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28岁女博士李琳获聘大学教授博导? 第1页

  

user avatar   kun-huo-xiao-x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被提示违规,故删除部分敏感信息。

泻药。

超长文预警~~~~~~

以前一般这种问题邀请我,我十有八九是走开的。因为我肠子不会拐弯,但是我又要靠这个吃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话。

现在既然我已经离开这个地方了,我想讲一点点真话也没啥关系。

(我四哥镇楼,不怕不怕)

91年女博导,也许有朋友第一次听到这种消息感觉都炸了,惊诧者有之,钦慕者有之,嫉妒者亦有之。而更多高校老师也就是一句感叹,“哎呀,我都三十好几了,还在为一篇核心期刊发愁,看看人家,啧啧啧”

的确,在眼下这个官媒自媒混在一块儿到处趴活的时代,这种题材稍微打磨打磨很轻松就可以完成一个10w+的指标了,很吸引眼球。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个例,以后几年,这种事情可能会经常出现了,不能说雨后春笋,起码也是司空见惯。何以见得呢?先申明,我既不是搞科研的,也不是学生物的,我也不关心背景和八卦,我就凭我的工作经验给题主讲讲这现象背后的原因。

就讲一点。

(我回答问题不会像装逼犯那样觉得某些东西大家都应该知道而故作高深,前面稍微解释一点,有专业人士可以跳过。)

——————纯粹就是条分割线——————

高校学科建设疯狂割菜背后的真相:学科评估与人才争夺

首先30不到可以当博导,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很厉害的,她个人的努力不容否定和质疑。但是在此之外,想知道为啥一个女博士年纪这么轻就可以当博导?你首先得明白高校为啥要这么干,它的动机是什么。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学校之所以这么干,看上去好像是主动自愿的,美其名曰求贤若渴、培养人才,其实完全是被逼的,被学科建设与评估的形势逼的。

不在高校工作的朋友可能不大清楚,几乎每所高校都有一个行政机构叫做发展规划处,简称发规处。这个单位的工作就是给未来学校的发展——通常以一个五年计划为周期——提要求、定目标、做规划。发规处下面有很多科室,其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就是学科建设科。因为学科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培养人才最基本的学术分类和组织单元,高校管理圈有句俗话“得学科者,得天下”,说的就是这个事儿的重要性。

当然也有更重视的学校,会把学科建设部门独立出来,甚至归并到研究生院(这一点其实就是很强的暗示,学科建设与科研的结合程度远比与本科教育的结合程度要更为密切)。

那么学科建设主要是搞什么呢?四个字,学科评估;八个字,一切为了学科评估。

那么学科评估是个啥呢?说白了,就是对所有高校以及部分学术机构的一级学科发展水平进行“排名”。

我们国家的学科分类有三级。第一级叫做学科门类,目前我国将所有学科打包划分为十三个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第二级就是在这十三个门类之下,再分成111个一级学科,这是教育部有规定名录和代号的,不能随便动的,比如说医学门类下的基础医学(一级学科代号1001);而我们平时常挂在口边的所谓专业,其实是二级学科,比如说基础医学下的免疫学。

那么学科评估是谁搞的呢?教育部学位中心(全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这个机构有一个绝对真理的名字,但其实只是一个直属事业单位,除了财政拨款之外,甚至还靠卖高校数据平台赚钱呢,总之存在于一种半官方、半企业、半事业的模糊地带。

但是这一切都不要紧,他有一样威力惊人的秘密武器就是学科评估,我刚才讲了,因为它带有“排名”属性。但之所以要打个引号,是因为理论上来说,我们国家官方(教育部)一贯以来是反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排名的。因为他要做婆婆嘛,这么多房头,各有各的势力,本来吃饭钱就不多,你还要非要分个三六九等,那不等于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嘛。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各种国内外高校排名都是私人排名,也许官方偶尔也会看一眼,做做参考,但是没有一个会得到承认。

当然,官方不排不代表大家就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了。国家心中不要太有数哦,985、211工程其实就是变相的排名,把投入分一分,只不过90年代原来整体的高等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管不到一两百名以后的学校,先让前面的吃饱再说。最近十几年来,上面终于明白过来了,靠出口裤衩背心袜子要在国际舞台上和老外搏斗是不行的,一定要靠发展自己的核心尖端科技,占领产业高地,所以才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强国,首当其冲就是高等教育,原来的培育体量显然不够了。那么,投入多了势必也面临一个更为复杂的分配问题。没有参考是不可以的。

你要再搞一个全面的排名或者变相排名的东西,最合适的单位是高等教育司,这是他本家的事儿,他掌握的情况也最全面。但是高教司基于我之前提到的原因,知道这是一块烫手山芋,他说我不管。这才轮到学位中心这样一个机构来进行操作,他很聪明,知道自己不是主管部门,是第三方,所以只抓了一个切入点—学科,而不是全面的评估。现行的学科评估采用自主参评、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自本世纪初以来一共搞了四次,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2017年12月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涵盖了95个一级学科点(因涉密原因,不含军事学门类下的16个学科点),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它“创造性”地使用了依据百分位段划档次的概念(前2%或前两名为A+,前2%-5%为A,前5%-10%为A-,10%~20%为B+,20%~30%为B,以此类推,分9档公布前70%,70%以后的不公布,领导自己琢磨去吧),既给你排了,又不说太清楚,避免争议和恶性竞争,你只要知道自己这学科的水平大概在某个档次就可以了,美其名曰以评促建,参考为主,不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

可能么?绝对不可能!!!

首先,学位中心从来没有公布过评估指标的权重和同行专家主观打分的明细。

以下删除1508字

其次,这几乎最接近官方看法的国家排名了。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搞一套自己的评估体系,在他们眼里,这就是教育部的排名。这些年地方上也富裕了,有两个闲钱可以响应国家号召投资投资教育,到了分钱的时候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看学科评估,无数眼睛就盯着这个不放,所谓的不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完全沦为一句空话,不但要看而且还要作为主要依据看,猛看、狠看、天天看,恨不得背下来。

当然,我说了前三轮学科评估的压力还没有这么大,当时很多学校也很天真以为第四轮也差不多。那绝对是脑子慢半拍,前三轮的确是给你自己照照镜子,因为国家还没钱给,也没有新的规划,无非就是老一套的格局。但是13年提出“双一流”建设以来,中央和地方开始大撒钱。尽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单原985高校几乎悉数入选,仍有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两所学校落选A类,降入B类,也算颜面扫地。而其他的高校呢,连争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格也没有,他们的目标是争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资源。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一出来,好一批老老实实登记,学科发展原来是啥情况就是啥情况,没有任何包装和整合的院校那简直就是惨不忍睹,而且这类学校还呈现地区性扎堆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山西和山东,山西全境无一A类学科,山东除山大、海洋、石油等少数几所部属高校外,其他省属院校也全部止步B类。

当然,赢家也是有的。那些嗅觉正常的高校校长,表面上都说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其实底下早就暗流涌动了。清北复交的领导是不会发愁的,反正我地位在那里,有多少个A类学科都志在必得,问题只是A+学科多少而已。真正着急的是一大批中间的学校,长期温吞水,临时抱佛脚想拿个B类都是很费劲的。学科评估主要评个啥?无非就是人才、项目、论文、获奖这些可量化的东西,再加上同行专家评价。学科评估一旦失败,屁股底下椅子都要坐不稳,弄不好历史上还要记一笔,学校在XX校长主政时期因学科评估失败丧失了一次良好发展的机遇。

这谁受得了。所以很多学校对外就开始拼命跑关系、拉项目、四处撬人,对内则拼命整合学科资源、催论文、抓产出,几乎已经演进到一种疯狂的状态,据说第四轮临有效数据收集截止之前有的学校校领导紧张到每天看一次日报汇总的程度——没前途的学科不参评!论文项目资源拿来给其他交叉学科用;两个势头差不多的好学科也给我合并!分开都只能得B-,并、并、并,并了就有B+,能不能混个A-,我再看看别的学校的情况,由此也衍生出一大批数据公司和学术情报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诸如此类,只可能夸张于我的描述,第四轮结果一出来,算是如愿以偿,圆满完成任务。尝到甜头的学校皆大欢喜,整合力度不足的学校暗暗惋惜,啥也没干的学校捶胸顿足。(最有名的案例参见第四轮学科评估地质学某西南地区高校力压中国矿大进入B类,这两所学校的底蕴差的可不是一点点,完全都是运作的结果。我就不点名了。可是这样拆了整、整了拆真的对学科建设好吗?)

(以下删除708字)

在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明眼人都能看到,关系学科存亡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了。因为项目、论文、其他产出等等都是依靠人才这项基本资源的。所以学校之间最疯狂的就是互相挖人,近几年各发达地区高校动辄开出一两百万年薪,上千万科研经费,一大笔安家费,还解决户口、配偶工作、子女随迁问题,就可见其渴求程度。经济不好的地方也就只能坐着干瞪眼,在功利的指挥棒下,他们能做的非常有限。

这次聘请女博导的南方医科我也很熟悉,但是有朋友不禁要问了,为啥不直接挖两个院士、长江、杰青,而要这么搞?

呵呵呵,不是他不想,是没有。现在各个院校对高端人才的看管程度说句难听话比看犯人还严格,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放人的。NBA还有个转会制度呢,什么交换选秀权之类的,学校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只进不出,尤其是第五轮学科评估马上又要开始了。另外,国家实际上也注意到了一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为了保护资源原本就不发达的地区,避免恶性竞争,对长江及以上人才的流动做了很多限制,这客观上的确增加了学校挖人的困难,缓解了一下目前的乱象和尴尬的局面,但是长期来看请明白,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学者也是人才市场的一员,你绑得了他的脚,绑不了他的心。具体收效如何,我是存疑的。

挖现成的这么困难,于是盯上年轻有前途的学者了,这也就是是说,竞争的激烈程度又上一层楼了。成熟的菜头割完了,现在要从幼苗开始割了,我挖不着,那我就押大小

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也就根本不会奇怪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以下删除192字)

以上。


user avatar   liu-zhu-xi-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下条件,博士一毕业就能给教授博导还是很震惊的,说实话,她这条件在美国,欧洲,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最多只能找到博士后工作。

看过一项统计,美国博士毕业后到找到助理教授职位,平均时间是8年。

真的不是酸,我的论文发表记录都比她好,我认识的博士后有不少手握CNS的,但是想在美国找助理教授职位几乎不可能。但是我们一回国,很多学校都会给教授博导,最次也是副教授。

问我想回国吗,目前是不想,即使给我教授和博导位置,我都觉得惭愧,无法胜任。其他原因就不在这里说了。

听科学网上喻海良教授说,澳洲的博士后水平相当于国内的副教授水平。国内大部分教授去澳洲找不到助理教授职位(排除语言原因)。以前觉得有些夸张。但是近些年跟国内的一些教授接触后,以及看多了科学网,也就慢慢相信了。

更加不敢回国了。


user avatar   tianming-wu-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终于在热搜里看到了自己领域相关的话题,我酸了。。。

看了一眼该教授的代表性著作之后,随便聊聊吧

这篇是Dr. Li一作的nature cell biology,在文章贡献列表里,能看到各位作者的具体分工,如下:

L.L. (Dr. Li)负责一部分的生物信息和文章撰写,也就是测序的数据处理,F.T.和J.Q.分别是文章的两个通信作者,也就是课题的老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去看看另外两篇挂名文章,基本是一样的分工,Dr. Li基本只负责数据分析。Dr. Li和Fan Guo俩人互为共同一作,Dr. Li是human paper的一作,Fan Guo是mouse paper的一作,老板负责课题设计和撰写。这种模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眼熟,跟syg的流水线是不是有点像?

大老板定课题,一部分学生收样品,一部分建文库,一部分分析数据交回老板,老板写文章发表。

在其他的答案里,不少同学非常羡慕Dr. Li能发CNS,数量还不少,甚至有些人看了这篇报道更加坚定了加入大组的决心,以期将来也发大paper,美滋滋当教授。但你们想没想过那一串没被报道的文章作者,你怎么就确定你不是给人家提供实验材料的工具人呢?每天跑医院招志愿者,每天进老鼠房宰耗子取卵巢,每天建文库点样测序,每天qsub...

我认识个名校博后,在组内的地位差不多就是高级技术员,基本上组内组外的各类文库都交给她制备,她也确实有质量保障,有些文库制备起来还是挺有难度的,要说单方面能力,我不觉得她比Dr. Li差多少,毕竟劳动不分高低贵贱嘛。但是她工作的前几年,基本没paper,因为数据都是别人分析,别人要毕业、要找教职,而且在老板看来,她并没有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也就是说课题思路和意义都跟她的工作没关,她只是制备了样品而已。最后她回国前发了一篇自己的一作(非CNS,数据她自己制备和分析,老板写文章,一区,对他老板来说是灌水),但我听她做的报告,我觉得她也不大明白自己做的东西有什么意义,虽然她挂名的文章很多也都是Cell系列的。我看了mouse embryo那篇文章里提到了汤组自创的scCOOL-seq方法,貌似Dr. Li也参与了方法学的搭建,如此的话,我觉得至少Dr. Li拿到教职和奖励还是有原因的。我希望各位眼馋的同学能明白,去大组,有时出头,常常炮灰。

再聊聊文章内容,最近几年测序确实火,RNAseq,ChIPseq,HiC,methylseq,ATACseq以及互相组合的multi-omics到single-cell multi-omics测序,最后文章发了一大堆,天天都有新方法,但令人exciting的文章很少,我现在看到profiling和landscape这俩字就知道准是测了海量的数据然而并没有发现什么新东西。比如Dr. Li的文章,我先酸为敬,从技术角度说,去个北美top50的学校,大家都可以发,但一方面人的胚胎样本受伦理问题不好弄,一方面人工成本高不舍得做。这些工作的性质就像ENCODE和ROADMAP的路子,狗大户有钱,收来各个实验室的样本把能用的技术都给用上测一遍,然后测序数据开源给大家白嫖。我不是说这种工作没价值,能为天下先就是价值,我也很高兴这些工作能让中国科学家做来发CNS,但是我个人对这类文章的深度不满意,因为越来越多这类文章只是把测序数据做些简单的分组和分型,做些很初级的motif和GO analysis就没了下文了,连shRNA knockdown验证都懒得做,而且越来越pipeline化,翻到method部分就觉得我上我也行。文章读起来因为数据繁杂而吃力,但花时间读完了之后又没了解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类文章最大的贡献就是样本稀有度和开源...这也是为什么离开大组的博后找教职后一般就发发小文章,没资源没钱砸啊...

最后我想说,我有空的时候也要攒一篇landscape文章,毕竟没意义的数据也是数据,花钱花时间了的。。。

(分享一篇个人觉得很好的文章,看看method部分有多少可学之处:The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landscape of primary human cancers)



刚收到通知被“知乎校园”板块引用了,还被解读成劝退帖子了[捂脸]

那我就顺势来一波劝退吧[逼上梁山脸.jpg]

我一个大龄在读博士,憋大招这么多年,真的是想吃后悔药。我不是说我不爱生物,再让我选一次,我也大概率还读生物,我后悔的是在本科大好时光,没有好好学习数理化和编程,一直拿生物这个major来麻痹自己,觉得有一腔热爱就得了,学那些难啃得东西干嘛呀?然而随着课题的深入和现在数据量/类型的急剧上升,生物早就不是高中课本里讲孟德尔种豌豆那么宏观粗放的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了。我读博初期,老板交给我一项任务,把出站博后的测序重复一遍确认表型,从此就入了测序的坑,当时的protocol远没有现在的简单和高效,自己一边摸索一边改进方法,慢慢的接触了各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很辛苦,但当时以为数据送出去给计算机背景的人就完结了,坐在家里等结果然后发文章。

后来就狠狠地被打脸了,生信那边的人不懂生物(美国名校合作,很尴尬),只会算p value,给我一堆显著差异但没有生物学意义的结果;而我不懂统计和code,无法指出改进方案,两边就一直耗着,进展龟速。此外还发生了一个生信访学要那我数据发文章的插曲,我差点成了工具人。没办法只能自己慢慢再开始学生信,自己按照生物学来解读自己数据,这时候就无数次骂自己为什么本科时浪费那么多时间在无意义的搬砖和游戏上面。

这个经历就是想告诉所有想报考生物的同学,如果你真的爱生物,请不要自甘堕落,因为现阶段的生物本科教育,无论中美,都忽视了数学和编程的教育,从而使大量高分录取的学生在本科四年里逐渐de-educated,沦为wet lab搬砖工。这些搬砖的工作在远程化和标准化的商业实验中心问世后,是可以被完全替代的,到时候这些搬砖的硕士博士就跟福耀玻璃厂里的工人一样会被取代。现实的例子就是,我本科时,博士的毕业工作内容可能就是用几年合成和鉴定一个基因的序列和功能;我硕士时,要花费一周左右自己一段一段的PCR某些基因再用低效的连接酶插入质粒上;而现在全合成一个过表达质粒只要几百美金和几天的时间。

真正做科研的人,是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没意义的体力重复劳动里的,而是应该把大脑解放出来真正的分析大数据,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user avatar   yue-fei-55-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生物电子工程是显学啊。


user avatar   zhu-jing-21-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当厉害。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实验周期短,文章也确实好发。现在又是热点。导师也牛。

人比人气死人。




  

相关话题

  除了人以外,有没有吃辣的生物? 
  为了成为一个好医生,大学都该干些什么? 
  如果不从事科研工作,在大学里学的这些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在未来人生中有什么用处? 
  深海生物为什么可以承受如此大的压强? 
  鱼类和海洋里面的哺乳动物,会放屁吗? 
  如何看待曹雪涛团队主动撤回 12 篇 JBC 论文,并声明全部受质疑论文可重复和结果可靠? 
  如何看待反对医疗市场化的以下的言论? 
  在各种专业文献中,大氧化事件灭绝了多少比例的生物? 
  蘑菇生长速度那么快,为什么不能做主粮? 
  2021 年,你的科研工作进展如何?有什么心得体会想和大家分享? 

前一个讨论
独孤求败境界上和张三丰的差距有多大?
下一个讨论
《人民的名义》中,反派在哪些关键节点上,有翻盘的机会?





© 2024-05-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