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消费主义是如何通过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第4页

              

user avatar   lisha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0年4月29日更新*

国内疫情开始好转,很遗憾发现,互联网马上就恢复了各种网红娱乐八卦为主的状态……没看到一丝疫情之后,大众文化的反省与改变。本质上,导致这次疫情爆发的社会文化因素是什么?不就是「存在的虚无感」导致的纵欲、消费、炫耀,本质上就是精神的虚无,信仰的缺席……无奈感慨一下,但愿知乎以后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以下是原答案*

「消费主义的实质并不是消费」很遗憾这个答案没多少人看到。

分析黑色,需对照白色。

我们活在消费主义文化中,浸泡着消费主义分析消费主义,就好比浸泡着墨水讨论墨够不够黑,能看出什么?

弄清消费主义,应该对照「非」消费主义社会。

今天看来,努力学习、比拼收入、买房买车、占有更多资产“高人一等”才是人生意义。

今天,你认真践行“奉献、分享、牺牲”,要么被看成傻子要么被看成疯子。

但纵观人类史,自智人诞生以来,99.5%漫长历史中,无谓的占有资源、消费资源基本上为人所不齿,至于奢侈攀比,多半会被绑在柱子上火祭。

那为什么,人类历史后半截「短暂」的时光中,突然嘭一声,冒出「消费主义」这么一反天性的文化出来?


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私有制诞生。消费主义是什么?它是私有制社会的衍生物,它的本质是“占有”某物(to have)。

*此处的“某物”不仅是“用钱买的”,它还包括各种抽象事物,感情、知识、记忆等等。

非社会学者可能以为“花钱”才是“消费主义”,其实不是

  • 当你说谁谁谁身价值多少一百万时是消费主义;
  • 当你们说“我的”男/女朋友,“我的”主治医师…各种“我的”时也是消费主义;
  • 你们国庆出游晒机票、晒游客照也是消费主义
  • 你们努力「背诵」知识、提高考试能力也是消费主义;
  • ……

消费即占有分析消费主义应该分析:

为什么我们把“占有某物”看的那么重

答:因为人类是唯一需要“寻求意义”的物种——所有生命体最终都要死亡,而“意义感”是唯一对抗死亡的“思想”

*人类通过「吞食意义」以对抗死亡恐惧的科学研究,可在我公众号(少加点班)回复:吞食意义 获得。该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叙事思维以及如何真正说服他人

我们占有某物,意味着某物变成我们「自我」主体的一部分。

虽然“我的肉体”会死,但我占有的“物”却通常是永恒的。

比如资产、时间、荣誉、社会地位……这些“占有物”在我的意识中渐渐的变成了「我」的延伸,这让人感到安慰。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消费主义」(即『占有』)的存在方式取代的是「宗教信仰」。显然,它并非自古则有,而是在「信仰已死」的工业化社会的产物。

虽然「消费主义」的表达听上去人畜无害,但仔细一想就明白以「占有」为生存目标的恐怖:
1.占有的快感只能开心一时,开心完后的是失落;
2.为了填充失落的饥饿,必须占有更多;
3.但资源有限,很快,抢夺资源的冲突就会跨越个人,部落,上升到大规模战争……
*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这个论述

理解了消费主义的「占有」本质,才能正确解读题主的问题。

消费主义不仅欺骗年轻人,它欺骗所有人——所有缺乏生命信仰的人

一些高赞答案普遍认为好像是“商人”伪造消费主义文化来诱惑消费者,错的离谱。商人没那么大本事,他们「拼命赚钱的行为」本身也“陷在”消费主义陷阱中(赚的越多越饥渴,自身也被『赚钱』这个行为奴役)。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抑制消费主义的泛滥?我指的是,至少是抑制它对我们自身的过度影响。

*完全抑制消费主义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社会组织都已经被席卷进去了,至少今天是不可能的。

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在于,把消费主义文化的根基,“占有”(to have)某物(延伸的自我)以获得“生命意义”的思想用另一种更古老的思想取代——“存在”(being)

在消费主义文化中,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是“所有权”关系,我要使每样东西、每个人,包括“我自己”(我的灵魂)都成为我的财产。这个时候,“我的”反客为主,取代了“我的灵魂”成为异化的主体(马克思的说法)

而采取“存在”(Being),我们与世界是一种“共生”关系

什么意思呢?

这是一个略复杂的哲学概念。

我简单类比下,就是以一种“动态”的视角看待生命,相比消费主义文化(占有某物)的“静态”视角而言。

在“存在”(being)中,我们承认生命的实质不是『占有』关系中那样静态不变,生命的唯一意义在于“体验”,在于你与任何事物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出的生命体验”(动态),而这种体验是独一无二属于你自己的,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比如,你跟你女朋友牵着手吹着夏夜的风时,静默无语,此时此刻你内心当中的悸动体验,就是你的“创造物”

比如,当你探索知识,去思考、去创造知识与世界的联系,而不是去背诵、占有知识时,这个过程才是你的创造物;

又比如,你欣赏(审美)着一棵树、一朵花、一幅画,你内心产生的情绪、情感,这些也是你的创造。

……

简而言之,唯有这些「真实」的生活才是存在。虽然略微抽象,当我相信你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

每个人都很清楚,当我们赚钱装逼,当我们肆意消费,当我们一群人狂欢,之后的那种空虚空洞感是怎么回事

因为我们骨子里就保留着“存在”(being)的本能,我们本能就意识到消费主义的悖论(一个闭环的物质圈子),当我们按照消费主义指导下“努力”时,我们感到的就是一种莫名的空洞感。

当我们偶尔静下来,听着音乐流泪,看着白云发呆,闻着爱人的发香,对着亲人的照片思念时,我们很明白,这才是活着,这才是真实

Truth is never easy.

我坚信,如果人类社会要走的更远,这才是我们该回归的生存方式

最后,我以一则犬儒主义哲学家的始祖——第欧根尼的故事作为结尾:

第欧根尼一生践行着“不拥有任何财产”的生活方式,据说他住在大木桶,经常躺着晒太阳。亚历山大大帝(西方世界的最高权威)对他很好奇,于是去拜访这位奇人,并说能满足他的任何要求,只要他提出。

第欧根尼回复说:

“陛下,有一件事您确实可以帮到我。

能否请你闪到一边去,别挡着我晒太阳。”

主要参考著作:
Maps of Time,David Christian
To Have or to Be,Erich Fromm
This Fleeting World,David Christian
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Jean-Paul Sartre
Big History: Between Nothing and Everything,David Christian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Yuval Noah Harari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克·波斯特
《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

*答主简介*
李少加科学作家,著名知识公众号「少加点班」主理人。偶入互联网,著书《进化式运营》,离行。
现专注认知及教育领域的「未知的未知」,以摧毁“常识性真理”为己任,偶亦涉猎美、色、死生、理论物理。
作者一切研究成果均发布于公号(少加点班),受读者偏宠,我幸,被藏着掖着,我命。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得改。

改成“文化是如何通过伪造消费主义来欺骗年轻人的”。

哪有消费主义?哪有这种好事?

这分明是伪装成消费主义的资本主义!

什么叫资本主义?就是以资本增殖(利润)为核心的主义。

什么叫消费主义?顾名思义,肯定得是以消费为核心。

大家自己看,当前社会是以利润为核心还是以消费为核心?

我说是资本主义伪装成消费主义,有没有冤枉它!?

中学知识:

经济活动三个环节。生产,分配,消费。

等落到消费最终端,消费者是唯一无法获取利润的。

消费者购买商品,获得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买饭吃,买衣穿)。而无法获得商品的价值(价值要通过交换取得,消费者把买到的产品使用了,没用于交换,也就无法获取价值)。

也就是说,消费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把产品消费掉了,才能继续生产新的产品。这叫再生产。而参与这个环节的全体消费者,都是有功之臣。

但问题是,消费者没有利润——明明是有功之臣,却没有相应“分红”。

这算哪门子的消费主义?

既然这不算消费主义,你担心个哪门子的消费主义陷阱?

那么,什么时候该担心消费主义陷阱呢?

等到消费既不视为投资,也不限于生活,而是被纳入劳动范畴的时候。

是的,消费也算劳动,还要获取劳动报酬。

聪明人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就不是资本主义阶段能做到的事。

资本主义追逐利润,不可能把消费当做劳动。

只有英特纳雄耐尔,“消除了一切脑力的,体力的差别”,才能把消费当做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谈消费主义陷阱。

而且,那个时候的消费主义陷阱,也不是我们现在以为的“骗钱”,而是“使用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利用”。

比如,在英特纳雄耐尔,你得到一串香蕉,你吃了两根就饱了,但还是硬撑着把剩下来的吃完了(吃了吐,吐了吃)。而隔壁老王也是吃了两根就饱了,但他把剩下来的香蕉肉(还是水洗的)提炼成了火箭燃料,把香蕉种子射到火星基地上面,种出了更多的香蕉。那么,你个瓜娃子就算是踩中了“消费主义陷阱”(你个吃货,就知道吃)。活该你只能得到吃香蕉的劳动报酬。

扯远了,说回现在。

现在?现在哪有消费主义陷阱?

呸!资本主义真不要脸!净给自己贴金!这才几天不见,共军,啊不,英特纳雄耐尔的“叶子”都披上了?

还消费主义……我一开头就说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伪装!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误导读者,对方生气的不是你买三万多,而是你买了又回去换三万多,而且还是这么个理由。你上来就买三万的,保证没事。

我不同意你说的双方都有错,就买东西这个过程,你告诉我男方错在哪里?不是你喜欢才买的吗?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cao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bingo-li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概就是背心上缺个logo吧。



user avatar   NLSZ-an-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领事馆这个周末必须加班。


user avatar   chen-yang-9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user avatar   jin-an-65-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相关话题

  假如明天突然宣布已经发明出永生的技术。世界将会怎样? 
  是不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厌恶房地产了,为什么? 
  为什么城市环境嘈杂而城市人平时说话比较小声,乡下反之? 
  一个民族是血缘更加重要,还是文化更加重要? 
  《天龙八部》中,金庸笔下的乔峰有没有历史原型? 
  天朝为何采取高税率? 
  汉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信仰究竟是万恶之源还是民族之幸? 
  如何写「河北名将,颜良而文丑」的下联? 
  即将步入社会的男生应该注意什么? 
  南京是个怎样的城市? 

前一个讨论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展现的顶级幼儿园和富人圈有多真实?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荣耀的中端机型都不带NFC了?





© 2024-06-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