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个话题是触碰到谁的敏感神经了,我感觉半个知乎的人都要被我拉黑了~
加一个观点:
用人名命名科学定理是一种非常非常low的做法,这体现了语言的落后性与不科学性。
比如说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如果叫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相互作用力定律,会直白易懂很多。
中文可以这么干,是因为中文属于一种逻辑严密、造词能力强大且相对稳定的语言。我们可以利用很少的汉字精炼地表达出复杂的核心意思;我们也可以把古老的词意稍加解释、衍申,使之在新时代依然可以被人很好地理解,保持词语活力(比如勾股弦)。
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很显然就不具有这种优势。当它需要表达复杂概念的时候,语句就会变得臃肿冗长。当它试图把长词进行压缩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两个方向:要么用首字母缩写,要么讲别的词赋予全新的含义。
这两种做法都和用人名命名一样,都无法从字面获取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比如说“蝴蝶效应”,如果你要用最简短的词语向一个中国人解释什么是蝴蝶效应,我可以稍加思考,然后说:连锁反应。
比如说“羊群效应”,同样地,中国人可以直接提炼出“从众”二字来进行概括。
但英语就做不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理论,大部分都只能用一些小故事来描述,然后用没有逻辑关系的词语来使人记住这个故事(比如蝴蝶、羊群)。
这样一个故事: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如果让美国人来进行传播,它多半会将其命名类似为“铃铛效应”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称呼。而不会向中国人这样,用“掩耳盗铃”四个字就提炼、概括出了整个故事。
这显然就是英语进化落后失败的体现。
用没有逻辑的词语来描述复杂概念,唯一的好处在于简洁,但既然如此,索性就用发现者的人名来命名,这样并不会使之变得更复杂——反正怎么说都不可能让人直接懂的,都是要另外解释的,怎么叫都一样。
总之,这是中文巨大优势的体现,应当继续保留、发扬。
我是 @林耳 ,谢谢关注。
——
歪题讲一个别的事情。
看到有人提到“老年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的名称问题。
其实我特别反感这种改名字的行为。
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人们互相了解,消除偏见和歧视,而不是玩文字游戏做表面文章。
从前我们说谁家生了个不太聪明的孩子,会说他家生了个傻儿子。
但后来有人觉得这样说太直白,于是创造/引进了一个相对委婉的新词:智力障碍。简称智障。
然而现在“智障”是什么意味大家都知道了。
语言给人的恶意,多半是来自于说话者本身就存在的恶意,而不是说它换了一个词就没有恶意了。
就好像“傻子”,可以用来骂人,也可以用来表达同情和怜悯。而原本用来“消除恶意”的“智障”一词,现在一样充满了恶意。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矛盾,只要人们还有攻击他人的需要,你屏蔽再多的不友善词语也无济于事。最后只会把更多好词拉下水。
“老年痴呆”也是如此。
老年人容易得的一种病,症状类似痴呆,叫老年痴呆有什么问题?
什么,你说这样直白的称呼对患者对家属都是一种伤害?
相信我,假以时日,“老年痴呆”被“彻底替代”,“阿尔茨海默”这个词也一样会充满恶意。
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人们和谐相处,不要互相攻击。而不是自欺欺人,企图通过改一两个词语表达来实现表面的和谐。
这和美国人禁止“倪哥”,甚至废用“black people”,改称“african american”是一样的幼稚可笑。
更可笑的是美国有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为了表示男女平等,不讲mankind,而讲peoplekind一样,都是落入了邪魔外道。徒有其表,虚伪可笑。
其实毕达哥拉斯证明勾股定理的原稿已经失传,而且并未实锤,只是有个“杀牛”的史话而已。第一个清晰证明的西方人是欧几里得,建议叫欧几里得定理(
国外这种命名习惯极其落后、难以理解内容。
勾股定理先进、准确。
如果一定要改,应该改成商高定理的。
周髀算经里面就有证明
看不懂就没办法了
“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
大正方形的面积是(a+b)^2=a^2+b^2+4*(ab/2),两个小正方形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这就证完了。
不要把自己古文不好当成古人智商不够的理由
@恨铁不成钢琴 的证明好多人没看懂,我来大概解释一下。借用一下他的图。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矩」是什么。
下图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汉朝铜矩尺,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铜矩尺就是一个直角的形状,在古代用来绘制矩形和正方形,「规矩」指的就是圆规和它。
我猜测,商高在向周公介绍勾股定理的时候,用了一把边长分别是 3 和 4 的矩尺来代表直角三角形,求这把矩尺的斜边长。
然后,什么叫「既方之,外半之一矩」呢?
我认为这里的方是动词,指的是用矩尺作方。
半是通假字,同「伴」。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商高画了两个方形,然后把矩尺放在它们外面,于是就形成了这个样子(蓝色是商高画的方形,橙色部分是矩尺):
环而共盘。
盘应该是盘旋的意思,环绕着一个中心旋转起来:
证完了。
我当然不否认这个证明的叙述并没有那么严谨,甚至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完全算不上个证明。
但是不严谨不等于没有证明,也不等于它是错的,更不等于题主所谓的「商高只是找出了一组勾股数」。
你以为SoC性能大幅度提升会给手机带来变化,其实并没有,毕竟今天手机性能已经是几年前的十倍了。而手机,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除了越来越厚,越来越重以外——
但是,手机能无限的变厚变重吗?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岂不是人均一个能砸核桃的板砖???我不信这是正常的发展趋势。
当然了,要说变化,还真有,不过与手机没关系:因为A系列性能大幅度提升,苹果开始考虑将A系列处理器安装到电脑上了。
所以,手机处理器性能继续提升,一定会威胁台式机处理器的地位。但不会威胁台式机本身的地位,也不会对手机本身有什么改变。
因为手机的特性本身(无风扇,续航受限,散热受限)决定了它有多高的性能都不可能发挥出同时代PC的水平。PC在同时代一定可以通过更好的散热更好的续航实现更好的性能。
所以,如果手机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台式机原地踏步的话,那么,台式机将来可以搭载手机的处理器,性能更强。
毫无问题。
牛顿最大的成就不是物理学成就,而是数学成就,这是发明了微积分的牛人。
弄懂相对论跟量子力学,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困难依然不是物理上的理解困难,而是数学能力。只要数学能力足够,理解相对论跟量子力学并没有那么大的困难。
牛顿,作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看这些并不会有困难,拿到物理学博士显然也没有问题。
--
可能唯一的问题就是:他最好能活得足够久不要英年早逝,毕竟现代的病毒比他当年要厉害多了。
这居然有人来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第一,你倒是喜欢人家,人家喜欢你吗?
第二,你倒是跟他上了一个高中。那到大学怎么办?万一他没考上大学,你是不是要跟他一起辍学?如果他考一个不好的大学,你是不是要放弃更好的大学跟他在一起?
第三,你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中学生就算你们互相喜欢,还不是分手。你们还能外面买套房去登记吗?年纪也不够啊。那既然大概率是三年以后就要分手,那你现在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就为了上学放学能够一起走?
第四,你看看你爸你妈差几岁。等你真的到了结婚的年纪,能和你结婚的女生现在估计还在上小学。世界那么大,出去多看看,一般来说大学毕业那年回过头去,你会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