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李自成与朱元璋相比,差在什么地方?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long-r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大的差别就是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不但失败了,还败的很丢人,很无厘头。

尤其是他路上突然死在地主武装手里,因此给后世不少人留下了遐想空间,把对于灭清和阶级革命的一切幻想都强加到李自成身上,乃至于部分人把tg的影子也印上去了。

可类比于李隆基早死二十年,柴荣晚死二十年等知名幻想话题。


————————————————————————

另外一些人,怎么说着说着就黑起朱元璋了?虽然我欣赏李自成是个英雄,但也不认为他比朱元璋强,尤其是某些人说朱元璋也就是运气好有刘福通当肉盾可以安心发展种田?虽说元末政府军跟明末政府军比就是一群屑,但那割据的群雄政权确实个顶个的猛,尤其南边三家里面陈兵最强张钱最富把朱元璋夹在中间。

先说说朱元璋这个时间问题,因为朱元璋在滁州发展不了(人少地穷粮尽)的情况下打应天。而且占据应天之后也不是安稳发展的四年,至正十六年三月下应天,七月张士诚就派胞弟张士德率数万众进攻镇江,这是朱张之间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战斗。从这次开始,双方在常州,长兴,泰兴,江阴,常熟,福山,通州,宜兴,余杭,全州,潮州,建德,绍兴,分水等地拉锯鏖战,打到至正十九年十二月才消停了半年。而陈友谅从至正十七年十月战舰百余艘进攻池州开始,直到至正十九年九月以赵普胜为主一直在池州、安庆、宁国一带和朱元璋拉锯侵扰,直到至正二十年五月双方第一次决战龙湾,陈友谅于六月大败,朱元璋八月反攻占据江西湖北大部,陈友谅算消停一段时间。然后九月开始张士诚接力大发兵三路出击发动长兴之战,至正二十一年正月石港之战朱亮祖被陈友谅击败,五月陈友谅围攻信州击败朱元璋援兵斩杀元帅夏德润,六月胡大海解信州围,八月朱元璋再次发起决战总攻,陈友谅又大败逃遁武昌,朱元璋占据乐平州、安庆州、江州。十一月,张士诚趁朱陈决战,朱元璋主力尽在江州未归,举兵十余万进攻长兴,朱元璋慌忙派兵救援,结果三路援兵全被击溃,副元帅刘成战死。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却将军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常遇春救援长兴,另一部继续进攻陈友谅,于十一月解长兴围并占据陈友谅四路十八县。至正二十二年二月,蒋英叛朱杀死胡大海并击败追袭“朱”军,三月张士诚趁机派弟张士信围攻诸全,鏖战一月败走。同时三月四月两月平定祝宗康泰叛变,至十二月攻取吉安。完了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大举进攻杀死刘福通,三月朱元璋开始了他最冒险的军事行动,在安丰与张士诚进行一次决战。四月,陈友谅举国而来发动洪都之战,也是双方最后一次决战,五月汉军攻占吉安、无为州,洪都成为死城。七月朱元璋决胜张士诚回军集结全部主力救援洪都,双方在鄱阳湖会战,至八月陈友谅败亡大势定。

至正十六年三月~至正二十三年八月,这七年间可以说朱元璋大部分时间都在面对陈张两家的夹击,年年征战岁岁出兵,跟安稳种田差的太远。期间数次决战多次大战,朱元璋部队也溃败过,大将也死过,风险也多过,但都被他挨个化解,成功到整得六百年后人们还以为他真是处在新手保护区苟起来的。

奈何~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李自成和朱元璋,不能对他们的敌人避而不谈。李自成的敌人是晚明,它的战斗力强吗?那得看和谁比。与鼎盛期的王朝比,那是冢中枯骨;可是和历任亡国政权比,那谁也不输。

秦和新朝的统治基础十分脆弱,在大起义后迅速崩溃;东汉、唐末是军阀割据,已各自为战;西晋疯狂内斗形同自杀;元廷自建政之初,继承人安排和高层权力分配就存在极大弊病,自始至终内斗不休,元末更是自相残杀内战不止;晚清在衰亡的过程中是最能撑场子的一个,但若没有西方先进技术和近代金融理念的输入,大大改善了财政和军事装备,也几乎不可能比晚明更好。

自李自成起兵至明灭,明朝虽然衰颓,但基本都保持了全国的政令畅通,无外戚、权臣干政,地方无军阀割据,异族并未打破山海关;到了北京陷落前三四年,整个国家已彻底病入膏肓之际,仍能派十几万军队出关和清朝的精兵猛将作战。纵然许多人黑明黑得不亦乐乎,但不可否认它在古典时期亡国政权中的表现是最好的了,就因为它的统治机器至少暂时还是“统一的”,还可以控制关内这么大体量的土地。

统治效率是很低没错,但效率再低也比瘫痪要给力得多,起义军的生存空间比那些中央完全失去对地方控制力、彻底一盘散沙的时代要小得多。崇祯朝再怎么垃圾,也不会宗室贵族内战不休以至无力镇压起义军,或者闹出临阵换帅把军事优势秒变昆阳喋血这个级别的惨败奇观,何况元末北方红巾军的力量可比李自成同期的其他家起义军强得多了。

有人会说明朝两线作战,关外还有后金,李自成已经占了便宜,可问题是明朝即使两线作战,镇压维稳的力度也比元朝大得多,没看出来李自成便宜占在哪了。

高赞答案说李自成没有时间,这就对了。当然没时间了,大明又不是元朝那种高位截瘫,你朱元璋很厉害是不是?说李自成不重视根据地,基础不巩固,给老朱换个开局看看?崇祯看你有点气候了马上一个四正六隅围过去;要么就是洪承畴好几次带队打你,也许效率不高,不能消灭你,但你还妄想什么高筑墙广积粮?乖乖去打运动战游击战去吧。你想占住一块根据地慢慢发展,门都没有。

好了就算你比李自成英明神武,让大明提前一些倒台了,但是你同样也不会有时间充分巩固自己,关外还有满清和许多依附于他们的汉人仆从军马上就要杀进来,你一定干得赢他们?

最后,有一个很少被人重视的内因:明朝对地方的掌控和科举取仕的深度远远大于元朝,朝廷对地方人才的吸纳比元朝充分得多,地方豪强的自主性也远不如元朝。

很多人只看到朱元璋麾下人才济济,指责李自成不善用人,更有说朱元璋战略眼光远大,李自成战略格局不足,有没有看到两个朝廷对地方的统治深度完全不一样,导致这两家网罗人才和吸收地方豪强的难度完全不在一个维度?

农民起义为什么有其局限性,想争夺政权必须有高级士人加入,就因为阶级差距造成的眼界见识不是靠个人开挂就能解决,没有原属统治阶级的士人带来帝王之术,农民起义的格局就不可能上一个台阶。给老朱换个年代,没有元朝对地方统治的松散,在严苛的中央集权吸血殆尽的大明,不会有足够上档次的人才加入他的集团,提升他的眼界阅历。牛金星宋献策和朱升刘伯温李善长的差距,李自成和朱元璋两个集团的所谓格局之分,你以为真的只是领导人个人奋斗的差距?

至于元朝身为异族统治的先天不足导致统治者和民众的矛盾远比明朝为深,我还没提呢。

看到朱元璋赢了李自成输了,马上倒果推因,对着结果对李自成的操作各种挑刺,对朱元璋各种吹捧,胜者王侯败者寇,赢了什么都是你厉害,输了我们在道德上可以表扬你,但论能力,对不起,连呼吸换个姿势都是你不够好,对历史背景的差异完全视而不见,说白了,就是庸俗成功学的恶臭。

鲁迅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这句话至少在网络舆论这个领域,真实得不能再真实,对古代政治人物的评价只是其中一个小方面罢了。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俩大差不差,但二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却有霄壤之别。

举个例子:

至正十一年五月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至正十二年初南方红巾军攻陷湖广行省省会武昌,仅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这是红巾军攻下的第一座省会。

天启七年七月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崇祯十六年五月张献忠攻陷湖广布政司省会武昌,中间隔了十六年。这是明末义军攻下的第一座省会。

什么意思呢?明朝政府的组织力度保持的很好,即便是在明末大起义开始之后也在有效运转,中央的命令到达布政司,再到府州县,如臂使指,所以明朝从知县知州到道台巡抚,各处都在围剿义军,新生的义军只能满世界跑,成为流寇。流寇就无法进行政权建设,也无法有效进行战术升级,只能一路裹挟一路跑。如此十五六年,李自成才在河南勉强有了几个月的消停时间,然后就莫名其妙干掉了孙传庭,出人意料地攻取陕西三边,摧枯拉朽地解决了明朝政府。

反观元朝则不然,元末镇压义军的主力军是中央来人以及地方的镇戍宗王,依附中央的地方势力很快成为了半独立性质的“义军”,继而要么蜕变为军阀(比如李察罕、李思齐),要么投靠义军(比如田丰)。这种情况下各地的义军纷纷建立政权并迅速扩大,还很快拥有了极为稳固的根据地,比如张士诚在至正十六年攻下苏州,然后一直呆到死;朱元璋至正十六年拿下集庆,然后就再也没动;明玉珍至正十七年拿下重庆,然后父子二人据蜀十六年没动。可以说,除了跟元军死磕南征北战没消停过的刘福通之外,其他的几家义军都有数年、十数年的稳定期,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就可以让这些草根政权学着进行政权建设,这是个极为重要的事。所以吴元年朱元璋三路大军南征北伐并举,短短两年就恢复了除四川外的北宋规模(甚至还拿下了燕云),却并没有因为不能适应国家规模的急剧扩大而发生局部或者整体的崩溃。

一个新政权如果不能进行政权组织建设,那么它在极速扩大之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新征服地区的无休止叛乱,比如出镇新征服地区的将领的自立(比如后蜀)。而能否进行有效的政权组织建设,则与旧政权的组织度和管控能力有很大关系。

明末有这个能力,所以义军就无法有效组织,所以最终失败;元末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义军就可以成功。这是最基础的原因,只要有这个基础,那么即便朱元璋没成功,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们也可以。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李自成并不差,或者说,他差就差在运气不行,没摊上好时候。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自成经历的次围剿的时间、明军指挥官及过程结果如下:

第一次围剿(1631.4),洪承畴

上司张存孟杀害兄弟叛变,李自成坚持不降,队伍死伤惨重,仅剩七百人从山路逃走,进入山西。

第二次围剿(1632.8),无

由于农民军逼近怀庆,威胁明朝郑王的安全,崇祯调集宣大、昌平一带的边军南下。李自成先是击败了阳和边军,又歼灭参将王士英部。因左良玉、猛如虎、虎大威等部云集,李自成主动撤走,后与总兵尤世禄部激战于辽州,击伤尤世禄、尤人龙父子后成功突围,是役其部战死一千三百余人。

第三次围剿(1633.1),无

明朝调集卢象升、丁启睿、曹文诏、邓玘、张应昌、猛如虎、左良玉七路兵马围剿农民军,后又派来京营王朴部。李自成先歼灭千总白献来部,随后迎战左良玉部主力,歼灭参将芮琦,守备王继统、刘景耀所部。但第二次作战失利,部将张成战死。与张天琳会合之后,李自成歼灭左军七千余人,将左良玉包围在武安。明军援兵赶到,李自成退入太行山,围歼明军游击陶希谦部,与王自用、高迎祥、张献忠等会合。随后三战三捷,歼灭川军杨遇春部、毛葫芦兵丁守贤部,将川军邓玘部包围在汤阴。因明军援兵到来,李自成撤围而去。明军追击,李自成被曹文诏击败。高迎祥、李自成与明军激战六次,双方伤亡均重,农民军退入太行山。高迎祥、李自成试图突围,初战获胜,但紧接着中伏兵败,苦战之后方才突围。明军主力合围,农民军利用京营与左良玉、邓玘、曹文诏等人的矛盾,以诈降突破黄河,跳出包围圈。

第四次围剿(1634.1),陈奇瑜

李自成在陕西不断运动作战,威胁西安,明军始终无法捕捉到他的主力。李自成派高杰以三十骑奇袭陇州得手,陈奇瑜派贺人龙救援,高杰主动让出陇州,贺人龙入城之后,便被李自成包围。李自成使用围城打援战术,全歼了陈奇瑜派来救援的参将王世明部。直到洪承畴平定了西宁兵变,派出左光先来救援,李自成才解围而去。李自成遭到左光先偷袭,折兵四百四十人。

第五次围剿(1635.5),洪承畴

陈奇瑜被崇祯下狱,以洪承畴代之,李自成接连获胜,歼灭明军王继勋、刘宏烈、艾万年、柳国镇所部,洪承畴派出曹文诏前来围剿,也被李自成歼灭,这是明末农民战争爆发以来明军第一个被击毙的总兵,全陕震动。洪承畴急忙调集全陕兵马来援,防止李自成攻击西安,但在泾河王桥头又被击败。明军左光先、王世钦、曹变蛟等部与闯军会战于三原,闯军失利,战死四百五十余人。之后李自成又歼灭明军王嘉谟部。李自成试图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但是遭到明军堵截,始终不能成功,于是转而进入河南,当地农民军大批入伙,李自成又杀回陕西。

第六次围剿(1636.3),洪承畴

李自成夺取了天水的明军战马数千,又击败定边副将张天礼部。左光先统兵追来,闯军接战不利,折兵百余,退走。延绥总兵俞冲霄前来追剿李自成,中伏,全军覆没。但是在进攻榆林的战斗中,李自成被贺一龙击败,队伍溃散,仅剩数百人。高一功引兵万余来投,米脂老乡们也争相投奔,李自成迅速重整旗鼓。这之后,李自成与洪承畴接战不利,退入千陇山中。

第七次围剿(1637.1)洪承畴

在山中过冬之后,李自成又杀了出来,再度威胁西安,洪承畴调集祖大弼、曹变蛟、白广恩、左光先、孙显祖等精兵猛将,与李自成会战于华亭。双方大战七日,不分胜败,因粮食耗尽各自退兵。这之后,李自成由于曹变蛟、左光先、孙显祖等人大战于成徽一带的山中,双方都损失数百人,再度因为粮尽罢兵。祖大弼率领关宁军追击李自成至铁锁关,被李自成设下埋伏歼灭大半,游击祖杰、参将费邑宰、守备王泽鸿被斩。贺人龙也被李自成击败,部将丁明泰被杀。李自成率领十余部农民军大举进攻西安,孙传庭统兵抵御,双方陷入苦战,李自成撤退,明军追击中伏,将领葛勇被斩。闯军攻打汉中,但是在曹变蛟的阻击下失利,于是决定进军四川。

第八次围剿(1637.12),洪承畴

李自成在四川发展迅速,先斩总兵侯良柱,又斩张起明、张虎,再杀总兵吴鸣凤,败参将朱庭一,一月之内克城三十八座,围观成都。洪承畴急忙率领七万大军入川追剿李自成,闯军接战不利,洪承畴又堵住了他们回陕西的道路,李自成突出奇招,率部进入川西的松潘地区,穿过大草地,翻越岷州、洮州一带的雪山杀回了陕西。

第九次围剿(1638.2),洪承畴

在曹变蛟、左光先、张天禄等部追击之下,李自成进入青海羌地,羌人、农民军、官军三方混战二十七天,李自成突围进入河州。明军重兵合围,李自成的友军纷纷背叛。最终在洮河之战中,李自成遭到曹变蛟、左光先、马科等部的袭击,部队溃散,仅剩三百余人。后续虽收拢残部至三千余人,但是在明军的不断追击之下,最终全军崩溃,只剩十八人,避入商洛山中。

第十次围剿(1639.11),杨嗣昌

李自成收拢残部,又有了一千多人,和张献忠、罗汝才联合作战。杨嗣昌调集大军围剿,罗汝才、李自成歼灭了总兵罗安邦、副将杨世忠两部,因罗汝才与杨嗣昌议和,李自成率部别走。杨嗣昌围困李自成于鱼腹山,李自成烧毁辎重,翻山逃走。

第十一次围剿(1640.9),杨嗣昌

李自成又失利数次,但是与陕南农民军马超、袁忠会合之后,声势复振。杨嗣昌调集湖广左良玉部、陕西李国奇部会剿。李自成率五百精骑突破了左良玉的防线,冲入河南,进入熊耳山中,河南饥民数万来投,李自成攻克洛阳,从此势成燎原。

第十二次围剿(1641.5),傅宗龙

崇祯从大牢中放出傅宗龙出任三边总督,专司围剿闯军,李自成和罗汝才佯攻承天,傅宗龙唯恐流寇刨了皇上祖坟,无法交待,于是一路追击,李自成、罗汝才又转进河南,千里奔袭,令明军人困马乏。到了项城县境内,明军粮尽,分散至各村抢粮,李自成、罗汝才趁机杀出,大破官军,斩傅宗龙。

第十三次围剿(1642.1),汪乔年

接替傅宗龙的汪乔年统兵三万出关救援被李自成和罗汝才围困的左良玉。不料左良玉趁着李自成、罗汝才迎战汪乔年的机会直接跑路了,明军初战失利,汪乔年麾下诸将争先遁逃,汪乔年成了光杆司令,被李自成轻易击毙。

第十四次围剿(1642.5),丁启睿

李自成围攻开封,崇祯严令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集结十八万大军前去救援,号称四十万。李自成、罗汝才将明军包围于朱仙镇,掘长壕困之。左良玉想连夜逃走,结果一头撞进了闯军挖好的大沟中,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其他明军以为流寇夜袭了,争先恐后地逃跑,导致全军崩溃。李自成、罗汝才大获全胜,收降明军数万。

第十五次围剿(1642.10),孙传庭

孙传庭令牛成虎部诈败,引李自成进入埋伏圈。闯军虽败不乱,一边撤退,一边抛弃物资,明军争夺战利品,乱作一团,罗汝才趁机杀出,李自成也返身再战,明军大败,折兵数千。随后,李自成杀杨文岳,逐左良玉,占领豫南、鄂北一带,开始建立政权,赈灾屯田,开科取士。

第十六次围剿(1643.7),孙传庭

孙传庭率领秦军主力十万之众,对李自成发动最后决战。随着孙传庭步步进入闯军占领区,其补给线越拉越长,最终被刘宗敏切断。明军试图撤回陕西就粮,李自成发动追击,明军的撤退变成了溃败。逃回潼关时,明军只剩下了四万人。闯军随后追至,孙传庭命令士兵们出战。但官军家属都在潼关城内,没粮没饷,谁也不肯再拿自己全家性命去替崇祯皇上尽忠,纷纷保护自己的家人逃走,孙传庭死于乱军之中。之后,李自成仅用两个月便平定全陕,收降几乎全部陕西官军。

十二年的时间里,李自成对抗了明朝的十六次围剿,觉得李自成不行的,可以指出哪次反围剿的时候李自成有更好的办法。李自成面临的环境就是明军不断调集重兵,持续不断地围攻他,所以除了军事问题,李自成也根本没有余暇去思考其他问题,只能不断运动作战才能生存。

而朱元璋呢?1352年参加红巾军,当时郭子兴,孙德崖已经占据濠州了。“元将彻里不花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到了这年冬天,贾鲁来攻濠州,第二年开春贾鲁死了就解围了。朱元璋开始自立门户,消灭元军张知院部,占据滁州。1354年脱脱南征,朱元璋与之和谈,脱脱得以专心对付张士诚,后来脱脱被罢职。1355年,元军大举进攻和州,被朱元璋击败。朱元璋攻下太平,总领郭子兴旧部。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称吴国公。

说朱元璋捡刘福通的便宜是不公正的,从上面的时间表可以看出,朱元璋取得的成就也是通过与元军的血战得来的。但是刘福通坚持抗元十二年,收复汴梁,三路北伐的贡献也不能忽略。元末群雄对抗元都有贡献,非朱元璋一人之功。在各路反王的轮番打击下,到朱元璋占领集庆,元朝已经没有太多力量干涉南方了。

元朝末年的统治力度并不强,南方早早就进入了群雄割据的状态,所以朱元璋才能高筑墙广积粮。明末农民军中,早期首领何崇谓、张存孟、王嘉胤也都曾经试图割据一方,结果都死得很惨,因为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元朝的灭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明朝是直到崇祯上吊前的最后一年,朝廷对于地方上的大部分官员仍能掌控,依然能调集十万大军和李自成决战。直到孙传庭死,最后一点能量耗竭,便轰然倒塌。元朝是长期缠绵病榻,最后断气,而明朝更类似突然暴毙,虽然之前身体状况一直恶化,但还是死撑着活蹦乱跳。

正因为明朝对农民军的镇压力度远胜于元朝,李自成在1643年时的状态,才相当于朱元璋在1356年时的状态。1356年的朱元璋难道就有完善的政权吗?就有强大的班底吗?就有周详的制度吗?就不打土豪吃大户吗?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在1356年以前又有多少突出表现?

而李自成在1644年要承担的历史任务,比朱元璋在1368年要承担的还重得多,因为清朝比1368年的元朝要强大得多。李自成的表现不如朱元璋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

1644年的李自成,同时面临十二个敌人:

1.多尔衮为首的清军

2.张献忠的大西军

3.马士英、史可法等领导的南明。

4.吴三桂、高第等部关宁军

5.华北地区的冯铨、凌駉、卢德水等乡绅

6.宣大地区以姜瓖为代表的降军

7.河南以刘洪起为代表的土寨势力

8.武昌的左良玉部

9.郧阳的农民军叛将王光恩部

10.青海的土司势力

11.西套蒙古

12.陕西明朝降军

这十二个势力,或者公开与李自成为敌,或者在名义上归附,实则自成一派。如果要将他们一个个收服,慢慢消化,需要多长的时间?朱元璋花了十二年去平定南方,李自成有十二年的时间吗?

1644年年初,清军就已经在做战争准备了,洪承畴和孙传庭都已经完了,崇祯手中再没有能拖住清军的主力军团。清军最初不知道李自成要来,故而他们的计划是照旧从蓟门突破长城,然后从背后攻击山海关。此时崇祯手上已经无兵可用,京畿地区的最强战力是唐通。面对这样的情况,被清军包围的吴三桂会作何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李自成不选择东征,清军就会轻而易举地将直隶、山东甚至山西收入囊中。一旦清军南下,南京的小朝廷又能抵挡几天?1645年的时候,多铎三月份南下,五月份就进了南京,这还是马士英、史可法经营了一年的结果。

而李自成无论选择湖广还是四川,都不会太快地取得进展。如果他不去迎战清军,清军到1644年夏天就会控制直隶、山西、山东、南直隶,河南的一小部分再加上半个浙江。而这半年够李自成干什么呢?顶多够他消灭左良玉,控制湖广。如果选择去四川打张献忠,半年还未必拿得下来。这时李自成再靠河南、陕西两个穷省再加上刚打下还来不及经营的湖广去和已经占领小半个中国,获得了江南财赋重地的清军斗,难道就有胜算了?

要想让明朝作为清顺之间的缓冲,除非不消灭孙传庭,但是崇祯和孙传庭恐怕不太同意这个计划。


user avatar   WangAq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自成和朱元璋有着本质的区别,李自成是立足于农民阶级但相对幼稚的革命者,而朱元璋是农民阶级的背叛者。做个不甚恰当的类比,李自成像是原始幼稚版的毛泽东,而朱元璋则是威力加强版的常凯申。

李朱二人都是底层出身,起家过程则完全不一样。朱元璋的路线是依附于豪强地主,通过入赘改变了自己的阶级,借着岳父死亡的机会,一步步在豪强地主的体系中爬到顶端。朱元璋的政治理想就是当皇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元廷和义军之间反复横跳,凭借高超的投机技巧慢慢吞并其它地主集团,最终成为元末吃鸡大赛的总冠军。朱元璋并不认为自己跟农民是一类人,修元史的时候对义军极尽抹黑之能事,屁股歪得让人无法直视。作为一个莫得感情的权力动物,朱元璋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保证自己以及子孙对臣民的奴役,世世代代永享富贵。

李自成则完全不一样。他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更是在继承以往农民革命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均田免粮“的政治口号。李自成的出现,代表着农民阶层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希望能够打破历史轮回,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李自成的革命者特征注定他要面临比朱元璋更加险恶的环境,是真正意义上的举世皆敌。朱元璋可以和地主集团合作,一边发展势力一边坐山观虎斗,李自成就不行。他一辈子都在各路围剿中挣扎求生,没有喘息的机会。即便是攻破了北京城,踹倒了大明这间破屋子,立马又要面临和清军的生死决战。

一片石之战是李自成性格的必然结果。如果换成朱元璋,他不会去打一片石,也不会去打北京城,更不会站在农民阶级立场上搞均田免粮。朱元璋会和地主结盟,暗中清除异己,发展势力,谨慎出击,直到其它人打得筋疲力尽后再跳出来摘桃子,而不是像李自成那样一场硬仗接着一场硬仗,不撞南墙不回头。

站在帝王将相的立场上,无疑是朱元璋更成功。然而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李自成要比朱元璋伟大得多。中国自秦代之后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农民阶层逐步走向觉醒的历史。从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经历黄巢、李自成、太平天国、义和团,农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成熟,直至共和国的伟大胜利。李自成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他的胜利给后来人以希望,他的失败给后来人以教训。陕西米脂人李健侯曾经写过一本描写李自成的小说《永昌演义》,这本书于1944年被带到延安,对毛泽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专门指示抄存了这本书。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朱元璋的成功不过是无数前任历史的又一次复现,李自成的失败却代表着开天辟地的先声。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朱元璋,而李自成只有一个。


user avatar   he-liu-hun-29-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差在运气不好。

李自成最大的问题是没时间。

因为李自成最后失败了,所以在《明史》里他就只能被划进流贼传。

搞清楚,人家年号叫“永昌”,不是地痞流氓。

大顺最晚在1644年,便已经具备了一个全国性政权的基本结构。

在1643年襄阳建政的时候,大顺就已经开始开科取士了。


在这之前,对于原明的秀才举人等基层文士也是尽力优待:

“敬重斯文秀才,迎之者,先赏银币,嗣即考校,一等作知府,二等作知县” ——《爝火录》 卷2

大顺辖区内大量的秀才进入官僚机构,多数充任地方的防御使、府尹、州牧、县令等官职。

至于举人一等更是“获举人即授以官”,显赫如牛金星等更是做到了文官之首。

至于前明“有贤名”的官吏也是被招收进入农民军政府担任重要官职,像前明推官宋企郊,还有陕西布政使参政张国绅,原东林惠世扬都入顺担任官职。

在傅玉璋先生《略淡李自成起义军的均田》一文中更明确指出了大顺在其辖区内是真正施行了均田土地政策。

从 《出劫纪略》这条典型材料中,说明农民军执行了均田的政策,使失去土地或少地、无地的农民,无报偿地取得一部分土地,弄得地主“茫无侄业”。如山东楼子庄,草桥庄、东潘旺 … … 等地的农民就是这样。并非个别农民取得土地,也不是农民对个别恶埙地主的惩处。
——《关于李自成义军大顺政权的性质》

所以说此时的大顺是一个稚嫩的新兴政权,不是什么流寇草台班子。

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推三年,李自成才刚刚逃脱杨嗣昌围追堵截,准备东山再起。

短短三年,在明朝围追堵截下连战连捷,占据陕西作为自己的基本盘,收编大批明军降卒,在明的基础上另立官制,完善军事体系,在扩大控制区的同时肃清不法贪官和土豪劣绅。

朱元璋最大的功劳是“恢复中华”

而李自成的是真正的在“澄清宇内”

但是很不幸的夭折了,因为李自成他没有时间。

就在他刚进北京的时候大顺只是名义上的控制了北方,北直隶及山东的投降大顺明朝官吏完全是抱着投机心态,只要其利益受损,反水是板上钉钉的事。

宣大一线的以姜镶为首的前明兵将,投降时间不长,军权还在,而且在地方的势力网也并未伤筋动骨,虽有顺军节制,但其本身有很大的自主性。

荆襄一带的左良玉部虽然常年被农民军虐的死去活来,但毕竟还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襄阳为战略重地,不得不防。

还有河南大大小小的官绅地主武装并未消灭,陕西也存在“忠统”类型的地主武装。

但是大顺没有选择,在明朝将官大面积倒戈的形势下顺水推舟把这座破房子推倒,再着手消化治下的前明官吏。

这个思路其实是没错的,因为放眼关内,没有能撼动大顺的军事力量。

但问题是关外呢?

大顺从崇祯十四年开始如同打了激素一般急速生长,虽然四肢健壮(军事实力强大),但是五脏六腑十分脆弱,只要收到猛烈的外部冲击,就会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所以大顺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至少三年内不能有重大的军事失利,不能有剧烈的政治动荡。

然而上天并不给它这个机会。

李自成没有朱元璋那种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条件,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况且他接过来的是崇祯的烂摊子,一面孙传庭,一面洪承畴。崇祯很喜欢搞军事赌博,而且都赌输了.....关外关内的精锐野战军被消耗殆尽,蓟辽一线的防御千疮百孔一副开门迎客的架势。这个时候满洲大爷们又觉得自己的奴隶不够用了。

你让李自成帮你擦屁股?

玩儿呢?

所以那些喜欢骂李自成的皇汉,有这力气不如把朱由检突突了。


user avatar   li-zi-you-d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不认同几个高票回答的观点,但我也不保证我的答案就一定对,我对明初比较了解,对明末了解不多,再说这种对比本来就是主观的,各位看完,有所思考就行了。

几个高票回答实际上只说到李自成他面临的困境,认为朱元璋相比来说,环境更容易,如高高票说朱元璋1356年就建立根据地了,但是他建立了不代表别人没建立,就在朱元璋建立应天根据地40天后,张士诚从淮东进了苏州,从此双方开始了长达11年的东西对峙,明末的局势是中央依然能大举围剿农民军,元末这个条件丧失比较早,但是元末有它的特点,就是各路反元势力成熟的也早,大家获得稳定地盘的时间差不多,朱元璋 张士诚更是前后脚的事,这带来另一种后果,比长期,拼消耗,其中以朱元璋的位置非常不利,处于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的夹击中。稍有差池,连跑的地方都没有。最明显的例子是1360年的龙湾之役,朱元璋选择在应天决战,而非跑路,我认为就是这个道理。我个人认为这是两种战争模式下造成的局面,说不好谁容易,谁困难,各家都有难念的经。

另一个问题,朱元璋是不是把刘福通当屏障了?是。因为刘在江北,朱在江南,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他是这个屏障。但是经常拿这个问题说事的人可能忽略了另一点。朱是刘的后院,刘为什么能在江北扛这么久,是因为朱在江南吸引了火力,两者是相互依存关系,如果这种关系一旦破坏,长江两岸的局面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这个改变发生在1364年,改变的人是张士诚,由此引发了 1朱为救安丰与张士诚主力会战,2 朱部胜利后围攻庐州左君弼,3陈友谅趁机东下,围洪都,朱回应天。4 令徐常从庐州撤围,朱与徐常会合,援救洪都。5陈友谅从洪都撤退,双方会战鄱阳湖,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发生在1364年3月到8月。朱半年内连打两次主力会战,这个难度难道很低吗?心有余悸的朱后来自己都说我不该救安丰。就与刘福通的关系而言,如果没有朱在江南集火,以张士诚的作风和他横跨长江两岸的地盘便利,也许早就抄刘的后方了。所以不能只看到刘在前面顶,就觉得朱就是个捡便宜的,大家犬牙交错,谁又比谁傻?

接下来 朱为什么成功?简单来说,朱几乎做对了所有的选择,选择有哪些,我举重要的

1 1356年以前,朱拿下滁州,和州,尤其是和州非常重要,朱正是从这里渡江经采石,最终拿下了应天。如果朱没有拿下这里,或者晚了,那么在1356年的江南张士诚可能会囊括苏州和应天,那朱以后发展空间就很小了。

2 1356年应天拿下以后,朱对应天周围该拿到的重要据点如镇江 长兴 扬州等处该拿到的他迅速拿到,并且积极向 皖南,浙西等处发展,建立了一个很牢固的外围防线。

3 1360年陈友谅兵锋直指应天,他没有放弃应天,龙湾大破陈友谅后,于1361年进入江西,占领陈的国都九江,陈朱最终决战也在江西。

4 1364年张士诚渡江攻刘福通,朱元璋破之,并在同年与陈友谅会战鄱阳湖,会战前朱元璋以先据鄱阳湖各口,这是朱最终能胜利的最关键一点,说什么朱赢了就是因为天气原因 用火攻的,根本就没搞清楚鄱阳湖战役的时间和前后顺序。

5 1365年后朱元璋根据张士诚地盘横跨长江两岸的特点,先北后南,最终包围苏州,于1367年拿下苏州。

6 1367年后,元政府有意联合各势力形成一个朱元璋包围网,但朱以主力亲军卫北伐,新附卫所南征,两路几乎同时展开,各势力在不到两年内多被消灭。

更新:朱在1368年前也非一帆风顺,对事情的处置也有失误和争议,比如胡深攻福建被擒,责任说是朱亮祖的,但是对陈友定的实力估计过低,应是主要原因。导致以后征闽三路出师,小心谨慎,力图万无一失。

但朱重大失误和有争议之处在1368年前我认为有两个 1 1362年投降的苗军杨完者旧部叛变,杨完者部本是元军,是朱元璋争夺浙西的主要对手,杨完者被张士诚所杀,其部下蒋英等率部投降朱元璋,据说有数万人,这一数字可能夸大。朱将其安排在浙西 金华 处州一带,没有更进一步分化,事后证明明显大意,苗军杀胡大海 耿再成,占金 处,但是被朱部平定,没有引发连续性后果,看来苗军人数不一定多,另外朱部反应也很迅速。朱通过此事,没有在内部息事宁人,反而反其道而行,以常遇春,廖永忠为饵,诱杀原郭子兴部大将邵荣,赵继祖,实现了军权的完全统一。这种不分割使用军队还带来一次后果,就是朱元璋进入江西后,胡廷瑞献出洪都,朱元璋急于追击陈友谅,未整编胡部,造成康泰等叛乱,朱元璋不得不追回徐达平叛,此事直接后果是朱撤下原来洪都守将邓愈,换上侄子朱文正,形成了洪都朱邓的配置,这一搭配坚持到了鄱阳湖之役。

2。决定性的1364年朱元璋的选择,1364年江南三方混战前的局面是:1朱元璋通过西征将陈友谅赶到了武昌,陈友谅目前处于装死状态。2 对张士诚虽然绍兴 杭州 无锡等处不能拿下,但是张对镇江 常州 长兴等地也啃不下,双方依旧对峙。 但是本年三月张士诚以主力吕珍进攻安徽的刘福通,张此举似有另辟战场,从北面清除朱元璋屏障,并沿朱元璋下江南之路即 和州-太平-应天一线反攻朱元璋的意图,朱张自1356年对峙以来已经是第八年了,张士诚破局之意似乎很明显。

朱元璋的选择其实很有限,1 救刘福通,保住北面不落入张士诚之手 2 不救,坐视刘灭亡,届时形成一个陈在西 张在东 北,三面包围的态势。 3 攻击张在江南各点吸引张回救,但从以往结果看,耗时耗力可能还拿不下。朱还是决定要直接援救刘福通。在朱元璋作出这个决策后,如今的网上有这样一种观点,朱元璋发展壮大是靠刘福通冲杀在前,他在后面摘桃,到了如今朱要救刘福通了,这是他失策。朱元璋干啥,他都错了。

朱本人对这一行动有个评价,他认为不该去救,因为给了陈友谅直扑应天的机会。因为史料限制,我并不清楚这段话是在什么具体情境下说的。应该是朱元璋在鄱阳湖后的总结,带有事后的推定的性质。我个人不认同他的这个看法。原因也有两点 1 按前所述,不救很可能会造成日后三面被围的状态,使局面更加长期化,复杂化,在要应对东西两路的情况下,还要再多一路,对朱是十分不利的。 2 陈朱张三方只要两方交战,必会给第三方创造机会,这是三方态势决定的。朱身处两者之间,实际上也只能以主力对一方,另一方取守势。这是他实力决定的。简单来说,要防止长远的不利,必须对张士诚的行动做出有力回应。 如果要图一时的苟安,就只能坐视张灭掉刘福通。朱在形势上实力上,没有主力同时与陈张同时决战的可能。所以我认为,以当时论,朱的决策是正常决策,至少也是及格的。

从救援的效果来论,朱所得很大 也有两方面 一是挫败张士诚部,使其在鄱阳湖决战时,难有作为了。二是虽然 此次救援未竟全功,安丰被元军夺取,庐州还在左君弼手中,但是在一段时间里阻止了江北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崛起,暂时能让他处理江南的事情。所以陈友谅也真是好助攻,虽然过程惊险,但是给了朱破局的机会。

最后关于洪都之役,有人认为重要,但是在朱当时的考量下,没有安徽一线重要,朱见陈围洪都,只是自回应天镇守,徐常依然在庐州,可见洪都在其心中,无非是个消耗陈的兑子,只要陈不扑应天,以洪都为饵消耗陈之实力,为徐常收拾安徽争取时间,在朱眼里是值得的。所以出现一边围庐州不下,一边围洪都不下的局面,朱本人在应天观察。因为徐常无法解决庐州,于是改变部署,去解洪都之围,换言之,非洪都重要,乃其后鄱阳湖会战显得洪都重要。

综上,我认为除苗军一事外,在大处上朱没有什么错误,即使苗军这事是坏的,但他却以此为契机,诛杀邵赵转坏为好,其眼光 手段超出同时代人许多,赢的漂亮,输的也不冤。

以下带点猜想,属于可能有也可能无。史料限制,一种想法而已。

1朱在令徐常围攻庐州,而自己回应天这一举动颇为微妙,既是防陈,也带有一点看不起陈的意思,从徐常在庐州来看,朱的主力应该在徐常手中,否则朱也不会说要是陈偷我的家,我就要完蛋。朱自回应天也许是认为自己无危险,或是能应对突发情况。感觉很有胆气,像毛留在陕北一样。在做出援救安丰决定前,朱的参谋团不可能不向朱提出陈有偷家的可能,朱的性格谨慎,也不会不考虑这种可能。我想应该是陈之前在江西表现太差,连国都都丢下跑路,最近又一直装死,可能朱觉得他威胁不大了。

2 对洪都的承诺就是守两个月,庐州也围了两个月,可能事先和徐常他们有约定,实际上是给洪都希望,也把他们当弃子,扛住了我来救,扛不住,那也就是死了。至于为啥洪都人不敢投降,家眷应该都在应天,投降了,家眷也没了。朱元璋叔侄反目未尝没有这层当弃子的怨怼在。另外邓愈之所以能封国公,可能也有一点补偿的意思,小邓你两次在洪都差点都没命了,不容易。诶,小邓啊,你带过朱文忠,带过朱文正,还有一个朱文英(沐英)也是个有为青年,你也带一带。

得评论区知友捧场打算还写一些,说一下察罕不死的话对江南的攻略问题。我和网上流行的观点又不相同,我不认为察罕在世就一定能拿下江南,反正也是一架空,分析探讨一下各种因素也无不可。

人在得意时众人吹捧水涨船高很正常,我认为网上也是依据这点认为察罕不死能定江南,但是察罕其实有他的问题,并不能因为张昶来了一趟江南,朱元璋说了一句察罕兵锋甚狠,就认为朱会轻易服从元朝,当年脱脱在高邮更狠,也没拿下张士诚。 察罕的第一个问题北兵和南兵没干过,战斗力上不好说。我个人倾向认为北兵素质不如南兵,当然我比的是朱元璋部和北兵,这里要提的一件事,朱元璋什么时候认识到他能战胜元廷。一个规模不大的战役,傅友德徐州之役。在此之前,朱心里也没底,从这仗之后超出常规的赏格就知道(下级军官俞本甚至把此役的赏赐写进《纪事录》里去了。)此役傅友德以一个亲军卫以少胜多,生擒敌将李二,杀死敌将韩乙。这仗规模不大,但是是王保保打算进攻江南的试探,试探的结果,王不敢下江南,朱心里有了底。这实际上对后来朱北伐有影响,朱就是以亲军卫为主力北伐,既然一个亲军卫能以少胜多,上三下十六,共十九亲军卫,有底气和北面一搏,后来王保保欲袭北平,孙兴祖以六卫就能守住,再到后来朱元璋上三卫之一的天策卫就能坚守兰州数月,为定西大战做铺垫。察罕虽强,但是未经交手,不能认为其部一定比王保保时强,当然这只是我主观看法。

察罕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北方残破,比南方无论人力物力财力差距很大,南方对北方的整体优势是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的时代背景。察罕面对的北方红巾虽然活动范围广,但是后方不稳,没有消化占领区,察罕能平北,但是面对南方与北方相反的模式,活动范围不广,但是地方富裕,都有深厚的基础,如果长久相持,北方怕是先撑不住,察罕要避免如此局面,他的政治手段是否高超,能不能分而治之,以南制南,是平南关键。如果仅仅是想以北平南,那东至山东西到陕西,无一处不可用兵,明玉珍 陈友谅 刘福通 朱元璋 张士诚无一处不可对敌,胜负还在未定之天。

察罕第三个问题在于内部关系是否稳定,这里有两个方面 对下是李思齐等与其差不多地位的人,如果平南,胜败能相恤吗?朱元璋杀邵赵,陈友谅杀赵普胜不是没有原因的。乱世之中集团是否稳定,就看这些了。对上则是元顺帝统治以来自燕帖木尔至王保保,或死或损,察罕平南能委任始终吗?论亲近,察罕岂能比脱脱,论血缘,察罕岂能比太子?元顺帝哭察罕是察罕已死,脱脱王保保难道无平南之意,前者不能敌一哈麻,后者困于四将。我看察罕势大不假,要平江南,考验很大。

写完最后一点,鄱阳湖大战就终结好了。实录对前期的战争有一种加速写完的感觉,里头矛盾肯定是很多的,李新峰有非常棒的分析。鄱阳湖这么重要的战役一卷都没有。但是现代人可能受明朝那些事儿影响总认为就是一把火的事,其实根本不是,火是第四天放的,然后朱元璋出湖,把陈友谅堵在湖里,陈友谅突围的时候被射死,这个消息是朱元璋听陈友谅的降卒说的,降卒自己也没亲眼看到,只是说陈友谅在别的船上眼睛中箭而死,至于是不是偶然探出头来被射死就不知道了,偶然探出头被射死那是明朝那些事儿说的。

朱元璋能取胜是因为他首先把各个口都占住了,陈友谅的右金吾将军说现在出湖很难,不如弃舟就步去湖南,但是陈没同意,陈也派人去抢粮也不能得手。这个战役前期恰恰是陈有很大优势,实录虽然吹朱火攻多么牛逼,但是诸将皆欲还,就可以看出,朱实际上处于劣势,李新峰说的更直接没打过。所以说厉害的人他就是厉害,一下就能看到实录中各种问题,李新峰就是一面照妖镜,牛逼大发,明初史料要被他照过才能放心食用。所以这个战役朱的转折恰恰是他在连风都帮他的情况下还是没刚过,所以诸将都想走(徐达回应天去了,常遇春作为地位最高的将领又一次支持了朱)。但是他果断的老子不跟你刚了,老子堵死你,陈友谅就这样被他堵死了,这说明啥,他就是比陈强,谋略比陈出众,即使不靠风 不靠运气,实力不如你,但是我凭自己的能力还是能赢你,这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人,这才是开两百年太平的明太祖。朱元璋说谁谁谁是奇男子,他才是最奇的奇男子。从孤苦的青年游方僧,到亲兵,到十夫长,到镇抚,到总制,到右副元帅,到枢密院佥事,到行中书省丞相,到吴国公,到吴王,到太祖。这个人在我心里就是古代的no1

我一个答案写了5000字,赞还少。不过最后要致敬李新峰,他对于明史研究有无人能比的价值。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略眼光啊。

为啥这个问题下面说朱元璋比李自成简单的有那么多人?李自成输是因为太难?

虽然英雄史观不可取,但确确实实历史走向会因为一些人的想法而改变。

失败的历史名人固然都有突出之出,但后人评史,王侯将相都能指点。

李自成战略眼光就是差呀,这有啥说的?北京是什么地方?政治首都。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很显然李自成并没有做好承重的准备。

说什么没背叛阶级,死在东征陈炯明时的常凯申也是革命烈士,死在刺杀摄政王时期的汪精卫也是英雄。现在的人会背诵引头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感叹汪精卫的舍生取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拿这种东西套就是耍流氓。

朱元璋造反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李自成都不用?大明羸弱不堪,对外屡战屡败,你李自成大明都打不过就觉得打的赢大清?一个昏庸无道,自废武功的昏君急着杀他干嘛?让清军再压榨完大明的潜力,自己再稳固一下根据地不好吗?

打下北京,所有人都有了与李自成为敌的合法理由,这就像袁术称帝一样。大家确实都不把皇帝当回事,但你要当皇帝,就得弄死你。平白无故树敌,也算雄才大略?莫非袁术比曹操强?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不仅要把李自成和朱元璋做对比,最好再加上晚清的太平天国和秦末大起义+楚汉争霸的刘邦,。后两者的起家情况,和李、朱有很大的相似性。

第一,是否长期经营一块相对稳固、安定、且具备充裕经济基础与人口资源的根据地,作为自保的基本盘。

第二,是其“包工头亲友团”中,是否具有拥有战略眼光或政治包容性的智囊人物。



第一、根据地就是“败可保身家,胜能得天下”的基本盘

朱元璋、洪秀全和刘邦,在夺权天下前,都有自己稳固的根据地。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九个字,朱元璋做的非常好,他占据的是江淮和江南地区,是宋元以来经济发展最好、人口资源多,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地;

刘邦集团占据关中地区(也就是原属于秦朝的核心地区),秦汉时代的关中,也是当时的富强之地,足食足粮,征发兵源人力。

洪秀全也不错,1853年太平军攻占武昌后,自长江中游顺势而下,占据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和江淮地区,基本就是当年朱元璋起家的地方。

无论朱与洪占据的江淮与江南地区,还是秦末刘邦占据的关中地区,都是当时经济较发达、人口资源多、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地。根据地就是他们的基本盘,只要把根据地经营好了,守住了,外可谋天下,内可守家业。

刘邦一度让项羽打成老爹老婆都当了俘虏的那B样,最后能反杀成功,靠的是后方根据地。

同理,尽管洪秀全的战略格局和领导能力有严重的缺陷,但一直坚守南京,苦心经营江南和江北,西征安庆九江武汉,东征苏杭,这是太平天国能坚持十多年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后期过于拘泥“天京”天朝,在安庆等上游门户失守等情况下,应对失措,也是有其弊端的)。

相比之下,李自成的流寇属性太重,在经营根据地这方面做的很不好。而且李自成长期活动的关中、陕南、豫西等地,在明朝末年崇祯时期多年持续的大灾害中,还正好是受灾最重,天灾人祸频发,相对穷困的地区。

这些地区长期的天灾人祸,固然给李自成提供了相对多的“反贼”资源,饥荒流民和逃兵是李自成队伍的主要成分。但是相对穷困动荡、经济基础单薄的社会形势,也不能给李提供太多的资源。

李长期是“流寇”,他对这一地区的经营基础,即不长久也不稳固。

自保靠的是实力,不是运气;打江山拼的是气力,而不是气数





第二、包工头的亲友团

如果你们看一下刘邦、朱元璋、李自成和洪秀全的造反队伍,就会发现一个高度相似的特征:他们都非常依靠“叙乡谊、联亲族”组织起来的团队。

刘邦是沛郡人,其团队中萧何、曹参、樊哙等人都是他的老乡,造反之前就认识。

朱元璋团队中的安徽老乡,洪秀全身边的广西“老兄弟”,这都不用细说了。

这些通过“乡-亲”关系链接起来的团队,具备极强的凝聚力。

李自成在这点上基本类似,他的团队中也有很多亲友团。

刘邦的起家团队中,有一个重要人物萧何,他堪称刘邦集团的HR部门主管和资源整合专家。

朱元璋的团队里,朱自己就具备这种能力。

洪秀全的团队里,则靠的天才级的社会活动专家+公关大师冯云山,再加上白上帝教这套装神弄鬼的会道门凝聚力。冯的过早死亡,也为后来天京变乱的发生埋下伏笔。

但是,李自成眼光和心胸气量都不大,他的智囊团队中也缺乏类似这拥有战略眼光或包容性的人物。


user avatar   chu-tu-xian-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大的差距是时势,之后是能力。

朱八八发家的时候,满地都是真军阀,到处都是义军,蒙元抽不出力量对付南方的义军,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和战略空间建设去根据地,另外蒙元立国就不得人心,科举经常没有,朱八八等势力在相对较早的时候就会有不少人才投靠。

李自成加入义军时,大萌还保持着大一统呢,军阀势力根本没有,出商洛山间之前,他根本没有空间去建设根据地,也根本没有一个稍微靠谱点的知识分子投靠,十八骑入商洛山间再起之后,才有举人投靠,第一个提出了其他义军没有的均田免粮之类的政治口号,实力瞬间就膨胀起来了。

明末义军,明显受到了蜕变为农奴制的卫所影响,就算是流寇时代,风格也带着明显的分封农奴制色彩,组织架构和晚明明军高度相似,以类似将领家丁的骑士老爷性质的老贼为核心,裹挟着大量炮灰流民作战,这种因为资源极度短缺和受到晚明明军影响催生的组织架构,明显在建立根据地之后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削弱了义军的战斗力,埋没了大量的人才,让李自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调整,而在晚明那个时局下,他最缺的就是安全种田的时间。

此外,流寇当多了,李自成就没有一个大势力首领该有的觉悟,败了后不是跟随大军而是和流寇时代一样带着少数人跑路,最后在湖北咸宁九宫山死于几个农夫之手,这能怪谁呢?他死了不要紧,大顺残余的那么多瞬间就因为群龙无首而分崩离析,还放弃了原有的合理的政治口号,从李自成死亡开始,晚明的时局就彻底不可收拾了,他要是不死,顺军系的义军不与南明那帮猪队友凑到一块去,大顺未必没有机会。

这些流寇出身的义军领袖,毛病都是一大堆,像张献忠毛病还更多些,不光喜欢乱杀人,也更喜欢浪,最终冲得太前直接被鞑子打死。当然张献忠死了对大西军来说是好消息,这货原本攻下武昌后还干得挺好的,发钱安民建立政权,结果不知脑子出了啥毛病,又去当流寇了,他死了后大西军发展得倒是比他死前好得多。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孙传庭,或者说用公正的视角来看待他? 
  明末的关宁锦防线是否应该舍弃,如果不应该,那如何才能发挥其作用? 
  若明朝没有灭亡而是一直延续到今天,清朝没有入关,我们中国的现在会是哪样一种景象? 
  袁崇焕要跟皇太极议和,却又杀掉毛文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朱元璋废丞相与他的农民出身有关吗? 
  明朝是不是只有迁都北京,才能抵挡蒙古入侵? 
  如果丰臣秀吉直接入侵明朝而不是经过朝鲜半岛,那么明朝会有什么解决办法? 
  如何评价杜文秀? 
  如何看待有人说满清误我中华? 
  谁能称得上「最后的明朝人」? 

前一个讨论
《水门桥》是不是被过誉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夸?
下一个讨论
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将获得 2300 万元奖金,这将会对女足运动带来哪些帮助?





© 2025-0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