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的基本观念是超决定论,其实并没有逆转时间,或者说时间其实无所谓正反,历史就像一卷胶片,每一帧的前后两帧都是确定的,交卷正放倒放都一样。
这样也规避了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的悖论,因为一切都是确定的,并没有逆转因果,往回走这件事也是确定的,产生的影响在过去就已经确定了。
这个机器从当事人的角度看,是一个正向人进入机器变成逆向人,时间往回走。
但是从没有进入机器的人来看,实际上是一个正向人和一个逆向人同时进入机器,然后同时泯灭了,以后就不存在这个人了。逆向人必须再进入机器,这样外界看到的就是凭空创生了一个逆向人和一个正向人。
正向的本质是熵增,逆向是熵减,本质上不存在回到过去的行为。
不过搞出了熵减黑科技,居然只用来回到过去也太小儿科了,熵减就可以造永动机了,无限能量,还担心个锤子的环境问题。。。
全!文!剧!透!预!警!
9.5日修改:
解释一下评论里出现最多的几个问题,如果你不存在这些疑问可以忽略,而且建议先看原文再来看问题。
1.很多角色回到过去之后为什么不需要带呼吸面具,比如最后越南的女主,或者结尾的尼尔、反派等?
这个我相信绝大部分人是看懂了的,但却是是最多人问的问题。
其实就是只有逆向行动的时候才需要带氧气面罩,逆向回到某个时间点之后是可以在那个点再转到正向的。
转正后就一切正常了,和哆啦A梦那种坐时光机穿越回过去,没有两样。
简单来说,只有像“倒带”一样逆向行动才需要带氧气,并非只要是回到过去的人就需要带氧气,而这是诺兰方便大家判定逆向与否的标志。
在转正前往越南之前,其实诺兰直接给出了女主即将进入仪器的场景,就是男主给女主手机那场戏,她当时就站在一个塑料氧气房里准备进入仪器转正。
还有诸如“为什么女主跳海时明明是穿越回来的,却不用带面具?”之类的问题也是一样的答案。
同一时间线里,是有多个正向和逆向的同一个人的,只要一个人是逆向回到过去,他再转回正向,那么一定有一段时间这世界上至少有三个他,两正一逆,就像男主在自由港那样。
所以,要分清楚这个“Ta”究竟是哪个Ta。
2.反派在越南被杀死了,岂不是后面反派就没有办法行动了,未来就被改变了吗?
电影中有明确解释,在越南被杀死的反派是在未来拿到所有算法后穿回来的,当时正常时间线的反派其实正在基辅抢算法,所以未来穿回的反派被杀对前后发生的事都没有任何影响。
3.为什么逆向行动的反派在审讯女主时不用戴面具,而正向的女主却要带?
因为那个屋子是特制的密闭空间,里面充满了逆氧气,所以逆反派不需要带,但正女主需要吸正氧。
这也是为什么主角等人从那个机器转逆向后也不需要带面罩,直到要出门才需要。
这里诺兰真的很严谨,那个仓库大门还是能避免产生空气交换的双重门。
3.男主最后是怎么从女军火商手里救下女主的?他为什么要杀女军火商?女军火商又为什么要杀女主?
男主在未来接到了女主的留言,然后穿越回来杀死军火商保护了女主。
也就是在未来男主接电话的同一时刻,已经有一个穿越回去的男主在杀军火商了,而接到电话的男主也同样需要再传回去完成这件事。
他要杀女军火商是因为她没有遵守不杀女主的约定,当然也不是非杀不可,这也是导演为了增加严肃感和使命感的设计吧。
而女军火商要是女主就是因为她知道的太多了,可能会有人从她这知道各种秘密,对算法造成威胁。
4.尼尔可能是反派和女主的儿子麦克斯吗?
这是我看到现在最有趣的脑洞,剧情逻辑上合理,但我认为不是。
一来,这意味着尼尔是长大后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这就是说他需要逆向行动十几年,这操作难度太低。
二来,尼尔自己对男主说“是未来的你招募了过去的我。”如果尼尔就是麦克斯,他说“是你在未来招募了我”更合适。
三来,男主答应女主保护儿子,再招募他去赴死有些违背他的原则,毕竟他都能为女军火商没有遵守承诺而杀了她。
5.回到过去的人怎么再回未来,未来会有几个自己?
逆向回到过去需要一秒秒过没法加速,转到正向之后也要一秒秒过回到未来。
直到过到了原本那个自己进入仪器转逆的时刻,再往后的未来里就会只有一个从过去又过回来的自己了。
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自己角度里都是单线程运行的,可以转圈但终归有头有尾,不是永远循环。
以女主的时间线举个例子,她的相对简单。
暂时就是这几个问题问的人比较多,之后有什么新问题我再补充。
下面是正文↓
全!文!剧!透!预!警!
介意的就不要再往下看来,本文将会复盘《信条》全片,包括一些二刷后可能才会注意的细节。
《信条》的故事在大框架上并不复杂,与绝大多数成熟的好莱坞盗匪/特工片并没有什么区别。
主角接到某个任务——主角召集一支团队——主角团制定计划——主角团历经波折最终有惊无险完成任务。
这就像诺兰的《致命魔术》里呈现的,魔术的大致步骤其实都是那三个,区别在于魔术师用来完成这些步骤的创意和手法。
而《信条》这场“魔术”的核,比起称之为时空逆转,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有个更加准确的词汇形容,那就是“因果循环”。
《信条》的剧情甚至可以用一句话就概括——英雄打败反派拯救世界。
故事开始于乌克兰首都基辅国家大剧院,一场音乐会正要上演,突然一群武装劫匪袭击了音乐厅。
与诺兰绝大部分电影一样,《信条》的开篇就是一场令人目不暇接的动作戏,很难不让人想起《黑暗骑士》中小丑的银行劫案,以及《黑暗骑士崛起》贝恩的飞机劫案,不过那两次都是为了立起反派,这次则是为了向观众引荐主。
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CIA特工,仿佛早就知道了这一切会发生,与一车队员等在了剧院外,伪装后混入营救人质的特警队伍进入了剧院。
这个人,就是整个故事的主角。
男主偷偷杀入剧院二层包厢,营救了这起劫案的真正目标人物,并取走了那人藏在存衣室的一个奇异盒子。
男主看了眼盒子,发现小别致还挺东西,忍不住说了一句:“这种封装我还是第一次见。”
这是诺兰留下的第一个伏笔。
而后为了拆除劫匪装在剧院座位下的炸弹,男主又杀了回去。
在千钧一发之际,男主被人用一颗从墙上弹孔里被收回到枪膛中的“倒带”子弹救下。
这个神秘人的背包上,有一个显眼的红绳挂坠。
这是诺兰留下的又一个伏笔,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做好人好事不留名,“叫我红领巾”的启发。
以为顺利完成任务的男主,还是与一个搭档一起被反派抓走,在火车铁轨上进行刑讯。
诺兰熟练地隐去了画面上的血腥,让整个刑讯场面只在火车高速穿过的车厢间隙中若隐若现,列车的轰鸣也盖住了受刑者的叫喊,这样的构图就如同火车不断撞向男主一般,虽然我们无法看到具体场景,但已经脑补出了这种痛感。
男主设法吞掉了CIA特制自杀小药丸,片名“TENET”随之弹出。
既然是男主他当然没有死,醒来时已经在一艘船上,面前坐着一位一看就是CIA领导的龙套,对他说了一句,“欢迎来到来世。”
这句在预告里曾被各种解读的话,没想到只是句调侃而已。
龙套领导恭喜男主通过测试,并给了他一个拯救世界的任务,还说情况比冷战还要严重。
领导告诉男主“TENET”是任务接头暗号,在说出这个词的时候,同时摆出双手对插,并竖起大拇指的对称手势的,便是自己人。
男主按照安排来到了一间实验室,用“TENET”暗号和研究员了解了大致情况。
原来,是未来人类发明了一种技术,让一些物体可以打破熵增规律,逆时间运行。
比如你激发一颗逆子弹,它将从墙上的弹孔收回枪膛,你对着逆物品做逆丢弃的手势,它便会飞回你的手中。
看到这我和男主一样是一脸懵逼,但诺兰借研究员之口说出了《信条》第一观影守则:“不要去试着理解,而是试着感受。”
翻译过来就是,“管你明不明白,看就完事了!”
在这些从未来被送回的逆物品中,有许多是一场战争的残骸,于是人们明白了,这是在警示现在的人,要赶紧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男主靠对大剧院里的子弹进行成分分析,锁定了一名印度军火贩。
要想进入这名军火贩的家里,男主需要一些专业人士的帮助,于是朋友给他介绍了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中间人,我们之后就称他牛牛吧!
所谓中间人,就是给男主摇人干黑活的,男主只和他对接,其他人由他组织。
不过牛牛显然没打算和别人分钱,打算和男主俩人把这活儿就包了。
这里牛牛的出场处理的着实有些突兀,而且还是一副刚认识男主就原因为他上刀山下火海的状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见钟情了。
我第一次看到这,还觉得诺兰为了加快剧情节奏,咋一下这么不讲究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连这种“突兀”都暗藏玄机,诺兰还是诺兰!
男主和牛牛拿绷弓子把自己射进了军火贩住的大楼,在擒住军火贩后,我们毫不意外的发现军火贩的老婆其实才是军火贩本贩,她老公只是个烟雾弹,而这位女大佬还是TENET成员。
擦,一家人见个面还搞出好几条人命,你们提前留个电话沟通沟通不行吗?
军火贩既然是一伙的,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承认说子弹确实是我家产品,但我卖给一个俄罗斯军火贩之前,都还不是逆子弹。
那个俄国佬当年是倒卖核原料“钚”发家的,和老家政府关系很僵,娶了个英国女人现在常驻伦敦,我给你介绍个军情六处牛人,你看看能不能通过他搭上那个俄罗斯军火商。
这位军情六处牛人,就是诺兰御用老熟脸迈克尔·凯恩。
在这里全面介绍一下,大反派老俄同学的情况,他出生在一个名为“斯托克12”的苏联秘密城市,这些城市在地图上没有标注,往往临近军工重镇,苏联之后都改名取消了。
但老俄同学的十二区,在他年轻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核爆,后来政府雇他去挖遗落在废墟的珍贵钚元素,结果他还没挖到钚,倒是挖到了一个逆时间胶囊,里面放着一整箱金砖,和一份写着他名字的文件。
自此,老俄同学就成了未来人类的狗腿子,并且从政府手中拿下了12区独家开采权,也不知道再忙些什么。
而之前大剧院里被男主成功救出的奇怪小盒,里面据说放的就是一颗核弹头里被盗走的钚。
迈克尔·凯恩见到男主后,建议他从老俄的老婆那下手接近,也就是伊丽莎白·德比茨基饰演的女主。
男主就想了,自己又不是007那个JB(詹姆斯·邦德缩写而已,想歪了的都去面壁),总能勾引到目标的老婆。
迈克尔·凯恩说我也没指望你,女主是卖艺术品的,她有个相好是做假画的,她把相好画的一幅假画当真品送去拍卖,结果买下来的还刚好是老俄,那个画家同样的画还有一幅,刚好在我这,你拿去威胁她。
男主松了口气,还好不是让我去勾引女主,不然我家牛牛该吃醋了。(并不是)
女主见了男主那幅画,坦白说自己其实是被老俄下了套。老俄其实是个PUA渣男,女主想离婚,老俄不让,于是把女主相好那个画家搞死,拿他的假画骗过女主去拍卖,老俄自己再买下画。
如果老俄揭露这件事,女主不仅会去坐牢,还会失去孩子的抚养权,所以只要那幅画在老俄手里,女主就不能违逆他。
女主说不久之前老俄还逼迫她坐着游艇和他去越南度假,结果尝试旧情复燃未遂俩人又吵了一架,于是女主带着儿子上岸散心去了,回来时目睹一个女人跳船自杀,而老俄此后消失了一整天。
我在二刷时特意注意了一下,这里跳船女人完全是个剪影,没办法看清任何细节。
讲完故事老俄的手下就找到了女主,把男主当做了心怀不轨想要接近她的什么人,准备教训一顿,结果可想而知都被男主反杀了。
这里男主打倒其中一个人的时候,用了厨房切丝板搓脸,那个视觉痛感传达,让我想起了《黑暗骑士》里小丑把铅笔拍进了一个黑帮混混的脑袋。
露了一下身手后,女主觉得自己可能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于是让男主去老俄掌控的一座自由港艺术品仓库里偷出那幅画。
男主找来牛牛展开计划,大概就是搞架大飞机把仓库后墙给撞了,然后男主趁仓库封闭的时候把画偷出来,而且男主发现仓库中间有很大的一片空间,很不合常理,想要也趁机一探究竟。
实拍狂魔诺兰,为了这个重要场景,真买了架二手波音客机来炸。
结果男主没找到画,却建筑物中间发现了两个房间,里面各放置了台一模一样的机器,男主和牛牛分别进入两个房间,机器里突然凭空冲出了两个全副武装戴着氧气面罩遮脸的人,其中一个所有行为都是逆时间的。
男主和牛牛各对付一个,牛牛抓掉了其中一人的面罩,却把他放走了,并且马上赶回阻止了男主射杀另一个逆向人,结果这个人随着爆炸竟然被“吸走”了。
男主找到印度女军火商,军火商告诉他你看到的是一个人,那台机器可以把人逆向化,所以那两个人不是凭空出现。
军火商还让男主去抢走当初他在大剧院救下的钚,卖给老俄,以此查出老俄的真正目的并阻止他。
男主又找到女主,告诉她飞机爆炸应该毁掉了所有艺术品,让她为自己引荐老俄。后面的戏份基本都是三人关系的铺垫和角色的加深塑造,这里就简段截说。
大概就是老俄能和未来人沟通,当然知道仓库要炸,所以早早转移了画,女主还是没有脱离他的掌控。
另一方面,男主则和老俄达成了交易,准备帮他偷出要被押运的钚。
在整场戏开始之前,反派和女主来了场彻底撕破脸,女主拿枪指着反派却最终没敢扣动扳机。
必须得承认,老俄扮演者肯尼思·布拉纳这段的表演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位著名的英国莎翁剧演员,自己本身也是位导演,整段戏表演的属实有些过分舞台化,让人感觉像在看一个莎翁剧里的残暴国王。
当他说“不要激怒一只老虎”时,我实在没忍住笑了出来。
不过影片从这里开始,终于进入了诺兰最擅长的“让观众惊掉下巴”环节。
按因果(非时间)顺序讲述就是,男主(正)和牛牛抢到了钚,结果被老俄(逆)挟持女主(正)抢走了装钚的箱子。
男主(正)将真正的钚扔进了一辆银车里,而这辆银车的驾驶者正是男主(逆)。
男主(正)和刚被救出的女主(正)遭到老俄手下劫持,牛牛说支援马上就会到。
男主(正)一脸懵逼,“啥支援?”你看起来浓眉大眼的牛牛果然也不简单。
老俄(正)让男主(正)看着老俄(逆)用逆子弹枪击了女主(正),这样违背因果律的伤口是无法随着时间愈合的。
牛牛带着“快银”亚伦·泰勒-约翰逊率领的特种部队赶到,老俄(正)逃进仪器变成老俄(逆),去过去找真正的钚去了。
男主(正)为了阻止反派(逆)拿到钚,进入了机器成为男主(逆),为了让女主的逆伤口能够治愈,她也被送入机器成了女主(逆)。
小队不确定如今这台仪器在过去是不是就在这里,所以要前往之前自由港被飞机撞爆的日子,因为他们确定那时那里有台机器可以帮他们回到正向。
而男主(逆)先去开着之前看到那辆逆时空被撞毁的银车,试图去抢下钚,结果银车如之前所看到的那样在过去翻车,反派(逆)点燃了银车引发了爆炸,这时男主也确定了钚已经被反派拿走。
为了大家更能理清这段全片最复杂的剧情,我做了一个思维导图,以男主和老俄两方视角,用时间顺序给大家直观呈现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请点开原图放大查看。
因为在逆状态下的逆爆炸,熵增变成了熵减,所以人不是会被炸死而是会被冻死,且因为逆爆炸相当于迎风撒尿,不符合熵增定律导致效果不佳,男主没有被杀死。
这里补充一个设定,逆向之后的人需要佩戴逆向的氧气才能呼吸,除非空间里注满了逆向氧气,这就是为什么反派(逆)在充满逆氧气的房间里审讯女主(正)时,要带面罩的反而是女主。
导演为了观众能更好的消化这段审讯戏,用红蓝两种灯光以最高效的方式区分了正逆时空,但此后要区分就需要看角色是否带了面罩。
男主一行踏上了前往爆炸那天自由港的货轮,牛牛向男主坦白了自己一直都是印度女军火商的人,并保证如果大家到最后都还活着,就会像男主坦白一切。
这里牛牛也终于解释了未来人究竟要干什么,原来那怪异盒子是一种具象化的算法,就像是做菜已经配好了料,你把所有料倒在一起然后一加热,就会是一盘佳肴。
未来有一位女科学家发现了这种能让时空逆转的算法,未来人让老俄找的就是这种用核弹炸一下就可以让整个地球进入逆向从而毁灭人类的武器。
但发明这一算法的科学家,怕人类因此力量毁灭,所以将唯一具象化制作的算法分成了九份,分别藏到了9个有核国家的9颗核弹头里,毕竟存放这些导弹的将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这也解释了未来人为什么要找老俄做代理,因为他所活跃的那个时期,正是核武器保管最不严格的时期,老俄也确实凑齐了9个算法,就差选好时间地点引爆便可。
听到这些,女主也透露,老俄自小受辐射影响,胰腺癌晚期已经时日无多,恐怕是要自杀拉全世界陪葬。
几人推测,老俄选择的自杀时间,应该就是他带着女主去越南开大船后来消失的那天。
因为那天刚好也是老俄袭击基辅大剧院的同一天,那时和女主在一起的应该是抢到算法后逆向回到了那天,然后又转为正向准备自杀的老俄。
此前女军火商之所以建议男主把钚卖给老俄,其实是这个时候逆向回到过去的男主告诉她的。
回到自由港,观众毫不意外的发现,男主当初在仓库中心遇到的黑衣人,正是他自己。
估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自由港里突然冲出的正逆“两”人,再加上牛牛故意放走他的时候,都猜到了那肯定就是主角团的某人,所以自由港还要逆向爆炸一次,大家并不会觉得惊讶。
我认为,诺兰之所以在最终决战前,让观众在通过逆时间领略一下自由港爆炸,并且是在给出了那么多线索致使毫无悬念的情况下,就是为了观众能再次加深一些对逆向时间设定的理解。
也是因为此前诺兰已经用正逆两种视角展现过两段重头戏,在最后的高潮决战里,诺兰提高了难度,把主角分成正逆两波人,然后平行剪辑呈现。
一方面,迈克·凯恩查到了当天在12区确实发生了一场核爆,说明老俄毁灭世界的地点将是自己的快乐老家。
另一方面,女主要回到越南游船,拖住想用CIA毒药自杀的老俄,因为他死了12区的核弹就会引爆。
由此可见,军情六处,行!中央情报局,不行!
诺兰果然还是爱英国多一些。
整场戏三线并行。
男主和快银率领正小队,从爆炸前十分钟突入,去抢夺算法。
牛牛率领逆小队,从爆炸当时逆向十分钟回到正小队突入前,告诉正小队未来的信息。
整段最关键信息,是男主和快银眼看就要拿到算法,却被上锁的铁门挡住,老俄通过电话远程阴阳怪气,老俄的手下则在铁门里准备最后的爆炸。
这时的铁门内躺着一具尸体,这具尸体身上的背包上,系着和当初大剧院救下男主的人一模一样的红绳!
在千钧一发之际,尸体站了起来,这原来是个在逆向行动时死亡的人,所以他死在过去,却在未来帮男主打开了那扇决定世界末日是否会发生的人。
等到一起尘埃落定,快银本该杀掉见过算法的牛牛和男主,可却把9块算法分成了三份,让男主牛牛去世界的某个角落藏好,可牛牛又把自己的算法给了男主,转身又毅然走向了刚刚经过爆炸的建筑。
牛牛的背包上,露出了那根红色的绳带。
他临走前告诉男主,是未来的男主在牛牛的过去招募了他,而他现在必须要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那就是再一次逆向行动,成为那具打开了希望之门的尸体。
男主与他的相识还只是开始,他与男主的相知便已结束。牛牛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男主拯救世界,即便他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是牺牲。
如果这都不算爱。(并不是)
而男主,就是那个在未来成立的“TENET”的人,他的旅程才刚刚过半。
另一边,女主在算法被拿出的一刻,又一次拿起枪对准了老俄,这次她勇敢的扣动了扳机。
当初她回到船上时看到的跳水女人,实际就是回到过去杀死老俄之后逃走的女主。在这里,诺兰让观众们看清了一跃而下的女主的装束。
最后,当然还是要用思维导图尝试把结局之战来呈现一下。
梳理完了剧情,相信绝大部分人都能搞清楚《信条》究竟讲了什么了。
那么我们就进入深入解析的环节。首先要聊的是牛牛这个角色,他简直可以说是影片的隐藏男主。
他的第一次出场,实际是在大剧院里救下男主,但诺兰没有明说,而是用了背包上的挂绳这么一个符号来展现。
牛牛第一次见到男主,就给自己点了酒给男主点了健怡可乐,并说男主爱喝,当男主说自己其实爱喝苏打水,牛牛想也没想就说,“你最好是!”
当你二刷时会发现,原来牛牛不是因为提前调查过男主,而是真的了解他。
男主和牛牛第一次聊起逆时间,牛牛非常冷静且快速的就接受了这一设定,而且还给男主做起了科普,还说自己是物理系研究生。
第一次看到是不免觉得这个人设光环有点过分了,为了解释设定不用这么强行。
直到结尾我们才明白,原来这也是男主会招募他的成立理由之一,非常的自恰。
当他和男主说果的存在意味着因的存在,所以即便是逆时行动,你在过去看到未来的自己回来做过的事情,必须得再做一遍。
男主问他这是谁规定的,牛牛回答我们就是规则的制定者。
这一语双关,现在看来也是对自己早就被告知了一切的暗示,同时又在预示着牛牛牺牲的结局。
这些在第一遍看片时很难get到的细节,使得我二刷时看到结尾更加感动,这也是我观影历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的奇特体验。
在《信条》上映前,有媒体说《信条》是《盗梦空间》的续集,但现在看来两者只能算是远房表亲,并没有太多DNA上的关系。
倒不如说,《信条》更像是《星际穿越》的外传。
故事上,《星际穿越》是环境问题,导致未来农作物枯萎,食物供不应求,人类濒临灭绝,于是一群人去外太空寻找解决办法。
而《信条》中,老俄在结尾也提到了未来人类即将灭绝,且原因也是因为过去人类造成的环境问题,于是他们想用算法除掉过去的人类。
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同一个未来,两拨不同的人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概念上,《星际穿越》是未来人类掌握了高维空间技术,于是用这种方式让男主进入高维空间,在时间变成一种空间维度的情况下,给过去的女儿带去拯救人类的算法,并招募自己参与了这次星际冒险。
未来人类之所以选择男主和他的女儿,当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能做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于那些未来人来说的历史中,拯救人类的就是男主和她的女儿。
这样一个因就是果,果就是因的解构,同样出现在了《信条》中。
男主被牛牛所救,开始参与“TENET”组织,一步一步拯救世界。
而牛牛又是被他所招募,他自己本身便是在未来成立“TENET”的领导。
且男主第一次遇见牛牛的那天,其实还有可能是牛牛和他拯救世界后,又去大剧院救了他,才最后回到12区去打开那扇必须由他来打开的门。
这样看起来,《信条》和《星际穿越》,就像是对同一个时间问题的两种不同方式的延展。两部影片的科学顾问,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
最后,《信条》上映之后肯定会有不少人说《信条》玩法上花里胡哨,实则并没有什么灵魂。
不管是牛牛的英雄主义牺牲精神,还是女主摆脱男权控制,看起来好像都是老生常谈。其实我也是到二刷,才领悟到诺兰这次真的想聊的是什么。
诺兰几乎是把所有自己想对观众说的话,放在了男主和研究员见面的一场戏里。当男主看到了逆子弹,他所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那人还有自由意志吗?”
这个问题戳中了《信条》的核心。
如果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切都是一个循环,那这个循环又是由哪里开始,由什么决定的呢?
看到很多《信条》的评论,错误的使用了“宿命论”一词。
宿命论的根本,是相信人类的命运是受到某个具体的超自然力量所安排的,显然这绝非诺兰想要表达的,他的作品中更是少有宗教方面的表达。
《信条》所呈现的,实则是“决定论”,一旦因是确定的,那果便是确定的,只要果存在了,那因也一定会产生。
影片中的男主和牛牛严格的遵循了这一理论,连老俄也是逆转后要乖乖把审讯女主的词倒着背上一遍。
而未来人类之所以敢毁灭过去的人类,一方面是因为末日前的疯狂,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存在,意味着这一行为要不就是没有成功,要不就是“祖父悖论”无效。
其实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还能做出更多玩法延伸,比如不同的自由意志抉择会出现不同的平行宇宙,那么未来就不是确定的而是有无数种可能的。
可一旦采用了量子力学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信条》的故事也就不成立了,它就成了《星际穿越》。所以《信条》里的每一个角色都严格遵守着游戏规则。
在这套规则里,人类获救了,即便未来人知道这件事,又排了个人要干掉开门前的牛牛,那也一定会有另一个人,在牛牛被干掉前救下他。
我相信《信条》上映之后,一定会有人抠出各种“证据”,想要去证明罗伯特·帕丁森所饰演的角色没有死,但在我看来,诺兰这么一个严谨的导演,肯定不会去打破这部影片成立的根本规则,只为了给观众留个念想。
这虽然是一场还没有开始的争论,但也可以提前宣告终结了。
毕竟,有因就有果。
话说回来,这个世界上除了诺兰,真的还有其他导演,敢拍一部几亿美金成本的商业大片,去讨论和现实生活可能下下辈子都没多大关联的哲学、理论物理学、伦理学问题,还能引起广泛的热议吗?
我能感觉到,《信条》很可能成为诺兰到目前为止所有作品里,最具争议性的一部。
甚至有可能,会因为《信条》爱上罗伯特·帕丁森的人,比爱这部电影的还要多。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如同诺兰以往作品一样值得被探讨的电影,而且是那种越聊有越多发现的那种。
尤其是所有剪辑师,怕是都有功课要做了。
腿短一公分,世界毁灭。
回到未来超级无敌威力加强版
场面调度和特效很好,不过总攻那场实在有点垮,估计他也编不出这种情况下合理的班排推进战术了
【无剧透影评】
#诺兰# 的电影里,如果故事情节比较复杂,往往拍摄手法就相对简单。而如果拍摄手法非常神奇,那么故事情节就会相应弱化。
诺兰正是用这种方式,在商业片和艺术片之间寻找平衡。既让观众感受到某种“观影门槛”的存在,又不至于让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
#信条# 无疑属于后者。
从90年代的黑白短片《追随》开始,诺兰就在探究如何在均匀顺序播放的电影中打造时间戏法。
在这部60分钟的电影里,诺兰用男主角的额头上有没有伤疤区分正叙还是倒叙。正着讲的故事和倒着讲的故事互相交叠,直到最后合并到中间的某处情节爆发点。
到后来的《记忆碎片》,诺兰尝试能不能完全倒着拍一部电影。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导演倒着拍,观众倒着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再到《致命魔术》,诺兰开始尝试更为复杂的叙事结构。在这里,以两位男主角留下的笔记为线索,至少出现了三层互相嵌套的插叙。
到了《敦刻尔克》,诺兰荡开一笔,没有再钻研逆转时间,而是在电影里随意拉长、压缩时间,仍然让观众惊叹。
当然,还有大家都很喜欢的《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本身的叙事结构非常简单(可能是因为剧情内容相对复杂),但是给了诺兰一个新的思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信条》综合了上面这些电影的铺垫,有一种《记忆碎片》和《致命魔术》合体之感。但它再往前走了半步:之前的电影里,不管是倒叙还是穿越时空,时间都是正向流逝的。
如何在电影里表现时间逆向流逝呢?
这就是《信条》的核心内容。它试图用最直观的方式表现逆着时间而上的溯游者,这里面有贪得无厌的反派,也有正气凛然的主角,还有隐藏在幕后的未来的“他们”。
至于故事情节,只能说是聊胜于无。普普通通的特工拯救世界的剧情,不仅有快两米高的泳装女主角,还有不少导演灵光一闪的商业元素:为什么不买辆真的波音飞机去撞大楼呢?
诺兰把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给观众解释,逆转时空的原理是什么、什么叫时间钳形运动。然后通过一次比一次复杂的逆转战斗,逐渐让观众适应正着走的人和倒着走的人一起出现的玄妙场景。
直到最后的决战。不仅敌我双方各自有正向部队、逆向部队,还有参战者本来是逆向,但为了解救队友临时转为正向,然后再度转为逆向和反派对垒。
但可惜的是,由于大银幕只能是均匀顺序地播放电影胶带,最后这段大决战显得有些凌乱,也没有深入解释战斗过程中的几次逆转。
迷底揭晓时,没有像诺兰的其他电影一样,让我产生“WoW”的感觉。
不论如何,《信条》仍然是一部佳作。它体现了诺兰一贯的特点,不仅仅是在大银幕讲故事,而且把播放电影的时间流逝也作为内容的承载平台。
我会推荐身边的人一看,但我自己应该不会二刷。
仅代表我自己,《信条》应该是我看过诺兰电影里最无聊的一部。
影片最大程度地证明了诺兰或者说当下好莱坞大片存在的危机:技术进步与叙事模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李安《双子杀手》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得到体现。具体来说,导演或者创作者们执着于各种电影技术的运用,而忽视或者说不够重视好莱坞大片最根本的、最吸引人的地方——故事。
如果把声音去掉,你基本上得不到多少信息,而这和作为影像艺术的电影,几乎南辕北辙。作为影像艺术,电影一大特征是电影语言就是叙事手段,而不是作为辅助手段的台词,周传基先生也曾如此说道。
《信条》里有多次地时间穿梭,但影片呈现的叙事是极为拼凑化的,在这些穿梭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呢?得到了各种在物理学研究里才能见到的高端词汇,得到了诺兰关于时空的认知,但这些究竟对于整个故事有多大促进作用了,它究竟有没有推动叙事呢?前120分几乎就是诺兰在书写他关于时间的奇思妙想,但是最根本的,也是诺兰本片没有着墨叙事的,是时间可以逆转,是技术被一个人垄断之后会如何,是这个世界会走向何处。
台词是说到了我们所有人都会跟着他一起灭亡,但这仅仅是台词,台词仅仅是叙事的一个面向。在此可以参考《降临》,非常硬的科幻电影,但其将个人选择和世界紧密相连,在和外星语言交流的同时,女主角也在不断和身边的人交流,尤其是她心中永远有着她的女儿。所以在此,与其说是人类和外星人沟通交流,不如说是人类如何通过与外星人的沟通交流来反观自身,与自身交流。《信条》呢?说是说七国取景,也确实,电影美术做得没有话说,但除此之外呢?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技术的娴熟运用之外,我们对于叙事和叙事背后的“人”到底有多大的认知呢?
诺兰这一时间观,看似“烧脑”,但其实在处理时间与人类的问题上,其解决能力相当弱。探讨时间、空间这些根本问题的最终面向是哲学,是对这个世界最本质的认识问题。很可惜,在《信条》里人物几乎没有性格,每一个段落似乎都必须要配乐的加持,穿梭时间也不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而只是满足自己的叙事欲望。当然,他的故事必定逻辑自洽,而我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逻辑自洽。
所以在获得影像奇观的感官满足之外,我们并没有通过这个故事获得更深刻的,或者说更超越我们认知的经验和知识。简而言之,这部电影似乎和当下没有关系,但电影无论是剧情片还是科幻片,始终都会和当下发生联系。《信条》和现实世界发生联系的地方可能是物理教科书和大学课堂,而不可能让观者“动情”,无论是《头号玩家》带来的怀旧情感,还是《少年Pi》对于人成长的更深刻的挖掘,抑或是被诟病的《流浪地球》所传递的愚公移山式的重建家园的目标和信念,这些情感和对现实的关照我们都无法从《信条》中得到。
说穿了,好莱坞的根本是为了卖片,电影在好莱坞是文化产品,技术的不断进步到底是为了故事还是炫耀技术?经典好莱坞叙事确实有其不足之处,新好莱坞在接受欧洲现代主义和新浪潮的影响后迈向了更开阔的叙事格局,但在今日,技术和叙事之间的矛盾似乎要成为好莱坞大片的难题。尤其是在所谓后现代环境的当下,历史纵深感的消逝,叙事的碎片化和主体的消逝,让这个难题更难。
但影片有一个设计确实出乎我的意料:Kat最后选择杀死Sator。
华南师大的滕微教授曾写过一篇关于《星际穿越》的影评叫《妈妈去哪了》,她指出:诺兰的电影中的所有的男主人公都死了老婆。戴锦华老师也曾就此引申:我们从这个角度去阅读比如《盗梦空间》或者《星际穿越》的话,我们会发现,他的故事是一个很老的好莱坞故事。这个很老的好莱坞故事也几乎是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也是支撑美国的所有大众文化叙事的关键,叫做回家的故事。
戴锦华老师得出自己的结论:
所以我说,这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就是父权的重建,男权的归来,男权在叙事当中主体位置的重获,是以一个防卫型的,一个自我抛弃型的,一个自我批判的,一个不断地表示负疚和罪责的方式来重新结构他们的形象。
而在《信条》里,Kat在某种意义上冲突了这样的叙事结构,她最后不堪重负杀死了自己的老公Sator,没有听男主们的安排。而最后,她的儿子也回归到了自己的身边。这是对既定男权结构的反叛,而从故事的层面看,这更是对技术垄断或者说这样一种极端人性的反叛,Kat在我的解读里更为勇敢,而且更具有解读空间。Sator确实失去了老婆,但这一次不是不明不白地消失,或是根本没有交掉,而是被自己的老婆杀死的。当然,Kat也只是为了伤痕累累的自己,还有儿子,以及完成了好莱坞的经典结局——回家。
所以到最后,竟然是被束缚的、处于某种绝望处境的女性自我反叛力量和对儿子的爱加速了这个故事的结束。这样的设定在传统好莱坞的解救方案里确实不多见,所以这是我觉得《信条》很有价值的地方。
有剧透。
简单评价就是:不够好看。
每次看诺兰的其他电影我都在想,为什么能这么好看?
每次看《信条》我都在想,为什么它不好看?
因为它不自洽的设定导致我不能理解,也无法感受。
上映如此之久,《信条》的故事早已不再神秘。它本质是一个典型的谍战故事附加了一个花里胡哨的科幻设定。
《信条》的这个科幻设定,也就是逆熵物质。
孤立系统中,体系总是在自发熵增。更通俗也更不准确地说,物质的熵总是在自发地随时间增加。而《信条》虚构出了一种自发熵减的逆熵物质。
逆熵子弹会回到枪膛。同理我们以此类推,逆熵冰淇淋会在室温中冷冻,逆熵玻璃会渐趋光亮整洁。其实到这里,这个设定已经或多或少有了一些科学上的问题。
熵的确在随时间增加,时间逆行也能导致物质自发熵减。但显然,这两者的因果关系是一条单箭头。这就仿佛在说时间倒流能观察到我家电表倒转,所以我搞出了一个倒转的电表就能引起时间倒流。逆熵和逆向时间,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信条》中是混为一谈的。
不过这个问题,反而是《信条》整个科幻设定中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因为这是科幻电影,想象力是不应该被条条框框拘束的。你可以说逆熵物质就是时间逆行,你也可以说黑洞视界面以内有一个未来人建造的超立方体,人在梦里的时间会放慢20倍。你甚至可以说时间倒流的原理就是你家的电表在倒转,主角们一切的行为都是在间接保护他家的电表,我觉得这也非常酷。别管什么物质,哪怕诺兰说世界上压根没有物质,一切都是帕丁森的神经元活动,那都是成立的。
科幻就是自己搭台自己唱戏,你在你的台子上,任何戏本都是允许的,只要它是自洽的。
你可以整个东三省都被反重力了,东北人民都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了。但假如刘能在天上,那么赵四在地里插秧就是不自洽的。
《信条》的问题既是如此,他的设定是自相矛盾的。而且它还不仅仅是赵四插秧的问题,更像是赵四想上天就能上天,想在地上街舞就街舞,与此同时谢大脚还在河里仰泳。逆时物质的表现完全随心所欲,没有任何统一的模式。下面两组场景,根本不应该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里。
A1.大剧院中,子弹从大剧院的墙壁中反向移动,破损的墙壁复原。
A2.追车戏之后,子弹从玻璃的弹痕中反向移动,女主被子弹击中。
B1.男主第一次时间逆向,踩踏到水洼上,水渍在男主视角呈现聚拢反向移动。
B2.片尾的蓝队,大楼在他们的视角呈现爆破正向移动。
按照A1的逻辑,女主的伤口应该和大剧院的墙壁一样,先呈现愈合状,突然恶化,然后在被枪击的瞬间消失。A1和A2都是逆向武器击中正向物质(大剧院的墙壁、正向女主),为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现象?所谓逆向武器造成的伤口到底是怎样一种伤口?按照男主小车玻璃的弹痕理解,这是否是一种从出生就已经愈合,渐趋恶化然后霎时消失的伤口?
至于B组的问题则更多。B1的逻辑是逆向人眼中和外部世界的互动也是逆向的。那么想要举起重物的再松手的逆向人,就会看到重物朝自己两手飞来。而且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驾驶汽车还是打斗都不应该是影片中呈现的效果。如果是B2的逻辑,那么逆向人在平底举起重物然后松手,正向人是否会看到重物从地上飞起?这是否也意味着逆向人可以通过与外部互动,造成正向世界的部分逆向化?(如果的确如此,那通过重力和蝴蝶效应几乎能造成无限大的逆时现象。譬如逆时人从高空推下正向油罐,引发的爆炸会是怎样的?)
问题更严谨一些则是:逆向的人和其他物质与正向的外部世界究竟是怎样发生相互作用的?
这一点影片自始至终没有试图解答过。而且一旦想到了这一层,那么逻辑上的问题简直层出不穷。譬如逆向人看自己本身是正常的(或者说是熵增的)。但是人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这一切是如何成立的?尼尔的尸体是不是从太古之初就存在着?玻璃上的弹痕早于二氧化硅的诞生么?爆炸对逆向物质来说是在吸热,那么逆向物质是如何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逆向人跑步时会感受到风吹向后背,但吹向后背的风显然产生的是推力。这会产生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逆向物体在介质中收到的阻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
看起来我在吹毛求疵,但这些并不是需要较真的物理学家才能想到的问题,而且甚至影片本身就有一个很好的回答方向。影片伊始逆向子弹回到手中,男主说这依凭的是直觉。我以为是电影会依照“直觉”这个要素大刀阔斧地展开下去。
把一个科幻电影的答案放置到科学前沿更前一点的地方是一种很取巧的手段,这种所谓的直觉就仿佛玄之又玄的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一样。如果把逆时间的效应全部解释为思维直觉的作用,就像《刻刻》把时间暂停的诸多现象解释为潜意识,反倒是一种相对合理的解读。毕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逆熵物质,就像没有人知道一个史瓦西半径之内的任何事一样。
诺兰没有较真这些问题,而且在我看来,他就是在试图逃避这些问题的解释。逃避核心设定产生的细节问题并不可耻,但也没用。他既没有解决这些bug,糟糕的叙事和剪辑也没有让故事变得多么易懂。这也直接导致了最后的红蓝大战场面调度毫无一贯的视觉美感与想象力,时间钳形战术表现为一场倒放正放大杂烩的狂轰滥炸。影片中所有的特效镜头带给我的冲击还不如库布里克在五十年前磕了LSD一样的光影交错的幻觉。
影片我觉得观感最好的戏就是开幕的剧院戏。那里我才是真正的不需要理解,直观地感受。伴随着节奏强烈的电子乐,我看着特警们列队奔跑,剧院里的观众渐次倒下。巨大画幅之下一切都引导着情绪,满溢着冲击力。整部电影最不“科幻”的场景,反而最有诺兰的质感。当这个貌合神离的科幻概念和琐碎的女主线出现之后,这一切都急转直下。
大量的篇幅被女主和反派让人毫无共情的家长里短占用,而这部电影本该有无数的机会展现这个超凡创意带来的视觉奇观。影片直到过半,核心科幻设定才算真正介入这个故事,与情节和场景发生化学反应。你能想象库珀到了90分钟才从玉米地里走出来的星际穿越会是什么样么?《信条》本有一个工艺品级别的科幻外壳,如今却打磨的千疮百孔,而且还被砸烂卖了废铁。
《星际穿越》说地球有枯萎病,NASA有拉撒路计划,土星旁边有虫洞,虫洞通往另一个星系。那星系里有个大黑洞,黑洞旁边一小时顶地球七年。这当然都没有问题。甚至你说虫洞通往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都没问题。
但你不能说马修麦康纳绕着土星飞了好几年结果到了七台河,七台河两天顶哈尔滨七十七年。麦康纳在炕上操着德州口音跟人唠了两天两宿地球的枯萎病就被治好了。七十七年过去了儿子老死了,女儿墨菲却发短信告诉你她刚上小学。库珀一抬头,闺女倒着从外屋走进来,嘴里倒抽一颗华子。库珀懵了,你也懵了,最后炕上喝着二锅头的安妮海瑟薇还给你来一句“别寻思,瞅就行了”。
不寻思,光瞅,显然是不可取的。更何况,《信条》也没那么耐瞅。
完。
更新了一篇详细的观后感文章。
诺兰在叙事上的老毛病:
「我提到,就默认我说了;
我说了,就默认你信了。」
看多了诺兰的作品,你会发现他是不屑于说服你相信一个设定或者逻辑细节的。因为你但凡有一点点质疑,就会马上被凌厉的跳切甩开,需要更费劲地跟上后面的剧情。
偏偏诺兰以往的作品其他长板都拉得极高,你不跟就是你吃亏,多数观众也就默默地接受,以至于发展出导演和观众“我就这么拍了你爱信不信”“我看不懂一定是我的错”的默契,大概这就是观影PUA。(狗头)
这次老毛病不仅没改,还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巅峰——一切信息交代止步于“提到”,一切信息衔接都要求观众“先信”。终于,这个毛病体现为“难懂”。
这片子难懂,不是因为复杂的物理概念,问题只出在叙事层面。你不懂相对论不影响你看《星际穿越》跟主角一起对着录像哭,同理,你懂熵增理论的也不会使得《信条》更好懂。
《信条》难懂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把叙事中的关键要素都切没了。
切,就硬切,剪辑也切,台词逻辑也切,角色动机也切,场景转换也切,喘息铺垫也切。就为了给牛逼的视觉创意留足篇幅。
但你什么都切没了,观众已经无暇给角色代入情感了,就算看着满屏幕倒放的爆炸碎片,又能获得什么情感体验呢?
对待故事的情感层草率粗糙到这种程度,观众会困惑为什么反派要拿自己的妻子威胁一个拯救世界的特工,困惑为什么拯救世界的特工会因为刚认识的女人交出钚,困惑女主的家事好像比世界末日还严重,困惑反派到底是个家暴恶棍、超级军阀还是个极端环保主义者、困惑主角看着帕丁森背影的泪水背后的情感。
女主看到自己跃入水中的镜头,情感力量甚至不及《哈利波特》中哈利看到自己释放呼神护卫。
是的,这些可能都不影响理解故事的大框架,完全可以不作深究。可是我不深究这些细节,这部电影,我该看什么呢?只看故事大框架吗?那不就是一部稀释过的《碟中谍》吗?
故事玩玄乎解谜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解谜游戏需要有奖励,对一个故事而言,解谜的奖励就是背后的精神内核,是作者对某一母题的独到见解。
这撕得一地稀碎的线索,和里三层外三层的密码箱,你不能让人解开后,发现里面装着个西瓜——更不能让人还没解开,就发现里面装着个西瓜。
当角色不合时宜地絮叨自己那些家长里短,当角色没有价值观的冲突和自我怀疑,当角色说着和自己行为明显不符的演讲台词,这个复杂的剧情谜题就和五高三模没区别了。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给你机会证明你比别人厉害。
那还不如真的去做题呢。
一部电影用了顶级的科幻创意、《碟中谍》级别的故事框架、稀碎的叙事、讲了一个空洞的内核,你了不了解背后的物理学概念,真的对片子的评价有决定性影响吗?
当然,诺兰没有跌下神坛。他毕竟是拍出过《盗梦空间》和《黑暗骑士》的导演,即便他拍了《信条》,我也一如既往地尊敬他。
《信条》,已经刷了两遍,二刷比初看时观感好了很多,且越发觉得,诺兰真是一个“生活在五维空间的人”。6大科普+7大问题全面解析《信条》
因为他能跳脱我们惯性的思维定势,仿佛在一个五维视角,去玩转时间和空间的逻辑,而导致观众很容易跟不上趟。
这篇文章,既是科普预热,也是解读,并强烈建议看一下。无论您是否看过电影,这部电影不怕剧透,反而会因搞不懂时空逆行、熵增熵减、时间逻辑顺序,而影响观感。
因为《信条》 跟《盗梦空间》最大的不同之处:
★《盗梦空间》是带说明书的,就是电影前一个小时,用了大量笔墨进行铺垫和解释盗梦的原理、机制以及注意事项,随后才进入主线。
★《信条》,是一部紧张的特工片,一上来就进入诺兰体系之中,电影的攻略就隐藏在角色对话和故事情节中,而且会颠覆我们对时空的习惯认知,一旦错过或者搞不明白,真的会导致随后的剧情越发显得无序。
《信条》不难懂,故事简单,逻辑挺清晰,但前提是你要适应诺兰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玩法”,且要全神贯注。
前半段进行理论科普,深入浅出,《信条》没有说明书,我帮您写一份;后半段解释一些剧情,假如没看片的话,看前半段就够了。
(ps,文中由于涉及大量例证,因此虚构了一个叫“小明”的角色作为模特)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曾经通读了《信条》剧本,为诺兰梳理其中的科学概念。《信条》其实就是描述着时空穿越,只不过没有时间机器。电影的理论基础,就是热力学定律。
单向流动是时间最明显的特征,这是“时间去哪儿了”的根源。所以就有了一个叫做“热力学时间箭头”的理论,来自热力学第二定律。
该理论认为熵值呈现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而且熵被认为是无序的量度,随着时间流逝,孤立系统总是越来越无序,可用于区分过去和未来。
很复杂?不要紧,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杯热水,放一段时间就会变凉,这个状态是不可逆的,此乃客观存在。同理,万事都有因果,原因一般被认为发生在结果之前。说白了,我们可以控制未来,但无法干涉过去。
因此,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时间机器以及时空穿越,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但《信条》所呈现的:没有时间机器,不要紧,时间只能朝着一个方向?但我们可以“转身向后”啊,不要熵增,而是熵减,不违反定律,只是颠倒一下顺序。
熵减情况下,我们上述的那杯水,放一段时间,会越来越热。同理,原因会发生在结果之后。
传统科幻电影中的时空穿越,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前往未来,用相对论的方式解释:就是人不动,而时间动。好比小明同学要回到昨天这个时候,就把时钟向后拨了一圈,他就回到了昨天,这就是时间机器。
《信条》则不然,相对而言,时间“不动”,人“动”。
电影里有一个时间转换器(门),穿过这道门之后,时间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你就可以逆行时间了!
在此理论下,小明打算回到昨天这个时候,经过转换门之后,还需要等上24小时。
这时,小明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熵减的逆向世界。
在小明眼里,面前的景象就像倒带一样,人在倒着走,鸟在倒着飞。在逆向世界,小明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因为对方说话也是倒着说,连发音也是相反,对方问“你(ni)吃(chi)了(le)吗(ma)“,小明听到的声音是“am el ihc in”,根本听不懂。而且无法呼吸,因为逆流的空气,无法通过肺部瓣膜,气体是从肺部往外跑的。
在电影的逆向世界里,有如下设定:
★呼吸器:角色需要带着氧气面罩才能呼吸。
★逆向物质:角色带到逆向世界的物品,实际上就是正常物品经过了转换之后的形式,比如逆向材料制成的子弹,子弹不是发射而是接住。
★逆向时间胶囊:未来与过去的沟通介质,由于是逆向物品,所以物品在未来埋下之后,会被过去的人发现。
★特殊服装:在逆向世界难免会与过去的自己遇见,与“另一个自己”接触会导致自我毁灭。因为你相对于这个世界是孤立系统,所以必须穿特制的服装,隔绝与外界的热交换,这样才有机会自己打自己。
★语音信息:听不懂逆向世界的语言怎么办,电影里一个很重要梗:你发的短信、邮件、语音记录,还有监控录像,都是发往未来的信息。角色可以随时查阅这些信息,获悉目标过去的动态,从而逆行时间,在他完成动作之间,抓住他。
所以,时间逆流也并非简单的倒带,严格遵循“熵减定律”,结果发生在原因之前。
只不过,我们的主角,是经过转换的进入逆向世界,他与世界不同步,并不是“倒带”,而是“逆行”,所以我们为了统一,称之为“逆向运动”。
《信条》里有一个转换门,我称之为“U型门”,像U型磁铁一样,角色从一端进去,另一端出来,就可以逆行时间。
其实这是一种形象设计,因为角色逆行“往回走”,只是一个比喻,U型门的原理是让时间逆行,而不是让角色逆行,角色始终是在向前进的。如此设计,是导演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由于是逆行时间,为了避免出门的时候,与进门的自己撞门满怀,才设置了这种“U型结构”,门的出入口之间安置了一个玻璃墙,这是一个独立的隔离空间,一墙之隔同一空间两个时间。
举例:小明进门前,发现墙另一头有一个自己朝这边做鬼脸,小明出门之后,隔着玻璃墙朝着进门前的自己做了一个鬼脸。
搞明白一墙之隔的时间顺序,对理解电影有着巨大帮助。因为《信条》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中段,门里门外两拨人打起来了,这是全片最懵的地方,一定牢记:一墙之隔同一空间两个时间,透过玻璃墙,能看到这里数分钟之后/之前发生的故事。
你以为逆向就够了?不是,因为始终是逆着时间,周围对于你来说是反的,这种情况要从事某些事情是很困难的。
就像电影中主角在公路上飙车,突然发现前面一个车倒着开过来了,顿时明白,丫逆向了,追丫的!但这样追是追不上的,因为除了时间不统一外,对方可能完全预料到你的行为,因为对他来说,你干了什么事儿他都知道,因为对方是从未来过来的,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已经发生过了。
举个例子,比如小明要回到昨天12点去救一个自杀的人,当他通过U型门逆行的时候,他是无法救人的,因为他所处的时间上这个人死亡已经是完成时,当小明逆行到昨天12点时,这个人又是从死到活。。。在逆流的时间,小明无法干涉对方的活动
所以,处于逆向世界的人,要在再次进去“U型门”转换一次,才能“正过来”,这才是与所处的世界同步,才算是真正的“回到过去”。这个时候,小明才可以选择救人。
所以要进两次“U型门”,形象的比喻,角色的路径就像一个“回形针”一样,所以我给其起了一个名字叫“回形针式运动”。
难理解吗?再次请出我们的小明同学。
小明要赶12点的火车,结果迟到了,到了火车站,已经12点10分了,所以他穿过了U型门,等了20分钟之后,再次进入U型门,这样他就来到了11点50分,有足够的时间上火车了。而且只要他愿意,理论上他可以无数次在12点10分——11点50分之间折腾,只要有个门就可以。
诺兰对这种“回形针”运动实则情有独钟,比如下面这张图,这是10年《盗梦空间》的截图。
这个词是诺兰发明的。
“钳形”是军事术语,就是我方于两个方向向敌方进攻,迫使敌方两面作战,诺兰在这里给你换了一个概念,两个方向,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方向夹击,正向和逆向一块揍你,怕不怕?
为了方便观众理解,电影中用了不同颜色来区分正逆,红色代表正向,蓝色代表逆向,电影中有很多小细节和场景,用红蓝标识区分,注意观察。(严重怀疑诺兰设计这个理念的时候参考了磁铁)
逆向部队在对方事件结局之后,选择进攻,好处就是先从正向部队那里知道了战局结果,战斗开始后,逆向部队也可以随时把经验传递给正向部队。这样正向部队就可以在对方事件开始之前进攻,一打一个准,这是互为协助。但对方要是也有正/逆部队,那就伤不起了,且折腾吧。
电影中的时间钳形行动一共出现两次:
第一次就是高速路尽头的U型门双边大战,第二次就是电影最后30分钟我方和敌方的正逆部队大混战。这个理念也是电影的难点。
比如下面这张图,这座大楼是究竟是先倒塌还是先爆炸?
实际情况是,这是正逆部队一次配合,为了要制造一场大爆炸。红蓝部队各自对好时间,在正逆时间交汇的那一刻,统一发射,这栋楼被正反炸了2次。
PS,开场华纳logo是红色,诺兰的Syncopy公司标识是蓝色,是在玩电影中的红蓝梗。
诺兰在《信条》里并没有承认平行世界,平行世界?或许有,不是本片的重点。而是从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联系出发,借帕丁森之口说了出来:“无法解释。”
电影始终在强调,已经发生的无法被改变。但正反派双方都是是回到过去干预一些事情,那么如何理解“过去无法改变”呢?
请出我们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拉普拉斯妖:宇宙现在的状态就是过去的结果,也是未来的原因!那么宇宙当中所有的变化就将包含在一条简单的公式当中,一切都是注定的,
说人话!那就是:事物一切的发展都应该是确定的,但这又与自由意志发生了冲突。尤其是电影中的时间逆流,先结果再原因,假如角色回到过去搞事情,是否会影响结果呢?电影的答案很明显,否定了主观意识对随机因素的影响。
举例1:小明还是赶火车,他第一次没赶上火车,所以选择逆行时间后回到过去,假如第二次他赶上了火车,这就产生了平行世界:一个小明上了火车的世界,一个小明没上火车的世界。但实际情况是,第二次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是赶不上火车。
举例2:小明打算回到过去炸地球,他逆行时间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引爆前被抓了,所以他回到过去,特意换了一个去地方引爆,结果发现炸弹坏了。这也是注定的,因为小明来自未来,他回来的时候地球还在啊,所以他在过去根本无法完成炸地球的任务,这件事是互为因果。
结论:人的自由意志和行为,无法改变因果。
在时空穿越可行的前提下,小明回到过去如果可以杀掉他年轻的祖父,会产生一系列矛盾:既然小明祖父年纪轻轻的挂了,肯定也不会有小明的父亲,没有小明的父亲也不会有小明,那么到底是谁杀了他祖父呢?
举例:既然过去是无法改变的,小明要回到过去救一个人,因为在过去时间里,那个人就是被小明给救了。但知道这件事之后,小明可以选择不去救啊,这是小明的自由意志。这样未来能否对过去产生影响?只能是悖论了。
电影里,万能的讲解员帕丁森再次表明立场:这就是悖论。没别的。
他的言论,基本也代表了导演诺兰的观点:祖父悖论与上面自由意志一样,不是本片的重点,所以《信条》都绕开了这俩问题,而重点将故事放在了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上。
“别试着理解它,感受它。”
关于电影的理论科普,就到此为止,下面就是剧透环节了,解释一下相关电影疑点,7个问题,没看过电影的朋友,就此打住。
---------剧透分割线-------
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主角,名字叫啥?从头到尾都没有透露。
电影前90分钟,就是典型的特工电影、或者间谍片,几乎让人想起了007,只不过这位特工,不像007那样风流倜傥,遇见美女没有展开攻势,而是帮助她摆脱自己恶魔般的丈夫。
这里节奏很快,简单复盘一下:
基辅歌剧院,主角接到任务,去截获目标,也就是放射性的钚241。结果任务失败了,钚241被乌克兰特工抢走。主角被俘后服毒,发现毒药是假的,没死成。
被救后,神秘组织看中了主角的“美队”般的品质,交给了他拯救世界的高级任务,并向他介绍了“信条”。在“芙蓉姐”(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里的芙蓉)的神操作下,主角了解逆向武器的存在,芙蓉姐表示这种东西是来自未来,但不知道哪来的。
机智的主角马上联想到,可以通过锻造子弹的材料了解产地,从而获悉这些逆向子弹是出自何方。他发现子弹的特殊金属,只有印度才有,马上锁定了印度最大的军火商——三婆。
主角通过中间人尼尔找到三婆,对方告知,这种逆向子弹来自俄国寡头萨塔尔。三婆痛斥这位的俄国人之后,告诉主角,想要接近他,找军情六处帮忙。
军情六处就是迈克尔·凯恩,这位告诉主角两个信息:其一萨塔尔与基辅剧院劫持案有关,他在找什么东西,但还没有拿到,其二几天前检测到了俄国一座废弃城市地下出现爆炸。
凯恩也给主角出了个馊主意,想要接近萨塔尔,就先搞定他老婆,不愧是007的老家。
主角伪装成卖画的商人接近对方身高190cm还穿着高跟鞋的妻子——凯特。交谈中主角获悉,凯特因为卖了一幅赝品画给自己老公,而被老公抓住把柄要挟,无法见到自己的孩子。主角很同情对方,告诉凯特要把画帮她偷出来,而这幅画藏在奥斯陆航空港中一个自由港。
偷画只幌子,主角和尼尔都坚信,这个自由港里就藏着萨塔尔获得逆向武器的秘密(或者也是放射性物质),于是他们找来帮手,用一架波音747冲进机库大楼,触发警报系统,从而潜入保险库。(这个桥段让人想起了《虎胆龙威3》里炸地铁实则抢银行的声东击西)
结果二位发现里面除了假画之外,还从一个U型门里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位还是逆向人。一顿打斗,主角扎了对方胳膊一刀后让他跑了,啥也没拿到。
主角不甘心,再次找到凯特,直接来到了萨塔尔家里,一番胶着,萨塔尔与主角达成合作协议,主角帮萨塔尔从乌克兰人手里搞到钚241,条件是让他还凯特自由,于是萨塔尔出人,主角出力,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一场公路骑劫战开启。
至此,前90分钟,紧张激烈,环环相扣,乃是标准的007式间谍电影,浅显易懂,但随后颠覆。
公路尽头的U型门大战,是全片的转折点,也是最让人懵逼的一段,结合前文关于正/逆时间的解读,这里要顺一下剧情随后发展的动机。
萨塔尔通过U型门逆向,劫持了妻子。为了套出主角关于钚241的下落,他隔着玻璃门逼问主角几个问题,并给了自己老婆一枪(逆向子弹)。
然后他选择正向,此时他已经回到了过去,并躲在暗中监听。这样他就听到了主角关于钚241的下落的答案,然后再次通过U型门逆向,逆行到过去某个时间点,从主角手里抢走了钚241,朝着过去的时间,逆行而逃。
这是全片第一次时间钳形行动,反派利用逆向与正向的时间差,正向的自己在暗处监听,逆向的自己在主角面前演了一出绑架戏。
毫不夸张的是,这是全片最tm晕的地方,这段我刷了三遍才缕清了逻辑,奉劝各位,观影时不要深究,否则会影响随后的观影情绪并错过后面的剧情信息(我就是,一刷被绕晕了,一直在走神琢磨逻辑顺序,导致后面好多情节已经看不懂了)
只要了解这是一次时间钳形行动即可,实际上就是率先知道了结果,从而展开应对措施。
(这里是“过去无法改变”的第一个反映,与其说是萨塔尔抢走了钚241,倒不如说是主角逆向之后,主动把东西“给”了对方。)
海扁王(亚伦·泰勒-约翰逊,大胡子造型我真没认出来他)带着支援部队出现了,这是三婆的队伍,为了阻止萨塔尔颠覆世界的雇佣军。
主角一行人需要回到过去“追上”萨塔尔,但先要救中枪的凯特,海扁王告他,由于她中了逆向子弹,这个世界她活不过三个小时。
于是主角带着凯特通过U型门逆向,在逆世界里凯特的伤势有缓,并且他们还要逆行时间再找一个门“正回来”,进行一次“回形针”运动,才可以医治凯特
这里就是挑战我们思维定势的一个地方,咱们如果受伤的话,身体内自我恢复调节机制会让伤口慢慢自愈,严重的时候会对伤口进行保护,在这样条件下进行医治会达到相应功效,总之是个慢慢恢复的过程。
但中了逆向子弹后,逆向辐射会导致机理发生逆转,伤口非但不会自愈反而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条件下人是救不活的,所以才他们会去逆向世界“疗养”,等到凯特伤口有缓,再正向之后,才能医治。
于是主角想到了一周前奥斯陆自由港那个门。
有人问了,他们面前就有一个U型门,为什么还要跑那么远,从这个门再进去,不就正回来?
这不行。因为他们面前这个门以前在反派手里,是海扁王他们刚刚缴获的。主角一行人在逆向世界里时间是倒流,假如再次进入这个门,出去就是一大帮敌人,死定了。
所以他们千辛万苦,在逆向世界里熬了好几天,回到一周前的奥斯陆自由港,这时候主角才明白过味儿来,原来当时跟我对打的那个人是自己,还被自己扎了一刀,所以逆向的主角还没到目的地的时候胳膊生疼,一会就开始流血了。
主角在逆向世界燃烧的车里差点被冻死,令人印象深刻。虽然万能的解说员尼尔已经告诉观众原理了,是逆熵,但这里还是要补充一点。
前文说过,逆向世界是熵减,凉水能放热,当然熊熊烈火也会越烧越小自动熄灭,但问题来了,火是怎么烧起来的?在逆向世界里,火柴是从燃烧状态复原的。萨塔尔是怎么点着火的呢?
不要忘了,此时的萨塔尔跟主角一样,也是通过U型门逆向的。通过这样的转换,整个世界是熵减,但当事人可不是哦,主角和反派都是正常状态,他们是来到了逆向的世界,他们可不熵减,他们与这个世界不同步,所以才能点着火。
有个细节,萨塔尔点着汽油之后,出现的火苗是正常的,主角车窗上因为热量产生了水蒸气。汽车爆炸之后,火苗才变成了逆向,车窗上才开始结冰。
这说明萨塔尔点火那一瞬间,是熵增加的,因为他不属于这个世界。但着火之后,所产生的火焰才与逆向世界同步,导致汽车结冰。
电影中所有逆向的角色,都是正常的熵增状态,角色状态没变,改变的只是时间逆流之后的世界状态。
这里要插播反派萨塔尔的故事,这个家伙是要毁灭世界的,因为自己得了绝症,他要全世界给自己陪葬。
小时候这位在俄国废弃的城市回收核废料,结果挖到一个来自未来的时间胶囊,里面有给他的手谕和逆向金条,他干死了同伴之后,用这些金条发家致富,并把这个废弃的城市变成自己的基地。
未来不断给他打钱发信息,就是让萨塔尔找到自己所处时代的九个稀有物品,集齐九大稀有物,组成“算法”材料,算法一旦启动,就可以让整个世界完全逆向,届时所有人会顷刻毁灭。
这个“算法”,是未来从事逆向熵减规律的科学家偶然发现的,为了避免落到坏人手里,她将算法分成了九份儿,把他们逆向之后送回过去,但没想到未来世界的坏人,与过去的萨塔尔建立了联系,告诉他未来因为资源匮乏的原因地球已经完蛋了,利用萨塔尔打算报复世界的心理,集齐算法,未来人想利用祖父悖论,赶紧把过去地球毁掉,这样就不会消耗资源导致未来世界毁灭,。
钚241就是“算法”的九分之一,在此之前他已经拿到了算法的其余八份材料,所以,他开始着手准备毁灭世界的计划了。
已知时日无多的萨塔尔,将算法与自己的生命链接,并且设定了一个颇具仪式感的操作: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废弃城市的地下矿井引爆炸弹,并用自己的死激活算法,炸弹只是让算法材料逆向裂变的引信,从而发生一场逆向大爆炸,毁灭世界。(有点像《黑暗骑士》里的小丑)。
救活凯特之后,主角一行人,再次逆行时间,并来到了爆炸当天,三婆的部队告诉主角一个让他崩溃的事实:我们也有U型门,主角鼻子差点气歪了:你丫要早告我你们有门,我就不往奥斯陆跑了。
他们兵分两路:
★主角与尼尔去弃城与萨塔尔的部队交战,要做一次掩人耳目行动,并不阻止炸弹爆炸,而是在炸弹引发算法逆向裂变前,把这玩意偷出来。
★凯特去游艇上阻止萨塔尔自杀,让他不能激活算法,但可以在男主成功后手刃亲夫。
单说主战场,一次完美的时间钳形行动,全片最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主角和海扁王在正向部队红队,尼尔在逆向部队蓝队。(红蓝队各自只有5分钟)
★红队:战前1小时开动员会→依照蓝队经验制定战术→爆炸前10分钟抵达战场→看见蓝队已经打完了→正向进入战斗
★蓝队:战后1小时开动员会→依照红队的线路图制定战术→爆炸后10分钟抵达战场→看见红队已经准备离开了→逆向进入战斗
战斗中,双方有过合作,比如在正逆时间线交汇的一刻,炸掉了一栋楼(前文提到)。
凯特去游艇上阻止老公自杀,这个老公,正是给了她一枪,然后逆向逃往过去的那位。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时间线上,有两个萨塔尔,一个是属于这个时间段的萨塔尔,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浪;另一位是未来回到过去,打算自杀的萨塔尔,凯特要阻止的是这位。
各位回想一下,凯特第一次见主角时,说起这段往事,是五味杂陈的。因为当时他们情感已经破裂,但在游艇上对方有些反常,对自己很温柔,似乎“回到以前的时光”。所以当她回到游艇的时,看到有个女人从船上跳入海里,然后游艇上老公不见了。她说很羡慕那个女人。
其实当时她不知道啊,游艇上这位老公,是从未来回到过去的,而且还对自己开了枪。
凯特忍不住提前杀人,把尸体抛入大海,然而纵身一跃跳入海中。所以,过去时间线上的她看到从船上往下跳的女人,就是来自未来的自己。
但凯特开枪时,主角正在跟光头佬肉搏呢,虽然已经激活了算法,但赶在爆炸之前,把算法带了出去。好比启动了炸弹倒计时,但在最后一刻剪断了引线一样。
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尼尔,是一位时间特工,是一位未来回来的人。
因为这场行动之后,使得主角会在未来成立类似一个“时间管理局”的组织,阻止各种时空犯罪,而尼尔是主角在未来某个时段招募的特工。他经过逆行时间完成了“回形针运动”之后,回到了电影发生的时间(之前)。
尼尔的任务呢,跟《终结者3》里的T800一样,是从未来回来,保护主角的。这场电影里,尼尔至少救了主角三次:
★基辅歌剧院
主角身份暴露,一名特工枪指主角,他身后来了一位黑衣人,用逆向子弹击毙了特工,救了主角,黑衣人转身离开,主角发现背包上的红绳吊坠。
这是为什么建议大家二刷的原因,尼尔背包上的红绳吊坠,后面作为标志物出现,但开场这个细节很容易被忽略,这才是尼尔第一次出场。
由于此时的尼尔用的是逆向子弹,我们可以理解,这时候的尼尔正在处于逆向,他还在朝着过去某个时间点进发,因为他还要花时间卧底在三婆附近,等待主角主动找上门来。
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尼尔会化身为万能解说员,向主角和观众解释逆向世界的原理,在逆行时间中,也跟没事人一样呼呼大睡,因为他是从未来一路逆行回来的,早已适应了逆向世界,他回来就是为了参与这起行动并保护主角。
★结尾大战
在的逆向部队的尼尔,提前发现了光头佬在矿洞入口安置拌雷,为了保证主角的安危,尼尔脱离了逆向部队,潜入反派的U型门中,把自己正了过来。但洞口还是被炸塌了,尼尔没能阻止主角进入矿洞。不过他赶在爆炸前,从天井把主角、海扁王和算法材料一块拽了上来,成功解救主角。
★漫长的告别
尼尔把主角拽上来,和主角告别,他再次逆向,这一次他提前潜入了矿洞,隐藏在了爆炸点附近。然后事发之时,尼尔一路狂奔到事发点,打开了铁门,并在光头佬开枪射杀主角时,替对方挡了一枪,死在了矿洞内。
由于尼尔是逆向运动,所以在主角眼里尼尔的行为是这样的:
主角来到爆炸点,发现被一个铁门拦路,门内躺着一具死尸,带着呼吸机看不清是谁,但死者背包上的红绳吊坠看着眼熟。当光头佬准备射杀主角时,地上的死尸突然动了起来,“死而复生”从地上起来,帮主角挡了一枪,然后还打开了铁门,倒着跑远了。
主角被正向的尼尔拽来出来之后,尼尔表示要回归逆向部队,因为他还有未完成的任务,这时主角发现尼尔的背包上的红绳吊坠,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瞬间泪目。
尼尔表示一切都已注定,两位战友,一个正向朝着未来进发,一个将要逆向,朝着过去前进,等待他的结局我们早已知晓。所谓咫尺天涯不过如此,他们在时间的洪流中擦肩,就此别过。
但这并不是永别,尼尔告诉主角,我的结束是你的开始,我们的友谊之路只走了一半, 是你在未来招募的我,并说出了全片最让人动容的话:我在起点等着你。
《信条》电影二刷,除了更加清晰的故事线,尼尔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这个角色的人设。
这就是《信条》,建议二刷,第二遍比初看略显懵逼的感受好太多太多,同时也发现了第一遍时忽略的小细节,原来导演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这种感觉就跟发现宝藏一样,很有趣的。
《信条》的原声音乐太赞了。
诺兰这次没有用“御用配乐”汉斯·季默(Hans Zimmer)大师,老汉好像是去配《沙丘》没有档期,而是选择了来自瑞典的36岁作曲家路德维希·格瑞森(Ludwig Goransson)。
这位虽然名气不大,但担任过配乐的作品大家基本都看过:《奎迪》《毒液》《曼达洛人》《黑豹》。而且凭借《黑豹》还拿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
该片的配乐完美的烘托了气氛,且电子乐味道非常浓,也得益于格瑞森早期制作过大量流行音乐的经历。最爽的就是开场音乐会大案、骑劫押运车,以及片尾曲,此外尼尔第一场出场时的背景音乐,就很有神秘色彩,就预示了该角色不一般的身份。
该片的电影原声OST,一定要收。
“信条”到底是什么?其实就跟《盗梦空间》的片名“Inception”内涵一样,暗指电影中主角一行人的任务:一个想法可以从开始慢慢植入、并扩散。片名既引出了故事情节,也传达了影片的悬疑效果。
《信条》也是如此,英文“TENET”,有着“原则、信条”的意思,指代电影中不可违背的物理定律和法则,而且英文结构从前从后都一样,也暗指片中正向和逆向统一的时间,过去无法改变。与下面这句老梗的差不多: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全剧透+对“逆转闸门”的深度解读,感兴趣的可以收藏下来,看完电影再看。
个人感觉《信条》这部作品的评价肯定两集分化严重,个人感觉如果多看几遍这部电影,就感觉这部影片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大的逻辑还是自洽的。但如果只看了一遍,而且又看的不想太累,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肯定大打折扣。
有人拿它跟《盗梦空间》比较,其实个人感觉,《盗梦空间》是那种你看一遍感觉懂了,但看完以后细想感觉有些地方不能完美自洽,比如EllenPage为何在最后一层梦境要跳楼,按逻辑应该是在上一层梦境kick就能苏醒;小李为何最后进入limbo,没有因为上一层kick苏醒;最后大家怎么在航班苏醒的?靠航班降落时的失重感kick?等等等等。《信条》则感觉是第一遍不明白,但是再看一遍、仔细琢磨就觉得还是比较自洽的(当然有些细节感觉还是有bug,毕竟科幻电影,不要太较真儿)。
再把故事简单回顾前,一些什么熵增熵减反物质等等的物理理论就不长篇大论了,别的答案都有,我主要帮助大家用最短的时间理解情节。
但是,电影里有个关键逻辑还是要提前介绍一下,也就是那个逆转门(旋转闸门)的作用,这有几个关键点:
1、进入“逆转门”再出来,并不是回到以前了,而是还在现在当下时点,只不过你就变成逆向物质了。
2、逆向物质的各种性质都是相反的,最关键的是,逆向物质经过的时间也是相反的。也就是正常人经过一秒是正的一秒,而逆向物质经过一秒则是历史倒退一秒。所以在逆向物质眼中,这个世界所有的运行,都是倒放的。
3、如果你变成逆向物质,基于上面第1点:还处在当下时点,以及,上面第2点:你每经过一秒是历史倒退一秒,能够实现“回到过去”,比如你想回到10个小时前,你就变成逆向物质后等待10个小时,你周围的世界就倒带10个小时。
4、回到过去10个小时后,你还不能正常生活,因为你是逆向物质,你不变回正常物质的话,你就还在倒带,会继续回到11个小时前、12个小时前,所以你一定要通过“逆转门”再转变回正常物质,这样你才真正能在过去正常生活(理论上,这时会同时存在两个你,一个是以前的你,一个是从逆向物质穿越回去又变成正向物质的你)
这个你如果理解了,就可以开始看剧情了,不过对于逆转门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放在最后,因为你要有剧情的背景,才容易理解。
由于剧情涉及穿越,所以很多场景与场景之间是有联系的,我尽量标注:
基辅歌剧院观众被恐怖分子劫持
黑人男主奉命去救人,但解救失败
行动中被一个作战背包上挂着红绳的人救了
那个挂着红绳的人用的是难以置信的逆向物质子弹
|
|
|
由于男主在歌剧院行动中的忠诚表现,被选作参与信条组织行动
并了解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逆向物质,包括枪、子弹和一些零件
而男主要查清这些逆向物质的来源
|
|
|
在任务途中,他结识了搭档尼尔
并一起会了会逆向子弹的军火商——一个印度女人
印度女告诉他们,子弹的真正源头是俄罗斯军火巨鳄,也就是影片大反派
并为他们牵线搭桥,认识了解大反派的人,以寻找接近大反派的突破口
|
|
|
突破口是大反派的老婆——一个美丽的瘦高女人
男主与瘦高女接触,了解到:
1、瘦高女由于当年把一副假画当真画卖给了老公大反派,被大反派当作把柄
感情破裂也不许离婚,并剥夺了瘦高女和孩子的自由
2、瘦高女人与大反派近期最甜蜜的时刻是在越南的游艇上度假。但后来提到离婚的事,大反派让她在孩子和离婚中二选一(要么离婚失去孩子抚养权,要么不离婚,没有其他选择),他们大吵一架,对彼此彻底绝望了
3、甚至瘦高女在越南度假期间还发现一个白色泳衣的瘦高女子从游艇上纵身一跃跳入海中,她认为是大反派的情人,更加肯定大反派是个渣男。
(这里是场景1:越南游艇,后面还会出现)
黑人男主承诺帮瘦高女将假画销毁,还她自由,她则帮忙引荐大反派
|
|
|
假画藏在一个空港,同时这个空港也是大反派的秘密仓库
男主和搭档尼尔通过飞机事故制造混乱,然后潜入秘密仓库
发现仓库中有个“逆转门”:逆转门有两个通道,中间有玻璃隔着,此时,男主和尼尔分别在玻璃的两侧
这时,从逆转门里同时跑出2个黑衣人(一个正常人,一个逆向物质人),男主面对逆向物质人;在玻璃那边,尼尔面对正常人
尼尔没追上正常的黑衣人
男主则与逆向物质黑衣人搏斗,在即将枪杀逆向黑衣人前,被尼尔拦住
(这里是场景2:空港,后面还会出现,已经开始难理解了)
|
|
|
瘦高女按约定引荐了大反派给男主
男主假装也是军火贩子与大反派混熟
了解到大反派对歌剧院绑架案也很感兴趣,原来歌剧院绑架案的目标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叫钚,但绑匪没拿到,现在被送到爱沙尼亚政府保管
男主承诺大反派将去爱沙尼亚的城市塔林,把钚抢过来,同时由于期间瘦高女谋杀大反派没有得手,男主担心她的安危,就让大反派跟他交易时,必须带着瘦高女,以保证瘦高女的生命安全
|
|
|
大反派带着瘦高女人来到他们在塔林的窝点
男主和搭档尼尔在塔林高速公路,从护送警卫手中抢到钚
|
|
|
突然高速上冲来一辆倒着行驶的汽车,里面大反派带着呼吸器,用枪顶着瘦高女,打开车门,让男主把装钚的箱子扔过来
两车距离很远,但突然路中间一辆已经翻倒的汽车自己跳过来,正过来,然后在两车中间并肩行驶
尼尔不同意扔,但男主为了救瘦高女最终把箱子,借助中间汽车扔给了大反派
(这是场景3,塔林高速,后面还会出现,理解难度乘2)
|
|
|
大反派(带呼吸器)拿到箱子跳到另一辆车逃走,原来的车子没了驾驶员,里面瘦高女眼看就要跟车子一起撞毁
最终被黑人男主救下,但好景不长,刚被救下就被大反派的人抓住
|
|
|
被押到大反派的塔林老窝,这里也有一个“逆转门”,也有玻璃隔着两个空间,一个是蓝色空间,一个是红色空间
男主在红色空间的,大反派则在蓝色空间用枪顶着瘦高女,大喊东西在哪(显然大反派并没有拿到钚),并用逆向子弹给了瘦高女一枪。
男主被迫说出东西还藏着刚才开的宝马车上
这时红色空间这边突然又杀出另一个大反派,同时,搭档尼尔也带领作战部队也赶到
红色空间,大反派被击退,退入逆转门
同时,蓝色空间大反派,也同时倒退退入逆转门
(这段理解难度乘10086,全片最难理解的地方)
|
|
|
黑人男主被救下后,被告知:
1、正常物质通过逆转门后,都会变成逆向物质。
2、有一种攻击手段叫做钳形攻击,即将一个编队都变成逆向人,另一个编队都是正常人,两队配合攻击
3、逆向人类由于在呼吸正常氧气时会出现氧气逆流从而没命,所以必须带呼吸器,呼吸逆氧(所以前面影片中,高速上戴着呼吸器的大反派,是逆向人)
4、逆转门玻璃的两侧每次都会同时各出现一个人,1个正常的人,1个逆向物质的人
(这就解释了为何前面场景1空港的逆转门一下子出现两个黑衣人?也解释了为啥塔林老窝玻璃两侧同时有2个大反派退入逆转门?因为他们都是一个逆向人,一个正常人)
5、逆向人眼中的正常人、各种事物运动都是倒放的
(其实上面开篇就介绍过,逆向人每过一秒,是历史倒退一秒,也因此,他看正常人都是倒放的,就像倒带;这里引申一下,反过来,正常人眼中的逆向物质人,也都是倒放的,因为他们的时间流是相反的,正常人过一秒,也是逆向人历史倒退一秒。)
(这也解释了塔林高速上,为何觉得大反派是在倒车,其实你换位思考一下,当时逆向大反派眼中,作为正常人的男主的汽车也在倒车。这里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文章最后我会再解释)
|
|
|
此时,男主明白大反派已经变成逆向人,要回到过去去找男主藏在那辆宝马车上的钚。
同时,男主得知瘦高女如果变成逆向人,她被逆向子弹伤过的伤口可能还有救
于是,男主决定带着瘦高女变成逆转人,一是帮她恢复,二是阻止大反派拿到钚
|
|
|
男主变成逆向人,找了辆车,去追逆向大反派
时间开始倒退,倒回到场景3高速公路,发现自己开的车,正是原来那辆翻倒在地然后自己正过来的汽车
但是自己作为逆向人时,要把前面的过程倒放,也就是:逆向男主开着车被夹在逆向大反派和正常男主的车中间,然后被别翻在地(与自己是正常人相比,正好相反)
另外,钚到底在哪儿也明了了,原来当时在高速上,男主把箱子扔给大反派时,把里面的钚取出来,扔在中间的车上,也就是逆向男主开的车(但是在塔林红蓝房间里,他骗大反派说钚在宝马车里)
车翻了以后,男主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逆向大反派拿走了钚
男主也了解到,大反派在凑一个大杀器,钚是最后一个部件,凑齐以后可以实现全世界的逆向化,也就是世界末日了
|
|
|
逆向瘦高女的伤情逐渐好转了,为了让她回到正常人的生活,还要把她转回正常人
这时已经回到几天前了(这还是因为逆向人每过一天,就是历史倒退一天,所以逆向瘦高女修养一天,其实是历史倒回了一天),而几天前塔林红蓝房间,大反派戒备森严,不可能再去那里的“逆转门”转回正常人了
于是他们想到了去前面场景2空港那个“逆转门”,而且就在前面他们制造飞机事故那天,因为那天很混乱,容易混进去
|
|
|
逆向男主穿上黑衣,先去逆转,遇到之前的正常男主,然后搏斗,然后从逆转门转回正常人后,又撞上了当时的搭档尼尔
所以当时男主和尼尔在空港遇到的两个黑衣人都是“未来穿越回来的男主”:一个是逆向男主,另一个是经过“逆转门”变回正常人的男主
随后尼尔和瘦高女也顺利转回正常人
|
|
|
转回正常人的男主没闲着,去找了印度女,发现印度女的真正目的是利用男主,引大反派暴露大杀器的位置,并夺走大杀器。
而大反派集齐大杀器的目的,是要自杀,同时让全世界给他陪葬,因为他已身患绝症
大反派的计划是,通过心率手环联动大杀器,自杀后心脏停跳,大杀器自动启动,启动世界逆向化过程,世界毁灭
男主决定跟随战斗部队一起去夺取大杀器
印度女说他们有艘船也有逆转门,去夺取大杀器将采用钳形战术(前面介绍过,即:一队逆转士兵,一队正常士兵,配合作战),因为大杀器所在地是大反派的老巢,那里也有逆转门,大反派的部队肯定会就地使用钳形战术,所以咱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
|
在部署作战计划时
瘦高女和男主推测大反派会利用逆转,回到场景1也就是越南度假时自杀
因为那是瘦高女和大反派最后的甜蜜日子
|
|
|
所以他们将瘦高女逆转送回到场景1,去拖延大反派的自杀
而男主和尼尔则跟随部队夺取大杀器
同时瘦高女不能提前杀死大反派,要等男主夺取大杀器解除爆炸装置后再杀,否则大反派心率一停,世界立刻over
|
|
|
瘦高女回到场景1,等到当时的自己离开游艇,然后上了游艇(否则游艇上会有两个瘦高女:当时的瘦高女和穿越回的瘦高女)
瘦高女开始通过与大反派对话拖延时间
这里很有意思,这两个人都是穿越回到过去的人,但是大反派并不知道瘦高女是穿越回去的
最后瘦高女跟大反派摊派,我就是你开枪没打死的!然后一枪崩了大反派,然后脱下外衣,露出白色泳装,从游艇上纵身一跃
恰巧被当时在游艇附近的自己看到(原来前面瘦高女看到的白色泳衣女子,不是大反派的情人,是穿越回去的自己)
|
|
|
大反派被干死了,那世界over了么?
这就要看大杀器的抢夺情况了
|
|
|
在大杀器所在地,战斗非常激烈
男主在正常人部队中,他要去放大杀器的密室抢夺大杀器
尼尔则在逆向人部队中
由于逆向的尼尔在逆向人部队中将会看到正常人部队从结束到开始的全部过程(倒带一样)
所以逆向尼尔先于男主发现敌人在放大杀器的密室设置了陷阱(后文有进一步解释)
于是尼尔做了个决定,他独自离开逆向人部队,去了大杀器所在地的逆转门,转换为正常人尼尔
然后开着一辆吉普车去拦男主进入密室,结果还是差一步,没拦住
男主进入密室后,陷阱触发,门口出路被封死
密室深处终于发现大杀器和大反派的心腹打手都在
地上则躺着一个友军尸体,他的作战背包上挂着红绳(可以联想起影片开头挂红绳的人)
就在大反派的打手要枪杀男主时,友军尸体突然复活站起来挡住了子弹
经过男主奋力搏斗,干掉了打手并夺取了大杀器
同时就在密室坍塌的千钧一发之际
尼尔用吉普车和绳子将男主从密室顶部拉出
|
|
|
瘦高女杀死了大反派,男主和尼尔拿到大杀器
结局看似圆满
但尼尔说还有最后的任务没完成
在尼尔转身离去时,男主发现他作战背包上的红绳
原来尼尔才是那个从开始一直守护男主的人
|
|
|
虽然电影没有演,但他的最后一项任务已经很清晰了:再通过逆转门,变为逆向尼尔,然后时间倒流到在密室里,为男主挡住那颗子弹……(泪目T_T)
|
|
|
男主也知道了尼尔要去赴死,他跟尼尔最后道别,道别中了解到,尼尔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而且未来男主将变成信条组织的负责人,在未来是男主把尼尔招募进组织的,并让他回到过去,守护并帮助过去的自己,一起完成拯救世界的任务
主要的剧情就介绍到这里,还有很多支线情节比较容易明白,且不影响逻辑主线,就不赘述了,可以直接去看电影。
有了上面剧情铺垫,最后再聊聊一些难理解的地方。
1、高速追车为何是一个车倒着开,一个车正着开?
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比如你是逆转人,你眼中的正常人都是倒放的,也就是都在倒退中。
所以逆向的你要追一个正常的人,肯定是他在倒退,而你是面朝他,在追他。
换成正常人角度也一样,你面前的逆向人是倒退的,而你要面朝他追他。
这就是高速追车时的桥段,一个车在倒着开,一个车在正着开。
2、在最后战役中,为何逆向尼尔能做到先知?
为了让正常人军队(简称红军)和逆向人军队(简称蓝军)一起作战,那红军要从战争开始时加入战斗,而蓝军呢,一定要从战斗结束时加入战斗,因为蓝军每战斗1分钟,是战争历史倒退一分钟,这样红军和蓝军才能在一个战场并肩作战。
画个图就是这样:
所以蓝军能更早的得知战争后期的情况,尼尔也就能更早的得知男主被陷阱困住
3、在塔林红蓝房间,为何逆向大反派没带呼吸器反而正常人瘦高女戴着
这个场景很明显蓝色房间中大反派是代表逆向人,红色房间男主代表正常人,因为这与最后战役红队、蓝队的属性也是保持一致的、呼应的。同时,大反派说话也都是反着的,要翻译过来听,所以大反派肯定是逆向人。所以推测应该是蓝色房间充满了逆氧,这样逆向人不用带呼吸器,反而正常人要带呼吸器吸入正氧。
4、最后一点有点烧脑,我看完电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大反派和逆向大反派同时进入逆转门,他们去哪了?另外,为何逆向男主进入逆转门后,会同时跑出两个人?同样是逆转门,为何效果不一样?
自己仔细想了一下,关键点在这儿(以下都是以正常人的视角看):
1)如果是正常人转成逆向人,那就会出现逆向人和正常人同时进入逆转门,然后消失的情况
2)如果是逆向人转回正常人,那就回出现逆向人和正常人同时跑出逆转门的情况。
先解释第一点,如果正常人转成逆向人,直观想一下,感觉应该是正常人跑进逆转门,逆向人跑出逆转门。但是如果以正常人的视角看逆向人,应该是倒放的,所以实际是你走入逆转门的同时,逆向的你也倒退着,退入逆转门。这点有点难接受,这里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逆向人的时间属性是相反的。
也是举个例子,比如13:55-14:00,一个正常人花了5分钟从A点走向逆转门,转换为逆向人后,也花了5分钟从逆转门走回到A点。但你注意,逆向人的5分钟,是历史回退5分钟,也就是说逆向人还是在13:55回到了A点:
而当你用正常人的眼睛,去看13:55到14:00发生了什么?就是正常人从A点走进逆转门,而逆向人从A点倒退进逆转门。
再解释第二点,如果是逆向人转成正常人,直观想一下,应该是逆向人跑进逆转门,然后正常人再跑出逆转门。跟刚才的分析逻辑一样,以正常人的视角,逆转人都是倒放的,所以实际看到的景象应该是,正常人跑出逆转门,同时有个逆向人倒退着跑出逆转门。如果不能理解,就也画个时间轴,想一下,逆向人先从A点走到逆转门用了5分钟,但由于逆向人的时间是倒流的,所以是倒退了5分钟,14:00-13:55。然后,正常人13:55出来以后,走了5分钟,14:00到达A点。用正常人的眼睛去看13:55-14:00,这5分钟里,逆向人从逆转门倒着走向了A点,而正常人从逆转门出来后正向走到了A点。
你可能又会琢磨,电影中的正常男主转为逆向男主,最后又转回正常人,这个过程是什么样子呢?咱们可以极端一点,把两个逆转门放的很近,而不是一个在塔林,另一个远在空港。假设,A逆转门和B逆转门之间只有5分钟路程。正常人进入A门后,变为逆向人,跑了5分钟,到了B门再转回正常人。
这时候,你用正常人的眼睛去看,会发现:
1、13:55有个逆向的你,突然从B逆转门倒着跑出来,倒退跑向A逆转门
2、13:55同时有个正常的你,也从B逆转门正着跑出来
3、13:55-14:00有两个正常的你同时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是历史上的你,一个是穿越回去的你
4、14:00你眼睁睁的看着历史上的你走入了A逆转门,同时,那个逆向的你也倒着退入了A逆转门
5、然后穿越回去的你继续快乐的生活着,并且生命中有5分钟多活了一遍
发现没有,按照电影的框架和逻辑,不论怎么穿越,这个世界上不会凭空多出一个正常人的副本,请仔细体会这句话。
当你穿越回去,虽然穿越回去的那段时间,会有两个你,但是也同时多了一个逆向的你,如果把逆向的你看作-1,正常的你看作+1,加总后:逆向的你(-1)+历史上的你(+1)+穿越回去的你(+1)=1。也就是并没有多出一个你,另两个你抵消了。
当然可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变为逆转人后,死在半路了,其实情况也一样:
如上图,比如你在14点转成了逆向人,结果时间倒退3分钟后,13:57你狗待了!
用正常人的眼睛看过去,就是13:57你的尸体爬起来,倒着跑向逆转门,然后跟你同时进入逆转门,再也不会出来了。
仔细想想:虽然你貌似活到了14:00进入逆转门之时,但是当你把逆向人和正常人的再进行-1和+1的抵消,你会发现,从13:57开始,求和就已经是0了。求和是1的部分是13:57之前。所以是不是也可以看成你的生命实际就是终结在了13:57分?13:57-14:00只是你生命的残影……这也是尼尔最后的结局。(泪目)
最后,作为工科男,对于上面这种逻辑自洽感觉很舒适,所以真的很佩服诺兰。我花了大量文字,作图和时间去解释,都不一定能让你明白,诺兰则是要用剧情表现出来。。。
就讲到这吧,听没听懂都帮忙点个赞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