然有一级,肯定有二级,「二级价格歧视」是通过购买数量进行歧视,最常见的是批发市场,同样一件东西,一次买 100 件,就每件优惠¥5;如果一次买 1,000 件,就每件优惠¥7……这个方式非常简单粗暴易行,比如超市满 200 减 20 也属于此类。

3. 三级价格歧视

网购中最常见的是「三级价格歧视」,不知道你是否思考过,双十一的优惠规则那么复杂,你先得攒够积分,然后买够多少钱的商品,有些商品还不参与满减,用了这个优惠,有可能就不能用另一个优惠,还要在约定好的时间开始抢……凡此种种让人不胜其烦,这究竟是为什么?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样做一定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举个例子,比如一款非常赞的胶囊咖啡,原价¥39.9。想想看,如果一个人费力半天找了很久的优惠券,终于以¥19.9 的价格买到了这款咖啡,那么他最可能是什么样的人呢?首先他的时间成本肯定不高,一个月薪 30k 的人,绝无可能花半小时来琢磨怎么节省¥20,所以此人收入不会高并且对价格比较敏感,那么商家便从他这里赚取了「无谓损失」;

相反,时间成本很高的人会直接买单,他的时间比较值钱对价格不敏感,商家便从他这里赚取了「消费者剩余」。

三级价格歧视」是通过区分消费者的身份/收入/社会地位……来定价,互联网时代我们有非常多的手段可以辅助区分消费者。比如 iPhone 用户的付费意识普遍好一些,深夜在 CBD 附近打车的人一般可以报销所以对价格不敏感,坐飞机总是头等舱的人一般来说是成功人士……这便是有段时间非常火的话题「大数据杀熟」。使用一个应用越久,它就会越清楚你所处的阶层和你的心理价位大致在哪里。

TIPS:关于大数据有个很扯淡的设定,假设你是一个习惯给好评的买家,那么你收到残次品的概率会越来越高,因为在卖家眼中你是一个「非常好说话」的顾客,残次品优先卖给你,被投诉的概率是最低的。

我认识一个很有钱的朋友,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贵的东西不一定好,但好的东西一定很贵。那么他的「消费者剩余」在商家眼里就是非常高的。

当同样商品以高价卖给了富人,低价卖给了穷人,我们利润有了大幅增加,可事情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user avatar   pan-zi-run-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在小红书下架的节骨眼上,新浪微博推出了图片社交app绿洲。小红书和绿洲两个APP,一个标记我的生活,一个分享美好世界。


但在我看来标记的都是微商的生活,分享的都是微商的世界。

这两个app虽然主打图片社交,但本质都一样,说好听点是打造种草平台,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个卖东西的电商平台。



在小红书下架的时间点,新浪义无反顾的参与进互联网割韭菜的行列中,非常快速的推出了类小红书app绿洲。


为了尽快上线,连图标都来不及做了,直接复制粘贴,省事方便,这执行力高的让人窒息。

不过绿洲的头像是真的绿,跟韭菜一个颜色,这表明了绿洲立志成为韭菜刀的决心,磨刀霍霍等着精致的猪猪男孩或女孩韭菜们进场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心疼一下这届年轻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要种的草太多。


无论去到哪个平台,都有要种草的东西,在抖音上有OMG这也太好用了的李佳琪,在微信上有各类微商大军,在小红书上有不仅喜欢标记自己生活,还喜欢卖产品的各类网红。

加上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很多娱乐平台跟电商合作,分析你的购买喜好,直接把你在电商平台加进购物车的商品推送到你各个娱乐APP里,

我之前看中了一双潮鞋,但价格太贵就没买只是放进购物车里,然后我就发现这双总是鞋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刷抖音会出现,看头条会出现,刷微博也会出现,我猜是不是只要没买就会一直出现。

2.

以前老一辈的人,只有在买房的时候才会考虑超前消费,会贷款供房子。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超前消费的东西一般都是什么鞋子、化妆品、包包这些不具有投资属性的物品。

每天身上挎香奈儿的包包,喷古驰的香水,穿谜一样那么贵的AJ,手里拿着最新款的iPhone,打扮的人模狗样,仿佛自己已经是一名成功人士了。

我们的生活每天被广告填满,资本说我们要过精致的生活,所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就会向我们袭来,这些广告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当然他们不会直截了当的让你买买买,而是会用各种概念包装自己的物品。

然后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向你传输一些观念,比如用香奈儿的香水会让你在朋友面前高人一等,如果不穿AJ就会在朋友圈显得特别土啊。


你认真想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穿AJ的人特别潮流,穿鸿星尔克的人就会特别土呢,这就是资本无形中影响你三观最真实的例子。

在我眼里,只要是还没实现不用上班每个月的收入比自己的花销还要高的水平就不算是有钱人。不管你是工人,白领,还是金领都算是穷人,你试一下一年不工作,生活水平会不会下降。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穷人的圈子充满鄙视链的,反而富人的圈子总是强调合作。


因为穷人的鄙视链思维是资本在各种信息轰炸无形中灌输的,正是因为有了穷人圈子鄙视链的存在,资本才能不亦乐乎的割韭菜,这真的是既阴险又聪明的操作啊。

3.

资本割韭菜的能力真的是越来越强了,作为社会主义乖巧的接班人,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跟大家聊聊现代化系统割韭菜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首先,资本发明了一件商品,比如一支口红,这只口红的实际成本只需要20块钱,资本通过各种平台各个网红推销包装,并通过预售,名额限制等一系列饥饿营销操作,成功让这支口红成为爆款。

这个时候,资本故意把口红价格定到120的低价,并选定一个良辰吉日,在凌晨12点进行首发,为何要凌晨12点呢,因为晚上是人最容易冲动消费的时候。

终于到了首发当天,你顶着个黑眼圈守在手机屏幕,终于守到12点了,结果你发现,由于自己家的不是光纤网速,完全抢不过别人,于是不到10秒就被抢完了。



你很沮丧,因为没买到这支口红你仿佛看到朋友已经开始嘲笑你追不上时尚的潮流了,第二天你“偶然”发现有黄牛在卖这只口红,售价240,整整贵了一倍。

但是你想240不过是去外面吃一顿饭的价钱,但口红却能用很久呢,最终你下定决心买了。

就这样,资本通过一系列骚操作,成功赚取到了毛利220/支口红的利润。

别急,你以为资本割韭菜的行动就到这里了吗?不不不,To Young,To Naive。

现在年轻人刚出来工作的平均薪资那么低,怎么能满足资本家们的胃口。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钱生钱生钱呢?


资本们想了想,把目光放到了金融借贷这一块上,有头有脸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有这块业务。

好的,资本们要开始下半场割韭菜活动了,首先他们会继续包装精致、轻奢的生活才是年轻人本该有的生活观念。

然后会继续慷慨的把你手里给他们的钱再借回给你们。你看中一款包包,6000块钱,比自己一个月的工资都高。

没事,买!爸爸们帮你算过了,分期24个月加上利息每个月才还260,每天才还8块6毛钱,每小时才还3毛5,这约等于不用钱啊,果断买。


慢慢的,你习惯了超前消费,你发现分期买东西不仅能提前满足自己,而且每个月只要还几十块钱,压力不大。

但是渐渐的,你的消费欲望越来越高,你的分期金额也随之提高,直到最后,你每月不仅仅要给钱给自己的亲生爸爸,还有3号中信爸爸,11号花呗爸爸,15号广发爸爸,21号京东白条爸爸。

你会发现,月头发下来的工资,给完这些爸爸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你看着超前消费买回来的AJ、香奈儿包包,YSL口红,你追悔莫及,但你已经走投无路。

当你还完这些爸爸钱之后,你不得不再跟这些爸爸借钱过日子。

现在恭喜你已经成功进入超前消费魔鬼循环圈了。


其实当代年轻人没什么钱,别看他们穿的是AJ、用的是香奈儿的香水和包包,吃的都是网红餐厅。

调查显示,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12万+。虽然我觉得没那么夸张,但90后普遍负债确是真实且真实的存在。

超前消费最可怕的地方是堵死了你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

人是贪婪的,如果可以提前实现自己的满足感,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延迟。

欲望越来越膨胀,雪球越滚越大,到最后,就会出现我上面所说的魔鬼循环圈,这个时候,你已经没有能力再存钱了,也没有其他的钱来提升自身的能力,恭喜你,这个时候的你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约等于零。

4.

资本真的是太聪明了,他们向你灌输消费观,包装自己的产品,还借钱给你消费。

通过透支你现在及未来的金钱。一方面资本既可以赚你现在和未来的钱,另一方面又可以进一步堵塞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

你可能想问,为啥资本要堵塞我们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因为资本也会害怕,蛋糕就那么大,谁也不能预估科技的潮流会让多少普通人上岸,又会将多少有钱人拉下海里。

尝试过富有的滋味就很难再体验贫穷的感觉。所以他们严防死守,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你实现财富自由的机会。

让你沦陷于抖音、微博的娱乐世界而放弃去提升自我,让你沉迷于各种网红产品而失去存钱的机会。

当机遇降临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既没有才也没有财,这个时候你会难过,会沮丧,会失望,但你无能为力,你能做的只有继续点开抖音,继续跟资本借未来的钱。




润叔一直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一夜暴富的捷径,刚出来社会的我们只有通过省钱和存钱两个步骤来建立自己正确的消费观。

要学会过上断舍离的生活,要分清自己的钱应该花在那里,不应该花在那里,应该花在能提升自我的地方,而不是花在能满足自我的地方。

说真的,这很难,但仔细想想,通往财富自由的路上,不都是充满着荆棘的吗?

要想未来过上不需要考虑钱的生活,现在就要认认真真的考虑怎么样把一块钱掰成两块钱来用。

怎么样戒掉自己的物欲,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比同龄人更优秀,更能赚钱!


user avatar   du-mu-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关话题

  所谓的「奴性」,是中国(或东亚民族)特有,或体现最明显,还是世界各民族发展史上皆有,中国尚未摆脱罢了? 
  同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和西安在气质上有什么不同? 
  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中文实在是博大精深? 
  如果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提前十年,那么如今的中国会是怎样? 
  为什么“转基因”的争议声音在中国如此之大,可以引起这么多论战,而在其他国家只存在于专业领域? 
  东亚模式的饭圈文化会入侵欧美并影响欧美吗? 
  为什么许多香港人排斥使用普通话而台湾本省人并不排斥? 
  「顶热搜、发弹幕、淘同款」成为年轻人看奥运的三部曲,为什么说这一届奥运会是属于年轻人的? 
  当今社会要弘扬、传播传统文化有多难? 
  可以肯定黑人音乐、体育上的天赋,为什么不能质疑黑人(缺少)智商上的天赋? 

前一个讨论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展现的顶级幼儿园和富人圈有多真实?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荣耀的中端机型都不带NFC了?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