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医治病是否有效果?(仅限于效果)? 第1页

  

user avatar   soft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老婆每年春天都会不明原因的咳嗽,而且咳嗽的时间很长,我说她是百日咳,作为鼻炎慢性咽炎治了很久都没有效果,查了过敏源也不是这个原因,朋友推荐了一个福田中医院的李医生。


第一次去看,开了一副中药,吃完马上就不咳了。真的是马上,杯子都没有放下就觉得喉咙不痒了。吃完一副药再去看医生,对药方做了些调整,再吃两幅真的就好了。


第二年,又犯病了,这次直接就去看这位李医生,果然是同一个药方,抓回来吃了效果仍然是杠杠的。有时候为了开药非得去医院看病,就拿着方子去其他中医院,医生多半照着方子开药就完事了。


第三四年,不去看了,直接用那个方子去抓药,一样有效果。


今年又咳嗽了起来,吃个药没用,再去看这位李医生,他已经从医院跳槽去了一家私人医馆,挂号费有点小贵。由于疫情其中一次还是远程视频问诊。第一幅药吃完没效果,再看然后吃了第二幅,感觉病症更严重了。换了家医院,医生看一眼说估计是过敏,开了最最最普通的抗过敏药,这次马上就好转了。


综上,总结上述就医过程,我有两个体会:

  1. 今年这个咳嗽估计和往年不是一个原因引起的,但症状差不多,至少医生是当作同一个病来开药的。在辅助检查方面,中医可用的工具可比西医少多了,真个真不是什么好事。
  2. 某些药方真的挺有效果,不深入研究一下为什么就可惜了。不过我深度怀疑某种药物里面含有神经类镇静成分,否则不可能这么快见效。
  3. 中医对于为什么有效,为什么无效的研究,特别是定量的研究还是很不够。很多医生也是拿着几个验方去撞患者,碰上有效的就是神医,无效的他会自己走人的。


user avatar   meng-zhi-chi-chi-61-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又要来黑中医了。

先说答案:有效果。

先不说中医,只说中药。中药的问题不在于“无效”,而在于“谁有效”“有啥效”“多有效”。

我举个我最擅长的例子。

白虎汤是一剂“有点效果”的退烧药,退烧效果大约是普通退烧药的1/10。退热,机理明确:芒果苷+一定量的血钙含量提升。但它的效果仅限于退烧,任何宣称的其他作用,哪怕加茯苓,加糯米,甚至加人参,都是扯淡。目前的证据来看,它就是个退烧药,药效还很一般的那种。

我也不知道其他效果都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我估计上面这段话肯定有人反驳,这种反驳的行为恰恰证明了本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再说中医。

治病是分步骤的,最粗略的划分就是诊断和治疗。

在诊断一途上,但凡屁股没歪到姥姥家的,都得承认中医已经被打得找不着北了。说学逗唱,啊不是,望闻问切的传统艺能早就被影像科听诊器血常规心电图取代了。

题外话,对着化验单能说出虚实寒热那一套的我认为都是人才。

咱们就专门来说治。

说到治疗就不得不说开药,说开药就不得不说千人千方。

我问过不下100个中医粉同样的一个问题,逻辑差没听懂的大约有80个,逻辑好听懂了要点脸直接面红耳赤退散的大约有15个,听懂了还不要脸跟我对线的,有5个。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千人千方有一个隐含前提:医师要对所开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足够掌握才行。否则如何保证A患者的10g大黄和B患者的9g,有效成分是不一样的呢?

那么悖论就来了,中医粉经常宣称同样的药材在不同年份、产地甚至种植姿势下,药效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尴尬了对不对?A患者遵医嘱抓了10g大黄是去年产的二级品,但是B患者抓的9g大黄是今年的一级品。原本医师的用意是要A用的大黄比B多,然而很容易算出来,事实是恰恰相反的。

所以到底是千人千方有问题?

还是药材的药效差异有问题?

我不知道本回答下面会不会有新解释,我想先把最牛的解释摆出来:

西药的“有效成分”解释不了中药。

如果您想用这个理由,就先省省键盘吧。




  

相关话题

  新冠疫情期间,中医黑怂恿患者抵制中医中药,算不算草菅人命? 
  大家都怎么看待学中医的学生? 
  中医和西方传统医学有多大差别? 
  临床医学出来是不是很难找工作啊? 
  有博大精深的中医,为何中国癌症生存率明显偏低? 
  现代中国人为什么不把古代中医进化成现代医学? 
  中医误诊过你的病吗? 
  为什么有部分中医或中医粉会认为年轻时吹空调会导致老年时患上关节炎或关节疼痛? 
  怎么看待老中医黄世一验孕十验十准? 
  如何反驳「中医如果有用,古时候的皇帝就不会(很多过早)病死」这句话? 

前一个讨论
25岁业余球员转型当门将应该如何起步?
下一个讨论
如果世界上没有核武器,现在的五常还能当五常吗?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