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知乎上详细地分析过一次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从取象比类的本质看,它属于思维领域的内容,而且大量采用了联想等非逻辑方法。在科学方法上能和它对应的就是形式逻辑。取象比类这种非逻辑方法和科学使用的形式逻辑当然有天渊之别。
题主觉得取象比类属于“归纳”,那么我就来举几个现成的例子。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科学里的“归纳”,也就是形式逻辑里的“归纳”是一个什么东西。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是从多个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属性、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如果设Mi(i=1,2,…,n)是要研究对象M的特例或子集,若Mi(i=1,2,…,n)具有性质P,则由此猜想M也可能具有性质P。这个“归纳”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步骤,第一是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是在研究对象集中划分子集(当然不划分的话那就是完全归纳法了);第三则是属性抽取;第四是比对校验;如果发现有误,则进入第五步从头进行纠错循环。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取象比类。我不否认中医在使用取象比类时,会有确定研究对象,抽取属性和比对的过程。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古代的中国人思维里根本没有“逻辑”这个词,所以他们多数时候也不会按照这种过程走。现在举第一个例子:五脏和五色的来源。
大家都知道中医中五脏和五色,是以五行为基本模板,通过取象比类推及而来。五脏及五色的整套逻辑模型和五行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这就是所谓的“取五行为象,类推五脏和五色的属性”,典型的取象比类手法。然后我们看看它的思维过程有没有科学中“归纳”的关键步骤。第一是确定研究对象。五行、五脏、五色分别是什么?五行在自然语言的层面,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在这个层面它确实有研究对象。第二个划分子集这个就先不要求它了,看第三个,属性抽取。从五行中抽取的属性,也就是“象”,包括五行相生相克等一系列关系。通过取象比类把它抽出来了,然后类比到了五脏和五色中。也就是说,类似于科学“归纳”中的属性抽取,条件符合。但第四个比对呢?没了。
科学方法的“归纳”,如果在比对的结果上发现不符,结论就是假设错了,这条属性抽取或是研究对象的划分前提肯定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就要倒回去重新检查。但中医呢?你尽管比对,无论你比对的结果如何,我取象比类提炼的规则是否符合实际,我这条都是中医理论了,被固定下来了,它TM的就被当真理用了。题主去看一看,中医脏腑理论、五色理论这两项是不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被写进《中基》且被广泛应用?相信这个事实没人敢否认吧。所以取象比类可以不符合形式逻辑里的“归纳”。
再举一个例子,前几天刚被药典删除的正统中医药用法——穿山甲能通乳。研究对象——穿山甲。穿山甲能打洞嘛(关于这一点是否事实先不论)。然后属性抽取,取“象”中的“象思维”发散过程来了——获取穿山甲身体的某些部分,也就具备了类似其打洞的“通窍”能力。最后是类比到“通乳”这类事情上,进而完成整个“取象比类”思维过程。那么类似于科学“归纳”方法中最后的比对过程呢?即使有失败案例也完全不影响“穿山甲能通乳”的结论。比对,以及纠错循环这些东西对中医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在中医治病的实证过程中,凭借药物的毒性、干扰作用或安慰剂效应,已足矣将取象比类形成的结论解释成或然性的,即“有时有用、有时没用”,这对中医来说已经够用了一一你看中医有时候能治好人,对不对?然后他就说他玩的所有内容的是对的……
从取象比类的思维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形式逻辑中的归纳必须对需要做比对的所有研究对象都做属性抽取,但取象比类只对被取象的事物做属性提取,根本就不用对类推的那一类事物做属性提取。也就是说,取象比类只是为了把它想要的属性从这个东西复制黏贴到其他东西身上。至于贴没贴上,关它屁事,中医理论和方法对此概不负责。这已经说明取象比类不是“归纳”。它就是可以天马行空,拉完屎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不需顾及后果的东西。
当然,我上面说的例子还是中医理论中位于自然语言层面可以解读的部分内容的思维方法。中医理论中还有大量位于玄学层面,语义上找不到指称,没有本体的部分,他们在第一点研究对象上是完全不合格的(譬如中医中的“肾”既可指自然语言中的器官“肾”,也可以指玄学语言中定义的符号“肾”,两个本体相互窜用,不用语言分析方法你根本无法区分两者。中医中的“白色”等等概念也是如此)。在此基础上使用取象比类,完全就是毫无意义的思维发散过程,形成的不知道多少阶多少元的垃圾模型对指导实证没有任何实用性。因此取象比类本身是一种不科学的方法,在中医医理中还和其他不合理的玩法混杂在了一起。我建议题主不用在这种垃圾上浪费太多时间。
本人之前写的解构中医理论的内容,其中有一个子链是关于取象比类的:你听信过最久的谣言或谎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