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几个遇到过的:
1,《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本书太好了。
2,XXX跟YYY见过面,XXX好厉害啊。
3,这人开个宾利,肯定超级有钱。
4,能被这么多人认可的人,说的话一定是有道理的吧。
5,对人友善别人才会信任你。
6,善良的老板值得追随。
7,知乎上大胸妹子真多。
8,朋友圈晒高大上的,往往是高人。
这是个好问题。毕业很久,还没有回顾自己的观念想法都发生过什么变化。
细想追思,自己学生时期大约有这些典型的思维:
1. 习惯性地定性
从小我们都是做题过来的,太习惯定性和定量地分析问题了。
什么是定性?就是在倾向于把一件事做死板的判定。
-他是 985 的,那他应该挺厉害。
-她做秘书穿这么暴露,跟老板眉来眼去的,大概不简单。
-这个人明明唱功这么差还通过海选,肯定有后台。
-我的知乎回答又被删了,看来管理员是傻 X。
不管看到什么信息,都会不自然地下判断,给它定性。而不是去搞清楚原委、缕清楚逻辑。
这很像什么?很像我们过去做的语文阅读理解。
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意思只能有一种。这样的景色代表的情绪只能有一种。这里面的祥林嫂究竟是好人坏人还是可怜之人,看法也只能有一种。具体是真是假,不关心,只要看起来像是对的,就是满分。不下判断,就得不到分。
这是过去有标准答案的考试生活的后遗症,也是一种思考的惰性,定了性这事儿就过去了,不愿意多想。
记得我刚读大学的时候逛校内网,看到有热帖在转,说巴基斯坦是我们的朋友,大段的分析没心思细看,但心里默默记住了:巴基斯坦是我们的朋友。过了两天,又有热帖出来,说巴基斯坦是敌人,印度才是我们的老朋友,又是大段的分析。然后我就懵了,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怀疑。
对学生来说,面对无法定性的问题,就觉得百般痛苦。他们很希望,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定性。
-我该不该去大公司?你就告诉我该不该去,别说没用的。
-百度做产品好不好?你就告诉我好不好,别说没用的。
-我跟小红合适不合适?你就告诉我觉得合适不合适,别说没用的。
-他是不是个好人?你就告诉我是不是,别说没用的。
是不是很眼熟?
2. 习惯性地定量
学生时期还喜欢把各种事情定量,把所有事情量化再考虑。
当我们看到一段问题描述的时候,都已经习惯抽象出定量的概念了。
一辆保时捷,在高速路上追一辆宝马。两辆车的车距是 250 m,保时捷的时速是 110 km/h,宝马的时速是 90 km/h,保时捷什么时候能追上宝马?
读完题目,大家心里想到的不是蓝天白云下的高速路上,伴着尘土飞扬在奔驰的两辆车,而是两个点一条线。我们会想它们都在线上移动,猜想第一个小点什么时候能追上第二个小点。
学校教会了我们在思考数学、物理问题时的抽象思维,但也同时让我们经常只考虑量化的概念而不是实际的场景。
比如,判断一个人,潜意识里是有一个量化模型的:
-留学生比清华北大的厉害
-清华北大的比其它 985 的厉害
-985 的比 211 的厉害
-211 的比其它本科的厉害
......
工作后就看工资或者年龄:
-她月薪 20k 了比那个 15k 的厉害多了
-90 后怎么能当 80 后的领导呢?
-他都地中海了,想必很厉害吧
......
为什么《七龙珠》里的拉蒂兹出现时戴的侦测仪后来一路那么火爆?因为这样太简单粗暴了,这个人厉不厉害,一个数字就代表了,对于不喜欢复杂分析、深入思考的青少年们来说,很爽很开心。
现在的很多测验在学生群体的朋友圈里爆发也是一个道理。他们都太希望很多事情可以量化了:作为朋友跟我之间的亲密度、我的强迫症程度有多深、我的颜值到底有多高等等。
但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不能精准量化的。如果把你追女神也当成两个小点在一条线上的运动,那你的物理老师也会心疼你的。
3. 下意识地给自己设立边界
读书期间的围城是清晰可见的。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很清楚,能接触的信息被限定好了,生活方式也有边界。
吃什么、看什么、玩什么,都是一成不变的,被别人指导的。你是优等生还是差生,你外向还是内向,你有钱还是比较穷,这些都是被别人评价的。即使偶尔冲出围城、或者偶尔越出边界,大多人也会很快复原。
大学毕业,所有边界都没有了,世界突然变成开放的。很多人就会开始慌了,所以会下意识地给自己设立一个边界。这个边界可能包括:
而大多数人,不会愿意逾越这个边界,就是因为学生时代二十多年已经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限定了,如果过没有限定的生活,会特别没有安全感,感觉像俗话说的「迷失了自己」。
很多人毕业后都活在自己的边界里,成为限定好的角色,不会越雷池一步。当然未必是错的。只是想到一个人可能 40 多了,还活在自己 20 多岁时设立的自我限定中,会感觉特别伤感。
4. 期望让所有人满意
学生时代让身边的人满意太容易了。学习好,老师家长很满意。多买点零食给朋友,朋友就会很满意。做班长,能跟班主任多申请一堂体育课,那全班同学就对你感激涕零。
大学时让身边所有人满意,难度增大了,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很多完美主义的人,会已经习惯于让所有人满意的生活方式了。如果有人批评了哪怕一句,都会彻夜难眠。要是听说谁讨厌自己,肯定得准备厚礼去赔礼道歉一笑泯恩仇。
到了社会上,让所有人满意难度会徒然增大,当然不能说得太绝对说一定不可能。只是让所有人满意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
我有个同学,他的叔叔就是这样的人。在亲朋好友里风评极好,乐于助人,礼貌谦让,有求必应。前几年不幸去世,葬礼上人山人海,全村都去送行,围得水泄不通。我听同学说完表示很敬佩,但同学说,他其实活得很憋屈,因为他总是做好人,身边的人却未必对他好,最后欠下一屁股债,老婆孩子也跑了,一点都不幸福。
让所有人满意只是内心的一种执念,期待别人的肯定。但有时候你未必真需要所有人的肯定,才能证明你的价值。
选择性地让你在乎的人满意,尽量让其他的人公正,这样就已经足够好了。
在知乎发帖,不管说什么,评论里总是有喷的。要让他们满意,可能得一个一个劝服,有的也许要费尽心机、耗尽精力。最后有可能发现,只有删帖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你看,有了这执念,在知乎都不能好好玩耍。
5. 能力不代表价值,成果才代表价值
在校园里和在工作时,对个人价值的评定,有一个显著区别:前者通过检测能力,后者通过检验成果。
凡是考试,大都是「检测」一个人的能力。英语口语考试,检测的是能跟说英语的人对话的能力,但不能直接证明你考试通过就完全可以胜任翻译的工作。
所以读书时,我们的所有个人价值,都浓缩在一个又一个分数里。理论课就是试卷分和出勤分,实验课就是老师点评的分数,社会实践学分是按照各种学校实践规定去考核的学分。
这特别像小米喜欢的那招,不服跑个分。
你问我会不会修电脑?我去考个计算机二级证明给你看。你问我逻辑强不强?我去拿出各种逻辑选修课的分数给你看。
很多仍有学生思维的人就是这种思路。他们经常问我:到底做产品经理,需要参加什么培训?需要拿什么证书吗?需要读什么书?需要拿什么证明?
没有人会在乎任何证明你的能力的一个数字,他们在乎的,是你曾经有什么成果。
你想做产品经理,那好啊,你曾经有过什么产品实习经历吗?亲手做过什么产品吗?给哪个产品经理打过下手吗?都没有?那你之前做的哪些事情跟产品有一定关系?在其中你做了什么事情?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很多人都感叹说空有一腔改变世界的热血,却没人赏识。既然作为千里马,没有遇到你的伯乐,那你就跑个一千里,给大家看啊。
希望能帮到你。
很多人问如何改善自己的思维。我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读书。
2019年快来了,送你一份成长书单,并等待你的加入一起成长。张汉东:2019年,送你一份成长书单
—— 以下为原答案 2018.4月
拿自学编程来说。
我的一个学员,研一。在开始跟我咨询课程的时候,说了好几遍:“老师,我自学能力还行,否则咱也不能考上研究生”。
然后进入混沌学社学习,表现出来几点:
这是几个导致一个学生新人难以融入职场环境的重点因素,应该算得上典型的「学生思维」。
好在这位同学现在已经认识到了这些缺点,逐渐改善中。
注:
后面新增了几条,只是另外想到其他人身上的,并不是都是那位学员身上的毛病。
我理解的「学生思维」,是指受应试教育所影响的僵化思维,所以上面罗列出来的几点都是基于这个认知出发点来回答的。
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怕的不是发现自己有这些思维缺陷,可怕的是即使意识到自己有这些缺陷,还以为是正常。
注:以下所说的是一般性情况,抬杠没意思。
1.取长补短,
“总分”衡量模式对学生认识发展影响不小。语数外…哪弱补哪,在“总分”决定输赢的形势下,更多学生被教导把非擅长科目从60分提高到80,而少有人去把英语从95分提高到98分甚至100分,因为后者追求的卓越在学校衡量体系之下并不受欢迎。同样的努力,前者会得到更多的效益,不傻的人都看得出来,但这种“总分”性优秀是以最终同质化为代价的;所有“不傻”的人都会选择前者,而又做到竞争中途不退场,哪到最后大家总体都很优秀,又都很一样。
《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提到一个例子,市场把“耗油量、安全度、舒适度”等指标作为SUV领域的通用标准后,Jeep、尼桑及其他竞争品牌各项指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趋同------导致同质化;社会上“谁最受欢迎”竞赛,如竞选等,为了赢得比赛,每个人都尽量一样“友好、愉快、幽默”…….一旦每个人都按照指标去变得一样“幽默”一样“友好”-----还是同质化的“优秀”,就不会在有人脱颖而出。
陷入指标衡量之中,取长补短的思维就会让我们无法容忍“弱点”,你很少有强大的意志去做相反的事情----增强你的优势,拉开你与竞争者的距离。(在弱点过得去的情况下)
2. 单一性思维
“我怎么面对那些各方面都优秀的人?”,知乎上不乏这样的问题,很多人生怕自己哪方面不如人而产生自卑,这是一种忽略了社会复杂性的单一思维。社会是复杂的,可能一个姑娘获得成功并不是因为她具有一身的马甲线,而可能只是因为她是个姑娘或者是一个漂亮姑娘。不要看到别人练出了马甲线就担心这个世界是别人了,于是赶紧丢下自己的事加入马甲线训练队伍,也许你去搞定她男朋友,这个世界还是你的……
3. 缺乏合作思维
我不是说没有,但多少是缺乏的,需要强化。从小到大,学习都是自个的事情,大家已经习惯这种自力更生模式。偶有锻炼合作的机会也仅限于一些考试“作弊”行为……多数学生是少有体验这种“合作训练”的。面对这种十几年的思维潜在固化,企业和商业培训学校空喊的“加强合作”的口号是很可以理解的,虽然好像没什么用….不过,如果是自己主动意识到这个问题,和自己有意识死磕,知道什么时候该从容与人合作,主动索求帮助,对自己应该是有帮助的。
4. 不分场合的学习思维
刚进公司的菜鸟有急切的学习动机,满脸写着“我要抓住任何机会提高自己”,这架势蛮吓人----想获得成长是自己的事情,你牺牲上班时间明目张胆的行使你的学习行为不合乎契约精神,除非公司允许你可以把上班时间用于个人提高(有些公司的成长与个人成长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5. 排他性思维
学校考试无数次“排名次”运动,学生间竞争多于合作….脱离学校后,曾经体制下养成的排他思维会有意无意的渗入生活方方面面,可能它影响你,你却鲜有察觉。竞争意识在工作中有用,但若把这种排他思维渗透到生活中,那就会令人很不舒服。
6. 等待答题惯性
多年如山的试卷反馈,我们回答几万个设计好的题目,但现实并不处处给你提供考卷,设计问题,让你回答,这相对缺失的是我们提问题的能力。工作和生活里,很多问题是隐性的,你不发现、不提问,就只能被动等待问题出现----糟糕的是,可能最终问题呈现了,但不是来让你“解决”的,而是来宣告你”失败“而已,你连处理的机会都没有。
7. 重选
社会不像考卷选择题,很多事情做错了是可以重新尝试的、重新选择的。对象不合适可以换,抱着”不选则已,从一而终“的选择题思维.....大概要被相亲;很多人纠结毕业后去大城市好还是回小城市,仿佛选错了去处就会困死终身。可是你没发现吗,一到社会,城市不合适了可以换,没有必要在毕业前夕过于痛苦。
经历无数次“一分定排名”的反馈实验,我们这些小白鼠还是极害怕选错一个选项,虽然我们不断在内心纠正,但要走到“坦然”,还需要一个不断与自我较真的漫长过程。
8.没多层次沟通思维
普通学生平时交流最多的是同班同级的人,思维、认识状态相近,交流并不需要太多理解成本,不能理解与不同职业、阶级、背景的社会老鸟交流的难。就是你大一级的学长、学姐,在心态和心理上也与你也有了层次性不同。学生时代不应过分看重人脉,但相对不可以缺少的是跨层次性沟通。交流不局限于同级,这对学会同理心,融入社会是有好处的。
完。
另注1:我在本题所答的是初入社会的学生一般性情况。我希望各位在重新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不仅仅把“典型的学生思维”理解成“学生身份所具有的思维”,会有更广的理解吧。
另注2:我本意并不对“典型的学生思维”有明显的褒贬,只是指出可能存在这么些情况,最后的取舍全看具体而定吧。
另注3:心理学、社会学等讲的是一般性科学,抬杠没意思,真的。
。。。完。。。
你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点用,或者可能对你身边的人有用,可以把它发给TA,他们会感激你的!
以下是我的「还值得」一看的答案:
3.应届大学毕业生面试中有哪些“黑技巧”可以提高面试成功几率? - 白诗诗的回答
好吧,只贴几个
Ps.特别提醒:::
没必要关注我的知乎账号,因为70~80%的干货都发在了微信公众号里,在历史信息里就有。我的微信公众号名称也是“白诗诗”,我这么负责任的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请一定要关注。
学生只需要及格。
毕业之后却需要强大。
在哪方面强大不重要,只要有一方面特别强大就足够了。。。
最典型的学生思维就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打开这问题,然后一条条一行行对着高票答案看自己对得上几条,发现没对上长舒一口气,发现对上了捶胸顿足立志要改要改要改改。
很多人将教育看作一门投资,却对其中的成本与收益关系缺乏清楚地认识
首先,时间是有价值的,不光是指抽象的“一寸光阴一寸金”,而是指工作时间越长,到职业生涯后期积累的“工龄"收入越为可观
上图是基于美国15年数据,对一个人一生收入水平变化的统计
平均而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巅峰“时段工资能达到初入职场时的两倍以上,并在退休前维持在这一巅峰水平,
这一现象在很多体育运动员身上有着直观体现: 足坛崭露头角的新秀、NBA叱咤风云的新星,虽然风光无二,但收入却往往比不上混迹球场多年,水平一年年走下坡的老兵油子。
例如,库里的年薪是1130万美金,而科比年薪是2500万美金
J罗德里格斯年薪是700万欧元,而鲁尼年薪是1300万英镑
你们说,这样的年薪是因为竞技水平呢?还是因为“工龄”呢
举个身边同学的例子,一名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生,毕业后拿到国际知名银行的工作,月薪1万人民币左右,而我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亲戚,上的是普通师范学校,目前在二线省会城市高中当老师,收入还略微超过这个水平。
我不能断言每个行业都是如此,但至少对相当一部分工作而言,进入职场时间越早,就能越早达到”巅峰"收入水平,并能更长地维持高收入阶段直到退休。
这样说来,在教育时间的延长有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更长时间的教育,更高的学历水平,能够提升进入职场后的初始收入
另一方面,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更长时间的教育意味着在岗时间的减少,影响了能够凭借工龄来实现的收入增长
这两个因素,必须要综合考虑以达到平衡。
其次,金钱上也要避免过度投入。
前几年出国留学风潮兴起,我也不能免俗,一边高考一边申请了美国本科并拿到了录取,
但学费要每年四万美金,算上生活费,读下来接近人民币150万
拿着中美两个学校的offer,我给我爸说要去美国读,列数据讲故事,说了一大堆理由论证美国那个学校比清华好,
我爸说,是啊,我很同意这个学校比清华好,你说的都对
但比清华好了超过150万吗?
当时我就不说话了,一点没错。
我的父母狭隘吗,不是啊,他们说这话是因为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的本性是一个农民,投入和产出是线性成比例的,大多数时候是一个群体中的跟随者,随大流,最后混啊混啊就混成了一个群体中的平均值,
承认吧,我们之中很多人并不会因为去了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多拿了一个学历,命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是从一个群体的平均值,换成了另一个群体的平均值。
而有一些真正善于把握机会的冒险家,能看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机会,不惜代价要把握他,
我不是。我认为某校比清华好的原因也只是因为看国际排名与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我也没有想成为一个群体中鹤立鸡群的那个。
到读法学博士的时候,又有一个选择摆在面前,
是自费一年五万去读一个名校呢,还是拿着全额奖学金来读我现在的学校,
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个普通的人,教育对我的影响基本可以反映在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上。
你说,谈收入多俗气啊,读哈佛耶鲁,接受最高水平教育,这本身不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吗?
摊手,我的家庭可远远没有达到允许我为了兴趣而读书的程度啊,希望我的后代能实现这一追求。
最后,“消费”与投资是有区别的
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我家里是这样给生活费的:
每个月给一笔固定的“饭钱”,其他“有用的东西”按照实际支出来报销,
什么是有用的东西呢?我报销过这些:
一套量身定做的西装,因为在做课程展示,参加社团活动,各种找实习面试的时候需要打扮得像个样子,给老师,同学和雇主留下好印象;
相机和DV,因为学生节每班要拍视频,我希望自己能参与,这样可以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多认识年级中的同学,还可以以担任摄像为理由多参加一些学生活动;
thinkpad T系列电脑,因为键盘打字舒服,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显卡性能一般,可以起到督促自己不打游戏的效果;
为什么记得这些理由呢?因为我爸妈会反复问,你为什么需要一套好的西装?对你来说和一般店里买的有什么不同?你买相机仅仅是为了好玩摆样子吗?你真的愿意学摄影吗,你为什么要学这个?这个电脑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同样的配置,你为什么要花额外的钱买这一种?
很多时候,这些理由也是我为了向家里要钱找的借口,但不知为何,随着一次次向家里摆出这些理由,我还真觉得这些东西是有意义的,是一笔能实现自我增值的投资,因此在实际用起来的时候还就真的实现了我说的效果。
有一种“学生思维”,认为买东西就是消费,读书才是投资,认为物质消费是享受,是和学习对立的,
不尽然,有时一些纯粹物质的东西,善于使用的话,还真能起到自我提高的作用,
说起来,我就是因为觉得这么好的西装不多穿穿可惜了,才参加的辩论队,才每次小组作业都争取做台上展示的主讲,最后莫名其妙让自己走上了吃开口饭的道路。
以XX思维为名目说事,把XX思维挂在嘴边的都是洗脑,没有例外。包装一个概念小白白们厌恶和摒弃,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真是小投入大回报。
不信?
你现在不能用“良家思维”来看待问题!
——————一个老鸨痛心疾首地说道。
笔者常常夸奖以下[学生思維]:
1. 天真无邪或道听途说也相信。
2. 追根究柢自己苦思长考或无止境地不思考。
3. 轻易或永不放弃,永无定向定见。
4. 一时失察捶胸顿足或一直失察毫无反应。
5. 跳跃思考,毫无体系,创新本色。
6. 逻辑是非不分,不存在任何价值观。
7. 天不怕地不怕,也什么都怕。
为什么夸奖?因为这才是年轻人的本色!
谁能一直保持这些思維必能有成就!
附注:笔者就是这样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