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饶毅建议「中国脑计划应该缓行」,称其规划制定和项目管理「问题很大」? 第1页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特别想用那张图: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但既然答了总得说点什么。你问我信不信饶毅说的是真的,从描述的场景上讲那是当然信,正是因为饶毅描述科研界的一般场景:

1、只管分钱,对真正的科学问题抛之脑后。

2、以前在国外无论科研水平还是人品均称得上优秀的人才,回国后慢慢同流合污。

3、大佬权力非常大,结果搞出山头主义。

但我又没办法提供任何佐证相信他的描述,他要是夹带私货根本也分辨不了,毕竟没人请我去评审,我又不在场……

所以这样回答其实最合适:”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要不彻底推翻脑计划,要不就只能按照目前进行。

先说说饶毅说的有道理的地方

其实里面很多问题, 都可以归结为现行的xx问题,这个的确存在。

比如山头主义,别说是这种国家级巨额项目,哪怕是小到学院里的一个简单项目,大佬的意见永远是最重要的,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前两年还经历过一个副教授自杀的事情,就是因为他所有的评审,哪怕符合条件,但是在学院一级都出不去,最后选择了轻生。

尤其是破四维后,更是走向了这种趋势,过去四维,至少大家有个明确标准,没了这个标准后,就很有意思了,曾经讲过某个评审,明显实力不足,但是大佬开口一句某某人长期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OK了。

像上了国家级项目,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是院士垄断了,甚至会出现院士们轮流管理的问题。

回到脑计划,蒲慕明是这个领域的top1,所以,他基本上是当仁不让的老大,那么最终整个项目的推进,必然和蒲慕明关系很大,而蒲慕明的神经生理学出生,也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导向也会是朝着神经生理学为主的趋势去的。

那么,如果让蒲慕明开放思想,这又太难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一辈子耕耘一个领域,拓展是非常难的。

可是,换做其他人,别的不说,光是平衡各位大佬就搞不定,那还做个毛?

再说说值得商榷的地方。

不过,有一些地方,个人认为值得商榷。

首先,脑计划主攻猴脑计划

这一点,我是认可的。

尽管饶毅认为用其他动物都可以做,但是我不觉得如此。事实上,饶毅主要是做果蝇的,但是,果蝇和人类相距甚远,做点普通基因还好,真涉及到功能性研究,做脑计划个人认为是不够的。

事实上,动物模型选择本身就是很讲究的。

你做卵和胚胎发育,选爪蟾和斑马鱼;做遗传和发育,选果蝇等等。

而脑计划,根本是以人类大脑为研究对象,那么,选择和人类最接近的灵长类,无疑是最合适的。

其次,脑计划并不是中国生物医学计划

这一点要分清。

饶毅提出

与国际上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在脑研究占很大组分不同,中国脑计划很少真正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遗传和生化更是非常少。

并举例袁钧瑛加入,个人觉得多少是值得商榷的,就不说袁钧瑛是哈佛终身教授这种敏感身份,不适合参与到国内顶级项目(否则会面临被指控甚至判刑问题,参见李晓江、哈佛大学顶级教授查尔斯·利伯)。

袁钧瑛本身是做细胞凋亡的,是和脑有些关系,但并不是她的主业,所以,即便她全职回国,参与到脑计划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一点的理由反而和饶毅指责蒲慕明一样,毕竟一个人长期在一个领域,你让他换领域,反而不合适。

否则真要如此的话,国内类似的跨界大佬很多,李晓江就是一个,甚至贺福初这样的蛋白组巨佬都可以加入,那到时候岂不是贺佬去主持整个项目了?

其实施一公也可以参加,毕竟施一公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症关键蛋白γ-分泌的结构解读,可以说是和大脑非常相关了。

而据我了解,脑计划的参与中,其实就有专门做遗传的,还有做细胞、基因编辑的(比如季院士)


而生物技术,就是技术,是个工具,脑科学的研究人员也可以掌握这种技术,而不需要完全用这个技术的主要研究人员来去主导脑科学,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脑计划只是一个总的概念——————

可能很多外行不清楚,会以为脑计划就是蒲院士分钱的项目,事实上,这个项目涵盖的内容不少。

比如,2021年脑计划的申请中,就有59个子项,涉及到了以下内容:

脑认知原理解析

认知障碍相关重大脑疾病发病机理与干预技术

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技术及应用

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

技术平台建设。


很多人认为的脑计划就是脑认知原理解析,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像第二个内容,就是关注脑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帕金森、精神分裂、抑郁、药物成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等,这些内容都是脑计划覆盖的。


————————问题的根本原因——————

其实,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脑计划,太有钱了。

数百亿,可以说是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第一顶级项目了,尽管分为很多子项,但是这笔钱依然是很夸张。

可能减少脑计划投资,给其他领域分一些,这样各个领域就都各自安好了。

但是这又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做法相悖了。

不能指望一个脑计划就必须戴上很多责任,甚至上升到带动生物医学研究的总体进展,那样啥都不干了,天天戴高帽得了。



而有些问题,是基本无解的,不能认为这是脑计划的特色。

比如,山头主义能解决吗?

基本无解。

只要是人在操作,就无解。

首先是项目给大佬还是给普通人的问题?

这个一直争议很大,反正我觉得交给大佬比交给像我这样的人更靠谱。

国家科技部要投钱做科研,但是科技部的官员不懂啊,他们就委托科学家们进行评估提议,那么问题来了,听谁的?

听知友的?还是听院士的?尽管很多人对帽子有不少看法,但是从我个人经历来看,尽管存在部分帽子的人实力略逊,但是基本上不会存在院士水平却没有帽子的人。

所以,最终项目越大,越会集中到领域中最强的那位。就比如,脑计划,不交给蒲难道交给饶?

你交给了蒲,那就要接受这个项目是具有一定的蒲风格的,毕竟蒲不是天才,没法对全国所有做神经 的人都了解啊。



其次是既然是大佬操作,那么,交给他熟悉的人就更可能。

你自己熟悉的人,自己至少知道他的情形和研究情况,贸然把项目交给不熟悉的人,你怎么知道对方是否能顺利融入到你的项目里?你怎么知道对方是否会用心完成某个项目?

这一苦头说实在的,我见识过。某一个重大专项,三个单位合作,本来计划是A单位的某个合作过的人,但是因为大佬限项,就换了另一个类似方向的,结果几百万的钱拿了,啥都不干,产出的东西简直是硕士生都觉得看不过去,有什么办法呢?钱都给了,没约束力,只能自己认栽。

最终结果就是,合作项目变成了一家承担,用三分之一经费去完成整个项目。


于是问题来了,项目让大佬提案,交给大佬,又说大佬有山头主义,这岂不是强人所难么?




对了,问个问题,你们觉得饶是不是山头学阀呢?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jia-yun-94-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相关话题

  Benjamin Libet实验是否能颠覆因果性? 
  2017 年在你的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如何看待曹雪涛等 24 位中国学者增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收入低、学术要求高……部分高校师资博士后陷困境》一文反映了怎样的现状? 
  如何看待「大陆狂挖角台湾人才,台湾网友:强国人自己智障才会挖我们的人」? 
  为什么大学招聘教授时,只重视学问和学历,不重视思想道德或人品? 
  如何看待浙大博士跳江? 
  科研人员一周的生活是怎样的? 
  深圳先行示范区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研水平能否超越香港? 
  在你科研工作的生涯中,背过最大的锅/挖过最大的坑是什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科学上目前有哪些问题,因为伦理的存在而无法深入研究?
下一个讨论
发表论文不以学校为单位会影响毕业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