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邢立达团队撤回 Nature「世界最小恐龙」论文,此前多名学者质疑为蜥蜴坐实了吗,有何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dinosaur-73-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明确一下这篇文章不是作者主动撤稿,是编辑撤稿。虽然撤稿声明的口吻像是作者主动撤稿,但是这篇文章是编辑撤的,这种写作方式只是一种格式(如果不信,去查查别的期刊,都是这么写。retraction watch的采访也表明邢立达等人不会撤稿)。


邢立达也真是大佬,nature说发就发,说撤就撤,真是如此坦然,大家风范。以及下面那些粉丝评价也是挺无语,居然有人说嘤嘤嘤好棒,听起来怎么像是觉得被撤稿是个很光荣的事呢?

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才会撤稿呢?

首先,期刊并不会频繁撤稿,因为这会降低期刊的声誉,对于小的错误,且不涉及造假的情况,期刊通常会发表勘误来对错误进行纠正。而如果是学术争论的话,可以发表经过同行评审的comments进行讨论。论文只有在错误严重到让人质疑研究的有效性时才会撤稿。通常,撤稿的文章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有明确证据显示研究发现不可靠。

2.存在学术道德的问题,比如存在造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等现象的论文。

由此可见,撤稿实际上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并且已有研究表明,撤稿会对作者的职业发展产生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1.】。


邢立达的文章是否符合上述两点?


首先这项研究成果是不可靠的。三维模型在进行重新渲染以后,可以明显看到顶孔,翼骨齿,腭骨齿,侧生齿,无法找到方轭骨和眶前孔。即使不做系统发育分析,这样的特征组合也已经足够说明眼齿鸟属于鳞龙类,而不是主龙类(包括恐龙和鸟)了。其实作者们在文章中也指出了这个标本具有很多蜥蜴的特征,但是他们的操作令人费解,做系统发育分析的时候使用了只包含中生代鸟类的数据库。

除了研究结果有严重错误以外,这篇文章是否造假?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化石造假是最典型的造假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如果事先已经知道这是蜥蜴,甚至知道有另一件带有头后骨骼的标本,这篇文章的性质可就远远不止是学术错误那么简单。事实上,这篇文章去年9月份投的稿,1月份被接收,3月份发表出来,但是邢立达等人在去年11月份的曼谷琥珀大会上就已经知道了有更完整的标本,以及这个标本是蜥蜴,不是鸟(这件事情国外同行是有证据的,而且nature的编辑也为此承受了很多压力,甚至下班了半个月)。作者们完全可以主动撤稿,防止错误知识的传播,但他们没有那样做,而是坚持以错误的研究方法去证实错误的结论。这么做是处于何种居心,我也不好推测。


除了造假,这篇文章还体现了哪些学术不端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邢立达是第一作者。一般来讲,第一作者在一项研究中承担着主要的工作量,比如设计实验,做实验分析数据,写文章等等。古生物分类学的文章与实验科学和数理科学有一点不同,其研究过程基本不需要数理基础和实验设计,最主要的工作量就是对标本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而依据财新网的报道(http://m.science.caixin.com/m/2020-03-26/101534172.html),邢立达对文章的贡献仅仅是写了琥珀重量和产地,依据文中的作者贡献,黎冈研究员的团队完成的CT扫描,系统发育线性回归是外国合作者做的。可见邢立达在这篇文章中承担的工作量远小于其他作者,既没有描述标本,也没有做分析,他就是个标本中介,以标本作为霸王合同,索取一作。实际上标本也不是邢立达自己发掘的,是他从私人收藏家那里借来的。邢立达本人是这方面的惯犯,他所谓的合作就是找收藏家弄个标本,然后发邮件,广撒网,直到有人愿意帮他写文章,然后以标本为理由要求挂一作(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写文章的人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因为如果他不让出一作,就失去了研究这块标本的机会,对于拿着标本进行要挟的人来说,他不在乎这个标本发到哪个杂志上,也不会在意科学价值,反正他只要是一作就行。有些老外还觉得这是“中国规矩”,还想要去遵守,听着真是丢人)。当文章发完以后,这些标本是被卖了,还是存放在哪个人手里也都不知道。这种所谓的“合作”滋生了署名不端,并严重影响了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目前,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已向所有可发表古生物学文章的期刊发出呼吁,抵制使用私人收藏以及从非学术机构外借的标本进行研究,为的就是防止标本丢失或者被所有者拒绝提供原始数据,并且保证研究的可重复性。

这种合作模式会引发什么问题?

邢立达的这篇论文里不乏国际上的知名专家,比如Luis M. Chiappe是研究古鸟类的老牌专家,Lars Schmitz专门研究脊椎动物眼部骨骼的形态功能,包括晶梅也是研究古鸟类的专家,为什么会出现把蜥蜴错认为鸟类的低级错误?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些人都没有真正看到过标本(黎冈做的CT复原,他肯定有模型,但是他是个物理学家,不懂比较解剖学),仅仅依据提供的照片写了整篇文章。这样的事情在之前就有过先例。2009年黄骥和Per Christiansen合作的最古老猎豹化石发表在PNAS上,但这篇文章由于后期被证实标本存在大量石膏拼凑现象,最终于2012年被撤稿。这项研究的合作模式与邢立达如出一辙,即不懂行的“砖家”拿标本,老外写文章。Per Christiansen在这次研究中只看到了标本照片,根本没有见过真正的标本。虽然标本照片能够提供一定信息,但是这显然是不够的,很多细微,复杂的结构都需要对标本本身进行观察判断(比如脑颅的特征,神经孔的位置)。这种”砖家“出标本,专家写文章的合作模式,除了导致署名不端以外,还造成了作者之间无法平等的共享信息,增加了研究犯低级错误的概率。

其它说明:

邢立达在德煦博物馆官网上写道徐星老师是名誉所长,并把Michael Benton列为客座研究员,但实际上徐老师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并且对邢立达把自己的照片挂在网站上的行为表示不满,Michael Benton对于邢立达把自己的照片贴在网上也是非常的不高兴。

邢立达不是徐星老师的学生,邢立达的硕士导师是Philip Currie,徐老师只是他的挂名导师,他没有入过徐老师的师门。邢立达博士阶段的导师是张建平和万晓樵。邢立达只是在需要撑门面的时候,才会把徐老师拉出来站场。最近几年,邢立达的学术之路越走越歪,文章多有署名不端现象,他和徐老师也只是维持一种面上的平和罢了。毕竟,一个靠署名不端走上来的标本中介,他的工作模式大家都是看破不说破,赏他个脸而已,这要是把大佬也得罪了,以后可怎么在国内古生物圈子里混啊?

邢立达等人确实也写了一篇reply,并且使用了更大的矩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依然得到这个标本是个鸟类。之所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标本属于蜥蜴的鉴定特征没有正确编码(有几十处编码错误)。这篇reply也没有被送审,估计也不会有哪个杂志要这种低级错误满天飞的文章。

以及,有人提供过线索,邢立达除了研究琥珀,自己也参与琥珀买卖。他是龙隐虎魄(网店)的科学顾问,他老婆是老板(他老婆叫王申娜)。至于他们都卖了什么琥珀,有没有卖过用于研究的琥珀,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的琥珀被研究完以后,是放在商场里展示过的。

更新两张图,之前的微博号“俄罗斯什么值得买”在三月帮邢立达洗白,把质疑邢立达的学者描述成老学阀,没想到,他还真从邢立达那里得了好处啊!以下是证据


1.Mongeon P, Lariviere V.Costly collaborations: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fraud on co-authors’ careers.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67(3):535-542.


user avatar   bao-zi-56-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好找个地方写小九,我觉得这个整个电影最大的败笔,可以说,有这个问题存在,本身就证明了电影根本就没有弄好。

这个角色太失败了,她太平淡了,完全没有一点特色,堪称全片最大的花瓶,我猜测这是导演刻意所为,导演就不想让小九有太明显的个性,甚至都不乐意把她画得更漂亮点(老天,这好歹是纣王口口声声的爱妃,开篇的成年版妲己还算可以,你搞个萝莉版妲己不过分吧),从一开始就不想让观众在底下给他们组CP,我明白导演的意思,他想让姜子牙的形象更加高尚,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觉得这个女孩好看,这个女孩讨喜,所以才去救她,而是为了“大义”“大爱”,所以必须只能是出于“救一条生命”,才去救小九,但是导演明显没有弄明白的是,观众根本就没法和这种“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想法产生共鸣,况且本身电影表达这种想法的同时,也没忘记自己是个商业片,所以搞得不伦不类的,就好像一个人装高冷,又怕别人真就不去搭理他,于是时不时又赔笑脸,说自己是闹着玩的,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老老实实走大众路线,挣钱嘛,媚点俗,不寒碜,但导演明显是懂了一半,他宁可给你看四不像卖萌,给你看绚烂的画面,都死活不肯给你把小九的故事讲清楚,把小九的形象给塑造好,顺便画好看点,看到中间揭露小九身份苏妲己时,刚开始挺高兴的,居然用了原著的设定,

苏护被这阵怪风吹得毛骨耸然。心下正疑惑之间,忽听后厅侍儿一声喊叫:“有妖精来了!”苏护听说后边有妖精,急忙提鞭在手,抢进后厅,左手执灯,右手执鞭,将转大厅背后,手中灯已被妖风扑灭。苏护急转身,再过大厅,急叫家将取进灯火来时,复进后厅,只见众侍儿慌张无措。苏护急到妲己寝榻之前,用手揭起幔帐,问曰:“我儿,方才妖气相侵,你曾见否?”妲己答曰:“孩儿梦中听得侍儿喊叫‘妖精来了’,孩儿急待看时,又见灯光,不知是爹爹前来,并不曾看见甚么妖怪。”护曰:“这个感谢天地庇佑,不曾惊吓了你,这也罢了。”护复安慰女儿安息,自己巡视,不敢安寝。──不知这个回话的乃是千年狐狸,不是妲己。方才灭灯之时,再出厅前取得灯火来,这是多少时候了,妲己魂魄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乃借体成形,迷惑纣王,断送他锦绣江山。

这是写苏妲己美貌的

话说那妲己绑缚在辕门外,跪在尘埃,恍然似一块美玉无瑕,娇花欲语,脸衬朝霞,唇含碎玉,绿蓬松云鬓,娇滴滴朱颜,转秋波无限钟情,顿歌喉百般妩媚,乃对那持刀军士曰:“妾身系无辜受屈,望将军少缓须臾,胜造浮屠七级!”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的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几个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瘫作一堆,麻酥酥痒成一块,莫能动履。

妲己被九尾夺舍的片段就那么一点,然后关于妲己的故事就啥也没讲,全程喊了半天的阿父连个正脸都没给,导演拼了命地想淡化小九的形象,“就是个无辜女孩,over,就这样,别整得花里胡哨的”,可是这真的搞错方向了,你想把姜子牙搞成那种对事不对人,救小九是出于自身信念,而不是出于小九本身,这没问题,但是你想让观众跟你一起苍生大义,这办不到,也不可能,观众想看的是这个小九本身也没有讨喜的地方,然后才决定支持或者反对主角的行为,就像保护濒危物种都是拿大熊猫来做广告,而不是其它又丑又怪的珍惜动物,这个跟烟熏妆哪吒不一样,况且哪吒还有成年版,小九就真的没有哪怕一点点重现王妃形态的机会,那你给的很多特写镜头,就毫无任何触动人心的地方,导演可能觉得这是真善美,但是看上去就是假大空,不是说要写成言情那种,而是说真的哪怕花一点心思,把小九的形象刻画得可爱讨喜,造型换成萌妹,真的效果会好上很多,至少能争取到更多的观众,毕竟大家都看脸,而不是谁都不去刻意迎合,希望唯美的特效能征服所有人的心,顺便靠萌宠卖点周边。

原著里苏妲己本人的剧情从夺舍处就已经完结了(人类苏妲己早就死了),后面全是九尾干的,那么姜子牙要救的这个原版苏妲己,就真的是个啥事都与她无关的纯·工具人,跟士兵甲,百姓乙没啥区别,所以说怎么想都很奇怪,无辜≠啥事都与我无关,这个角色有潜力,很明显不能作为支持姜子牙舍弃神位,全程护送直到转世的对象,但是既然电影魔改成两人元神拴在一起(虽说不明白为啥这样搞,感觉硬是想给你搞个电车难题),人类苏妲己没有死,但既然都这么改了,那为啥不直接改成一直是九尾操控着苏妲己在做一切事情,那么王妃妲己至少能保住(也就是会有成年形态),效果应该也会好很多,两个成年人至少能有交流,以及更加有意义的互动,而不是像个孩子一样胡闹,而且全程就姜子牙一人在那里苍生苍生地讲,如果把王妃妲己加进去,另一个角度讲苍生之类的,可能会更有意思些。




  

相关话题

  在远古所有大陆连成一片的时候,泛大洋中有岛屿吗?岛上有没有生物? 
  如何评价编辑同意发表,导师阻拦,导致最终没有见刊的行为? 
  如何看待中国科研圈的老人学术权威现象? 
  关于古生物复原图? 
  生物系统发生和分类的研究进展怎么样了? 
  CVPR2022 有什么值得关注的论文 ? 
  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读博? 
  限制青年教师担任博导硕导是合理的吗? 
  世界上有哪些失败的大型科研项目? 
  作为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你对现今的科研环环境有什么期许与建议?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7月25日上海漫展jk小姐姐“被偷拍”事件?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马前卒登陆P站?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