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进化似乎无情地将生命形式从简单走向复杂?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命演化实际和地球的演化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地球的演化是生命「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接下来,本回答从地球波澜壮阔的演化史开始讲起。

50亿年前,星际尘埃经过数百万年汇聚,形成了数百颗原始的行星,地球便是其中之一。

45.4亿年前的原始地球,表面温度高达1200℃,沸腾的熔岩。没有氧气,充斥着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

火星大小的忒伊亚行星与地球发生碰撞,1000年后,形成环绕地球的尘埃环,并逐渐演化出直径达到3000公里月球,距离地球仅2.2万公里。

地球昼夜只有6小时,虽然开始冷却,但温度依旧还很高,原始底壳和海洋形成,尚没有形成生命的要素。

数亿年后,地球遭遇超级流星大轰炸,一轰炸就是上亿年,月球上的大型陨石坑就是在此时形成。

这些流星带给地表丰富的物质(例如地壳中的黄金),还包括水分。液体海洋逐渐形成。

天空电闪雷鸣,原始大气中的甲烷、氨、氢气等等,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有机小分子,氨基酸、氰化氢、尿素,以及甲醛等。

早期生命诞生的基石也可能是星际陨石或者彗星所带来,例如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上存在原始有机物。[1]

总的来说,有机小分子的诞生,自然条件下难度并不会太高。

这些小分子,经过团聚作用互相结合,形成“团聚小滴”的凝胶结构,这又被称为团聚体。一些获得原始催化作用的多肽,催化其中的葡萄糖或者氨基酸,就可以形成原始的代谢。如果团聚体吸收外界物质,它便可以增长。[2]

富含赖氨酸残基的碱性蛋白,能有选择性地和多聚C(胞嘧啶),以及多聚U(尿嘧啶)结合。而富含精氨酸的类蛋白能选择性地与多聚A(腺嘌呤),以及多聚G(鸟嘌呤)结合……

诸如此类的联系,原始蛋白可以把信息传递给原始核酸,在一系列相互作用中,原始的遗传密码可能由此开端。

不过也有依据证明,RNA的复制,不依靠酶也能完成。例如,1967年,美国植物病毒学家Diener发现,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致病因子,是一种没有外壳蛋白的RNA裸体分子。

早期的原始生命起源,可能先有蛋白质,也而可能先有核酸。

无论怎么样,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诞生了最初一批能够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物质。

这些原始类生命物质最开始,是不存在真正细胞膜的。当遇到环境的变动,它们极其容易分肢解体,遗传信息便无法传承下去。

但一些原始类生命物质,和一类薄层膜状,封闭流体的有机化学物质结合在了一起。这些类似脂的物质,也是自我汇聚形成。但与类生命结合之后,成为了更有优势的组合。[3]

细胞膜的形成,也标志着真正生命的诞生。

原始细胞膜,令原始生命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还是自我新城代谢、生长复制,都更加的具有优势。

此时,正值40亿年前,当前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LUCA,极有可能只是无数原始生命中的一个。它们可能是在深海海底热泉中的一系列反应中诞生。

其它原始生命在物质交换、新城代谢、生长复制方面,可能拥有一些缺陷。它们最终没有传下后代,传下后代的仅仅只有LUCA

LUCA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但只有符合40亿年前,地球原始环境的后代才能生存下来。任何不能适应环境的突变个体,都会被淘汰。

原始海洋中没有氧气,LUCA传下的早期后代只能是无氧代谢的古细菌。任何在此时期,迈向有氧代谢步伐的后代,都不可能存活。(如果你要把有氧代谢判定比无氧代谢更加的高级,在此时的地球环境,是根本不成立的。)

自然状态下,形成有机物的效率是极低的。最开始的所有原始生命,都可以认为是消费者。它们消费的,全部都是自然状态所生成的有机小分子。但在基因的随机突变中,一些原始细菌,例如紫菌和绿菌的祖先,偶然间捕获的硫化物(例如硫化氢),在光照下与二氧化碳发生了无氧光合作用。

由于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效率,远远高于自然状态下,所以这些无氧光合作用生物,很快成了早期生命界的主流。

这些无氧光合作用的原始生命,继续发生着一系列原始的随机突变,一些演化成了今天的紫菌和绿菌,也有一些原始光合生命的还原剂发生了改变,从硫化物变成了水(氧化氢),它们则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4]

由于这部分细菌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以及早期硫化物的消耗,它们渐渐成为了早期生物界的主流。

于是,在35以年前,蓝细菌(蓝藻)出现了。

早期大气中的氧气比率,开始逐渐增加。

此时的原始地球,几乎全部都是厌氧生命。随着蓝藻的繁荣,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开始了。

无数厌氧古细菌灭绝,随机演化出来的少量有氧呼吸细菌得以繁衍生息。

此时的生命,无论有氧、厌氧,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的高低等级,或简繁复杂之分。仅仅只是因为适应环境的营养演化不同,而带来的种群兴衰而已。

因为蓝藻的繁荣,在接下来的长达十亿年的过程中,地球环境和大气比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高温高盐环境中的一类原核生命,遗传物质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演化成了古核生命。[5]

由于大气中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消耗,23亿年前发生了休伦大冰期。全球温度下降到50℃,整个地球出现长达1.6千米厚冰层,化身大雪球。绝大部分的原始生物灭绝,仅仅只有热泉附近的生命才得以生存。

然而在极端低温下,大量的古核生命也逐渐灭绝。不过一些后代的遗传物质,进一步发生了改变,形成核膜,演化成真核生命,在低温低盐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

数亿年的休伦大冰期灭绝了绝大部分的原始生命,随着火山活动,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地球冰川融化,更具有环境优势的真核生命逐渐发展壮大。

因为生命演化的迭代本质,此时的真核生命已经比原核生命更加的复杂。且对于当时的环境适应性来说,已经表现出“高等”。生命的演化的本质,仅仅只是迭代。而环境在淘汰不适应的生命体的过程中,存活下来的生命体只要比以前的生命更加具有竞争优势,它就能成为优势物种。这便给人一种,生命由此「进化」的表象。

18亿年前,真核生命出现。但由于地球环境的恶劣变化,一些掌握休眠能力[6]的原始生命能够躲过一些大灭绝事件,它们更多的传承下了后代,成为早期生命的优势物种。

可能因为共生、细胞分裂误记,或DNA纠错等原因,环境对劣势物种的不断淘汰的过程中,最终导致了有性繁殖的出现。

随后不久,真核生命吞噬革兰氏细菌共生,同化为线粒体;吞噬蓝藻共生,同化出叶绿体。这两大分支,都因为新陈代谢的效率空前提升,成为了优势物种。

12亿年前,罗迪尼亚大陆形成,早期的真核生命聚集在一起,出现了海绵、变形虫等原始多细胞生命。随着细胞个体之间联系的加强,由简单的连接,变成神经连接,生命体的形式变得更加的完整和复杂。

但在8亿年前,地球再次出现一次大冰期,被称为雪球地球。在这样恶劣环境变化之下,只有再次经历一系列变化的生命,才能生存下来。

在不断的迭代之下,出现了原始腔肠动物,蠕形动物,成在6.3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繁荣。

代表物种有:狄更逊水母、三分盘虫、查恩盘虫、球栉水母、斯普利格蠕虫。

埃迪卡拉纪末期,地球环境再次出现恶劣变化,发生灭绝事件。

一些偶然间演化出甲壳的生物,获得生存了优势。于是在5.4亿年后成为了优势物种,由于坚硬甲壳、口器、身体分节、中枢神经的改变,这些生物有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优势。

于是出现了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在寒武纪时代,环境无比优渥,可以说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伊甸园。

几乎所有动物的门类,以及主要的器官,都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节肢、软体、脊索、腕足、棘皮动物、纽形动物门……

眼睛、分节、附肢、外骨骼、贝壳、神经节、脊索。

在相对固定环境下,生物的演化,主要取决于内部竞争。

此时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奇虾,虽然体型尚且只有半米,但已经具有后世掠食者的一些共性。

进入奥陶纪之后,臭氧层出现,早期植物登陆。

生命演化进一步繁荣,食物链结构,也进一步复杂。

食物链顶层逐渐被三叶虫多样化头足纲的房角石,以及螯肢动物板足鲎所取代。这个时代,无异于是无脊椎动物的巅峰,此时早期鱼类已经出现,以星甲鱼为代表。

虽然星甲鱼已经是脊索动物,在通常人的理解是,它是比房角石,或者板足鲎更高级的。然而此时的星甲鱼,仅仅只能身披外甲、并依靠足够灵活的身躯,在大型节肢动物的统治下忍辱偷生。

然而地球遽变环境,永远不会让生命通过内部竞争演化。

  • 个人认为,单纯的内部竞争, 实际,反而可能把生物演化推向死胡同。

4.5亿年前,一颗系外恒星突然爆发伽马射线暴,奥陶纪大灭绝发生。

生命演化史上的第一次大清洗,85%的物种灭绝彻底消失。

天敌的消失,再加上身披铠甲,身形灵活,鱼类在生存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优势。

于此同时,板足鲎中的一支,翼肢鲎也因为竞争对手的消失,开始野蛮“演化”,出现了长达1.5米的个体,称霸原始海洋。而大型房角石全部死亡,小型房角石则往鹦鹉螺方向猥琐发育。随着陆地环境被早期植物的改变,节肢动物逐渐登陆。

鱼类内部,因为有颌鱼类的出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统治地位,翼肢鲎很快被碾压,并出现了身披铠甲、数米长的盾皮鱼类。

因为鱼类激烈的内部竞争,肉鳍鱼提塔立克鱼登陆,向四足类动物演化。

3.55亿年前,太平洋内火山大喷发,一喷就是两百万年,迎来第二次生物大灭绝,泥盆纪末大灭绝,78%的海洋物种消失,提塔立克鱼的后裔逃过一劫。

在海洋生物遭到重创之后,陆地生物全迎来繁荣,出现了3亿年前的石炭纪巨虫时代。

例如巨鲎和巨型节胸蜈蚣。

不过登陆脊椎动物,因为优越的神经系统,渐渐占据了优势,绝大部分的巨虫,为登陆脊椎动物提供了物种大繁荣的基础。

羊膜动物彻底摆脱了水生,演化出俩大分支,蜥形纲和合弓纲。

石炭纪末期小型灭绝事件,雨林崩溃,森林分裂导致许多植物变小,反而给羊膜类动物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随后的数千万年,环境安逸,爬行动物(蜥形纲)和类哺乳动物(合弓纲)在内部竞争下,争相演化。

不过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发生了史前最大的大灭绝之后。板块移动,火山喷发,大气成分发生改变,90%的物种灭绝。其中海洋96%,陆地70%。

食物链等级全部颠覆,曾经的劣势物种,再次出现物种爆发。早期恐龙很快出现,逐渐称霸海洋和天空,甚至蛇颈龙之类的,还重新回到海洋称霸。

  • 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
  • 最大的史前鳄类——帝鳄
  • 最高的恐龙——波塞东龙
  • 还有早期暴龙-帝龙
  • 以及鸟类的祖先小盗龙

有胎盘类哺乳动物攀援始祖兽,苟着,只有25克左右,甚至比现代老鼠还小。

6500万年前,天上弹来一颗小球。白垩纪大灭绝,75%的物种灭绝。

大繁荣的蜥形纲,直接被一巴掌打得支离破碎。

苟着的哺乳类很快抓住了机会,开始填充暂缺的生态位。

残存下来的近鸟类,发现大地上已经没了生态位,不得不飞向天空,开发出了一片全新的世界。

不过陆地上,迎来哺乳动物的辉煌,甚至重新回到海洋称霸。

2亿年前,开始形成东非大裂谷,青装高原不停拔高。

2500万年前,非洲气候聚变,影响了猿类的进化历程。

接下来的1000万年,森林古猿出现,然后被迫走出森林,在非洲草原上开启了走向人类的进化之旅。

是的,生物的「进化」,完全由恶劣的环境鞭策着前行。

这是无情的。

任何不能适应环境的全部灭绝。

虽然环境是无意志的,它不会存在制造更加复杂生命形式的目的。但生命迭代的本质,令它们演化的后代逐渐的而复杂化。

但复杂并不等于高等。

“高等”生命演化的背后,更是藏着一场神经系统革命:

相关的内容较多,就不一一赘述,可以看我的较为系统完整的这个回答:

总的来说:

生命演化,本身只是基因突变的一个随机过程。但是,环境却对突变后的个体,进行了选择。环境是绝对无情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罢。高等也好,低等也罢,任何不能适应环境的生命,全部灭绝。

然而,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那些更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强的应变性。这就令他们的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生命演化又只能迭代,也就是做加法。哪怕某一种形状的消失,也仅仅只是基因的屏蔽(外显子转变成内含子,成为所谓的废料DNA)。

这就造成了生物的后代往往比祖辈更加的复杂,如果恰好环境的聚变,令它们能无比的适应环境,甚至往往比早期物种,更加具有竞争性,于是就出现了「进化」的实质。

但同时,如果一个物种,从诞生一开始,它们就一直适应环境,它们就会成为所谓的活化石,只会在同样的体系下随机的「演化」,不会存在所谓的「进化」。例如,蓝藻。

也就是说,生物的「演化」是无定向的,在环境的参与之下,一些生物系统出现一系列的变化,更加的复杂且具有应变性,它们更加的适应后来的环境,于是出现了本质的「进化」。

我在神经系统革命的那个回答里,有个关于抛硬币的比喻。为了帮助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我在这里进行一个比喻的变形:

生物演化的随机性,就如同我们抛硬币,正反面的随机性。例如,抛硬币10次,就是生物随机演化10次。让1万个人来猜硬币,凡是猜错一律枪毙。那么抛了10次硬币之后,大概会有几个人依旧能活下来。

硬币的判断越往后,越显得更加的高级、复杂,或者具有「进化」性,但本质上,只是恰好猜中了而已。

地球环境受到宇宙射线、太阳活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大气洋流等各种各样的影响。当生命经历一场物种大爆发之后,环境淘汰了所有不能适应环境的,于是给人优势种「进化」了的表象。


回答延伸:

evolution,本意是演变发展,翻译成学术用词时,使用了「进化」。

很多人认为「进化」应该翻译成「演化」。

当实际,单单「演化」这个词,也无法概括evolution。

evolution的动词是evolve,源于拉丁语,本意是将卷着的物体展开。[7]

所以,evolution最初的意思,根本就不是「进化」或者「演化」的意思。仅仅是生物学家Albrechtvon Hailer,在200多年前,解释“先成论”所使用的词汇。先成论认为万物有着先天的雏形,发育过程中就像“展开”一样,成长而成。

几十年后,生物学家Herbert Spencer,第一次把evolution用在了生物演化上。而这个时候,人们对生物演化的理解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是的,就是和题主的理解一样。)

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对生物演化的理解,普遍认为是「进化」的。所以,evolution翻译成汉语「进化」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后来达尔文沿用evolution时,解释为:

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

如果翻译成四个字,那就是:迭代变化。

实际在达尔文的解释里,它既不是「进化」也不是「演化」,但它也可能包括「进化」或者「演化」。因为modification的词意是远远宽于「进化」和「演化」的。

其实,对于没有真正完全弄清楚生物evolution的真理之前,解释为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无异于是最合适的。

我们知道,基因突变是没有方向性的。这也是大部分人认为evolution应该翻译成「演化」的根本原因。然而自然对生命的淘汰,却是有方向性的。例如,生命起源的无氧环境,以及后来逐渐成为有氧环境,都决定了两个时期生命演化的不同道路。

所以,在一定的范畴下,认为生命是「进化」的,实际并不是错误。

但环境却又是变化的。往大了说,地质年代往往代表着环境的遽变;往小了说,日升月落,甚至是风吹草动,都可能造成一些生物原本的「进化」成了不能适应环境的“退化”。

「进化」的秘密,如此而已。

参考

  1. ^ http://www.cas.cn/kj/201712/t20171205_4625778.shtml
  2. ^ 何自珍.蛋白质和核酸起源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04):316-320.
  3. ^ 滨. 基于十二烷基硫酸囊泡、蛋黄卵磷脂质体的原始细胞膜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8.
  4. ^ 梅冥相,高金汉.光合作用的起源:一个引人入胜的重大科学命题[J].古地理学报,2015,17(05):577-592.
  5. ^ 黄艳萍,肖义军.极端环境中的生命——古核生物概述[J].生物学教学,2019,44(01):2-3.
  6. ^ 谢平.从生态学透视生命系统的设计、运作与演化——生态、遗传和进化通过生殖的融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7. ^ 顾红雅. 有关Evolution的中文翻译[J]. 植物学报, 2015, 050(002):148.



  

相关话题

  菌丝系统是什么?菌丝系统真的像互联网一样在森林土壤下传递信息供养森林吗? 
  为什么关于生物的科幻作品较少,并且生物发展在那些小说中较少提及,像人类寿命、大脑、躯体、都没有变化? 
  分子人类学推翻了哪些传统观点? 
  高维度世界的生命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为什么说两条腿的就应该跑不过四条腿的,有科学根据吗? 
  为什么澳大利亚哺乳动物都有袋子而本土人类却没有袋子? 
  如果你可以长生,你会怎么活? 
  哪些美从科学角度解读之后就崩塌了? 
  如何看待北大化院「凭什么我辛苦二十年,现在却比别人差那么多」? 
  「好吃得让人为难」是一种什么体验? 

前一个讨论
袁隆平团队培育出的盐碱地水稻和海水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哪些意义?
下一个讨论
如果人类的基因多样性变成灵长类第一,会怎么样?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