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说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有解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之所以存在这个疑问,是因为【成语故事】和【历史事件】在叙述方式上存在区别。

具体来说,【成语故事】只会讲述“围魏救赵”这一战略的策划和执行,并不会展开讲述当时齐、魏、赵、楚、宋、卫、秦、韩等国之间混战的具体内容,由此导致了【成语故事】中片面信息与【历史事件】宏观性内容的偏差。

在下文中,我们先看一遍“围魏救赵”的整个历史事件。

内容有点复杂——但真正的历史事件从来不可能像成语故事一样简单明了。

(注:以下内容出自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正》及《孙膑兵法·擒庞涓》的相关考证内容,其他另有说明。)

酝酿期:公元前355年-前354年

公元前355年,秦孝公7年,魏惠王15年,韩昭侯8年,赵成侯20年,齐威王2年,楚宣王15年,燕文公7年。

是年,西中国先出现了一些异常。

上图是当时列国疆域的大致情况,现在我们对红款所示地区放大来看:

是年,魏惠王与秦孝公相会于杜平(红圈所示),注意当时秦都栎阳(左紫圈)和魏国西部重镇安邑(右紫圈)的位置。

至于秦魏之间当时谈了些什么不清楚,从之后的历史事件看,这次相会大概率与结盟无关,可能只是缓解两国间的紧张关系。

当时西中国的异常可能牵动了中部地区:

图中红框所示为韩、魏、周三国交际的地区,这一地区虽然距离秦国有一段距离,但如红箭头所示,秦军确有进入这一区域的合理路线(注)。

(注:此时三门峡及函谷关东部的一些城邑究竟归魏、归秦有争议,但从秦简公、秦献公时期的战争路线看,秦军确有能力在红箭头所示地区活动。)

现在放大红框区域:

这一年,魏将龙贾在阳池筑城(大致在红圈地区),据称是为了防备秦国。

从这一举动上看,秦、魏两国关系确实紧张,魏廷可能认为一旦周室倒向秦国,抑或是韩国的态度出现动摇,秦军都有可能突至此地以切断魏国东西两段的联系。

当然,也可能魏国只是随便找了个理由威吓周室或韩国。

在这一年,东中国开始擦枪走火:

红框区域,魏、宋、卫三国的交界地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放大来看:

魏国对宋国的黄池发动了进攻,并得手,不过后来又被宋国夺回。具体夺回的时间不详,有可能在当年夺回,但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之后的时间夺回。

请各位读者牢记上面的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对后面的内容影响很大。

表面上看,发生在黄池的战斗只是魏、宋两国之间的事,但这里的战事无疑会牵动到背后的卫国及再背后的赵国,还有另一个方向的韩国。

这一年结束。

公元前354年,秦孝公8年,魏惠王16年,韩昭侯9年,赵成侯21年,齐威王3年,楚宣王16年,燕文公8年。

这一年,齐国趁着魏、宋、韩、卫、赵相互牵制之际向燕国发动了战争,不过被击退了。

图中大致为齐国攻燕的情况。

也是在这一年,秦国率先对魏国发动了战争:

图中大致为秦军攻魏的大致路线。

当时秦军应兵分两路:

北路军在元里击败魏军,据称斩首7,000级,而后攻取了少梁(上箭头);

南路军先攻取了郑,而后攻打了三门峡以东的焦,但未能攻克。秦军攻焦的路线可能走的三门峡(中箭头),也可能是绕道(下箭头)。

另一方面,赵国趁机向魏国的盟国卫国发动了进攻:

当时赵军在刚平筑城(红圈),并占领了卫都濮阳东部的地区。

·

擒庞涓,公元前353年:

公元前353年,秦孝公9年,魏惠王17年,韩昭侯10年,赵成侯22年,齐威王4年,楚宣王17年,燕文公9年。

赵军在初步攻卫得手后继续向南挺近:

顺势攻克了卫国的富丘地区(红圈),注意黄圈就是桂陵的位置,牢记这个位置。

此时,秦、魏、宋、齐、燕、卫六国均处于交战状态,韩廷似乎嗅到了机会的味道。

是年,韩昭侯选择了朝见魏惠王,有意向放任魏、火并,然后自己转向攻击东周国:

不出意外的话,二周接下来就会被韩国压制。至于韩廷此举的真实目的并不清楚,可能是通过压制二周防止秦国在攻取焦邑后继续向东挺近,也可能干脆就是想打通黄河通道把秦军放进来。

当然,韩国的整体表现还是相对于倾向魏国。在这种情况下,魏廷放开手脚展开了军事行动:

图中红箭头所示为魏国对卫国发动的进攻。

可能不少朋友感到意外:不是梁卫是盟国吗?为什么魏国不打赵国反倒打上卫国了?——这是因为魏国之所以和卫国结盟,是为了防止赵国吞卫,这并不妨碍自己也有吞卫的欲望。

在当时,魏国从卷城和黄城出动80,000人的军团,向濮阳北部及西南部的地区发起了进攻(注),魏军统帅正是庞涓。

(注:《擒庞涓》一文中,魏军攻击卫国的地点有二,一为茬丘,二为缺字,结合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帛书的内容,有观点认为缺字内容指“北颛顼”,即颛顼之墟。)

从当时魏军的举动上看,魏廷显然不在乎盟国卫国的死活,它的目的无外乎要趁着赵国攻卫的时机抢先占据卫国,给接下来的攻取邯郸创造一个稳定的后方。

下一步,魏国开始攻赵:

魏国又集结了一支10万军队对邯郸展开了进攻(红圈)。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从后面的情况看,当时魏国并没有夺取赵军所占据的富丘地区(黄圈)。

面对魏国大肆攻赵,齐廷内发生了【成语故事】中的宫廷辩论,最终齐廷决定执行孙膑的围魏救赵策略:

上图,上黄圈所示为魏军在邯郸方面的部署,兵力声称为100,000人;中黄圈所示在卫国方面的部署,兵力声称为80,000人。

如果暂且采信以上数据及后来苏秦谈及魏惠王时期兵力数据的话,魏国在前线已经投入有180,000人的兵力,占全军360,000人的1/2。按道理,这两个数据都会有相当的水分,不过倒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魏国在东线确实投入了相当的兵力。

白箭头所示为景舍救赵的大致情况。当时赵国向楚国求救,景舍认为楚军应当出动少量兵力,引诱赵军使用全力对抗魏国,这样就能大幅度消耗魏国的力量。

红箭头所示为齐军攻魏的大致路线,统帅为田忌、孙膑,目标为襄陵(平陵),之所以选择这一目标是为了给魏国一种齐将不会打仗的错觉——为什么呢?因为宋国是个墙头草,一旦事态右边,卫国方向就是齐军的唯一退路,又随时有可能被魏军切断——记性不好的朋友现在请马上回看上面桂玲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魏军在卫国方面的统帅庞涓立即嗅到了战机:

当时魏军一方面保持对邯郸的包围(上黄圈),一方面由庞涓率军(中黄圈)则借助四通八达的道路袭击了高唐(上红圈)大夫和齐城(右上红圈,即临淄)大夫的军队。

由于《擒庞涓》一文多有缺字,当时具体情况多有不详之处。大致的情况可能是,魏军击破了齐国从高唐、临淄动员的军队,还击毙了高唐大夫和齐城大夫,由此把襄陵方面的齐军和齐国本土,抑或高唐和临淄的联系切为两段(黄箭头和红箭头所示)。

而与此同时,襄陵地区的齐军(下红圈)则对襄陵发起了强攻的姿态,又向大梁方向派出了机动部队(下红圈)。

也就是成语故事中提到的“围魏”。

这里需要特别补充一点,从齐军此后在襄陵的攻坚表现上看,这里分出的机动部队想威胁大梁这座雄城似乎不太可能。

至于当时齐军的真实目的,当然不会是“围魏救赵”,也不会“围魏救卫”或者“围魏救齐”,而是要“以怒其意,分卒而从之,视之寡”。

从庞涓的角度上看,田忌、孙膑在攻击襄陵的“装疯卖傻”行动使其对齐将的指挥能力产生了严重的低估。此时,孙膑又“遣轻车西驰梁郊”,在庞涓眼里更像是乱打一气,可由着他在大梁城郊胡闹又影响自己在魏廷的脸面。

在这种情况下,庞涓选择了舍弃了辎重,率领部队日夜兼程往回赶:

图为庞涓的大致回援路线,以及齐军的大致设伏路线。

此时,庞涓的目的不见得是真要救援大梁,而是要攻取富丘,切断齐军的退路(黄箭头),进而对其全歼。

而在这个时候,齐军的机动部队则悄悄移动到桂陵,通过埋伏战术消灭了这支魏军,并擒获魏将庞涓(红箭头)。

前面也提到了,齐军的目的只是为了消耗魏国,其实对救赵的死活并没有太大兴趣。

所以,魏军对邯郸的攻势并未受到干扰:

大致在这一年的7月,魏军终于攻取了邯郸。当时,赵廷可能转移到了邯郸城外的别宫继续进行抵抗(注)。

(注:此说见《赵国史稿》)

·

魏国的反击,公元前352年: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10年,魏惠王18年,韩昭侯11年,赵成侯23年,齐威王5年,楚宣王18年,燕文公10年。

齐国在桂陵的胜利应当极大鼓舞了卫国,卫国倒向齐国对魏发动了进攻:

图中所示,齐、卫、宋联军继续对襄陵围攻(下红箭头),宋国也有可能正是在这段时期夺回了黄池(中红箭头),但也有可能在之前就已夺回。

此时,楚军应当对魏国也有一些行动,但可能并未加入对襄陵的围攻(白箭头)。

同一年,秦国对魏国的战争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秦大良造公孙鞅围攻魏国旧都安邑,迫使守将投降。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魏国的盟国韩国终于出手了:

韩国出兵支援魏国,在襄陵击破齐、宋、卫联军(红箭头所示)。

从当时的局势看,卫、宋两国在战败后应立即向魏国宣布投诚,就此切断了齐军的退路,齐人被迫通过楚将景舍向魏国求和。

如果庞涓确在之前被擒,那么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是在此时被赎了回来。


尾声,公元前351-前350年:

公元前351年,秦孝公11年,魏惠王19年,韩昭侯12年,赵成侯24年,齐威王6年,楚宣王19年,燕文公11年。

在收拾完东方事务以后,魏国继续攻赵:

红箭头所示,魏军攻取了赵国的玄武。

也大致在这段时期,魏国向赵国归还了邯郸,赵国并未再割让领土,大概当是承认了魏国在卫国方面的利益。

同一时期,秦军继续攻打魏国的领土:

秦将公孙鞅又包围了魏国的固阳,并迫使其投降。

固阳个人能查到的是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战国时属上郡),如果以上内容属实的话,公孙鞅为何在夺取安邑后又攻击这个位置,确实是个问题——补充一点,就当时秦军是否占领安邑实际是有不少争议的。

再到公元前350年,魏军在修正后对秦国发动反击:

上图红箭头为魏军的大致反攻路线,攻取了之前被秦国占领的定阳。

之后,魏惠王与秦孝公相会,所谈的具体内容未知,不出意外的话应是秦国归还了之前侵吞的领土,安邑可能是在当时归还的,也有可能是魏军在攻击定阳前就夺取。

仍是在这一年,秦国迁都咸阳:

图为栎阳到咸阳的大致路线。

从这里的表现上看,秦廷似乎会考虑到魏国的报复因素。

再补充一点,之后就是魏惠王主持的逢泽之会,经杨宽先生对时间线的修正,秦孝公削掉公子虔的鼻子就发生在这段时期。

总结一下的话:

齐国方面:

从整体上看,齐国应为这场战争的失败者。

但公平来说,当时的魏国实力确实十分强大,齐军实际是在敌我实力悬殊的局面下想方设法从魏军手里夺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尽管之后的襄陵之战齐军处境比较凶险,但由于有楚国的存在,魏廷方面其实除了接受议和以外确实并没有太好的选择,所以我们在这里并不能将齐军的和谈完全归结于侥幸。

有关孙膑在这一战的表现,我们一方面要看到齐魏之间在实力上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赵、卫两国对齐国而言又是必救之国,当时孙膑制定的战争计划可以说是最优解。

楚国方面:

可以看出,楚国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方之一。在这场战争中,列国均未获得太大的拓展,但又都消耗了相当的战争资源。而楚国在这其中几乎只有浅尝辄止的行动,在此消彼长当中获得了最大收益。

从这一点上看出来,楚国不盲目介入中原事务,在很多时候确实是最优解。

卫、赵、魏、韩四国:

卫国连续遭到了赵国和魏国的侵凌,损失应当是比较大的;

赵国到底消耗了相当的战争资源,甚至还一度国都陷落,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能小;

魏国表面上是胜利方,但消耗的战争资源尤其庞大,可以说既迈向了巅峰,但同时也迈出了跌落悬崖的倒数第二步;

就韩国而言,魏国的衰落应当对自己是有利的,但由于此时魏国出现了表面上的膨胀,反倒促成了之后魏惠王在整合泗上后立即转头攻韩。

应当来说,三晋和卫国都为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秦国方面:

在定阳的失败应当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秦国随后向西迁都,并发起了新一轮的变法,开启了加速追赶魏国的历程。


就题主的问题进行总结的话:

齐国的“围魏救赵”战略,其军事目既非“救赵”,也非“围魏”,实际是为了消耗魏国的实力以缩减齐魏之间的差距。

这一战略的结果,必须从两方面来看:

从战局上看,齐军虽然在桂陵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但是邯郸依旧被魏军攻破,齐军联军后来也在襄陵被韩魏联军击破,齐国确为战败一方;

从目的上看,齐国确实达到了消耗魏、赵两国的目的,虽然襄陵之困有些尴尬,但总算有惊无险。虽然此役并未让齐国登上列国的顶峰,但切实限制住了魏国的扩张,为之后马陵之战的胜利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最后解答题主的核心问题:

今天看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说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有解吗?

任何战略都不存在无解不无解,而是在于合适不合适——这里面既要考虑国力、兵力、地缘、外交及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也要考虑政治人物在实际环境下的个人奋斗,以及大环境下的历史进程。




  

相关话题

  如何证明呢? 
  「1 堆麦子 + 1 堆麦子 = 1 堆麦子」这样的例子是否可以用数学语言解释? 
  用三个汉字能描述的最大的数是多少? 
  这个数列极限的定义反过来为什么就不行? 
  (1+e^((-2k-1)pi)) k 从0到无穷的连乘怎么算? 
  如何评价学界对苏秦和张仪纵横活动时代先后的讨论? 
  如何证明下面的数学分析问题? 
  如何理解 95% 置信区间? 
  有一函数F(x),其导数为F`(x),现在它们共同出现在同一等式里,是否能计算出F(x)的表达式? 
  「我对女生的兴趣,还没有我对数学的兴趣高。」这样的男生是怎样的性格? 

前一个讨论
2020 年《财富》中国 500 强前三名未变,京东第 13 位、阿里第 18 位,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浙大招生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言论?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