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印度民调显示,72%民众相信印度军力可战胜中国,你怎么看?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巧了,局里今天上刚开了个会,我们局长也是这么说的。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仗的时候,我们要第一时间抢占高地。

谁拿下了高地,谁就占据极大的军事优势,可以在高地上建立阵地以逸待劳,等对手自己过来送死。

而另外一方,必须要拼命攻击高地,付出血的代价去占领,否则只能被动挨打。

你平时看的中国地图,都是平面的,但军事家看的地形图和你看的那张可不一样,他们看的都是立体图,近似于军事沙盘。

这个图有点模糊,给你们换个世界立体地图吧,鸟瞰整个亚洲。

在整个亚洲,有一处绝对的战略高地,那就是青藏高原,海拔明显高于其他地方。

而这块高原,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南北极并列。

而位于西藏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6000~7000米,其中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米。

翻过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的恒河大平原,这里的海拔,仅200多米。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在中印边境,我们有一条数千公里长的无敌城墙,城墙的高度为4000~5000米,墙垛的高度为7000~8000米。

印度想进攻中国,就必须从平原地区向上攻击这数千米高的城墙,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打印度,越打海拔越低,越打氧气越多,越打气温越高。

而印度打中国,越打海拔越高,越打氧气越少,越打气温越低。

打到一定海拔,印度全军高原反应。

而天天在高原训练的中国军队,打到低海拔的印度平原,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平原反应。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阻于喜马拉雅山脉后形成暴雨降落,让印度恒河平原成为了极其肥沃的土地,这里聚集了印度大量的人口和经济精华。

解放军每前进一步,印度经济都会损失惨重。

但西藏就不一样了,青藏高原是公认的生命禁区,氧含量只有内地的一半,非常不适合人类生活。

西藏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8,但刚解放时,全西藏人口仅127万。

哪怕到了2018年,整个西藏的人口也仅仅只有300多万,且大部分集中于城市。

印度军队哪怕侥幸突破了无敌城墙,面临的也是大片无人区。

中国经济基本没有损失,反而是印度的后勤运输会承受极大的压力,整支大军动辄有覆灭之危。

西藏的存在,对印度的战略威慑力太大了。

但如果西藏在外国手中,那中国就对印度失去了战略威慑力,且中国的新疆、云南、成都平原等地,会反过来受到青藏高原那居高临下的军事威胁。

所以外国势力才会千方百计的要肢解中国的西藏。

肢解了西藏,就等于凭空破碎了中国西部的无敌城墙,战略利益非常之大。

如果西藏在中国手中,那印度人要一直打到四川成都,才能开始真正威胁中国经济的根基。

这个距离,那不是一般的远。

解放前,要从成都去拉萨,需耗时半年以上。

没有路,汽车上不去,交通靠骑马,运输靠骆驼。

1953年春,西藏遇到了空前的粮食危机,几万进藏解放军面临断粮的风险。

西北军区立即组织运输队,由慕生忠将军带队,率2500人和1.7万峰骆驼,从青海格尔木出发,千辛万苦的运了200万斤粮食到西藏。

这么点粮食,16个火车皮就拉完了,大概1/4列铁路货车,今天我们轻轻松松的就可以在几天内运到西藏。

但当年,慕生忠将军来回花了7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任务,牺牲30多人,死亡4000多峰骆驼。

哪怕西北军区动用全力,都无法维持驻藏部队的正常物资补给,更别提高强度战斗了。

1954年,中央下令修建青藏公路,由慕生忠将军带队指挥。

为开辟这条公路,我军一共动用100多万头牦牛和10万军民。

修筑青藏公路时部队发的袋子解放军官兵部队,靠铁锹、钢钎等极为简陋的工具,开凿公路。

还有很多路,需要在悬崖峭壁上修建。

高原反应、自然灾害、施工意外,时时刻刻的威胁着筑路大军,共有3000多名战士和工人献出了生命。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慕生忠将军仅用了7个月零4天的时间,就打通了青海格尔木到拉萨的公路运输线,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从青海格尔木到拉萨,靠双脚走一遍花的时间差不多要7个月了,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修筑的公路,只是为了解决西藏交通从无到有的问题。

至于质量,可想而知。

说是公路,其实就是一条农村级土路。

青藏线的平均时速,仅20公里每小时,路面坑坑洼洼。

而且频发的自然灾害,导致交通频频中断。

数十年来,这条公路都是断了修,修了断的状态,改革开放前,一年能断通150多天。

虽然慕生忠将军用了7个月就修筑好了青藏公路,但中国足足用了50年的时间,才终于完成了对青藏公路的改造和升级,令其达到全程二级公路的标准,大大提升其运输能力。

1954年通车的青藏公路,虽然初始运输能力极弱,但比起骆驼要强的太多了,这条公路让我军终于有能力为驻藏部队提供足够的补给,并慢慢积累了足够的物资,于1962年发动了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

大胜后,我们放弃了藏南

中国和印度的领土纠纷主要由两大块组成,藏南和阿克赛钦。

面对印度方面的屡屡挑衅,1962年我军发动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大败印度军队,不仅一举收复所有领土,甚至兵临印度首都新德里。

但大胜后,我军却主动退兵20里,把藏南让给了印度,只保留了阿克赛钦地区。

藏南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是一片极其肥沃的土地,有西藏小江南之称。

因为印度洋暖湿气流,藏南的年降雨量高达9000毫米,极其适合农作物生长。

什么叫年降雨量9000毫米?

这次长江发那么大的洪水,实际上长江流域地区的年降雨量才400~1600毫米。

长江最湿润的地带,也就1600毫米年降雨量,哪怕到了海南岛,年均降雨量也才1639毫米。

而西藏隔壁的新疆,地形高差和藏南差不多,年降雨量才150毫米。

藏南位于喜马拉雅山之南,海拔从6000多米徒降至500米。

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坡度,远远比北坡要陡峭。

我军向藏南运输物资,需要先把物资从内地运输到西藏,再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运送到藏南。

通向藏南的运输道路,夏季会被暴雨阻断,冬季会被大雪封山,每年只有10月和11月这两个月能通行。

而印度方面,则背靠大平原,可以依托10亿人的力量源源不断的提供兵员和物资。

从军事上,藏南是根本守不住的,解放军再能打都不行。

而阿克赛钦就不一样,海拔4000米,虽然是一片荒地,但易守难攻,被我军牢牢占据。

藏南虽然肥沃,但战略意义很小。

阿克赛钦虽荒凉,但战略意义极大,这块地可以同时链接新疆、西藏和克什米尔。

从阿克赛钦出兵,距首都新德里仅400公里,是悬在印度头上的一把利剑,一块绝对的战略要地。

这次和印度发生冲突的加勒万河谷,也位于阿克赛钦。

而在藏南方面,由于麦克马洪当年不是很熟悉西藏地理,在地图上划线的时候,有一处未按照喜马拉雅山的山脊线划线,这个地方名为墨脱。

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是我国扎在在印度大平原身上的钉子,当年收复藏南的部队,就是从墨脱县出兵的。

哪怕按麦克马洪线,墨脱都是中国的,所以印度只能容忍这块钉子的存在。

因为墨脱的存在,中国在藏南地区保持绝对的军事优势,居高临下。

只要物资充沛,藏南随时可以收复。


平面图大家看的可能没啥感觉,看看立面示意图吧,你就知道墨脱的军事意义有多重要了。

很多人对藏南物资运输之艰难没太大概念,甚至认为藏南是西藏之南,两者之间是一片平地,大军分分钟可以抵达。

我今天先告诉你们,对墨脱的物资运输有多难。

物资想到藏南,必须先到墨脱。

墨脱县北边是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南边的最低海拔仅数百米,平均海拔1200米,年降雨量高达4000毫米。

夏季暴雨断路,冬季大雪封山。

1961年10月,中国就开始了墨脱公路的勘测,但哪怕对印自卫反击战都已经结束了,这条路都没有动工,所有的物资都是用人背马驮的方式硬生生运进去的。

1975年7月,经过长达14年的勘测,墨脱公路终于开工了。

边修边毁,再修再毁。

施工6年,牺牲34人,重伤近百人,几无存进。

1981年,西藏交通厅从实际出发,停建了墨脱公路。

筑路军人们辛辛苦苦修的路,除扎木大桥和扎木往前24公里可以使用外,其余全部被自然灾害摧毁。

90年代,在改良了施工方式后,墨脱公路项目重启。

1993年9月,墨脱县城终于第一次通车,几辆汽车披红挂彩的开了进去。

常年与世隔绝的墨脱人第一次看到了这种“会跑的怪物”。

但第二天,墨脱公路就被泥石流摧毁,开进去的报喜车,再也没有开出来。

1995年后,墨脱勉强能做到分季分段通车,但全年最多只能保证2~3个月的通车时间。

其他时间,都在断路和抢修中度过。

21世纪后,中国的工程技术再度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工程师们提出用隧道的方式强行穿越嘎隆拉雪山,避开大雪封山的影响。

2013年10月,扎墨公路建成通车,一举将墨脱县的通车时间提升到了8个月,极大的增强了墨脱县的物资运输能力,解决了西藏军区的老大难问题。

但区区一条公路的物资运输能力,打一场小规模战斗是可以的,用于大国之间的比拼,是远远不足的。

而把物资运进藏南,更难。更别提,我们直到2013年才拥有了这条公路。

1962年的中国,如果选择在藏南和印度对耗。

打输了,会输;打赢了,也会输。

这一切都是因为物资根本运不进去。

藏南的达旺地区,甚至是西藏六代达赖仓央嘉措的出生地,但我们不得不撤。

因为一过11月,铺天盖地的大雪就会切断我军后路,印度方面则可以肆无忌惮的以多打少。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1962年自卫反击战的目的,毛主席在香山会议上说的很清楚:“起码要保证三十年的和平”。

这个目的,完美的完成了。

但如果物资能无所顾忌的运入藏南,我们根本就不会撤。

1962年的中国,维持几万驻藏部队的正常补给已经非常困难,更别提在藏南开战的消耗了。

物资投放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中印边界解放军的战斗力强弱。

青藏铁路

要想增强对藏南的物资投放能力,首先要增强对西藏的物资投放能力。

毕竟如果物资连西藏都运不进去,就更不提运到藏南了。

青藏公路的运输能力,极为有限,不仅破旧,而且路途遥远。

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得九曲十八弯。

时速慢,运载能力低,还经常被地质灾害给中断。

早在1958年,中央就下令铁道兵部队修建青藏铁路,这条铁路对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简直一眼就看得出来。

但是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远远比想象的要困难。铁路的运输能力确实大大高于公路,但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也远大于公路。

公路沉降一点点,破个洞,慢一点还勉强能开。

但整条铁路线,如果有一处出现问题,则全线皆断。

偏偏青藏高原上到处都是冻土层,最厚的地方达500米。

和俄罗斯等永冻区不一样的是,青藏高原的冻土层位于冻融临界点,时冻时融。

冬天的时候硬的像冰块,夏天的时候软的像烂泥,异常棘手。

很多外国专家认为,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几乎不可能。

全世界就这么一块高原冻土,极为特殊,连个可参考的国家都没有,一切都得自己摸索。

经过半个世纪的科研,中国终于攻破了冻土修建铁路的技术秘密。

2006年7月1日,翘首以待半个世纪的青藏铁路,终于全线建成通车。

而在它身边的,是为西藏运输物资服役了半个多世纪的青藏公路。

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于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

今天的中国人,想去一趟拉萨,简直太简单了,和以前的艰难险阻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420741620899684945123734572262300955197088834221728902467190026943200000000000000000000053897628805389762880538976288053897628805389762882130000 (二维码自动识别)

这条铁路让西藏的经济得到了提升,解放军的物资投放能力也得到了飞跃。

被动挨打的印度

因为青藏铁路的存在,西藏再也没有物资运输的压力了。

而2013年,墨脱公路也已经建成,据说还在研究全桥梁+隧道的形式,不惜血本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让墨脱实现全年通车。

这些年基建狂魔的技术储备,让西藏军区再也没有物资的压力。

解除掉这个枷锁的限制后,西藏的军事战略意义就太太太太大了。

西藏在中国手里,居高临下,随便找个地方设个阵地就能对印度形成高地优势。

几十重阵地,各个都是高地级威胁。

而印度军队即便伤亡惨重的突破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封锁,也会被无人区死死的困住。

桥梁一炸,铁路一断,印度军又麻爪了。

中国打印度,打赢了就是赢,打输了也不会输。

而印度打中国,打输了就国灭,打赢了也没法赢。

这是巨大的战略优势。

兵法中所说的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说的就是西藏了。

更别提在国力和军队战斗力相等的情况下,印度军根本攻不破那道无敌城墙。

所以在国家战略上,中国从来没有把印度当成自己的对手,只重视苏联和美国。

在军事上,印度的地形太差了,纯粹是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

如果在经济和军队战斗力上还不如中国,那印度哪里配成为中国的战略对手。

印度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边境搞摩擦纯粹是为了转移疫情责任而已。

事情真搞大了,印度总理自己第一个怂了。

曾经制约西藏解放军的后勤运输能力,如今已经出现了数百倍的飞跃。

西藏的绝对地形优势,会被解放军发挥的淋漓尽致。

本来战斗力就比印度人强,如今还占据地利迫使印度人自己冲上来送死。

这简直是单方面吊打啊。

看过立体地形图的人,都不会认为印度有资格当中国的对手。

因为印度真的不是对手。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看了一眼立体地形图,我就知道印度不配成为中国的对手

user avatar   wang-dong-19-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听说这次印军的拔哨作战是热战了,且行且珍惜吧,印度真的要来了

------------------

其实这这种论调和倾向对我们是很危险的。长期这种论调,被激发的民意会裹挟印度政府采取激进措施,把战争最后的几步快速走完。

印度是真的可能进行军事冒险的。跟我们国家和平机遇期的共识不同,印度这七十年一直四处用兵向外拓展,并取得了巨大利益,一旦印度形成“中国可以被欺辱”的共识,印度会同61年那样毫不犹豫的试图从中国身上撕下一块肉。

如果印度进行军事冒险,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只要有一丁点儿 软弱,就会引发列强一致的瓜分尝试。

要知道我们真正的对手并不是印度。

中国跟印度,特别是现在经济规模的印度,陷入胶着,会让我们无力应对真正的对手,削弱我们的力量。对中国有威胁的,不是印度的下限能力,而是其上限能力。

中国单纯的胜于印度,是不够的。而是只要打印打赢的不够干脆,都会使我国陷入巨大的战略风险当中。

如果战争爆发了,中国必须干净利落的解决印度,用技高一筹的技术水平和组织水平,打出紧凑凌厉的攻击,打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战损比,引爆印度的国内矛盾,使其陷入惨烈的国内斗争消耗。

只有这样,才能杀鸡儆猴,从而遏制野心家的觊觎,保障我国整体的和平环境。

而这并不容易。


user avatar   zhong-jun-ai-guo-hong-cheng-cho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尼赫鲁、英迪拉·甘地、拉吉夫·甘地祖孙三代也是这么自信满满,然后他们死了在自己人手里……



印度独立后,锡克人要求联邦政府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宗教传统和民族特点。当时,代表锡克人利益的政党是阿卡利党。这本来是一个以改革锡克教寺庙、管理为宗旨而在 1920年建立的宗教性组织,以后逐渐发展成一个政党。英迪拉在 1979年竞选时,便注意在锡克人中寻找同盟军以反对阿卡利党,于是她选中了贾·辛·宾德拉瓦尔,一个原教旨主义者,阿卡利党的劲敌。果然,英·甘地试着驾驭宾德拉瓦尔,并在他的支持下取得了对阿卡利党的胜利。宾德拉瓦尔在英·甘地的扶植下壮大了自己的势力。灾难也就从这一刻开始降临。

当宾德拉瓦尔羽翼渐丰时,他的本来面目彻底暴露了。他公开鼓吹建立卡利斯坦独立国,并号召追随者采取暴力来实现这一目标。他在旁遮普省掀起了动乱的轩然大波,成为国家统一的绊脚石。

1979年阿萨姆邦爆发了驱赶外来人运动。

1980年英迪拉·甘地重新上台后,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分化、瓦解、武力镇压和进行谈判等手段,企图压服对方,但事与愿违。

1982年7月,宾德拉瓦尔在金庙设立总指挥部,统一指挥锡克人的行动。

84年4月4日,印度政府宣布旁遮普邦为“危险的骚乱”地区。

6月2日,印度10万军队根据英·甘地命令,进驻旁遮普,并包围金庙。印度人民党领袖哈尔班斯·拉尔·卡纳和国大党的议员雅·纳·蒂瓦里相继被暗杀。


10余天之后,旁遮普邦的38个火车站同时遭到破坏。于是,英迪拉·甘地决定增派大批保安部队,在各地大肆逮捕,并且在金庙外布岗设哨,这一切未收到明显效果。暴力活动更加猖獗,死亡人数不断增加。这时,锡克教温和派阿卡利党一改往日温和,加入锡克人反政府武装的行列中去



面对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局势,英迪拉·甘地决定采取非常手段。6月1日,她批准了军方的“蓝星行动”。6月5日,印度军队向金庙发动进攻,用坦克和榴弹炮袭击庙内的锡克教徒。经过一天激战,士兵们冲进金庙,与躲藏在各处的锡克教徒展开肉搏战。手榴弹到处乱飞,坦克喷着毒,锡克人的抵抗越来越弱。政府军第二天攻占金庙。在这次战斗中,总共有576人丧生,其中有包括宾德拉瓦尔在内的492名锡克教徒,受伤348人,1471人被捕。这就是84年金庙事件



91年初,印度政局开始动荡不安。由于教派冲突和种族矛盾造成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以钱德拉·谢卡尔为首的人民党少数派政府政绩不佳,威信下降,上台4个月便被迫辞职。这时在野两年、蛰伏已久的拉吉夫·甘地敏锐地感到:国大党东山再起的时机到了。91年3月18日,塔拉曼总统宣布解散议会,第十届人民院的大选序幕就此拉开



竞选一开始,作为国大党主席的拉吉夫·甘地便精神百倍,信心十足,志在必得。国大党是印度第一大党,实力雄厚。拉吉夫·甘地利用上两届政府政绩平平、威望下降的事实,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团结、统一和建立稳定政府、降低通货膨胀”的口号,迎合了广大选民渴望安定的心理,颇得民心。虽然形势对国大党有利,但拉吉夫·甘地仍不敢掉以轻心。他认为其他党派仍有优势,国大党要取得胜利,仍要花大力气去争取选票。拉吉夫·甘地为赢得大选不辞劳苦地奔波。他从南到北,自东向西,去荒村,到城市,宣传本党的立场,指责其他党的弊端。这次选举是在国内各类矛盾十分尖锐的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大选一开始就暗含着浓厚的暴力色彩。竞选开始不久,就有上百人在与选举有关的暴力事件中丧生,这是印度独立以来的历次大选中所没有的,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暴力事件并未引起拉吉夫·甘地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结果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5月20日,是印度大选投票的第一天,拉吉夫·甘地偕同妻子索尼亚在自己的选区投票。闻讯赶来的大批记者挤满了投票站。人们看到拉吉夫·甘地在投票时神采飞扬,脸上充满了喜悦与自信。然而就在拉吉夫·甘地投票的时候,猛虎组织暗杀计划的准备工作也在严密地实施着。负责暗杀行动的西瓦拉桑在猛虎组织的成员娜丽妮设在印刷所的家中,分析从各方面搜集来的有关拉吉夫·甘地的情报。他注意到拉吉夫·甘地在竞选中经常接过群众所献的鲜花,尤其喜欢妇女献的鲜花。他不时也会把群众献给他的鲜花再转送给妇女,以争取选票。拉吉夫·甘地的这个举动正好有利于杀手达努去接近杀害他。这个消息使西瓦拉桑兴奋异常。


就在这时,西瓦拉桑从一份剪报上得知,拉吉夫·甘地将于5月21日参加在泰米尔纳德邦斯里佩隆布杜尔镇举行的竞选集会,他立即通知达努和苏帕做好最后准备。5月21日,拉吉夫·甘地为了迎接 23 日、26日两轮投票,风尘仆仆地赶到安得拉邦的维沙卡帕特南参加竞选集会。集会一结束,拉吉夫·甘地又马不停蹄地按计划前往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马德拉斯继续进行竞选

拉吉夫·甘地一下飞机就立即准备前往距机场45公里远的斯里佩隆布杜尔镇,参加那里的预选集会,由于飞机故障,拉吉夫·甘地晚上9时才到达目的地。当地的警察局负责人以时间太晚为由,劝他取消这一计划。警方报告说,有情报表明泰米尔猛虎组织已渗透到这一地区,但拉吉夫·甘地不听劝告,坚持前往。斯里佩隆布杜尔是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个小镇。拉吉夫·甘地来此参加竞选活动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晚上10时 10分,拉吉夫·甘地乘车来到会场,此时会场上聚集了万余名群众,而警卫人员则寥寥无几。拉吉夫·甘地走下汽车,一边微笑着向欢呼的群众挥手致意,一边踏上了通往讲台的红地毯。人们纷纷拥上前来向拉吉夫·甘地献花。拉吉夫·甘地笑容可掬,接受人们对他的敬意和祝福。在人群中,一个穿橘黄色和绿色相间衣服的妇女手捧花环一步一步向拉吉夫靠近。当时,现场值勤的女警官试图阻挡这个妇女,并几乎抓到了她,但拉吉夫·甘地对女警官说:“给每人一次机会吧。”于是她松开了手。这位妇女终于挤到了拉吉夫·甘地的身边,献上了花环,随即跪下来向拉吉夫·甘地行吻足礼。拉吉夫·甘地则弯下腰伸出手来,试图将她搀扶起来,两人靠得不能再近了。此时,这位妇女用手扣动了引爆炸弹的开关。人群中火光一闪,接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将人群的喧闹声打断,一股浓烟升了起来。最初几秒钟,人们被突如其来的巨响惊呆了,一些记者还以为这是欢迎拉吉夫·甘地活动的一部分。但人们很快醒悟过来,他们惊叫着寻找自己的亲人,有的连推带搡地夺路而逃,会场上乱成一团。紧接着有人发出惊呼:“我们的拉吉夫在哪里?”此时的拉吉夫已听不到呼喊



爆炸现场一片狼藉,嘈杂声不绝于耳,到处是血、肉和断肢残臂,18具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人们已无法辨认哪一个是拉吉夫·甘地,后来,保安人员根据拉吉夫·甘地生前穿的一双运动鞋,才找到他的两条腿。拉吉夫·甘地的上身几乎被炸得粉碎,仅余下一大半个头,被抛到几米远的地方。人们在爆炸现场捡到一只手表,表针正好指向10时20分。拉吉夫·甘地这位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的外孙,前女总理英迪拉·甘地的长子。英·甘地84年10月30日被刺身亡。拉吉夫为印度第七任总理,他是在80年6月在其母英·甘地的劝说下步入政坛的。当时他是飞行员并任机长职务。然而多年之后拉吉夫·甘地步其母后尘而去了。



拉吉夫·甘地的死讯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国政要纷纷发表谈话表示哀悼,唁电像雪片似的从世界各地飞往印度。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梅杰、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对拉吉夫·甘地的不幸逝世表示哀悼。





印 度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成 立 时 实 力 为 7 . 5 5 万 人 , 编 成 8 0 个 营 。 但 到 1 9 9 0 年 , 这 支 部 队 的 总 人 数 已 发 展 到 1 4 万 人 。 它 们 分 别 部 署 在 7 5 0 0 公 里 长 的 印 巴 、 印 孟 、 印 缅 和 印 巴 克 什 米 尔 停 火 线 沿 线 。 印 中 边 界 上 则 部 署 了 称 为 S F F 的 “ 印 藏 边 境 特 种 部 队 。 ” 这 些 边 境 地 区 大 多 是 人 迹 罕 至 的 沙 漠 、 丛 林 、 荒 原 和 雪 山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的 设 置 , 无 疑 加 强 了 这 些 地 区 的 守 备 力 量 , 使 边 界 力 量 对 比 态 势 变 得 对 印 度 更 加 有 利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的 基 本 单 位 是 营 , 每 个 营 大 约 7 0 0 人 左 右 , 武 器 装 备 的 配 备 与 军 队 大 致 相 同 。 其 成 员 来 自 全 国 各 地 , 多 数 是 在 当 地 部 族 中 招 募 的 士 兵 。 他 们 熟 悉 当 地 情 况 , 能 吃 苦 耐 劳 , 但 内 部 种 族 、 种 姓 矛 盾 较 大 、 官 兵 待 遇 悬 殊 。 7 0 年 代 , 这 支 部 队 还 收 编 了 一 部 分 那 加 族 地 下 反 政 府 武 装 。


1 9 7 1 年 , 印 巴 之 间 再 次 爆 发 战 争 。 这 次 战 争 也 首 次 检 验 了 印 度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的 作 用 和 作 战 能 力 。 在 西 线 战 场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的 防 线 突 然 受 到 巴 军 猛 烈 的 空 中 和 地 面 炮 火 冲 击 , 多 数 哨 所 被 摧 毁 或 重 创 , 人 员 伤 亡 严 重 。 但 不 少 据 点 里 的 士 兵 仍 然 固 守 着 阵 地 。 他 们 使 用 过 时 的 轻 武 器 反 复 攻 击 巴 军 的 坦 克 和 装 甲 车 , 使 巴 军 进 攻 的 势 头 受 到 抑 止 和 迟 滞 , 从 而 为 印 军 的 集 结 和 反 攻 赢 得 了 时 间 。 当 印 军 进 入 战 斗 后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具 有 当 地 丰 富 知 识 则 成 了 军 队 宝 贵 的 信 息 源 泉 。 作 为 军 队 的 外 层 保 护 圈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担 负 起 保 持 重 要 设 施 、 警 卫 重 点 目 标 、 充 当 军 队 向 导 、 看 管 俘 虏 等 任 务 , 并 为 印 军 提 供 一 部 分 后 勤 供 应 。 此 后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又 随 印 军 攻 入 巴 基 斯 坦 的 国 土 , 并 在 那 里 留 守 下 来 , 直 到 1 9 7 2 年 底 才 全 部 撤 回 。



在 东 线 , 大 批 孟 加 拉 难 民 越 过 界 桩 、 涌 入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的 外 围 警 戒 线 , 使 得 维 护 边 境 秩 序 和 安 置 难 民 的 任 务 显 得 尤 为 紧 迫 。 为 此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迅 速 采 取 了 各 种 有 效 的 措 施 , 安 置 收 容 了 难 民 , 控 制 了 混 乱 的 局 面 , 从 而 保 证 了 印 军 右 翼 的 安 全 。 印 度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最 初 的 职 责 是 维 护 边 境 安 全 。 但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印 度 与 邻 国 之 间 关 系 的 改 善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的 职 能 逐 渐 扩 展 为 主 要 面 向 国 内 , 用 于 对 付 毒 品 、 黄 金 、 军 火 走 私 及 边 贸 犯 罪 等 , 并 用 于 国 内 反 骚 乱 、 暴 乱 等 , 成 为 镇 压 少 数 民 族 反 政 府 武 装 的 主 要 力 量 。 1 9 8 4 年 , 在 阿 姆 利 则 地 区 著 名 的 “ 金 庙 事 件 ” 中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首 当 其 冲 、 首 当 其 用 , 与 锡 克 教 徒 展 开 了 激 烈 的 对 抗 和 战 斗 , 有 5 名 官 兵 被 打 死 , 1 1 人 受 伤 。 此 外 , 印 度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还 多 次 参 加 维 持 社 会 秩 序 和 救 援 等 活 动 。 1 9 7 4 年 印 度 发 生 铁 路 工 人 大 罢 工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除 负 责 维 护 城 市 秩 序 外 , 还 利 用 运 输 装 备 向 社 会 提 供 应 急 交 通 服 务 , 缓 解 了 因 铁 路 工 人 罢 工 造 成 的 国 内 危 机 。 1 9 7 5 年 印 度 巴 特 那 发 生 大 洪 灾 , 以 后 国 内 又 发 生 地 震 、 干 旱 等 自 然 灾 害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又 分 别 担 负 起 “ 应 急 救 护 队 ” 的 作 用 。 印 度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职 能 向 国 内 治 安 等 方 面 扩 展 的 主 要 原 因 : 一 是 印 度 国 内 警 察 力 量 远 远 不 能 满 足 社 会 治 安 的 需 , 尤 其 是 当 出 现 较 大 规 模 的 动 乱 时 ; 二 是 使 用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能 够 在 确 保 控 制 事 态 的 前 提 下 , 大 大 减 少 动 用 正 规 军 的 次 数 。 因 此 , 近 年 来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被 用 于 应 付 国 内 危 机 的 次 数 越 来 越 多 。 前 印 度 总 理 拉 吉 夫 · 甘 地 曾 评 价 说 : “ 边 境 保 安 部 队 已 经 成 功 地 在 国 内 安 全 事 务 中 发 挥 了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


印 度 快 速 反 应 部 队 的 主 力

— — 印 度 陆 军 伞 兵 部 队 印 度 陆 军 的 伞 兵 部 队 是 世 界 上 最 早 建 立 的 空 降 兵 部 队 之 一 , 创 建 于 1 9 4 1 年 5 月 1 5 日 。 同 年 1 0 月 , 由 第 1 5 2 伞 兵 营 ( 印 度 人 ) 、 第 1 5 1 伞 兵 营 ( 英 国 人 ) 、 第 1 5 3 伞 兵 营 ( 廊 尔 喀 人 ) 组 成 第 5 0 印 度 伞 兵 旅 。 1 9 4 4 年 , 第 2 次 世 界 大 战 接 近 尾 声 时 , 印 度 决 定 组 建 第 4 4 伞 兵 师 。 与 此 同 时 , 再 另 外 组 建 伞 兵 团 。 1 9 4 7 年 , 英 印 帝 国 分 裂 、 巴 基 斯 坦 分 离 出 去 实 行 自 治 。 印 度 的 伞 兵 部 队 也 一 分 为 二 , 第 5 0 伞 兵 旅 归 属 印 度 , 分 治 后 不 久 , 便 被 投 入 克 什 米 尔 战 争 ( 1 9 4 7 ~ 1 9 4 9 年 ) 。 之 后 , 在 1 9 6 5 年 的 第 1 次 印 巴 战 争 中 , 印 度 又 建 立 了 一 个 特 种 突 击 队 。 1 9 6 6 年 7 月 1 日 该 部 队 经 扩 编 组 成 第 9 伞 兵 营 。 翌 年 , 由 该 营 划 分 出 一 部 , 又 组 成 了 第 1 0 伞 兵 营 。 每 个 伞 兵 营 下 辖 3 个 伞 兵 连 。 1 9 6 9 年 , 这 两 个 营 被 正 式 定 名 为 第 9 、 第 1 0 伞 兵 突 击 队 。 印 度 陆 军 现 在 总 共 编 有 8 个 伞 兵 营 , 分 别 隶 属 于 第 5 0 、 5 1 两 个 独 立 伞 兵 旅 。 伞 兵 旅 的 编 制 除 伞 兵 外 , 还 有 炮 兵 、 工 兵 和 通 信 兵 等 火 力 支 援 、 后 方 勤 务 部 队 。 第 9 、 第 1 0 伞 兵 突 击 队 也 在 陆 军 的 编 制 中 。 印 度 的 伞 兵 部 队 都 具 有 独 立 作 战 的 能 力 。 印 度 的 伞 兵 部 队 和 突 击 队 均 由 志 愿 人 员 组 成 , 其 中 大 部 分 来 源 于 正 规 部 队 , 小 部 分 征 募 于 民 间 的 优 秀 分 子 。 选 拔 和 训 练 非 常 严 格 。 首 先 要 过 两 关 。 第 一 是 过 3 0 天 的 体 力 和 意 志 考 核 关 。 这 一 关 许 多 人 将 被 淘 汰 掉 。 合 格 者 进 入 位 于 阿 格 拉 的 伞 兵 训 练 学 校 。 在 该 校 要 过 的 是 第 二 关 , 即 进 行 包 括 夜 间 跳 伞 在 内 的 5 次 跳 伞 考 核 。 通 过 这 一 关 , 才 正 式 取 得 学 员 资 格 , 发 给 伞 兵 证 章 和 绛 紫 色 的 贝 蕾 帽 。 另 外 , 伞 兵 突 击 队 的 学 员 还 要 根 据 各 种 突 击 任 务 进 行 专 门 的 训 练



印 度 陆 军 的 标 准 冲 锋 枪 是 印 度 受 特 许 在 国 内 生 产 的 英 国 L 2 A 3 “ 斯 塔 林 ” 式 9 m m 冲 锋 枪 。 少 数 伞 兵 突 击 队 装 备 消 音 型 的 L 3 4 A 1 “ 斯 塔 林 ” 式 9 m m 冲 锋 枪 。 另 外 , 现 装 备 的 步 枪 也 是 经 特 许 在 国 内 生 产 的 比 利 时 F N 7 . 6 2 m m 步 枪 。 这 种 步 枪 如 今 在 伊 沙 普 军 工 厂 还 在 继 续 生 产 。 步 兵 用 轻 机 枪 装 备 的 是 有 名 的 英 国 制 L 4 A 4 型 轻 机 枪 。 自 从 印 度 成 立 伞 兵 部 队 以 来 , 绛 紫 色 的 贝 蕾 帽 一 直 是 该 部 队 的 象 征 。 成 立 之 初 , 伞 兵 部 队 帽 徽 的 图 案 如 果 去 掉 伞 下 “ I N D I A ” 几 个 字 , 其 样 式 和 英 国 伞 兵 的 帽 徽 完 全 一 样 。 1 9 5 0 年 , 印 度 对 伞 兵 帽 徽 的 样 式 重 新 进 行 了 设 计 : 两 翼 之 间 是 一 具 完 全 张 开 的 降 落 伞 和 直 立 的 上 有 刺 刀 的 步 枪 。 这 个 帽 徽 一 直 沿 用 至 今 。 另 外 , 伞 兵 突 击 队 队 员 也 同 样 佩 戴 绛 紫 色 贝 蕾 帽 , 有 专 门 帽 徽 , 上 有 翼 形 和 短 剑 图 案




—快 速 行 动 部 队


印 度 政 府 于 1 9 9 2 年 1 1 月 宣 布 建 立 一 支 新 的 部 队 — — 快 速 行 动 部 队 。 印 度 内 政 部 长 恰 范 说 , 这 支 部 队 的 宗 旨 是 帮 助 地 方 当 局 和 警 察 尽 快 处 理 群 众 骚 乱 , 恢 复 法 治 , 同 时 要 尽 量 减 少 损 失 和 流 血 。 建 立 这 支 部 队 的 决 定 是 政 府 针 对 国 内 的 治 安 情 况 作 出 的 。 近 几 年 印 度 治 安 情 况 恶 化 , 西 北 边 陲 的 旁 遮 普 邦 和 印 占 克 什 米 尔 邦 的 分 裂 运 动 愈 演 愈 烈 , 这 两 个 邦 的 好 斗 分 子 为 了 脱 离 印 度 , 谋 求 独 立 , 大 肆 进 行 恐 怖 活 动 , 天 天 杀 人 放 火 。 对 这 些 锡 克 教 徒 和 穆 斯 林 好 斗 分 子 , 印 度 政 府 采 取 了 严 厉 镇 压 的 态 度 , 一 直 派 兵 清 剿 、 打 击 , 仅 1 9 9 2 年 上 半 年 , 就 已 打 死 1 0 1 6 人 , 但 形 势 仍 然 没 有 根 本 好 转 。 除 了 这 两 个 老 大 难 问 题 之 外 , 教 族 斗 争 、 部 族 矛 盾 和 民 族 纠 纷 此 起 彼 伏 , 不 断 出 现 大 规 模 武 斗 , 特 别 是 印 度 教 徒 和 穆 斯 林 教 徒 围 绕 在 北 方 邦 的 阿 约 提 亚 建 庙 问 题 已 多 次 发 生 流 血 冲 突 , 死 亡 人 数 已 愈 千 名 。 对 于 这 些 同 旁 遮 普 和 克 什 米 尔 的 分 裂 运 动 性 质 不 同 的 矛 盾 , 如 果 也 靠 出 兵 镇 压 来 解 决 , 不 仅 会 造 成 流 血 , 引 起 矛 盾 激 化 , 使 问 题 更 难 于 解 决 , 而 且 势 必 会 损 害 政 府 和 军 队 的 形 象 和 威 信 。 正 是 出 于 这 种 考 虑 , 印 度 政 府 决 定 成 立 这 样 一 支 特 殊 的 部 队 。 快 速 反 应 部 队 初 建 1 0 个 营 , 共 1 3 0 0 0 多 人 。 部 队 身 着 蓝 色 斜 纹 制 服 , 军 徽 为 和 平 鸽 , 执 行 任 务 时 乘 白 色 汽 车 , 以 显 示 它 的 作 用 和 任 务 与 常 规 部 队 不 同 。 快 速 行 动 部 队 的 全 体 官 兵 都 是 从 隶 属 内 政 部 的 中 央 后 备 警 察 中 选 拔 而 来 的 , 年 龄 在 3 0 — 3 5 岁 之 间 。 他 们 既 反 应 敏 锐 , 又 有 一 定 的 处 事 经 验 。 官 兵 是 由 各 个 宗 教 、 民 族 和 部 族 的 代 表 组 成 的 , 在 选 拔 时 都 进 行 严 格 的 心 理 测 试 , 以 防 止 派 性 十 足 、 感 情 偏 激 的 人 混 入 队 伍 。 这 支 部 队 在 训 练 中 特 别 强 调 思 想 教 育 。 内 政 部 长 说 , 对 部 队 的 训 练 重 要 的 是 使 士 兵 认 识 到 部 队 的 宗 旨 和 任 务 , 而 不 是 武 器 。 他 说 , 在 训 练 中 要 向 士 兵 讲 述 当 前 的 社 会 形 势 , 要 认 识 “ 人 权 的 不 可 侵 犯 性 ” , 执 行 任 务 时 行 动 要 有 科 学 性 , 要 “ 消 除 部 队 在 执 行 任 务 中 的 思 想 障 碍 ” 。 据 报 道 , 部 队 在 训 练 过 程 中 专 门 聘 请 大 学 里 的 政 治 和 法 律 教 授 给 士 兵 上 课 , 讲 述 印 度 的 政 治 形 势


快 速 行 动 部 队 装 备 有 最 新 的 防 暴 武 器 , 主 要 有 : 橡 皮 子 弹 枪 、 特 种 声 响 手 榴 弹 ( 爆 炸 时 发 出 震 耳 欲 聋 的 响 声 , 可 达 到 驱 散 人 群 的 心 理 效 果 , 但 不 会 伤 人 ) 、 染 色 手 榴 弹 ( 弹 内 装 有 洗 不 掉 的 墨 水 , 爆 炸 时 墨 水 会 洒 在 闹 事 者 身 上 , 便 于 警 察 据 此 确 认 闹 事 者 ) 、 粘 物 手 榴 弹 ( 可 粘 在 闹 事 者 身 上 , 很 不 舒 服 和 不 雅 观 , 促 使 闹 事 者 离 开 现 场 ) 。 此 外 , 该 部 队 还 配 有 警 棍 和 高 分 子 纤 维 材 料 制 成 的 高 强 度 半 透 明 盾 牌 , 用 于 防 护 自 己 。 与 普 通 的 部 队 不 同 , 在 国 内 骚 乱 平 息 之 后 , 快 速 行 动 部 队 还 要 担 负 现 场 抢 救 和 护 理 受 伤 群 众 以 及 扑 灭 火 灾 等 工 作 。 平 时 , 该 部 队 还 要 参 加 一 些 文 化 活 动 , 向 居 民 宣 传 卫 生 常 识 , 并 分 发 一 些 政 府 部 门 提 供 的 免 费 药 品 , 建 立 良 好 的 军 民 关 系 。 快 速 行 动 部 队 在 组 织 关 系 上 , 受 印 度 政 府 内 政 部 直 接 指 挥 。 当 国 内 某 地 区 发 生 群 众 骚 乱 时 , 如 果 当 地 政 府 失 去 控 制 , 中 央 可 以 不 等 地 方 当 局 提 出 要 求 , 直 接 派 兵 到 出 事 地 点 。 印 度 内 政 部 长 说 , 快 速 行 动 部 队 的 任 务 不 是 替 代 当 地 政 府 , 而 是 帮 助 他 们 控 制 局 势


user avatar   zhouy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国知乎 上 有个问题 :中国和印度全面开站的结果!

有个13500的高赞回答是 中国会在1周内战败!大概读了1下 还是说了点具体的,一是印度有巨大的山地军,数量巨大的机场(废话,火箭敷脸的距离),贰西藏只有十几个机场,没有永固掩体;2是印度海军能切断马六甲海峡!3,不会打核战(他也知道印度布朗运动弹不太靠谱),然后就没了,这样中国就会在一周内跪掉!而且有13500个赞!QUORA感觉已经被印度攻占了!

80多年前日本都没敢说1周!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认为:这是国内媒体在拾人牙慧

有个观点个人十分赞同:中国对于美国的认识远胜于美国对于中国的认识。印度对于中国的认识远胜于中国对于印度的认识。

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郑永年教授也指出:中国知识界对于印度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知识界对于印度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印度一些媒体。

印度的媒体向来就不可靠。印度人对数字根本就没有严谨的态度。

为什么说是拾人牙慧呢?

像印度这种国家,国内种姓问题、邦间矛盾、语言混乱,一大堆文盲,国内乱七八糟。

怎么实施调查?网上调查的?印度上网的人有多少?电话调查的?上门调查的?调查了哪些人?哪些地方的人?谁去调查的?

想想看就知道,一大堆像在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街道边捱生活的人,谁关心那些与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事?!

我记得小时候村口坐着俩老头在聊天,一个说:日本人又来了。另一个说:是啊,洋人也不少了,北京上海都有。这俩个老头死之前也没去过北京上海。连县城都很少去。

如果在印度的街头,也有这样的老头儿们在聊天,不知道被调查到了没有?

无非是一个媒体想弄个新闻,于是做了个网页,预设一个问题,几个选项,然后让人们去选择。然后有数据就有料可以报导了。

原本上这这么个媒体网站的人就是带着观点去的。这种调查有什么意义?

就像2016年希拉里的网络民调一样。明明网上统计是躺赢的,怎么就输了呢?

然后国内的媒体,一大堆记者平时都是盯着欧美的,在印度没有自己的人,对印度也不了解,现在印度搞事了,自己又没有印度的信息来源。呀,终于看到一个消息可赚点击率了,然后捡过来报道一通。

现在乎里媒体的提问越来越多了,问题也越来越标题党了。

哎,渣媒误国。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A.中国百姓真难,外国欺负算了,关键还要被自己人骗

B.靠着无良媒体,拼了命找到一些优越感,结果有良心官员一句击破。

C.以为找到一个突破点,能教训别人,最后发现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D.想爽,可以去抖音或B站,那里专门有人给无脑点赞。来问官员,人家最多婉转点,总不可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吧。

E.回正题,所有环球时报的提问,目的几乎只有一个,就是煽动中国民众的自大情绪,离理智判断越来越远,然后付出不应付出的代价。

先讲清楚,提供这个数据,根本不是简单民调,而是Mood of the Nation 2020,也就是说,让民众对政府的所有表现给一个评价。

1,这里包含了,钱如何花

2,你对改革的感受

3,对创新挑战(例如自力更生,发展APP)战略的看法。能有38%的印度人觉得印度没能力,让我觉得很惊讶。

4,曼莫汗辛格是个文官,莫迪强硬著称,但民众认为二者差不多,在经济方面。这个有太多内容可讲,我就不展开了。

5,人活在社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信用!没有信用,一切都完了。国家也一样,一个真正的爱国人士和媒体,一定是想方设法,构建个人乃至国家的信用。现在84%的印度人不信任,这才是最头大的事情。一句话,现在不是五百年前的世界,一个科尔特斯,一个皮萨罗,就把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灭了,我管你说什么。现在谁也不打起灭国级战争,那就要维护好形象。

6,在战争动员上,印度有多大优势不用我说。在中国,只要有正经工作,有社会地位,有车有房的人,没一个想打仗。再加上中国的死穴,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也只能低调处理。整天喊打仗的,都是生活无望,希望社会一乱自己打砸,报复社会的。只要不装糊涂,有人看不懂这事吗?

7,禁止中国APP,就是印度的创新挑战的一部分。因为印度吃准了,发展APP这事不复杂。就以国内为例,陌陌只要一火,立马就有探探,派派。同时,利用不信任情绪,直接给你连根拔起。给自己腾出了发展空间,还给盟友送了大礼。这种一石二鸟你觉得傻,那只能是你傻。美国是世界桥头堡,攻下美国,等同拿下世界,绝对是上上策。美国关门,世界市场就是碎片化,原来就难了数倍,现在印度再封禁,等于最大一片还没了,最后就是捡渣渣。这还有人高兴,我实在无法理解。

8,最后说72%这个。宣传,动员,不是某一国家的专利,你无法理解别人,最大可能是你们的信息渠道不同。那我们先看印度人渠道,他们什么事情都可以聊,什么事都可以投票。换言之,即便是误解,也是经过充分讨论的误解。而我们呢,国内媒体为了博眼球,断章取义,片面报道,为了所谓流量,脸都不要。正常的媒体,应该全面完整报道信息。中国老百姓不傻,只要全面报道,大家立马会从印度可笑转为印度可怕,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改进问题。这篇文章不长,全译全讲累不死,就算不想译,搬运也可以,英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规定课程,大学毕业也要考四六级。不要担心中国人读不懂。但是呢,它只选一句……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舆论战的威力了。

我认识的所有印度男性和孟加拉国,甚至巴基斯坦男性,都有这么几点认识:

1.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政府之间敌对,百姓之间一家亲。这种一家亲远胜于中巴百姓的友谊,尤其当你是咖啡乐的时候。

2.东巴基斯坦战争无关这种百姓间的友谊,纯粹是葡萄牙统治者的锅。

3.印度是孟加拉国的大救星。

4.最重要:中国曾严重侵略过印度,但认识到自己打不过后(这里逻辑蛮搞笑的,但是客观事实就是人家笃信不疑)就逃跑了,还将藏南大片地区赔给了牛叉的婆罗门们。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中国要打任何一场长期战争,都是和美国,甚至整个北约的战争。

如同冷战,美国在朝鲜,在越南,对手总是得到苏联的帮助。而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通过中国通道运了很多武器。

短时间的局部冲突,或者快速解决的战争。美国来不及插手就结束。

一旦打得没完没了,就会变成放血战,消费国力。

中国不会有兴趣打一场全面战争,在印度这么大的国家占领土地反游击。中国现在对边境争议领土都没有兴趣通过军事手段夺回来,除非那里发现沙特级别的油田。

印度这个调查

如果你在前互联网年代拿到中国来做,70%的农村人口,30%的城市人口,调查中国对美国,估计结果也差不多。

看舰船知识的是极少数,看阅兵看看飞机能飞,坦克能跑就自信满满了。

我们军队多,朝鲜,越南打一次赢一次,所以一定能打赢美国。

中国是有了J20,才知道F22多难对付。有了辽宁号,才知道舰载机飞行员多难培养。

只有你的实力接近了强大的敌人,你才真正知道他有多可怕。否则只是无知者无畏。


user avatar   a-chang-21-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

这种问题印度人民会不选择相信自己的军队吗?

我们当年还相信五架八爷可以可以换一架F22呢……




                 

相关话题

  有谁有象神伽内什的简介? 
  DZJ-08之后,我军还会装备古斯塔夫m4这种重复使用的无后坐力炮吗? 
  印度是怎么做到让阿琼研发多年却无法顺利服役的? 
  中国唐朝最多时有多少兵力? 
  考2020的军队文职好吗? 
  如何看待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称「深感遗憾,所幸未造成生命损失」? 
  新冠感染的持续爆发会引起内部分裂,从而让印度亡国吗? 
  军队中女兵比例很低是什么原因? 
  如何看待印度宣布成功研发出国产5G,是否值得期待? 
  印度那么奇葩为什么没有地区分裂独立?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前哈佛教授称TikTok是「中国报复西方的鸦片」,彰显了帝国主义的野心?
下一个讨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于原子弹的日本平民是否无辜?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