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更新:
我没想到自己随便写的几句个人感想会有这么多人认同。我自己当学生时候最不喜欢这类文字,那个时候无论读什么都寄希望从中获得点积极的东西,所以大概如今的年轻人头脑更冷静了吧。鉴于这么多人看,我就还是增加一些正能量的内容好了。
把我之前说的那段话正过来看,其实意思就是当你在学术发展上遇到瓶颈时,不要只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从而更加埋头苦干,而是要想想有没有机会主动寻找同行里的有实力和名望的前辈指点一下。这不是在拉关系、拍马屁,别乱给自己扣帽子。在我的观察中,很多有名望的物理学家还是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的,而且对于提携不给自己丢脸的年轻人可以说是积极到了学雷锋的程度。你如果觉得自己有一身不错的本事但无人识得,不妨像古人一样“遍干诸侯”。用“胜读十年书”来形容前辈对晚辈的帮助效果,是一个understatement。
我2011年底于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至今仍在做科研。
我之所以能留在学术圈里,凭借的不是自己的天赋,更不是非凡的努力,因为我知道很多比我更有天赋也更努力的人都被淘汰了。我凭的是运气,是偶然。如果不是命运在连续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上让我遇到了对我帮助极大的人,我就算是不转行,也会在这条路上举步维艰进退维谷。可以说,少了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我都不会是今天的自己。天赋和努力是被overrated的,很多学生看不到这一点,因为人们总是乐于宣传成功者的天赋和努力,而忽视了其实失败者也许同样有天赋同样努力。
没有钱了,肯定要做啊,不做没有钱用。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做科研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进研究所的感觉像回家一样,我一年回家,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不回去,就平时家里出点事,我就回去看看这样子,在研究所里面的感觉,比家里面感觉好多了,在家里面一个人很无聊,都没有朋友玩,进了里面去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的。
我想问:三年制研究硕,毕业后有多少人在搞学术研究?大量制造研究硕,对社会有用吗?是否浪费科研资源?研究硕人数翻博士好几倍,问题不比博士严重?
博士都要毕业5年了。信息咨询相关行业。
传统有机搬砖学科,985双学位,加拿大2年硕士,法国3年博士,不过非常幸运的是投入产出比较高。硕士期间只有第一年做实验,第二年基本就是准备答辩和博士申请,2篇一座,其中一篇被highlight, hotpaper。(25岁)
博士期间也是非常顺利,第一年未结束就有一片一区一作。3年一共2篇一作2篇2作,3篇一区,1篇2区。其中有cover paper, vip paper,有2篇被highlight。(28岁)
因此顺利申请到牛津的博后,一篇一作末流杂志,做了1年3个月后,回到北京某所副研。(不到30岁)
在此之前,科研环境都是轻松加愉快,加拿大法国英国都是朝九晚六5天工作。各种假期都要“被迫”休息。因此研究生期间玩遍欧洲和加拿大东部。还得了2个非常有分量的奖项(其他获得这两个奖项的人要么国外ap,要么国内青千,我真是给拉低平均线啊)
回国之后情景巨变,朝九晚九6天工作日,除了春节什么假期都没有。超级恐怖!而且科研环境不仅仅是纯粹的研究,还要考虑无数令人头疼的事儿。
遂工作10个月后果断出走到外企,没有投入更多沉淀成本。(不到31岁)
目前生活顺遂,朝九晚六假期全有,充分保证个人时间。薪水富足(我博士导师来中国讲学,吃饭时间问我薪水的事儿,我大概讲了一下差别,老板说:必须换工作!)每年1-2次国外会议,经常游走于国内各个城市。美食美景岂不快哉!
所以:我没有做科研,我吃不了那个苦哦!
心路历程其实就是。
真的挺想做科研,但是学术界竞争太激烈,不如工业界好去。先做两年博后扩展下各方面人脉,然后再说到底是想办法找个学术界坑位还是转去工业界。
其实在学术界做涉及到工程方面的基础问题是缺乏case,有些问题不放到工业界的环境去衡量一下的话总是没有很大的说服力。但是作为学术界一员,想跟工业界合作真的是蛮难啊。。。合作的范畴,可以拿到的数据等等,方方面面都有问题。其实在学术界混,真的硬性的科研能力还在其次,社交能力真的是必须的。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组关于程序员的漫画,觉得用来回来这个问题很贴切!侵删
-----------------------------------------我是分割线-----------------------------------------
请各位大佬支持一下我的这篇原创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