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俞敏洪称大学一定要去大城市?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碗毒鸡汤可要慢点喝。

只有在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去谈是否选择“大城市”才是合理的。

也就是说,只有当你可以在一线城市的普通一、二本学校和二线城市以下的985、211或重点一本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才可以讨论要不要去大城市。但现实中的情况是,大多数高考考生纠结的是到三四线以下的城市上一个普通一、二本还是到一线城市上三本甚至大专。

很显然,对于后面这种情况下的大多数考生来说,或许拿到一个好点的本科学历更重要。至少,它可以保证你在省内还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就业。但如果你到了一线城市,凭借一个三本或者大专学历逆袭的概率真的是太低太低了。就算你真的想去一线城市,那么拿到一个看得过去的本科学历,价值说不定还更大一些。

而对于前面的那一种情况,即如何在一线城市的普通一、二本学校和二线城市以下的985、211或重点一本之间进行选择(或者在不同城市的同等级学校间进行选择),我的看法是也不要一概而论。这个跟你的专业、就业方向、专业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匹配度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你是东北人,而你想学汽车专业并进入这一行业工作,家门口的哈工大、吉大他不香吗?凭啥就要离家越远越好?要是吉大、哈工大的汽车专业“没眼界”、“就业质量差”,那你考了北上广的211也是白搭。

当然,对于某些专业——比如经济、艺术、计算机等来说,大城市无论能提供的实习就业机会还是岗位质量,都远高于二线以下的城市。但即便如此,也要综合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酌定。比如说,在二三线城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出路一般就是进国企、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而在一线城市,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很多都可以进互联网企业。但假如说你考的是兰州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那就是985毕业生,而如果为了大城市而到了首都师范大学,那你就是双非毕业生。(以四川为例,2019年首师大四川文科分数线595,兰州大学四川文科分数线600)

我不否认首师大也是师范门类里非常好的院校,可是我觉得大多数人也要想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你是否一定会在北京就业?第二,你未来是不是一定要选择扎根北京?

客观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薪酬并不高,想在北京扎根难度比较大。如果你的家庭无法为你在北京安家提供太多经济上的支持,那么你毕业之后可能要考虑的就是去二三线城市找工作。你觉得出了北京,大家对兰州大学的认可度更高还是对首都师范大学的认可度更高?更不用说很多好单位直接卡985、211这条线,你兰州大学的学历足以甩开很多很多人。而首师大为你带来的所谓“见识”,却连让你摸到门槛的资格都没有。(当然,我有一些认识的朋友首师大毕业后直接选择了在北京就业,有一些也混出了名堂。我在这儿所说的只是在外地的认可度)

就算是现在首师大也进入了双一流建设行列,但以我所看的消息来说,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会在“双一流”之外注明“如应聘者来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毕业专业须为一流学科”,而首师大的一流学科却是“数学”。

不是所有人都有在大城市打拼的梦想,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留在大城市。我认识的很多人,对于毕业后的规划就是留在本省、本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开始平淡的生活。我大学时候的一些同学,也很好的利用了211、985作为跳板,在家乡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如果他们来到大城市,就只能读普通的双非院校,找工作的难度也会急剧加大。以我个人30多年的经历来说,我只能说,对大多数人而言,“去大城市”是一碗毒鸡汤。

总的来说,我不反对去北上广这样的地方“开开眼界”,但选择去大城市应当是建立在你对专业、个人兴趣、未来发展等有一定规划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所有专业都适合去大城市发展;另一方面,很多二三线城市知名高校和专业的认可度在行业内丝毫不低,为了“开眼界”而去大城市完全是舍本逐末。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填报志愿应当成为实现自己未来人生目标的跳板,死盯着“大城市”、“离家远”最终坑的也是自己。


user avatar   guchuanzh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俞敏洪是上个世纪的人,不了解今天的情况,说这样的话很正常。

在今天,阶层分化已经成型。

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小年轻,如果家里提供不了首付或接近首付的钱,那么最好的出路就是回老家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之类的工作,最好地点就是老家的省会,次一点是地级市。这里特指男方,女方的确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长得好看的。

很多吹什么985、211、双一流,都是然并卵。现在的二线城市房价普遍突破2W,没有一定的机遇,城市虽大然居安不易。根据周边的统计,在老家省会以及地级市读大学的,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比重大,某地州二本毕业两年内比例为80%以上,工作地点主要在乡镇、县城、地市州府、省会,依次单调递减;某省会一本招生的理工大学留省会比例超过30%,地市州府、县城、乡镇就业,依次单调递减,就业以国企、事业单位为主。出省外特别是985大学的,都是城市里的小员工,也就是一群企业里的小白领,还是那句话,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与你无关,大城市几年后,丧失应届生的优势,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难度会大大加大,部分国企无后门可走直接只要应届生。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家庭条件好的,可以直接无视。

大城市读书如果是出省,考公务员也有劣势,约几年前江苏省公务员考试限制江苏籍,哪怕有些所谓的国企也有这潜规则,地域歧视,现在未知,这种劣势不是一个高中生或者在校大学生所知道的,南京也是大城市,照样地域歧视。如果大学毕业后回老家找工作,将面对来回两地跑折腾的情况,同档次大学还明显不如本地大学。

公务员、事业单位笔试是众所周知的事,其实现在的国企大部分也要笔试,而且大范围只要应届生,这是一个反常识的事。很多人的想法,我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到XX屈就,理应开门迎接,没想到居然有笔试,太不尊重名校高才生了。大国企当然好,直接在校内组织笔试,但是某一些行业内的国企笔试就要求到所在地参加,跨省笔试,耗钱耗时间,而且题型诡异种类众多,有考专业基础的、行测的、专业大题的,单选、多选或是解答题不一而足,本地的大学,可以提前准备。

北上广深哪怕没有就业歧视,现今的房价,除了广,家里不提供首付,真的不建议,哪怕就业也得绕道走,北上户口更是难得,再说,广深最好的工作就是公务员,很多深圳吹都不知道深圳最好的职业是公务员,薪水高,工作清闲有事找临时工(指同等收入条件下与企业员工对比且不会被裁员)。吹华为、腾讯、大疆等的,年龄过了35岁才来吹,现在看来是小甜甜,到时候被裁员又把人家企业批判一番,叫人家牛夫人。去了一线城市给人当劈柴烧,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好伟大的精神,实际却是停留在自我感动、幻想成功的层面。

需要强调的是,回老家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也是奋斗,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语境下只有一线城市的民营企业或是自主创业才是奋斗,这点很困惑?公务员干得好,能升迁,干到部级,算不算奋斗,算,只是概率约等于0,上不去还有编制。自主创业干得好,能成为马云马化腾之流财务自由,也算奋斗,概率还是约等于0,大概率是欠债跑路。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一样是奋斗,不一样的在于民营企业有个年龄槛,过不去槛就得自寻出路,事业单位或某些国企基本没有这顾虑。

所以,不是留在一线大城市打拼才算奋斗。至于俞敏洪说的西安、武汉,跟大部分省会一样,机遇并不怎么样。

个人还是推荐同档次大学优先自己身在的省会,再考虑其他地方。分数超过老家省会的,优先选择帽子多一点的大学,而不是大城市的高校,也不是越远越好。换句话说,打算在哪里就业,最好考虑就业所在地的大学,如果当地没有适合的大学,可以选择帽子多一点的大学,帽子多就业升学选择机会会更大。

专业大于学校,转行的难度是在上升,不是在下降,研究高考分数线没什么用,专业优先。某些学校有坑,但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几所大学的校史斗争转换成工作中的派系斗争(针对企业),这种东西不入坑遭殃之前,几乎不可能知道。报志愿要咨询懂大学懂专业的人,最好是家里人,鄙人只是泛泛而谈,选择看自己,很多坑外人很难知晓。

真正报志愿要有真正懂行的人指导,如某些热门行业央企或省属国企招聘更重视某些可能分数不太高的院校,这些连某些所谓志愿专家也不知道。

更新:

帽子指“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A、B”,“一流学科”等国家钦定工程对应的院校,还有“建筑老八校”等行业说法,帽子越多越好,同个档次大学就业所在地优先。

最典型的极端例子是北京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无帽子,曾经在提前批分数很高,但是离开北京就业相当坑爹,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多专业还只能“三不限”,企业直接不知道该校。还有北京联合大学也无帽子,很早就在一本招生,鄙人高考时和985中的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分数类似,但是就业离开北京就是然并卵。上海的相当一部分高校也有此类情况,南京有个曾经的二本之王南京审计学院,投档线接近复旦大学等落榜生的分数,这学校离开南京就一个地级市的二本,都叫XX学院,除了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外就业一塌糊涂,至今完全看不来南京审计学院到底哪里好,曾经文科前300左右才有希望上线。

说明一下,不是瞧不起南京审计学院,平行志愿以前,南京一本的东南大学某些省份的理工录取线远远不如二本的南京审计学院,当年南京审计学院理科在1000名前才能上线,论升学就业,南京审计学院明显不如这个分数档次有985帽子的大学,考公务员的话,几乎都能考选调生,就业纵深也更大。

举一个同档次的例子,广州的广东工业大学,在广州就业相当不错,不排除广东人多的原因,但是离开珠三角地区就很一般,比如到昆明就业明显不如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在昆明的就业甚至好过很多985大学,包括有985帽子的东南大学, 这个也是反常识的。所以如果是云南人以后打算在昆明就业,优先考虑昆明理工大学,而不是分数更高的广东工业大学。还有就是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分数也很高,离开深圳就业也很烂。无论广深,现今外地人家里无矿都很难立足。

大城市接盘不易,且行且珍惜。

更新:

我一直把一个大学的毕业生分为3类。

①类即为大众常说的“杰出校友”,即便是名牌大学占比也不大,这类人属于稀缺资源,各大高校招生时都在宣传所谓的杰出校友。一般而言名校整体几率比一般高校几率大。但是“杰出校友”或“成功人士”整体占比不大,即便是清华北大也不会突破5%,一般院校自然也有“杰出校友”,很多二本院校的“杰出校友”放到清华北大一样是“杰出校友”,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荣,就是这类。

本文与①类无关,如果觉得自己天纵英才即将成为①类的请随便,家庭条件好的也请随便。

②类为大众所在的位置,每个大学占比不小于80%,甚至接近100%,这种人上限很明显,企业里混个小白领就是其一生的上限,表现在小职员、小职位,如同螺丝钉,参公单位也是基层岗位。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单位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哪怕是最差本科院校毕业,只要考上好一点单位的公务员岗位就可以完美追平甚至反杀这类人中的名校高才生。所谓路人甲不问出处,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你以母校为荣,后天你还以母校为荣,大后天你还是以母校为荣,就是这类。

本文仅供②类参考,仅仅供参考,也就是指即便在精神一线奋斗多年人生上限就是个小白领的人。

③类则是各校想方设法所遮掩的东西。比如各学校里跳楼事件,北京大学“杰出校友”吴谢宇同志,北大从不宣传,同理清华大学也有铊中毒案,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大家彼此彼此。各个学校一样,都遮遮掩掩,毫无区别,这类人一曝光就是媒体攻击某些著名大学的把柄。所谓狗熊不问出处,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耻,就是这类。

本文也与③类也无关,比如最近曝光的浙江大学强奸案(2020年7月20日热搜,又一名校),就属此类。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居然有人来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第一,你倒是喜欢人家,人家喜欢你吗?

第二,你倒是跟他上了一个高中。那到大学怎么办?万一他没考上大学,你是不是要跟他一起辍学?如果他考一个不好的大学,你是不是要放弃更好的大学跟他在一起?

第三,你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中学生就算你们互相喜欢,还不是分手。你们还能外面买套房去登记吗?年纪也不够啊。那既然大概率是三年以后就要分手,那你现在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就为了上学放学能够一起走?

第四,你看看你爸你妈差几岁。等你真的到了结婚的年纪,能和你结婚的女生现在估计还在上小学。世界那么大,出去多看看,一般来说大学毕业那年回过头去,你会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幼稚。


user avatar   di-diao-wu-yu-fei-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题未说明“学习艺术”是作为一个爱好还是作为一种职业,答主们请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
user avatar   ku-mao-ta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些内幕经验,你不如定位于某所专门院校。

然后打出的旗号是,有限招生,我和某位教授很熟。。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人会瞧不起大学学生会干部? 
  如何引导初二的妹妹上知乎? 
  初中不想上学出去社会能学什么技术? 
  如何评价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要求毕业于ARWU或者THE大学排行榜排名前150名的境外大学? 
  如何看待浙江大学暂停离校人员邮箱服务? 
  人口下降是否会导致房价下跌? 
  “我把孩子逼进985名校,她现在月薪4500”:父母努力鸡娃,到底图啥? 
  有哪些改名成功或者改名失败的大学? 
  如何评价 「北大换帅,林建华重返北大,出任校长职务 」? 
  为什么感觉新一代农村孩子比他们的父辈更不爱学习?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小米前高管批卢伟冰错误判断导致红米k30系列巨亏,是否有道理?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浙江大学学生强奸案,当事人仅予以留校察看处分?是否合理?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