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光荣公司的历史观点有什么特色?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shi-tao-42-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說現在的暗恥墮落了

割草,氪金,賣肉,炒冷飯

歷史觀什麼的,其實不那麼重要了,向市場妥協的產物而已

但我還是必須通過切身經歷說個小細節

就在昨天晚上我耍個大航海時代6,抽到了一張彩卡

這個人物是個史實人物我是知道的,印度歷史上抗擊莫臥兒帝國的女英雄嘛,但我真沒注意她的出場台詞,只是想去群裡炫耀的剛好截圖截到了

直到我今天恰巧在上班路上翻開了這麼本書

看到了這麼個橋段


「很快,阿克巴大帝決定御駕親征,當他紮營在坎德什時,派遣了他的兒子前去艾哈邁德納加爾(勸降)。昌德·比比別無選擇,只能同意投降,決意用這座要塞換取所有軍民的安全⋯⋯」

「⋯⋯但是她的這個行為被很多艾哈邁德納加爾的軍官視為叛國,最後於1600年遭到暗殺⋯⋯」



臥槽,這不就是她出場的那句台詞嗎?

「如果戰爭對民眾不利,我會收起手中的劍⋯⋯」

一個拿著劍卻忍不住回眸再望你一眼,然後毅然決然要走上不歸路的巾(mei)幗(li)女(da)英(jie)雄(jie)的形象直接就浮現在腦海裡了

原來這個人設和台詞,都是有下過功夫在裡面的啊!還在琢磨各種造船配方和練級攻略的肝帝們,不妨休息一下也品味這個角度的魅力吧

這種用日廠擅長的人設手法構築出來的歷史「醍醐味」,暗恥還能給我,還能在一個非肝即氪的破手遊裡給我啊!

感動的我,輕輕雙擊了手機右邊的按鍵,然後又充了2000鑽石進去⋯⋯


user avatar   wen-xiao-qu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光荣的英雄史观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还是得看杀马特打架的无双系列。《战国无双2》作为十几年前发行的割草动作游戏,其内容之充实,底蕴之丰厚,人物之丰满,讲述之流畅,恐怕只有同属光荣的《真三国无双6》可以比拟。

《战国无双2》的主要武将很少,为了游戏性,很多战役出现人物跨时空乱入的情况,但这某种程度上又给不同故事线的人物互相影响、互相埋设伏笔提供了便利。真田幸村的故事始于长筱之战,历史上这是他父辈还正值壮年时参加的战争。在通说中,长筱一役标志着传统武士道的终结,也是天下人所开创的安土桃山新时代的开端。本作中真田幸村就在这里和武田家一起,作为旧武士走向没落,直到前田庆次突入解救他。之后的故事里,真田幸村就开始了上下求索、找寻属于自己的道路的历程。他结识了石田三成和直江兼续,为了三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但结果,三成战死在关原、兼续为了上杉的存续向德川投降,当幸村在大阪城面对全天下的大军,仿佛又回到了长筱,那个他失去一切、新时代开始的地方。只不过这一次,幸村不再迷茫,新的事物总要替代旧的,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他身为武人的内心,幸村从没有失去过什么,因为从始至终他都是在为自己的灵魂而战。大阪之阵的最后,是幸村单挑前田庆次,从历史的角度这非常无厘头,但从故事和人物完整性的角度,这又是完美的呼应。幸村的故事自长筱始,至大阪终,可以说是光荣以自己的史观,解构了真田幸村这个日本历史上有着时代意义的形象,更解构了整个安土桃山战国乱世中武者的

真田幸村的故事带出来的人物是宫本武藏,他的设定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史实。比如很多说法都表示武藏曾在关原之战参加东军,但在本作中他是西军一侧。宫本武藏之章始于关原,他见到了战争的惨状,见到了宛若无间地狱的战场上,以用剑斩人为乐的佐佐木小次郎(在本作其他角色的章节“杭濑川之战”西军侧,小次郎会突入战场,击破时他会说“过一会再来玩”。这个添加初看非常多余,直到剧情流程的最结尾玩家才明白,他会在西军溃败后出来清扫战场。是个埋得非常深的伏笔)。武藏于是以小次郎为宿敌,想要寻找自认为的剑道的终极目标“活人之剑”。在这个过程中,武藏结识了宇喜多秀家、真田幸村、加藤清正,询问他们逆时代之潮流也要奋斗的原因。明白了武人提刀并不只是为了血腥的杀戮,而是有着这样那样的梦想,武藏理解了活人之剑,并最终在江户城面对风魔小太郎。风魔是本作混沌的化身,有着乱世、人心的黑暗这些代表含义。武藏斩破了小太郎,即是象征着乱世的终结,一个混沌的时代真正的结束。而留存下来的,是武藏、幸村这样的武者之心,继续修身至化境,这可以说是幸村之章的威力加强版,是很重要的补充。幸村是本作全角色里顺位第一,而武藏是解锁了所有人物后才能使用的最后的角色,这也体现出光荣曾是个对称狂魔。

另一个展示光荣人本史观精神的角色是织田信长。信长认为结束乱世的方法是化身恶鬼修罗,在大阪湾之战面对赐予信长天罚的本愿寺教众,信长说“汝等连死都不怕,我又何需怕天?”在杂贺之里屠戮了杂贺众后,信长说“生命已经不复存在了,连同着征战的意义一同消失了,于是乱世也就终结了”。这可以说是本作中他所代表的政治理想,也就是以暴制暴,用激进的手段摧毁旧秩序,让世间归于平静。

如果就扔一个信长的人设在这里,那他就是个比较一般的动作游戏大boss,人物塑造非常扁平化。但是光荣的神来之笔,是用人物章节的叙述模式,把对信长的解构留到其他角色的个人传里。和信长对标的是明智光秀和杂贺孙市。故事的最开始,明智光秀笃信信长的道路是唯一能结束乱世的方法,于是他加入了织田军,在金崎担任九死一生的殿军。但当见到了浅井长政之死,见到了信长征战时的所为,光秀对信长的崇拜和信任产生动摇,策划了本能寺之变。信长最终被杂贺孙市偷袭而死,光秀则立志在信长的理想、摧毁旧时代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太平盛世。在山崎之战明智军侧,石田三成质问光秀“你所讲的理想完全不合逻辑”,光秀回答“有某种东西是高于‘理’之上的,那便是人的内心。”这段对话不仅是对石田三成、德川家康之章的完美对应,也是光荣借明智光秀之口传达的历史观,也就是沧海桑田的历史规律下,无法抹除的人心的光彩。

信长组的塑造离不开杂贺孙市,这个历史上就迷雾缭绕的人物在本作中被设定是秀吉的挚友,是本人认为光荣2020年为止水平最高的人物塑造。孙市之章始于他作为雇佣军加入织田侧,和秀吉正在基情练手,还说出了些“为大家报仇”之类的中二台词。这时的孙市是放浪不羁的乱世人,见惯了兵戈相见和拿钱办事,还是以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在战场上和秀吉插科打诨,狩猎美女。直到大阪湾之战,支持本愿寺的杂贺孙市真正见到了织田信长的作战方式,认为后者是特殊的危险存在。紧接着,信长就毁灭了杂贺之里,孙市这才真正染上了乱世之毒,仇恨和愤怒笼罩内心,正应了故事开头他假装说出的那些台词。孙市认为信长必须被除掉,只要杀了魔王,和平就会到来,于是伴随着信长深入灵魂的拷问“汝之所望为何”,他在本能寺之变开枪偷袭了信长。

然而,完成了复仇的孙市,却在金崎的浓雾中彻底迷失了自我。魔王死了,但世道反而愈发混乱,山贼们趁着畿内的秩序崩溃出来鱼肉百姓。茫然的孙市遇见了象征混沌、也象征自己心魔的风魔,打退风魔后他被自中国返还的羽柴秀吉找到。面对孙市对秀吉为何不仇恨自己的质问,秀吉说:“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现在杀了你又有什么用?我当然仇恨杀了信长大人的你,但是杀了好兄弟又能改变什么?什么都不会改变。信长大人不会回来,这个世界也不会有丝毫好转。结果只有你一个人消失而已。所以啊,杀了信长大人的这份仇恨,就只由我来背负好了。笑吧孙市,如果我们不笑的话,又怎么能建立一个人人都笑着度日的世界呢?”这段话其实已经点破孙市复仇所必然陷入的悖论,表明秀吉的理想已高于了以血还血的个人仇恨,而是到了为这仇恨归根溯源、将这悲剧的连锁斩断(有趣的是,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变,也曾说要“斩断这乱世悲剧的循环”)、并培育一片无法再让其滋生的土壤的层次。于是,秀吉对“人人可以笑着度日的世界”的渴望,超越了对孙市杀死自己主公的仇恨,他邀请孙市为自己而战。孙市这才尝试抛弃仇恨,为了秀吉的理想、为了构建一个新世界而战。

山崎一战,孙市再见到风魔,并直言自己已经不会被他的鬼话所迷惑,是他斩断内心的犹豫徘徊的象征,风魔却已预知了他的悲剧。击败光秀后孙市被铁炮偷袭,这个生在乱世的铁炮专家,最终没能见到乱世的终结,被自己最熟悉的杀人工具带走。孙市临死前说:“我好怕死,我好怕死啊,但不是只有我这样,每个人都一样。大家都很怕死,但他们还是在不停战斗着、他们被逼着战斗着、被这乱世逼着战斗着…所以像这样的乱世,一定要让它结束才行…建立一个人人都可以欢笑度日的世界是必须完成的”。孙市最终证明自己达到了和秀吉同样的思想境界。他从个人的苦难中超脱出来,而理解了芸芸众生共同的苦难,并以这苦难的救赎为自己的夙愿。这段话以极强的感情张力给整部游戏的故事背景-战国乱世敲下审判之锤。乱世是残酷的,它把人的善意磨灭,让所有人都和恐惧相伴、以仇恨吊命。所以时代必须要被改变,废土之上必须仍有希望之火留存,这就是孙市和秀吉以并非魔王信长的霸道、也非圣人光秀的士道,而是以扎根在地的人道为信念,而立下的约定。

孙市的章节补全了信长和光秀的故事,这三个人从三个角度解构了乱世的众生相。而孙市的结尾又引出丰臣秀吉之章,如秀吉在山崎获胜后所言“信长大人的理想、光秀的心意,全都由我背负。由我继承,然后串联在一起”。丰臣秀吉在本作的地位就是承前启后,结束一组众生相,开启一组新的群像。小牧•长久手之战前的cg,秀吉说“我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人人都可以笑着度日的天下,很普通吧?但这是我和一个人的约定”。这些都是玩别的角色时会一再听到的台词,只有玩家打通了孙市的剧情才能明白其中分量。又有丰臣秀吉在结尾cg里天下得定、众大名齐聚时抛出樱花,樱花穿越时空,落到得见太平盛世的孙市手中,孙市搂着姑娘,似是感到了什么,又似一切只是“浪速之往事”,为“梦中之梦”。只有两个人的故事都玩通,才能理解到此中的浪漫,这也是个人传记式的剧情讲述给人带来的独有的震撼。

本作最后一组讨论来自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的意志冲突。如前文所描述,石田三成在故事的开始是个非常实用主义的人,用道理和利益去衡量一切。岛左近携筒井家加入反明智势力,三成认为他是“可利用的棋子”;立花加入西军,三成反而说她的选择不合逻辑。直到在关原决战的浓雾中,三成第一次感受到了伙伴带给他的力量,在克服了小早川和毛利的倒戈后,三成直面家康,他不再为了利益、不再为了理想、也不再为了构建什么义之世,而是“为了幸村、兼续和左近”而战。连德川家康都惊呼“那个三成竟然不为了理,而是为了人而战!”这又回到山崎之战,明智光秀对三成的评价。在最后攻克江户城的战役,三成终于理解了人的心,他称赞誾千代的生存方式变得更美了,立花则也见到了他的成长,庆幸自己加入了西军。

反观对立面的德川家康,则是自故事的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家康认为自己作为乱世的大名,承担着家臣对自己托以性命的信任,也背负着自己力之所能及的、改变这个世界的责任。他看不起三成的“义”和“道理”,在关原杀死三成后说“你为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事物,让无数人奔赴死亡,但在义的尽头你看到了什么,又能看到什么呢?”对这个人物的最后升华则来自外传川中岛之战。在击溃了东国反抗德川的真田、佐竹和上杉后,家康说“人们所期翼的,是安稳的生活,以及自那安稳中诞生的小小的幸福。任何人打着大义的旗号,而要去破坏太平盛世,都是我所不能允许的”。本作中家康和三成的矛盾,其实是英雄主义的叙事中,最为常见的一个议题,也即是到底是人民为了英雄、还是英雄为了人民。三成代表着前者,而家康代表着后者,光荣未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解答,因为无论是谁,在自己的世界线都实现了理想,战胜了对方。

总结而言,即使形象和内核经过了再创作,光荣在《战国无双2》中展现的史观,正是它对历史问题的观点的一种整合。光荣信奉着英雄史观,这并不一定代表它就笃信英雄创造历史,或是认为历史规律的脆弱,而是对历史大势下,人在对梦想和个人意义的追逐上,能够实现的伟业的一种认可。这是一种浪漫的情怀。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光荣的历史观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一定要一概而论,那说到底其实就是所谓的英雄的浪漫主义,用大字报说就是“帝王将相历史观”。

浪漫主义+英雄崇拜作为一种历史观当然很low这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光荣也好kt社也好不是写历史的,而是做游戏的。那浪漫主义+英雄崇拜,体现在游戏里怎么样呢?其实非常适合游戏!

很多年前有人高谈阔论从哲学的高度宣布p社游戏体现的是历史的逻辑,而光荣只能展现历史的皮毛。但你仔细想想什么叫历史的逻辑?“十九世纪就是民族主义、自由主义、进步主义的时代”,时代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普鲁士民族主义、奥地利反民族主义,所以普鲁士能打败奥地利。把这一套写出来其实都很low,做成游戏就好玩么?事实上p社游戏自己也给提供拳打普鲁士、脚踢撒丁重建神圣罗马帝国的可能嘛。只要是游戏就一定不会只让历史上发生过的事重新来一遍,那我还不如看书呢。

那历史游戏要吸引人说到底就是几个办法,第一是靠题材,p社就是如此,它把中世纪、近代早期、十九世纪、二战的体系给你还原出来而且提供各种可能,让你在这个舞台上创造出自己的历史。这是最典型的历史策略游戏,早期的光荣游戏其实也是这样的,《天下统一》系列也是这样的。

但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走历史策略游戏的传统道路,不靠题材、不靠时代,而靠人物。其实历史人物从来都是历史时代吸引人的手段。传记永远是历史不能抛开的一部分,同样的政治家和将领也是策略游戏抛不开的一部分,虽然很多游戏淡化了这个部分,但其实很多时候这么干是一个减分项,比如天下统一系列搞随机武将这件事我就一直无法接受。

那如果策略游戏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利用武将和政治家的光环,那把武将和政治家打造成明星把原本对策略游戏不感兴趣的人吸引到策略游戏消费者的行列里不就是最正常的选择么?

而且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早就有人这么干了,《水浒》是什么?不就是走遍天下收集到各种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武将的一个收集养成游戏么?《三国演义》里最吸引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么?那把情节和武将挂钩,情节卡在某个地方过不去,这时候大家一筹莫展,必须等到某个人或者找到某个人,他有一个能耐或者一个法宝,来了一切迎刃而解 。这个套路还用等到游戏么?大量的评书不都是这么干的么?

三顾茅庐是什么?不就是玩宝可梦go么?这个地方的妖力好高,但我第一次去什么也没找到。第二次去还没找到,碰上个孩子说能帮我介绍却说记不得我这许多名字,第三次去啪金光一闪,出来了!诸葛亮!星级!

所以光荣的这套历史观其实说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几百年来喜闻乐见的历史观。光荣的游戏《三国志》名字叫《三国志》,但其实历来都是照着《三国演义》来的。《信长之野望》虽然没有原著但其实走的也是一个路数。

在游戏之外把武将明星化,花大价钱去作武将的头像、半身像、作cg,宣传。每个信长之野望的限定版里不可缺少的东西就是人物设定画集和原声cd,因为这两个东西光荣最下本。

在游戏之内又把武将工具化把他从历史上生活过的人,变成玩家的工具或者分身。成为玩家实现“天下统一”任务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什么信长之野望的基本设定里有了“寿命设定”呢?为什么“无史无寿”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呢?无非就是为了收集武将。信长之野望五代《霸王传》里大名是无法被纳入麾下的,消灭就是死。但是为什么之后这个系统被砍掉了呢?还是妨碍玩家收集武将嘛。

靠武将吸引消费者的公司,他的历史观就是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帝王将相不是再正常不过了么?而且说到底人民群众不就喜欢这个么?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曹操是震撼力球王(当然不止是他,还有几个下面会提到),没有统一纯粹因为对手太强了加上相性不行,为了证明这一点,好像12代的时候还特意做了个秦始皇剧本(没玩过,不知道难度到底怎么样,不过应该会比曹操开局陈留濮阳这种四战之地容易)。

如果换成袁绍统一北方,最后倒十多八九是摧枯拉朽统一。袁绍能力历来设的不高,有几代更是被乳惨,但因为孙刘那些神将的相性跟袁绍都接近,根本都不会给南方起势的机会。曹操有时候反而不行,尤其赤壁之后的剧本,曹操的武将数还不如刘备+孙权多,而且孙刘神将很集中,综合质量也更高(蜀汉不用说了,东吴将领文武双全而且水战有很大加成),曹操的名将分散在各地,连维持防线都困难,其结果是后期剧本曹操经常被孙刘联盟打爆。用无双系列的话说就是霸道还是不被理解,相性离曹操远的神将太多了。用有个知乎er的话说,刘备本来一点机会都没有的,换成曹操,刘备就突然有机会了。

最光荣的时代往往不属于最后的赢家,毕竟历史上统一过日本的人有好几个,但却不包括信长。成吉思汗也没有统一中国(而到了忽必烈拿下南宋的时候,蒙古帝国的巅峰期已经过了),拿破仑最后也失败了。甚至大航海都可以套用一下这个模板,最终完成环球航行的埃尔卡诺四维不过80(没记错的话),别说哥伦布麦哲伦了,据说葡萄牙那几位大西洋里船毁人亡的都有3级航海术。

实力傲藐天下,有时候却打死也无法摘下那顶最闪耀的桂冠,是历史和命运捉弄人的地方,San7有个地方很有意思,如果军师是荀彧,那么群臣要求称王称帝就一定会被否决(其实老曹自己也想答应,奈何被荀彧义正词严下不了台阶,如果军师不是荀彧,那就肯定会通过),于是该代的蓝军经常是直到统一都没有称帝(因为游戏设置原因,曹丕继承的时候往往声望没达到要求)。




  

相关话题

  光荣公司的历史观点有什么特色? 
  想知道在日本战国早期最强的大名是哪一位? 
  你玩《文明6》时最让你生气的是什么? 
  在光荣的《三国志11》里,为什么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差这么多? 
  为什么真三国无双系列长期让孙坚做吴国君主,而不是孙权? 
  同样是中二的表现形式,为什么真三国无双6的剧情比7更有代入感? 
  如何评价手游《大航海时代6》? 
  如何评价日本三国志 13 公益海报? 
  三国游戏中有哪些被高估和低估的人物? 
  【大航海时代6】大家希望完善或是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纸莎草曾经在埃及灭绝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武藏和小次郎次次失败却没有被火箭队老大开除?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