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会不会外星人和地球人长的一模一样连文明都相差无几?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可能,但差着光年呢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模一样不至于,但有可能很相似。

人类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但其实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切确的说,是必然中的偶然。


原生碳基文明的必然性:

虽然目前有其它类型生命的概念,尤其是硅基生命,但从元素性质来说,碳化物是最丰富多样的。

四个外层电子,可阴可阳。

它不仅可以与氢、氧、氮、硫、磷,等多种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共4个共价键),它自己和自己也能结合,形成单键、双键,三键等不同的形式。

这些特性可以让碳为中心的有机物,形成稳定而无比丰富的碳链和碳环。

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多达3000万种,每年新发现或合成的种类多达数百万种:

  • 各种烃、醇、酚、醚、醛、酯、胺、腈、杂环、硝基、重氮、偶氮化合物,各类酸,各类氨基酸、肽、多肽、蛋白质,各类糖类、单糖、低聚糖、多聚糖,以及其它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物的种类不仅丰富多样,互相之间还有极其复杂繁多的反应。

这些性质,都是其它元素远远不能比的。

一个星球出现的原生文明,碳基文明具有最大概率。

当然,某个碳基文明,被弄出来的AI文明颠覆了。

那如果来到地球的外星人是AI,那就可能多种多样了。

碳基文明对环境要求的必然性:

碳基生命的核心是水,那么原生文明的母星适宜温度,就只能是维持液态水的温度区间(例如,地球是0~100℃)。

各种碳化物最稳定的温度,依旧在10℃~30℃的范围内,尤其是各种蛋白质、酶、肽的活性温度。

温低于10℃甚至接近0℃时,行星表面大面积结冰,会影响到高等生命的形成。

碳基生命需要以水循环为核心,而对于一个均温超过30℃的行星来说,会因为大量水蒸气,而形成温室效应,造成海洋不可逆的消失。

大约10亿年后,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会逐渐增加20%,地球均温将会升高到30℃以上。根据大气成分导致温室效应的不同效果,温度可能更高……

碳基生命也更加依赖主序星上的黄矮星(例如,太阳)。

红矮星光线太弱,宜居带距离恒星太近,受到恒星极大的引力影响,可形成潮汐锁定,造成极端的气候。同时红矮星经常爆发强烈的耀斑,超强X射线和电离辐射,可直接摧毁碳基生命。

而比太阳更大的主序星,不仅寿命短,还可能发生伽马射线暴,超新星爆发、甚至坍缩为黑洞。其宜居带的行星,哪怕出现了生命也不利于往高等演化。

大气演化的必然性&自养生命演化的必然性:

从行星演化的性质来说,任何行星诞生之初,即便存在大气,都可能是氢气为主的。

  • 通常来说,恒星从氢气为主的星云诞生,发生一系列氢元素到较重元素的聚变,最后超新星爆发,再产生比铁更重的物质喷射出去。
  • 这些重物质形成气体和固体微粒,被新形成的恒星引力下,形成尘埃带,然后在漫长的时间下,逐渐汇聚,然后形成小行星带,再碰撞融合成较大行星。
  • 汇聚过程中,重物质汇聚在核心,轻物质在表面。
  • 由于宇宙主要物质为氢元素,所以刚开始形成的大气主要为氢气。

一开始形成的地球(或类地行星)处于高热状态,放射性很强,而且存在各种小行星雨对地球进行冲击,不断加热扰动大气层。

在原始地球逐渐冷却固定的过程中,大量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从火山或者地壳缝隙中溢出,形成次生大气。

地球的次生大气是80%的水蒸气,12%的二氧化碳,其它的是甲烷、氢,以及氨。

大小不同的类地行星,可能次生大气成分会有一定的区别。但只要温度区间类似,那么依然会以水气和二氧化碳为主。

光合作用的必然性:

地球生命诞生之初,自养生物获取能量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硫化作用和其它化能合成作用。但恒星的能量才是源源不断的,而且相当power的。

在竞争的过程中,光合作用淘汰掉其它自养型存在必然性。

前面提到二氧化碳在次生大气中的出现,同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那么,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与水结合生成富能有机物的过程,产生氧气这种废物也是必然。

次生大气成分因为光合作用被彻底改变,大量原始生命被氧气毒死,有氧生物的出现也是必然。

要成为复杂生命,有核生命出现的必然性:

原核生命无法支撑复杂的高等生命体。

虽然细胞的细微结构可以有很大差别,但分工明确的细胞器,有丝分裂甚至有性繁殖,才能保证复杂生命体既有足够的稳定性,又能通过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内外含子带来更多的稳定遗传变量,以适应新的环境。

演化过程中,头部出现的必然性:

高等生命需要对外界的感知器官,需要运动器官,需要神经系统把各个系统串联起来。

那么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起源也是必然性。

我在这篇回答里,系统地分析过,神经系统的起源:

总的来说,从海绵动物开始,细胞之间便有最原始的联系,到了更复杂的刺胞动物(原腔肠动物)之后,才有了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它们的信号传导是无定向的,刺激身上的任何一处地方,都能引起全身性的反应。

它们大多是辐射对称的,运动能力也不足。

感官更集中,神经更集中、运动能力更强的两侧对称动物,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由此配备了相应的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的这种梯形神经系统,还有网状神经系统的雏形,但神经已经开始集中,形成脑部,出现了最原始的中枢神经。

根据神经系统的合并方式,地球上有三种神经系统的出现方式:

合并神经节,出现节肢动物的链状神经系统:

合并神经索,演化出原始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无神经节)。较高等(例如腕足类,章鱼)的有脑、足、侧、脏4对神经节的分化。

以及,直接合并中枢神经的脊索神经系统:

哪怕人类再复杂的神经体系,也是从数亿年前,一根小小的翻卷成管状的神经索,经过漫长的演化一步步搭建而来的。

高等节肢智慧生命的可能性:

地球上的节肢动物,限制在它们今天这样的生态位,在于软体动物、脊索动物竞争的结果,尤其是后来的脊椎动物。

如果某一个星球,特殊的环境限制了脊索动物的发展,例如重力、元素成分之类。

同时,更适宜节肢动物的发展。当节肢动物占据主要生态位,它们内部出现激烈的竞争,必然导致神经传输更快的髓鞘出现。

当体型变大以后,在竞争过程中,外骨骼也不可能永远一层不变。

要知道,蚂蚁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脑容量(神经比)”。

如果体型变大,骨骼改变,神经系统也必然发生蜕变。最终会以链状神经系统为基础,发展出高等而复杂的神经系统,形成复杂的“大脑”。其它特征,例如气孔呼吸的方式也可能进一步演化,发生改变。

当然,这个前提是没有出现脊索动物,或者脊索动物灭绝了。

同样的道理,章鱼智慧文明,也存在一定可能性:

但同样需要脊椎动物让出自己的坑位。

令章鱼大繁荣,占据地球主要生态系统后,激烈竞争下,什么髓鞘、群居、语言等等都是可能的。

但最关键的还是,章鱼需要率先登陆,才有机会。

当然,它们的神经系统也注定了比脊索动物的演化会慢半拍。

更多的内容,可以看我这个回答:

总的来说,虽然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并非没有发展出文明的可能性,但必须令更具有神经系统核心竞争力的脊索动物不出现或消失。

脊椎动物登陆的必然性:

当海洋脊椎动物繁荣,生态位被占据,将会有一部分鱼类生存在浅水层,甚至是被迫进入内陆河流、湖泊,当生存环境被进一步压缩,登陆没有天敌的陆地,自然而然成了必然。

早期鱼类的四肢形态,又完全限定了未来的四肢发展:

脊椎动物往更高脑容量演化的必然性。

脊椎动物中枢神经高度集中,大脑越发达,核心竞争力越强。

恐龙演化出高等文明的可能性:

如果6500万年前,恐龙没有受到影响,灭绝的是哺乳动物呢?(虽然在地球上不可能,但可能发生于类地行星。)

从鸟类的智商,尤其是乌鸦(渡鸦脑化指数和黑猩猩相当)的程度来说,恐龙发展出智慧文明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乌鸦喝水,高阶实验版:

恐龙的大脑是足够有潜力发展出智慧的。

只不过恐龙时代,恐龙走向了咬合的恶性竞争,从而手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几乎起不到作用。可以说,鸟类其实是废物利用,演化成了翅膀。

瞧霸王龙这小巧性感的双手:

恐龙要发展出智慧文明,双手是关键。

不过时也命也。

恐龙争霸的时代,显花植物还没有出现,都是一些裸子植物。

哪怕出现树林,也主要是针叶林,没有后来复杂生态系统的被子植物雨林。

但是,如果换一个类地行星,那就不一定了。

例如,一个类地行星,显花植物在3亿年前就出现了,恐龙则可能在2亿年前,就出现拥有灵活双手的丛林恐龙。

1亿多年前,就可能演化出拥有高度智慧的恐龙。

但这样演化出“恐龙人”,就会是一种人型生物了,毕竟都是从脊椎动物演化来的。

高等智慧文明,手的必要性:

海豚的脑化指数高达5.31,是黑猩猩2.49的两倍,人类是7.44。

海豚是智慧生物,是没有多少悬念的。它们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智慧文明的基础?说穿了,还是因为没有双手。

如果陆生动物消失,海豚花个千万年登陆,再次演化出四肢,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性。

其实海洋难以出现文明,除了水体空间没有创造建筑的刚需外,也并没有演化出手的基础。有一些章鱼也能使用工具,但很难有继续演化的动力。

而对于陆生动物来说,手才有创造一切的基础。而显花植物的繁荣,才有手精细化的动力。

6500万年前,灵长总目双手变得更加灵活,正是和显花灌木林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以,外星文明出现类似于灵长类形态的智慧生物,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但是,这又不得不考虑其它神经系统的动物,以及植物的影响。

尤其是植物的影响,比普通人想象的更大。

例如,如果植物演化比动物更快一倍,寒武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显花植物。

动物会如何发展呢?

海洋食物的丰富,可让寒武纪的节肢动物更加的繁荣,更加优化神经系统,以及一些环境变量,压制住后来的脊椎动物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性。又或者,给章鱼一个全球繁荣,甚至登陆的机会。

都有可能,后来就没脊椎动物什么事儿了。

即便最后的宠儿还是脊椎动物,由于陆生植物的繁荣,蜥形纲率先占领热带丛林,朝着相应的适应性演化,占据了各种生态位之后,哺乳动物也很难再有机会。

所以,其它类型的智慧生命,也并不是没有机会。只不过,相对于人形生物的几率,会相对低一些。

总的来说,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的确有可能长得和人类很像(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哪怕双胞胎还有后天变量,更不用说生物演化了)。不过这里的像,也主要是指人型生物的像。可能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差距,还要远很多。

至于文明相似,也很正常了。

人类在古典时期,科技树很简单,主要就是青铜、铁器什么的,外星文明,大同小异,最多在国家政治形态上差别可能巨大。

哪怕地球上的中西文明,差距也很大。

更高的科技树发展,还得看其母星的能源情况了。例如人类的近代科技,相当依靠煤炭和原油。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先后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

各种工业、高新材料的丰富程度,也对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

但如果你把“烧开水”总结为科技共性的话,那外星人的科技文明和人类的科技文明,在相同文明级别下,那差异就的确可以说不大了。


user avatar   momo-32-7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想象出自己根本就没见过的东西。

古埃及的神,不过就是人的身体,换一个狼的头。或者狮子的身体,换个人头。

同样的,人类没见过所谓的外星人,根本就不可能想象出他们的外形来。只能还是人类自身的模板,去想象外星人。也只是一个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腿。无非外星人可能没头发,没眉毛。脑袋又大又扁,身高嘛,高一点,矮一点的。还是人类的外形加以改造一下。

所以我们想象中的神仙或者外星人,还是以人类为模板去想象。因为我们真的没见过所谓的外星人。问题是,人家外星生命,为啥必须两条胳膊,两条腿?为啥要跟你地球生命长的一模一样?人家的星球环境可能与地球环境完全不同。

我们的母星太阳,它只是一颗普通的黄矮星,所以地球上的植物颜色为绿色。地球植物为了生存与繁衍,在这颗黄矮星的光谱辐射下,叶绿素在最大决策下,只能最大程度吸收红色与黄色光谱,而舍弃绿色光谱,这就是为什么地球植物都是绿色的原因。

如果一颗母星是红矮星,其发光程度最弱,且耀斑过强,它附近行星上植物要最大程度吸收各色光谱,又要避免耀斑影响,那它们的植物颜色更可能是黑色或灰黑色。

如果是一颗类似天狼星的蓝矮星,其光照强度最大,它附近行星孕育出来的植物颜色,则全是白色。

任何生物要生存并进化,它必须与自身环境完美契合。

母星恒星的性质。它附近行星的质量大小,大气浓厚大小,接收的光照大小,温度大小,乃至自传,公转不同。所能演化出的生命形态,完全可以大相径庭。

今天地球上的所有哺乳动物,绝大部分爬行动物,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这是进化的必然吗?并不是。这只是进化史上概率极小的一次偶然。试想,如果5亿年前,第一条爬上陆地的鱼,不是四支鱼鳍,而是六支,甚至八支鱼鳍的鱼呢?或许今天的地球生物形态,完全就是另一副模样。

面对浩瀚的宇宙,已经完全突破我们人类的想象极限。或许在其他星球,人家的生存不需要胳膊,不需要腿,不需要眼睛,不需要嘴巴,甚至可能都不需要脑袋,不行吗?




  

相关话题

  关于费米悖论,是否存在这么一种可能呢? 
  会不会存在一种外星生物,对于人眼是不可见的? 
  为什么人对外星人的想象都脱离不了人类本身的形象?外星生物还有可能长成啥样呢? 
  人类和外星人之间真的不可能谈道德吗? 
  人类是地球原住民还是外星人? 
  人类是地球原住民还是外星人? 
  为什么人类明知道暴露地球坐标是极其危险的,还让先驱号带上了地球坐标? 
  为什么我们必须要找到外星人才相信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单,动物不已经是非人道了吗? 
  为什么人类找不到外星人? 
  如果我们真的有一天在宇宙中遭遇人类堕落帝国会怎么样呢? 

前一个讨论
你见过最动人心的文案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局座为什么悄无声息在网络上消失那么长时间,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