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外博士的能力真的比国内博士强吗? 第1页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点国关国别的吧。

中国在这方面的博士生培养和俄国比起来就和大清VS1990年的美国差不多。

俄国国关国别人才有一条高难度的捷径,那就是小语种/特定外语奥赛,比如莫斯科大学每年都会特招一批小语种/奥赛金奖分配到特定院系,比如世界政治外语亚非学院,这些人在本科入学之前,通常已经熟练最少一门除俄语外的欧洲语言+一门亚非语言。

国内这种人有吗?有,但极少。本科能学第二外语、博士毕业会一点第三外语的已经算佼佼者了。对于存在巨量语言壁垒的国家而言,这熟练度聊胜于无。而俄国搞国关国别的,精通两门除母语外欧洲语言是基础,精通两门欧洲语言加一门亚非语言的多如牛毛,基本上等于入行要求

除了语言功底差,课程设置和教师身份、专业多样性也差

国关国别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交叉学科,中国的教师专业多样性、背景多样性和身份多样性贫瘠的一塌糊涂。国关的就那么两个路径,要么本科学外语,要么本科学国关,然后博士还学这些东西。搞这些东西的学者,喜欢谈历史的,大多历史学科班训练不够。喜欢谈军事的,不少对军事又一窍不通。同时语言功底薄弱,除了英语之外能用其他语言和外国学者谈笑风生的寥寥无几。

我手里积攒了俄国一百多位大佬和较大的学佬简历,还是去掉不长期在学界的,有两成人要么是军人世家出身,要么本人就是退役将官/退役高级校官,别说谈军事了,就直接CQB都是专业的-不少人甚至是退伍老兵,甚至还有在美国当间谍被抓起来遣返回俄继续当高校教师教这类科目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中国学者听到核战争吓到尿裤子,而俄国学者听到核战争:艹这么好玩的吗,搞起来搞起来!

我认为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学者不懂军事,不知道核弹实际上是个杀伤力很有限的玩意儿。而好巧不巧这种错误观点会随着学界扩张而代代流传下去。对于俄国这就不是大问题,毕竟人家搞过的地下核爆炸数量比中国全部做过的核试验都多,甚至还有主持过核武器/核动力巡洋舰现代化计划的国防部高级文官亲自给你讲背后的学理,那对大问题的认识显然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

其他很多学科也是类似情况,人家先去接受完整的科研训练(指读完博),然后熟悉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讲师/副教授/资深研究员),然后跳进政府担任中高级技术官僚,随后返回高等教育行业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反向修正理论。别看人家现在不奉马列为圭臬,但理论实践相结合做的比中国同侪好太多了。

比如莫大政治学系系主任斯卢茨基,政治学博士,连任四届或者五届杜马代表。俄国代议制发展有什么问题?很清楚。更不要说自民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一样在政治学系担任客座教授,俄国代议制的理论和实践有多少差距?他们太清楚了。

再比如莫大法律系宪法学教研室主任阿瓦基扬,俗称一人手写12.5%的俄罗斯宪法的泰斗级人物,如何使宪法在学理和实践中保证平衡,同时保障宪法文本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没点实践能行吗?


user avatar   lu-lu-de-tou-ruan-ruan-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说人文、社科领域(这里指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一类,不算经济学,因为我不了解经济学),就我自己看过的、审过的论文来说,欧美整体上确实强于国内,而且差异很明显。

国内的社科领域博士,还是985博士,他们的论文都经常给我一种“这也能通过答辩?”的疑问。

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北京985的女博士,我看她的毕业论文时,她已经是另一所985的老师了。她的哲学博士论文基本上就是“拼凑”+“煽情”,从马克思到海德格尔,名人名言这摘一句那摘一句,后面就是感叹,直接对当今社会得出某个结论,缺乏论证环节。这还是获奖论文。

另一篇让我跌眼镜的,是某个已经在中南部某新一线城市当教授的,他的论文大篇段落就是翻译google上的英文介绍+百度百科的资料换种说法说出来。且前后大范围车轱辘话重复,毫无营养。

以上还算好一点的。没有思辨性,我权当看百度百科了。更有那种从头到尾引用“大领导”们的讲话,感恩“大领导”们的英明决策,读之令人昏昏欲睡,如遭酷刑。在我心里,这些文章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讨好领导,折磨读者。简直连“论文”都不能算。

诸如以上这类博士、教授,一个个名头大得不得了,介绍栏里赫然写着“专家”“著名学者”。讲话时满嘴净是八股,胸中实无一物。所做“研究”废话连篇,一生于家于国无益。扒了底裤看去,一个二个都是些扛着“科学”“文化”旗子的腐儒村究。和范进的唯一区别就是把“之乎者也”换成了一串老百姓听不懂又以为高大上的社科名词。一群抄书匠而已,离“思想家”的距离,不是学渣与学霸的距离,而是算盘与电脑的距离。

说句难听的、会被扣“来电了”帽子的话:

社科领域很多博士论文,思辨性连国外好点的本科论文都不如。

国内不是没有好的人文社科学者,他们在学术上钻研一手文献,谦虚谨慎。在研究方向上偏向弱势群体、边缘人群。但这些人往往被压制得厉害,受多少气也只能自己吞下去。

似乎在人文领域,一个很畸形的事实是,有某种力量在有意识地允许、甚至默认毫无水准的博士出现。而一旦有文科博士能“混”出来,对那些真正想做学问的人就是种打击,也就会有更多低水平的博士出现。

而低水平的博士成为教授后,一没能力带博士,二来也会放任手下的博士和自己一样混。整体上进入恶性循环。

最可怕的是,这种恶性循环,站在某些人的角度,可能恰恰是“良性循环”。他们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主要强在做饭技能普遍比较强这一项。


user avatar   xing-you-65-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做科研这种对天分要求很高的工作,生源水平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单单对比欧美顶尖高校(HPYSM以及牛津剑桥等)和中国顶尖高校(清北),国外的博士生科研水平上限要高。原因很简单:生源质量更高。国外顶尖高校每年吸收了中国几乎最顶尖的本科生去读博,随便看看国内那几个本科生出国留学大户,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成绩以及综合水平都位于所在学校的金字塔尖儿,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本科阶段的科研水平就堪比普通一本(甚至985)的教授。高GPA->世界顶尖高校读博几乎成了一些大学的政治正确,我本科的时候,有一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选择留在本校读博,周围的同学都觉得她浪费了自己的好成绩。下面是中科大最近两届郭沫若奖学金得主的毕业去向表,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更可况,国外顶尖高校(大部分在美国)收割的不仅仅是中国的顶尖生源,欧美的、东亚的以及广大第三世界的顶尖人才读博首选地就是这些学校。不要责怪这些顶尖学生崇洋媚外,毕竟国外顶尖大学读博性价比实在是比留在国内要高得多:一来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学金,足以保障读博期间生活无忧;二来科研环境、师资水平、仪器设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优势;三来毕业之后的工作机会、薪资待遇也要好一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这些优势带来的冲击可能没那么强烈。但是如果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呢?那个时候,一个美国普通博士生的工资足以养活国内的一个三口之家。那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学子呢?他们留在自己的国家不仅现在没什么教育和工作的机会,以后也看不到国家发展的前景,去欧美读博真的可以说是第二次投胎。

生源、天赋这些因素真的可以决定一切吗?我认为是的,在科研领域,有些顶尖博士生是可以带飞自己的导师的。更何况,国外顶尖高校在其他方面也有着巨大优势。以后,马太效应带来的鸿沟会越来越大。

至于普通高校,那就难说了。我在出国前夕也是有机会留在本校读研的,中科大的科研环境、国际排名也比我现在所在的“美国某州立二本“要好得多。我相信,如果我留在中国的话,从发文章角度可能会更好一些。可是,生活质量的差别就大了。国内的研究生补助很少,可能仅仅够日常开销。而现在,我可以在保持一个相对不错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每个月结余一些钱。更可况,毕业以后的工作选择也会更多样。我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可以选择在美国工作,也可以回国工作。但是如果只有国内的学位,想要在美国找到工作应该是很难的。

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发展比较早,即使每年毕业了那么多博士,也足以保证社会上可以提供足够的、合适的岗位。国内则不然,高端产业不完善,很多博士毕业以后无用武之地。所以才有了一大批博士毕业生去当中小学老师、从事文职工作等。倒不是说这些岗位不好,可是毕竟和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有出入的。

我还是看好中国经济的,我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顶尖学子会选择留在国内深造的。


user avatar   cao-heng-z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我个人的方向为例吧,之前阅读了一些外国名校的博士论文,像mit,哥伦比亚,康奈尔,根特,McGill等大学,然后和国内顶尖985高校博士论文做了比较。大致可以看出国内外博士差异性:

就研究课题而言,国外博士的眼界明显更开阔也更宏观,研究的涉猎面是明星广于土博的。同时国外博士研究的课题更具有完整度,课题都是按照项目的标准去完成的,在其中有很多对于发表文章并没有直接有用的部分他们也会花较多时间去完成,所以国外博士的课题完成度是高于土博的。另外,国外博士的会的技能更多,更注重学科交叉,真正是大工科的培养标准。还有就是国外博士创新也是强于土博的,是真正能在某一方向做到引领整个世界研究的或者做到产学结合与产品化的。最后从我统计来看,国外博士大部分发表的论文数量也是高于土博(并不存在国外博士发文章不如国内的说法)。土博相比于国外博士,可能在文章的细节(如作图等)等表面工作做的是比国外好一点,但有效工作量是低于国外博士的。

当然以上都是默认指欧美顶级高校(个人觉得其中美国博士含金量最高,尤其是像mit,加州理工,哥伦比亚这些顶级高校的博士是真的非常厉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博士肯定大部分确实不如中国。


user avatar   xiao-wen-yuan-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国内的历史学博士生,我说说历史学吧。

不谈个体差异,总体上欧美的博士培养比国内更好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语言。对于历史学来说,掌握语言的多少决定了你能看哪些史料,而这又决定了你从什么角度去思考问题。欧美学者语言能力普遍强于国内,可以说不在一个层次上,包括做中国史研究的。有人可能会说陈寅恪,人们一提到陈先生,首先是惊叹他的语言能力。但这也恰恰体现了一种井底之蛙的思维。在西方学界像陈先生这样的人真的很多。说近一点,国内史学界前些年几乎没人看得懂满文,直到美国学者利用满文材料提出了“新清史”的概念,国内为了批判新清史才开始学满文。

国内中国史的博士生嘛,很多人完全依赖中文材料,做近代的连英文都避免用。结果就是低质量、同质化的研究很多。相对而言,欧美博士生语言能力强很多。像我认识的一牛津师姐,掌握英语、日语、韩语。所以人家可以做跨区域研究。但是她说她很菜,跟她研究相似课题的哈佛博士,掌握了八九种语言。

我也是个语言渣,英语说不利索,日语还在勉强。缺乏他们那种自觉,不想花时间在语言上,时常嫌弃自己。但是语言真的很重要,这几年全球史很流行,但是国外那些做全球史的学者基本上都要掌握多语种阅读能力。

2.理论。整个学科体系都是从西方移植的,理论就更不必说了。西方历史学界能够从其它人文社科领域汲取养分,这对学术创新有很大帮助。比如社会学滥觞之一的法国,孕育出了年鉴学派;比如人文社科领域的语言学转向孕育出了概念史;又比如后现代思潮孕育了微观史。

国内一个世纪以来在史学范式的创新方面几乎为零,仍然跟在西方学界后面。这是整个学科体系的基础薄弱决定的。在欧美读博自然更接触最新的思潮,站在风口上。风口只是一方面了,另一方面理论熏陶本身就很重要,它关乎你如何思考问题。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土博给你介绍一下国内的情况吧。


我是也是做材料的,由于老师是青年教师,真的培养了我很多能力。


实验上,从生长开始我自己动手,表面形貌看的AFM、SEM自己上手,分析结构XRD还是自己上手,TEM样品得自己做,完后给样品长电极做性能的测试还是自己来着。没人帮忙,而且老是想着我作为大师兄要把每一样都精通,回头分别交给不同的师弟师妹。


科研辅助上,材料订购我去跟卖家谈合同,来了货我去办理材料入库,报销交钱,买设备的经费我去申请,中间一通交易我去操作,完后安装调试全程跟着,不光负责把设备细节搞清楚,还要把工程师维护住。


闲事也有,老板去哪哪出了个差我去报销,要出国开个会,我去办签证,另外还得写各种说明去报销那些个德语小说啊、过期发票啊、请客吃饭的票啊等等。


当然了,读文章,想思路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可是,我提议个思路,往往招来老板一顿喷,狂怼,给我说了另外一条路。等走过一阵子之后,发现行不通,老板又埋怨我为什么走这条路,应该走我原本提的那条路啊,说的还好像从没听过我的想法,是他指出的那条路一样。


综上,我在国内应该说培养了本该是专业技师有的动手能力,本该是科研秘书有的办公能力,本该是不知道谁该有的陪吃陪喝的能力,还有一通被怼之后心里抗击打能力,等等。我跟我在国外的同学聊,好像没有培养能力这么全面的。


我说回正题,我不是发牢骚,是想告诉题主,国外博士能力未见的比国内强,是能力培养的方向不一样罢了。因为在国外,你需要的是更好的科研思路思考的能力,更强的英语写作能力,甚至是生活中处理独在异乡如何适应的能力。


对你真正有意义的参考是你首先要考虑清楚你读博是为什么,你将来想做什么。


如果你要想做教职,搞一辈子科研的话,那还是去美国吧,在我们这真是没有用。当然你要是说,回头我进机关做公务员,那你国内就好了啊,我想想吃不到可口的家乡饭我就难受。另外,你要是一心想着挣大钱,赶紧别读博了,找工作吧,或者转行读博吧,材料坑里陷得越深越难赚钱。当然你要富二代,当我什么都没说,想咋咋,无所谓。


user avatar   yu-yang-31-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结论是:博士能力的高低与在国内读或国外读无关。

但是,国外读博士(以美国为例,因为我在美国读博)确实比国内在一些方面有优势。

不管是国内国外,既有勤奋努力,科研能力十分厉害的博士生也有天天混日子,非常水的博士。这个与你自己的态度,实验室环境,导师,所在的学院都有关系。比如,一个学院某个专业,本身就没几个博士,而且管理也松散,再加上导师也不管,学生也不上进,那当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培养不出来什么能力。但如果学院要求严格,科研做的不好就不能通过答辩,导师也要求很严,天天问你要进度,那你即便有些懒惰,但为了毕业也能学到不少。如果自己追求上进然自然不用说了。

所以博士能力高低,一定有个体差异,与在哪念没关系。但我想讨论的不是个例,而是更为普遍的差异。

首先国内读博士,因为想毕业必须要发文章,而且对影响因子(也就是文章发表的杂志水平)有硬性要求,所以国内博士一般科研上都很卖力,天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整理数据,为的就是能多发文章。所以,国内博士的科研工作量很大,每天实验从早做到晚,周末也加班加点是常态。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自然科研产出也很高,我见过国内厉害的博士一年内发几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除了实验外,一些博士还给导师写标书,审文章,这些工作也能积累不少经验。总体来说,国内博士的大部分精力是放在科研上的,最大的目标就是发文章。

再说说国内博士的课程。国内到了研究生阶段,上课就不是很重要了,重心主要在科研实验。国内一般第一年就能完成所有课程。而且有的课程相对严格,会有正式的考试,但另一些课程可能不是特别重要,可能写个小论文什么的。而且很少有国内的导师会关心学生的成绩,只要不挂科就行,导师更关心的是学生的科研,什么时候能发文章,能不能发好文章。

下来说说美国的博士培养情况。美国读博士一般要4-5年,有的专业可能更长,一般前1-2年主要是上课。研究生课程,真的是很让人头疼。我们学校要求研究生每学期修9个学分,一般一门课2-3个学分,所以每学期就是3门课左右。但是不要小瞧这三门课,每门都让人头疼。一般一门课有2-3次考试(exam),除考试外,还有小测验( quiz),小测验次数不定,有的每周一次,有的几周一次。除小测验外,还有class presentation,就是做ppt然后在课上讲,一般一门课至少会讲一次,有的课甚至讲两次。相比国内,我们的课堂一般就是十几个,二十个学生,有些课程甚至就几个人。除了讲ppt外,有的课程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东西,我举一些例子,这些都是我上过的课所经历过的。做class project,就是选一个你有兴趣的课题,然后查资料,做一个海报,然后去图书馆的录像室里,录一个小视频讲你做的海报。写review,选一个你感兴趣的课题,查找相关文献,写一篇综述。写标书,模拟申请课题,写课题标书,然后做ppt在课上展示。一般这些项目,会给你几个月的时间去做,有的还可以组成小组,相互帮助,分工合作。总之,每门课程除了考试,测试,杂七杂八的东西特别多。所以,一学期上三门课保证你能忙到焦头烂额。

正因为这些课程,美国的博士在专业领域的知识会更扎实一些。而且,完成所有课程,开始课题研究后,还有博士资格考试,就是综合所有课程的一个考试,由你的学术委员会的教授出题。所以,即便完成了所有课程,到资格考试时,还有回头把这些课程再复习一遍。

再说说美国做科研,其实和国内一样,导师也想多发文章,发好文章。但文章并不是硬性要求,因为学校并不会规定你发表多少篇文章,或者累计多少影响因子才能毕业。那在美国,怎么决定能不能毕业呢?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一般由4-5个教授组成,当然你的导师也在其中,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你的开题,资格考试,最终的毕业答辩都是由他们决定的。所以,他们觉得你做的够一个博士的水平了,ok你可以毕业了,觉得你做得不够,那么你就接着做。要是问有没有科研压力,不能说没有,但总体上要比国内小。一般美国导师不会要求你晚上,周末也要在实验室加班干活。

另外一个我想说说的就是美国的博士有很多都是要当助教的,我就是每学期都要当助教,基本工作就是改作业,回答学生问题。但别小看这份工作,真的能学到不少,我就是当了助教以后,特别能理解当老师的心态。记得以前上学时老师总说:不是我不想给你们高分,我也希望你们能拿好成绩,但你们自己要努力学啊!当时不理解,现在真的完全理解当老师的那种心态。助教真的能给我们积累不少教学的经验。

还有一点是美国教育中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我个人觉得这点很重要。记得有一门课,每节课我们都会讨论一篇科研文章,让我十分惊讶的是即便是一篇发表在非常好的杂志上的论文,教授也能找出不少问题,而且感觉讨论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找问题。我能明显感觉出来,美国同学在这点上确实比我们厉害,他们能找出很多问题,先不说找出的问题对不对,至少他们有这种质疑的态度。而我就觉得既然是发表在好杂志上的文章,那什么都是对的,也找不出什么问题。我觉得这可能和我们文化中总希望说别人好,不愿指出不足有关。

所以综合来说,由于国内的博士只要是以做科研发文章为导向的,这就导致了一些博士把全部精力放在课题实验上,所以科研能力很强,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还有一点,有些导师只是把博士生当成是实验室的劳动力,博士生只能埋头去实验,并不能参与到实验的核心设计当中,所以只是一个实验的实施者,而不是设计者。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学到的只有实验技术,而没有创新和独立思维。而在美国,导师会觉得他要培养的是将来的一个独立的科研工作者,也就是将来的导师。所以,你经常能听到美国的导师会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你要自己去分析;你的实验计划是什么,可以想一想,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下一步你想怎么做,能不能拿出一个方案我们探讨一下。

所以,我觉得因为最终的导向决定了国内国外博士培养模式的差异。国内的博士,可能毕业时发了很多厉害的文章,科研能力很强,这肯定是一个优势。但另一个美国的博士,也许毕业时没有很多文章,但他在实验,教学,科研思维等许多方面会有提升,更为全面一些。还有一些国外读书的优势,比如英语的提升;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少同学留学后都成了大厨;开拓国际视野,因为美国的大学真的是有来自全世界的学生,能感受学习到不同的文化,比如我们实验室就先后有韩国人,印度人,土耳其人,非洲人,巴西人,阿拉伯人。

我个人是鼓励有读博想法的人可以出来看看,即便是短期交流访学也是很好的体验机会。毕竟只有你亲身经历了,才能更有体会。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重新复习了一遍小学语文,把第一段话修改了一下,以防误解:

北大清华里面教师水平差距太大。尤其是,以40为分界线,40以上,不是近期引进的大部分PI的水平极低,远不如平均排名50,60,甚至100的学校的大部分美国学校的PI。

当然,话不能说绝对。这些人里面自然也是存在一些个例的,比如土生土长的薛其坤院士,做出了很多卓越的成果,哪怕是最近看起来比较民科的BCS high-Tc也事后发现有一定道理(至少电声耦合是确实的),或者引进的很早的施一公(08年全职回国,回国前是普林斯顿正教授 with title)。这些人是可以和最近引进的高水平PI,比如Lu-Ming Duan,一较高下的。

总而言之,这些年纪大的PI们的整体表现,和40以下近些年回来的PI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30-35这个年纪的,有很多只看简历和pub的话,如果是个美国人能在美国top10拿tenure track的。

【上面这段话需要修正:对于物理来说大概这段话是正确的;然而由于学科分化,还有一些别的学科的清北新PI对应于top20-50,或其他;但是新人比老人强是毋庸置疑的。】

-----开始插入-----

插播一段反驳。看到后面某个清华的小朋友 @纠缠小刺猬 专门来喷我啦国外博士的能力真的比国内博士强吗?,举了几位清华的PI的例子“段文晖、龙桂鲁、倪军老师等等就不说了,往上还有翁征宇老师等。”这里面呢,翁征宇老师自然是非常厉害的,坚持在做High-Tc而且也有重要的结果出来,虽然由于领域的问题这几年是没有太多有影响力的文章发表了,但是仍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老师。剩下的我倒是都很好奇怎么就不符合我说的了?一个个说,

  1. 先从历史角度成就最高的段文晖老师来看,相对来说段老师是不错的,和北大的XC Xie尤为相似。早年间发了数篇著名的文章,近年来疯狂在别人的文章上面挂名,独立带队能力甚至不如XC Xie。近几年也就一拓扑nodal line的第一性原理PRB看看算是高质量文章,这已经是16年的事情,三年前了。其水平到底怎么样,看看他的高引文章,他是什么贡献就知道。200引用以上的文章只有三篇07,08年的文章是第一通讯(共14篇统计6100被引,占了工作的半壁江山)。
  2. 龙桂鲁我一直感觉就是除了一些合作工作外,自己的研究活像一个大民科。至少不踏实做科研,天天弄fancy的想法然后做出来都让人耻笑。什么“Quantum simulation of photosynthetic energy transfer”,弄出来就是个Ramsey sequence。而且一查很显然,已经很久没有高质量文章出来了。
  3. 倪军老师呢,我觉得就更一般了。做计算做成这样,也是挺可悲的。加起来引用也就是一些顶尖的PhD毕业的水平。同是做计算的,北大年轻的PI Ji Feng,不知到比这位倪军老师高明到哪里去啦,人还不到40。

其实不用我说你自己心里也清楚,高研院那帮厉害的人都有多强,而又有几个是我说的40以上的PI?我相信你不会想把老杨,小刚,聂华桐这些都算作是【在清华工作】的40以上的优秀PI吧?那剩下的,翟荟姚宏汪忠刘争,哪个年纪大?

-----结束插入-----

举个例子就能看出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正院长Xin-Cheng Xie,履历写着1991年至2004年在美国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任助教授、副教授、教授。那这个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是什么qs排名呢?Global rank #751-800。当然,X. C. Xie自己的科研水平还是非常优秀的,已经算是老人里面的佼佼者了,能做到理论一年一篇PRL。至于年轻人呢?我举个比较厉害的例子,这位X. Zhang是15年底加入的北大,其selected publication是:

这些人水平高但是毕竟年轻,刚回来也没出太多成果的时候拿不到很多funding,而且就算勉强除了成果,大部分funding还都被老PI们把持着;拿不到funding就意味着不能快速扩建台子,不能招很多学生,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在跟着一些老PI,自然不如出国训练。

而关键就是老PI们一般自以为非常nb,对年轻faculty有一种潜在的压迫和瞧不起。这就导致就算侥幸和nb的年轻人做科研,也会在各种地方被卡。这真是非常悲哀了。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的显然不像一个理工科大四学生。好像还是加上个程度副词比较严谨,比如“国外博士的能力真的普遍比国内博士强吗?”

另外,国外是个很大很大的概念,世界上是不仅仅有“中国”和“外国”两个国家的。大多数外国国家并没有像样的高等教育,或者其人民并不热衷于此道,不觉得你读个博士有多牛x。

回到题主的问题,题主其实是想问“西方发达国家的博士的能力真的普遍比国内的博士强吗”。

在我看来这依然是一个质量很低的提问,原因很简单,在中国就读的博士生内部的差别比中国博士和外国博士作为两个整体之间对比的差异依然要大的多。

但是普遍来说,国内的博士生,尤其是在大牛组里的论文列表要显然比起国外就读的博士生更好看一点,但是比起国外顶尖高校的前沿大牛组里来说,发表质量要显著不足。

原因在于,发顶刊是很看关系的一件事情,看你老板的关系。国内对于出国社交social这种报销又管的很严,办个会议,大多数还是国内那帮人自娱自乐;牛刊的审稿人和编辑都很难请到,十分吃亏。

当然,对于生化材这种学科,在国内的头部实验室,毕业三篇甚至更多的一区论文在手,相对比起来也是碾压大部分国际同侪;一般实验室,水那么五六七八篇文章,数量也足够惊人。但是,你要考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花在这些泡沫水货上合不合适,何况搞这么几篇看似唬人的东西,在通货膨胀的现在还是不够找到任何体面的教职。

如果你以为“能力”这个词就仅仅是说发几篇文章,能否上一区,子刊,正刊等等,那显然是误解了科研的意义,甚至足够对你的人生产生方向性的误导。材料专业的学生总是容易被老师洗脑觉得所谓“科研至上”,这才是值得重视的一点。




     

相关话题

  希望成为优秀的航空发动机工程师,有必要读博士吗? 
  如何看待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与百名教授公开声援陈刚:对陈刚的大部分指控是对我们全体 MIT 教授的指控? 
  如何看待数学大神韦东奕的讲课方式难以理解学生纷纷退课,课堂教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互动方式? 
  读硕/博期间你积累了哪些重要的科研经验? 
  如何看待数学大神韦东奕的讲课方式难以理解学生纷纷退课,课堂教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互动方式? 
  基础学科的大学教授教授本科课程对自己纯理论的科研会不会有启发? 
  博士研究生看到自己本科论文时是什么感受? 
  如何看待中国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这有多厉害? 
  总有人说我们绝大部分被卡脖子的问题追根究底是基础材料学问题,为什么材料专业还被广泛劝退? 
  导师要抢我的一作,我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假如欧洲现在统一成一国,首都会是哪里?
下一个讨论
湖北鄂东大桥公司回应侧翻事件,称大货车载重 198 吨超载 400%,超载是否为侧翻主因?谁应负责任?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