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少答案后莫名其妙的有点生气。。
对于很多人而言:
李白的诗歌他们已经记不得几首,艾略特的名字他们从未听闻。
诸子百家作品可能只会几句论语,圣经的的了解也仅限于上帝创世。
古希腊罗马神话他们从未翻过,山海经里面的故事他们也从未听过。
他们开口是西方更加自由,但他们连潘恩的小册子估计也没见过。
他们闭口是马克思主义多么荒谬,然而他们除了马克思写过一本厚厚的资本论的事实外一无所知。
他们可能会标榜自己对反乌托邦三部曲多么喜爱,而他们可能实际上只看过动物庄园,因为后者只是薄薄一本。
他们动不动宣扬西方信教的人多么博爱,然而他们连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关系都理不清楚。
他们嚷嚷着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他们说的并不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种种思潮和原本,更多时候只是好莱坞拍了部大片他们觉得很自由很独立而已。
他们嚷嚷着要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他们读不来繁体字看不懂古籍,哪怕连鲁迅的书都未曾翻过,然后觉得这个口号喊起来不错就这么喊一下。
这年头,文化是奢侈品。
比起香蕉人,中国人这种称呼,其实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都是现代人。
而现代人,很少会被文化影响,他们只会被商品影响,只是有时候,资本的增殖会给自己包上一个好看的外套。
(我好像跑题了。。。。求折叠。。)
其实有一点问题是存在的,二代移民一般是最无法获得身份认同的人,一代移民和三代移民在这一点上都要好得多。
但是这个问题的来源并不是二代移民自己,而主要是来源于他们的父母。正是很多父母不顾实际情况,不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教育子女,最终导致了二代移民容易出现自卑,无法得到身份认同的问题。
一代移民需要了解的第一个事实是,你所有的归属感都是由你的成长经历导致的。你的孩子永远不会有你的成长经历,所以他的认同必然和你不一样。强求他可以有和你一样的身份认同是不切实际的,也是造成他内心痛苦,矛盾,自卑的来源之一。
很多其它回答里对这件事情的不在乎也是不妥当的。因为二代移民的身份里还是有移民这层元素的,他必然和其它主流美国社会里的人的身份认同不一样。如果他太想一样,那很可能就是带来内心痛苦,矛盾,自卑的来源之二。
其实正确的方式就是让他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就可以了。做自己,也是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可以产生很好的人格魅力的方式。这个思路其实就跟LGBT领域的斗争和诉求方式差不太多,除了不需要出柜以外,因为肤色一眼就能看出了了,免掉了出柜的步骤。
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了解到,他作为一个二代移民,和已经n多代美国移民就是不一样的,但这正是他独特的地方。他可以从自己的父母,近亲那里获得不一样的文化传承和感染,他是新的文化,思想产生的来源,这是他应该引以为豪的事情,当他长大了,他的成长经历会带来独特的优势。再然后就是需要有“社区环境”带来一定归属感,这就需要有类似背景的朋友,或者可以产生类似思想的朋友,比如各种族裔的二代移民,或者对此感兴趣的其他人。
最终的目的是,能让他做真实的自己,并且对此引以为豪。
我还没有真正移民美国,也没决定是不是要孩子。但是来美国结婚上学,呆了一段时间,对这个问题长了很多感触,可以说说看。
=======================================================================
我老爹是湖南人,和我妈在北京生下我。小时候我爸和我爸的同事都特喜欢拿我爸的家乡问题调侃我,说我是“湖南妹子”。我那时候感觉简直莫名其妙,我一直都长在北京,而我爸的老家是在乡村,电视上的农村都是又穷又破的地方,和我的生活没半毛钱关系啊。我连湖南什么影儿都没见过,凭什么说我是湖南妹子?
所以我那时候一直认为这是大人们在嘲讽我,拿我寻开心,下意识里觉得“湖南妹子”不是什么好词儿。 后来有一次被这样叫急了,我直接反驳到:我是北京妹子,不是湖南妹子,湖南又脏又丑是乡下地方! 然后世界就消停了……大人们再也不拿这个说事儿了。我爸当时的反映是哭笑不得,现在还经常拿我那时候的表现开玩笑。
但换现在想想,估计我爸他们听了这话,不会多好受吧。只是我当时是小孩,童言无忌,加上他们后来也意识到小孩又没见过他们的老家,被这么叫当然摸不着头脑。大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责备我。
后来我跟着老爹回老家几次。老家蛮好玩的,山清水秀,有鸡、有鸭、有猪牛羊、有院子,能上山挖笋,下河捞鱼,没事和邻居小孩打闹,去隔壁串门子。玩得不亦乐乎,我爸就说:怎么样?当湖南妹子挺好吧!说真的,当这个概念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体验后,确实就没那么反感了。后来我也从来没再介意别人叫我湘妹子了。
总的来说,有这个经历,我的立场应该是和香蕉人们站在一起的:我生长的地方才是我的家乡,这有什么错吗?大人总喜欢把自己这方面的立场强加给小孩,其实于小孩来说体验是非常不好的。
也证明了,你要是想要小孩认同你的家乡,不如多带他/她去生活一阵子,千言万语也抵不过鲜活的体验啊。
=======================================================================
而我到了美帝后又是另外一种体验。
老公是全家差不多都移民过来的广东家庭,就像楼上有朋友说到的,这样的家庭还算能比较好地培养孩子的家乡意识了。可是他家在美国出生的几个兄弟姐妹,仍然已经明显地感觉不怎么能愉快地玩耍了。因为他们家只教广东话给小孩,不教普通话,而我不会广东话, 所以语言障碍是实实在在的。
老公可能感觉还好些吧因为还有广东话可说,但我那几句英语真的做不到跟ABC神侃。再加上他们家族对自己的广东人身份是很有自豪感的,在我面前如无必要,不会讲普通话,所以每次聚会都是听他们谈笑风生而我在一旁干坐着。
其实面对着这样的兄弟姐妹感觉更不知所措,明明是中国人的家庭,中国人的外表,也不算是不会说中国话,但就是没法交流了,要说没有隔阂感是骗人的。
这种时候,我的心情又和我当年的老爸是一样的,只恨人家不是我的小孩,只是夫家的兄弟姐妹,如果是我自己的小孩,我确实会有想给他们洗脑的冲动。
=======================================================================
然而这话还是得说回来。
我有一个留学生朋友听了这个情况就特别不理解,说干嘛只教广东话给小孩?以后回了国都没法发展,只能在广东香港呆着,再说就连广东和香港的年轻人也都没有不会讲普通话的了吧,这样教育孩子图个什么?想什么呢?
实话说,虽然我能理解广东人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感,但我是有一点同意这位哥们的话的。
小孩说英语这事没法管,你又不能让小孩在美国没法生存,但是中文嘛,只要教广东话就好了,因为会了广东话就能和自己交流,至于是不是和广大中国人民能对接,其实是不太重要的,更是证明了其实你希望的只是孩子爱你自己和爱你的家乡,并没有上升到“爱整个中国”那么大。
然而孩子凭什么要爱你的家乡呢?人家有人家的家乡。
评论里很多人认为说这些是为了指责广东人,其实如果是”指责“的话,我更想指责的是所有怀着这种心态的父母:总想着通过教育把自己的小孩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想着通过培养小孩来寻找身份认同感,而不是学了别人的语言就成了别人家的人。只不过普通话父母们还可以仗着普通话的地位说我这是爱国情结,广东话父母没法掩盖罢了。
有些人,怕的哪里是文化流失,怕的只是“孩子不是自己人”“不再认同自己”罢了。哪有什么爱国主义?想要的只是爱父母主义罢了。
所以那些总觉得孩子是香蕉人是背叛文化的人,建议你们还是仔细想想,你究竟是觉得孩子背叛的是祖国,还是背叛了你?
父母总想着小孩要和自己一样是“XX人”,这是一种“情结”,而“情结”这东西往往是非理智的。你能让小孩接触不同的文化,但你不能强迫他们接受某种身份。如果这么不想让小孩变成香蕉人,那么只有两种选择:不要离开故乡,不要移民,不要在国外生下他/她。或者永远把他/她圈禁在海外华人圈里,说中文吃中餐上中国学校,隔离于国外社会之外。
很多人移民不都是图着国外的山清水秀、社会清明、收入福利吗? 占着国外的好,享受着优良的教育和福利,又想孩子不要西化、不要跟外国人混、认你的祖宗、服从于你,世界上真的没这么好的事。
=======================================================================
来美国后,确实有很多的Culture Shock,也有孤独,也能看到美国社会的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地方,也感受到了本地文化的难以融入,也有不轻的课业压力。但可能是我缺心眼吧,我没觉得有多么想家。煎饼、早茶、清粥、辣子鸡、大盘鸡、麻辣香锅我都在美国找到满意的了,还有各种各样的中餐和世界各国的美食,最近吃赛百味上瘾中,扯远了……除了找不到好吃的螺蛳粉以外没有不满意过吃喝。自己做饭也是天堂,哪国的料理材料都买得到,中餐西餐都能搞。父母想要说话就看视频,反正在国内我也很腻歪天天和他们住一起,他们想我也可以过来玩。我也可以看中国的网站啊,在淘宝买东西,也可以刷Quora,FB。美国的老师和同学都很秀逗,人很有趣,光看着他们耍宝就不图没有乐子。想和美国同学玩一玩就玩一玩,语言说不利落就当给人开心了。路边的美国大爷大妈都爱侃,侃一侃也不错啊。不想和当地人混的时候就自己回家写字画画上网。平时住乡下山清水秀,上班上学去城里热热闹闹。周末开车出去找一块风水宝地野餐画画。
总的来说在哪我都能玩的很愉快。我出国,图的就是冒险,就是要看新鲜的要看从没看过的,而不是跑了上万公里住到另一个华人圈里。所以我还是不太能理解所谓的家乡认同所谓的乡愁的。说难听一点,很多的这个愁那个愁都是闲出来的,如果真的这么愁,还是回国好了。如果不回去,在哪里不能吃好喝好玩好呢?世界这么好玩,生活这么丰富,哪有时间想家?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节目,让老外谈谈怎么看中国的陪伴父母、父母在不远游、孝顺父母之类的事情。老外就说,我老爸自己做学问,每天看书写字不亦乐乎,我们陪他他开心是开心,但也会嫌我们烦,当然文化不一样,但老外说到“你自己的生活很丰富,其实是不用怎么依赖子女给你快乐的”。我在这边看到的美国老人们往往也是自己寻乐,还和年轻人犟嘴,只要自己还能走就从不承认自己老,更不屑于要子女陪。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也一样,如果你的快乐和安全感只能通过你的老家、你的亲人、你习惯的环境才能给你,你的身份认同感只能通过把孩子禁锢在身边不去和外族接触和融合才能做到,你的自豪感只有通过说自己的惯用语才找得到,这跟只能依赖男友给予安全感的姑娘一样,很软弱很可悲,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可叹我们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精神空虚没法独立,还把要子女陪,要子女混华人圈也当做理所应当甚至美德来宣扬。
至于我以后的小孩,可能大概也会继承我的没心没肺,在哪里都吃喝玩乐,跟当地人Party拍拖飙车,开开心心地过活,再好不过,我怕的反而是他/她不能融入当地环境。如果真要拿他/她的西方思维PK我我也不怕,我本身的思维也半土半洋的,Who 怕 Who?
当然,小孩的中华教育,我还是有想法的。如果我今后在海外生小孩,也可以趁小让他/她在国内生活几年,这其中当然也有情结因素,但更有功利的因素: 在不同环境生活过,开眼界长见识的事,这是一个人人生的财富; 掌握两门语言,有条件甚至让我先生教他/她广东话,同时掌握英语普通话和广东话,这是硬实力,说不定靠这个吃饭都可以。综合起来看,这都是给小孩增长竞争力的事儿,未必跟民族主义有什么关系,既然有这个条件,又何乐而不为?
至于文化什么的,饺子筷子中秋节这些都是皮毛,又不难学,真正栖息着中国文化的是思维方式。遇到不同的事情,我可能会教给他/她关于中西方的不同思考方式。我虽然长在中国,但其实我妈是有意教了我一些西化的思维的,所以对美国人的某些思想并不陌生也不抵触,很多时候,多文化背景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尽管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而假如我有小孩,估计应该能更好的继承这一点,能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思考,这也是硬实力。
管它哪个文化好哪个文化不好,能让孩子今后生活的更好的文化,就是好文化。
=======================================================================
P.S.感谢大家的阅读和回复,没想到随便闲扯的回答也有很多人读,谢谢大家的支持!
很抱歉我小时候的‘事迹”可能会让很多湖南同胞中枪,在这表示歉意!也都是小时候不懂事时候的事儿了,现在都是成年人了,谈不上觉悟有多高,祖辈的家乡该尊重还是知道的。但我从小不生长在那,20多年来在湖南老家呆的时间加起来可能连三个月都不到吧。这样子我要是说“我对我的家乡有强烈认同感”“我爱我的老家”,反而矫情了,也不可能让人信服。所以我爱北京胜于爱湖南老家,这是肯定的。
这件事推而广之到香蕉人身上,一个从小到大没回过几次国的香蕉人的嘴里说出“我爱中国”,是不是也很不正常?一个人好好爱自己的家乡就好了,长大了学会尊重祖辈的文化,尊重别人的文化,这就够了。
也希望各位朋友不要把一个人小时候做的事推广到人家成年以后,说我现在也是个不认祖宗的地域狗,这样就太过分了。
至于广东朋友们评论到:我是广东人我自豪,能说粤语我就说粤语。我也表示理解,正文里我也说道广东人爱讲粤语再正常不过,只是出于做父母的“实用主义”,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我对“只教粤语”不太理解罢了。
我个人是希望要是有孩子如果有可能国语粤语英语都学最好了,当然,现实是可能并不能教孩子那么多,英语肯定还是最重要的,但是多接触一些语言,哪怕不熟练,对今后的发展也是好的。正文也是觉得粤语家庭有条件也应该教国语这样才好说真的能通行中国。可能我这想法比较虎妈吧,因为从感情上来说随着小孩融入新文化还是坚持老文化是个两难问题,很难有解。所以我建议大家放弃从感情角度来考虑,转而从功利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只要哪个文化对孩子好,哪个语言对孩子好,咱们又有条件接触,咱们就学。
很多人并没有希望孩子能多有本事,也不想孩子有学这么多语言的压力,只要能跟家人好好相处就好了。所以说这件事是为了证明,想要自己的香蕉人孩子学父母的语言,学祖辈的文化,有时候并非是多么理智的想法,就像楼上朋友说的,“孩子继承的只是父母的怀旧和乡愁”罢了。
凤凰社:
比尔转述邓不利多的话, 只要不把他从巧克力蛙的卡片中撤下来,他们做什么他都不在乎。
邓不利多卡片:
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巫师
邓布利多广为人知的贡献包括:
一九四五年击败黑巫师格林德沃,
发现龙血的十二种用途,
与合作伙伴尼克·勒梅在炼金术方面
卓有成效,邓布利多教授爱好室内乐
及十柱滚木球戏。
虐。。。
凤凰社:
比尔转述邓不利多的话, 只要不把他从巧克力蛙的卡片中撤下来,他们做什么他都不在乎。
邓不利多卡片:
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巫师
邓布利多广为人知的贡献包括:
一九四五年击败黑巫师格林德沃,
发现龙血的十二种用途,
与合作伙伴尼克·勒梅在炼金术方面
卓有成效,邓布利多教授爱好室内乐
及十柱滚木球戏。
虐。。。
...
2016年2月21日更新:
感谢点赞的各位和评论区的汉子们!正好这两天我家那位把他的三角铁拿回来了,于是就拍张照在这里作为补充吧。他的主项并不是交响乐,比他装备NB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这里面大概分为三个部分:三角铁、槌和夹子。
三角铁有两个,分别为4 inch和6 inch的。其实一般交响乐用6 inch的就够了,4 inch的用在一些现代音乐作品中。这俩三角铁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你可以看到表面那些不光滑的部分,都是一锤子一锤子砸出来的坑,所以每一个不同位置的音色都不一样。
槌有十几根,有金色有银色有粗有细形状各异的那端是用来敲击的,按乐曲的情绪和强弱记号来选择不同的槌演奏,声音也不尽相同。
那俩夹子是自己搞来的,用钓鱼线将三角铁挂在夹子上进行演奏。夹子的好处有两个:其一是手持演奏时减少对绳子的控制,从而尽量避免对三角铁震动的干扰;其二是可以将三角铁夹在谱台或者别的什么上面,从而可以双手进行演奏,在快速乐章中可以更好的保证效果。
---------------------------------------
以下为原答案:
看到还没人具体回答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所知道的好了。以下基本适用于大部分正规编制的交响乐团(主要是美国),越好的团越难越严苛。
信息来源:美国一线音乐学院教师以及他们的盆友口述(很多乐手都兼任教职啊)
1. 背景知识
在交响乐团中,广义的打击乐其实是分为定音鼓和打击乐,这两者其实大致可以看作不同的声部,不管是编制、招聘,甚至是在演员表名字的写法和位置,都相对独立。
定音鼓:顶级乐团中的定音鼓是不兼任其他任何打击乐的。也就是说,这个人,每首曲子都演奏且只演奏定音鼓。当然,混迹学生乐团多年的我,表示啥跟啥没一起打过啊 =3=
打击乐:其他的都算在这里。每个人每首曲子的分工都可能不同,一首曲子同时演奏数种乐器是常见的,分工一般由打击乐首席决定。善良的作曲家会把可以由一个人演奏的声部放在一张分谱上。
打击乐大致可以分两类——
旋律类:木琴,钢片琴,管钟,马林巴,颤音琴 (后两种为非常重要的打击乐器,但不常使用在交响乐作品中,故列在最后)
非旋律类:小鼓,大鼓,镲,三角铁,铃鼓,音树,沙锤,响板/棒,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玩意
大概情况就是如此,如大家所说,其实并没有所谓“专门敲三角铁”的人,但要是因为你三角铁敲得好,老让你敲,那就另说了。由于打击乐声部一人身兼多职,排练演出还是挺忙的!_(:3」∠)_
2. 顶级乐团面试
因为三角铁的演奏者属于打击乐声部,所以其实就是讲讲顶级乐团中打击乐声部的面试吧。当乐团有空缺时,通过各种渠道贴出招聘。招聘启示与其他工作无异,只是多出来一个repertoire list,也就是交响乐片断列表,一般涵盖所有常用乐器。
招聘流程:跟普通工作一样,求职者们将简历连同录有演奏指定交响乐片断的录像(DVD或其它形式)提交至应聘乐团,乐团进行审核和考量后决定final list进行实地面试(Audition),一般4人,最后择优录取。录取人数一般为0~1人。
面试(Audition)内容:上文说到了要考交响乐片断,组成一般是小鼓,大鼓,镲,三角铁,铃鼓,键盘类木琴和钢片琴至少有一个。曲目选择范围很广,比较经典的有肖七,肖十的小鼓,火鸟的木琴,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柴四的镲,勃拉姆斯四的三角铁,狂欢节序曲的铃鼓等等。
除去交响乐片断,有些交响乐团会有一个键盘乐器solo的曲目要求,一般为马林巴,曲目难度较低(相比独奏,但打好也不那么容易),通常是巴赫(大无或者小无)。
另外,一些基本功也可能是考量内容,例如小鼓渐强渐弱长滚奏、各种乐器的视奏等。
需要一提的是,寄录像阶段的片断和最后面试的片断可能会是两个list,面试的list通常一种乐器有好几个片断,供评委选择,录像的list更为简短(毕竟要看好几百份)。
谁是评委:一个职位,寄来的录像带成百上千,假如你实力运气都非常爆棚的成功进入了最终实地面试的final four,你会面对谁呢?评委一般5人左右,其中三人是基本固定的:乐团指挥、乐团首席(小提琴)以及打击乐首席。另外两人可能在打击乐副首席、定音鼓、木管首席、铜管首席等人之间产生。也就是说,评委里面真正的行家只有2人左右。
评审及结果:什么样才能面试成功?这个问题我跟别人讨论过无数次都没有确切的答案。在其他工作的求职过程中,我们常说,最重要的是适合。放在这里,我觉得也是非常正确的。
相信我,顶级乐团的招聘到了final four,演奏水平上基本都是神级,那挑的是什么呢?大概就是合适二字。面试其它工作是,这个合适可能体现在性格谈吐、沟通技巧、价格观、甚至是眼缘上面,在交响乐团面试里,可能就体现在音乐处理、用槌的方式和偏好、甚至音色、速度、音量上面。评委中的大部分人,由于对打击乐的技术不是非常了解,评判的也多半是“此人是不是适合在我们乐团中演奏”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跟乐团的风格以及个人的偏好关系太大,实在无法一言以蔽之。
为了达到这个“合适”,通常的做法是去找你要面试的团的首席上小课。除去提前认识认识扯扯家常这些隐性的好处,最重要的是让你了解你要面试的这家乐团的风格,从而对症下药。
至于结果,我上面提到过录取人数为0~1人——没错,很多时候招聘进行了几个月,最后一个人都不会录取。为啥呢?没找到完全合适的呗。说到这个,必须得提一提顶级乐团的待遇:高薪(100K+)、稳定(混到拿tenure之后无法被炒)、轻松(每周工作20~25小时左右,每年8周以上带薪年假)。这直接导致了两个问题:招人的时候无比谨慎,非最好最适合的绝对不要,并且绝对不会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打击乐空缺。至于空缺,少一个打击乐是要紧事吗?并不是。大量浪漫时期以前的交响乐作品,只有定音鼓,甚至连定音鼓都没有。虽然美国乐团喜欢演浪漫时期之后的作品以及现代音乐,但是在选曲上面做做功课,抵消少一个打击乐的影响,撑个一年半载甚至更久根本不是问题。
3. 一名致力于投身交响乐团打击乐声部的年轻人的生存及升迁之路
作为一名打击乐手,可选择的道路有很多,进交响乐团是其中的一条。这条路的理想路径是:专攻交响乐的打击乐演奏硕士甚至是博士毕业 ——〉小乐团打击乐手 ——〉二线交响乐团(如SF,Honolulu)打击乐手 ——〉五大团打击乐手。能跳过任意一环都是生命的奇迹,可以买彩票!
乐团之间的跳槽,纯靠投简历寄录像去面试成功的,大概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很多都是靠推荐,或是一些其它的机会。这就是一个靠关系的世界啊,到哪儿都一样!顶级团的指挥(其实一般也是乐团的music director),也会跑去看其他团的演出,发掘一些好的乐手,推荐到自己的团来面试。这种情况下,通常可以保证你进入到实地面试环节,能不能拿下还是要真刀真枪的干掉你的对手,打服对面的评委。
混进了团里,就一个字——熬!熬够了年资拿到tenure,不用担心丢工作。想要团内晋升,只有等待。等啥?你前面那个人的退休或者跳槽,这件事,等个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常有。
我好像跑题跑得有点远…… 马上就回来!
4. 三角铁也有春天
如果你要问,看来三角铁一点也不重要,那三角铁到底能不能成就大师?我要响亮干脆地回答一声:能!
Alan Abel —— 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乐器制造家。曾任美国五大团之一的费城交响乐团打击乐副首席,执教于Temple University,于1998年入选打击乐名人堂(PAS Hall of Fame)。他所制造的三角铁已经成为他的标志,纯净、清亮的音色让他的三角铁成为了专业领域里最受欢迎的产品。他的学生基本上都走得是进交响乐团这条路,并且有种自带光环之感。
这里引用他入选名人堂时候的一句评语吧:
Many percussionists have a connection to Abel through one of their instruments: the triangle.
然后,在现代音乐大行其道的今天,三角铁也不只是一种交响乐团中的色彩乐器了。各种你能或者不能欣赏的作品中,三角铁的用处已经超越了三角铁本来的范畴。有个作品叫Three Angels, 是由三名演奏者,每人三个不同尺寸的三角铁,一共九个三角铁来演奏的。好不好听我就不评价了,毕竟作曲家是个可爱的老头,长相和穿着都像圣诞老人~ ƪ(‾ε‾“)ʃƪ(‾ε‾“)ʃƪ(‾ε‾“)ʃ
说到底,三角铁这件事,没那么玄乎,也没那么简单。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能看完的我敬你是条汉子!
...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 糖丸!
太好吃了!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队吃药,我一边乖乖站队一边奇怪为啥没人哭,后来到我了,吃了一颗,哇(๑ŐдŐ)b!好好吃!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以为从此一天吃一颗……然后希望破灭……>_<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