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研究人员总喜欢说在外国期刊发表了多少篇文章,而不说自己给社会带来了什么进步? 第1页

  

user avatar   zhizhiwuwuminiz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49年伯明翰大学年仅30岁的阿兰·柯垂尔(Alan Cottrell)发表了一篇论文,为了解释碳钢的屈服现象提出了一个设想,即钢中的碳原子分布并不均匀,而是围绕在位错周围形成一个碳团。进而他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个碳团的性质,这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柯垂尔气团”。但是由于当时的显微镜技术有限,人们根本无法观察到原子尺度,所以这个设想并没有直接的实验室证据进行验证,仅仅是一个理论而已。而这个模型其实在当时也并不能给社会带来什么直接的推动,因为一个本科学历的工人随便拿一块钢做个拉伸试验就能直接得到它的应力-应变曲线,工业界对于这个曲线是什么形状很关心,但对于这个曲线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并不关心。所以柯垂尔的这篇文章也仅仅就是一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文章而已。

时间来到1985年的牛津,原子探针3维层析技术的突破使人类的观察到达了原子级别,这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看看到底有没有“柯垂尔气团”这个东西。就在这一年,一个叫Chang的博士在他的毕业论文里首次观察到了钢中的“柯垂尔气团”,他的观察结果与36年前那篇文章里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而文章的作者,如今已是一个66岁的老人,幸运的他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设想被验证的这一天。在此之后,柯氏气团理论被迅速发展、完善,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新型的钢铁材料,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工业上的瓶颈,我本人的几篇顶刊文章也都是以柯氏气团理论为基础的。

现在看看这篇文章的引用数,在钢铁领域绝对可以说是圣经一般的存在,而柯垂尔爵士,也是我们冶金领域神一般的人物。

科研关乎现在,那是工程师的功劳,科研更关乎未来,这才是科学家的目标。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解释清楚的现象,就是要绞尽脑汁去研究它,搞清楚它,但很少会去考虑我解释清楚这个现象有什么具体用途,能不能拿来开公司赚钱,能不能造出发动机。杨振宁不提出宇称不守恒,你的生活也没有太大改变,但提出这个看似没有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论的杨振宁是全人类的瑰宝。我喜欢跟自己的智力较劲,专门去挑战那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科研。

就拿文章灌水的重灾区石墨烯来说,万一未来有一天石墨烯应用的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那么今天你们所不屑一顾的那些灌水文章立刻就变成了石墨烯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宝库,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那些在Nature、Science里描述的石墨烯的逆天本领如同柯氏气团一样,真正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user avatar   dai-bin-8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非常的幼稚,不过我经常看到有人问这类问题,我觉得还是应该给一个回答,以正视听。

首先,在严肃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多或少要么是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要么是对已有的方法做了些许改进,要么是用已有方法解决了新的问题。一般来说,期刊档次越高,对论文所做工作的要求越严苛。这些论文做的学术贡献,其实都正在推动或者将来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你要知道,伽罗华的群论可是过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被重视的。

虽然现在学术界充斥着大量的灌水论文,但是坦率的说,即使是灌水论文,只要不是造假,也会为社会进步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这个社会现在有一种明显的反智现象,即鄙视学术界的人做的工作,觉得这些人做的工作都是无用的。其实科技的进步就是靠无数这样的看似无用的工作积累而推动的。所以,请对科研工作者多一份尊重,少一份无知的嘲讽。或者这些人换个角度,扪心自问,你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进步又做了什么?


user avatar   melinda-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请先提供一个“对社会贡献大小的影响因子量化分析”方案细则,谢谢!

否则我们研究人员都可以坚称,自己的成果,能够干翻宇宙。


user avatar   louis-e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不把发多少文章当回事,还是因为论文/文章这个名字不好听,让人听了觉得像是写作文,甚至很多人真的认为发一篇论文主要花的时间精力都在写作上。事实上写论文是为了报告和展示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得到这个成果需要的努力要比写文章本身多几个数量级。然而,这年头什么东西都叫论文,大学政治课让你写篇感想也叫论文,文化素质课让你写篇调研也叫论文,英语课给你出个题目让你练练英语习作也叫论文,这些论文还真是只有写作费事,所以论文听上去就越来越不上档次了。我就遇到过我妈跟亲戚说我为了写篇论文熬了多少天夜,亲戚很诧异地说她家孩子一下午就能写完一篇论文。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的政治老师在课上得意地跟我们说她的论文全是抄的,而且不光她,大学生论文都是抄,也给我留下了一个论文是一种很水的东西的印象。如果我也考到了一个像她那样的大学,恐怕我现在对论文的看法也跟题主差不多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应该跟学术论文换个高大上的名字,别跟那些东西一样叫论文。就像专利一样,这个名字就很高大上,要是听说谁谁有几百个专利,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个学以致用的大牛。但事实上像我们这行基本每篇提算法建模型的论文都能申专利,反倒是如果提的方法不够好的话还发不了国际期刊;提算法建模型的论文在学术界里算是比较low的层次了,那些做理论揭示科学发现的文章连专利都申不了,但是这类文章的平均科学贡献比能申专利的那种要大得多得多。中国的文化传统还是太看重实用性,事实上在国际期刊发了多少篇文章基本可以看作这位学者把多少未知的东西变成了已知,这本身已经是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了。


user avatar   zhang-zha-6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研究人员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科学家,而是新雇佣工人。


你见过流水线工人经常有为自己组装的高科技产品骄傲过吗?你见过外卖小哥,经常夸自己给社会带来来多少便利吗?现在有多少人会觉得劳动者光荣呢?又有多少人又仅仅是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份用来谋生的饭碗呢?


整个社会对于雇佣劳动者关注什么?他们只关心绩效、工资和奖金。而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发多少篇文章,有多少引用数量,其实无异于一种新的计件工资制。而在他们背后自然有人拿着考尺去量。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马克思


user avatar   yongle-li-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就是这么个矛盾的地方:人均年薪百万,九八五博士毕业,却大部分都是中学生的通识水平。但凡听过李老师讲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科技革命,都不会无知成这样。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纯粹的科学研究,和考古这种学科一样,是全然无用的;严格来说是一种形而上学。所谓形,就是人类的感知能感知的一切,事物的表象;所谓形而上,就是人类的感知之上。探求的东西是那个"道",这个道理也就是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里说的"道",也正是事物背后的运行规律。纯科学产生的成果,和作家写文艺作品一样,是一种智力劳动,产出的东西是知识。

当然,实际的研究中不可能这么纯粹,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器"也就是说真正有用的东西。现实的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往往也涉及“器"的研究。牛顿力学是讲的道,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叫器;麦克斯韦方程阐述的是道,无线通讯是器;DNA双螺旋结构说的是道,基因编辑是器。题主问的也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研究的不多讲讲“器"。这大概的原因是,当你在认知的前沿拓展的时候,确实很难预料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专注于给社会带来进步并作各种报告的是政治家……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年轻的时候刚工作,没钱想多赚钱。告诉自己,哪怕让我加班,只要能多赚钱我也干。那个时候钱的边际效用真大。

十几年后你成领导了,工资升了又升。你告诉自己,我就想多点时间陪家人,哪怕钱少点也愿意。钱的边际效用已经减弱了,这个时候时间闲暇的边际效用极大。




  

相关话题

  本科生有可能发一篇SCI的综述性paper吗? 
  投期刊返修写Response的时候,应该写详细一些还是简要点? 
  发论文靠导师和不靠导师,体验上有什么区别吗? 
  复试时导师问我对于当前材料学科研究前沿,你有什么了解,我该怎么回答啊? 
  你科研做得开心吗? 
  有哪些生物学上的事实,没有一定生物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一篇 SCI 论文的引用量? 
  为什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图画得往往没有《自然》、《科学》精致? 
  看到古脊椎所学者质疑邢立达新论文,学术史上有哪些「互怼」争鸣的精彩故事? 
  信号处理相关知识可以运用于金融分析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总说文人误国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国总统特朗普建议注射消毒剂治疗新冠?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