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苏联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能组织起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而德国在柏林前却不行?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莫斯科保卫战之前,苏军是被闪击战打垮,绝望但饱含死战决心。

柏林保卫战之前,德军是被消耗战弭平,斗志很难鼓舞。

而且,意志问题不仅存在于将士,更在于统帅。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德国能打到莫斯科,是苏联被打傻了。

但是苏联仍能够从远东地区调集足够的军队并且为这些军队提供足够的装备,苏联的兵工厂仍然在全力生产,苏联的指挥体系仍然顺畅,党政机关仍然在正常运行。

这一切都是苏联反攻的基础。

苏联能打到柏林,是德三儿被打死了。

德国没有人口可以动员了,兵员地都丢了。德国的工业早就已经崩溃了,兵工厂不是让人家炸没了就是已经被人家占领了。德三儿的指挥体系也已经完全崩溃了,各个部队被分割包围,甚至哪一支部队还在不在总参谋部都不清楚。党政机关?党政机关里面的人都在谋出路了。

所以德三儿翻不了盘。


user avatar   tai-lun-cheng-jie-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80周年(法国投降81周年),因此这篇回答就当做纪念吧。



先看下莫斯科战役前的情况。


德国方面

7月30日,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发布了一则实际上等于停止进军的命令。到8月2日,三个集团军群在六周内蒙受了179,500人的伤亡,而接受到的补充人员只有47,000名。

小胡子关于是否攻占莫斯科的决心也非常的不稳定。小胡子特别急于占领苏联工业和粮食产地,他继续坚持夺取莫斯科远不如占领列宁格勒的工业和乌克兰的工农业心脏地区那样重要的观点。

7月19日的第33号元首指令中,小胡子规定在下一阶段的作战中装甲部队主力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出来以支援南北两面的顺利进攻,这一决定让德国高层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激烈的争论贯穿了整个8月。

8 月21日新的元首指令中,小胡子指定当年的目标不是莫斯科,而是控制顿涅茨河流域、克里木和列宁格勒周边地区。

11月13日,陆军总司令部在奥尔沙举行会议,奥尔沙会议使哈尔德将军确信军队已经比他担心的还要虚弱,1941年能够取得的最大成果也将不过是包围列宁格勒和威胁莫斯科罢了。

此时德军的进攻力量已经非常薄弱了,10月末,古德里安将其剩余的绝大部分坦克集中到一个旅里,归被削弱的第4装甲师的埃贝巴赫上校(Eberbach)指挥。到11月中旬,该旅只剩下50辆坦克,而这还是24装甲军的前锋,实际上也是整个集团军的前锋。



苏联方面

虽然斯摩棱斯克保卫战是一场败仗,但此时的德军显然已经筋疲力尽,10月6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挺进姆岑斯克时,遭到了近卫步兵第1军和第4坦克旅的成功阻击,以至于引起了古德里安的“亲自关注”。

10月10日,朱可夫从列宁格勒回到莫斯科,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看到了德军进攻的衰弱,于是选择了主动的破坏性进攻,打乱德军的攻势,迫使德军不得不不断的防御苏军的规模不大却频繁且无规律的进攻。

例如,11月17日,别洛夫的近卫第1骑兵军突然袭击德军112步兵师,112步兵师缺乏反坦克武器,损失惨重,这次失败也是自1939年以来德国陆军第一次出现师一级被重创;

12月1日,列柳申科的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师和卡图科夫的第4坦克旅(装备T-34坦克)在纳罗-福明斯克伏击德军第4装甲师;

第33集团军主攻进攻德军侧翼,在12月5日终结了德军的攻势。

博尔金中将的第50集团军顽强地守卫着图拉外围,一次又一次地向古德里安的正面和侧翼发起反击,一直打到古德里安恳求取消对莫斯科的攻势。

最终,苏军在12月完成了兵力逆转。



再看下柏林战役

为了攻克柏林,苏联动用三个方面军,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中央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

参加攻势的苏军总数达二百五十万(其中2,062,100人是作战人员,包括 155,900名波兰军人),拥有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1,600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7,500架作战飞机。

苏军的兵力密度非常大,一个集团军正面只有2.5-10公里,而整个方面军正面只有35-44公里。一个典型的突破地段上每公里平均有1.5-2.5个步兵师,260门火炮和多达30辆用于支援步兵的坦克和自行火炮。

德军的兵力是海因里奇的维斯瓦集团军群(第3装甲和第9集团军),舍尔纳的中央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以及情况不明的柏林卫戍部队。

维斯瓦集团军群下辖六个军(25个师)以及大量的独立和专业部队和兵团;

中央集团军群用两个军守卫着尼斯河-德累斯顿轴线;

柏林卫戍部队下辖一个军(编有5-6个师的第56装甲军)以及超过五十个人民冲锋队营。这些力量合计有大约80万人。



著名德国电影《我们仨》(划掉)《帝国的毁灭》里,小胡子幻想的施坦纳和温克,两支元首觉得可能拯救的柏林的德军集群,以及没有被提及的第9集团军,均被苏军死死的钉在原地。

东面,4月20日,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釆取机动,完成了从南面对布塞的德军第9集团军的包抄, 同时进抵柏林南郊。

4月24日,崔可夫的近卫第8集团军和卡图科夫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柏林东南与雷巴尔科的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卢钦斯基中将的第28集团军会师,将第9集团军彻底合围在柏林东南的贝斯科附近。

西面,4月19-20日,列柳申科的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推进了95公里,21日在波茨坦南面接近地与瓦尔特·温克将军的德军第12集团军打了场遭遇战,时温克不仅动弹不得,甚至离柏林还很远。

该部(第12集团军)奉先前陆军总司令部之命从西线驰来与第9集团军会合并援救柏林。

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也强渡了奥得河西段河道,突破了德军在西岸的防御,死死钉住了第3装甲集团军(施坦纳),使其无法从北面对苏军合围柏林的行动发起反击。

(特别注意,列柳申科和卡图科夫的名字两次出现在莫斯科和柏林的战役中,我用黑体字+斜体字专门标重)


总结

莫斯科和柏林两次首都攻防战,均已苏联的胜利告终。

在莫斯科,作为进攻的主角,德军的对是否攻占莫斯科的决心非常反复,7月19日和8月21日的两次元首令都看不出小胡子有攻克莫斯科的决心,甚至还抽调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力量去增援南北两线的攻势;而进攻的实施者古德里安,却不断的损兵折将,能用的坦克一天比一天要少。

作为防御的主角,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做了很大的努力,除了集结更多的方面军拱卫莫斯科之外,启用朱可夫大胆的采取破坏性进攻,也是粉碎德军攻势的重要战术原因。整个东线战场的总兵力,苏军虽然少于轴心国方面,但在莫斯科方向,苏军的确集中了更优势的防守兵力,另外经历前期的战争洗礼,一些未来优秀的苏军将领们,例如卡图科夫,列柳申科等人也逐渐出彩。大纵深的梯次防御和破坏性进攻,足以阻挡德军的进攻锋芒。

在柏林,作为进攻的主角,苏军在狭长的区域集中了三个方面军,250万兵力,对付只有80万兵力的德军。小胡子所期待的三支重要援军(布塞第9集团军,温克第12集团军,施坦纳第3装甲集团军)则被苏军完美的阻击,优势的兵力优势的武器,外加盟军在西线合围,柏林战役是一场苏军绝对优势的的战役。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转一个苏军视角的后续=======

战争期间与战后较短的时间两个阶段,

苏军总参谋部的中下级军官,

在战争期间积劳成疾在岗位去世的人数非常多,绝大部分小于40岁;但是他们也算幸运的,相比一线厮杀战友的二十四小时的生命。

在战后,同样有大量的中下层军官因积劳成疾离岗。

此现象在警察队伍中很突出,很多的老刑警退休后没几年就因疾病离世,因为熬夜办案。

==========转一个苏军视角=========

转载头条:

最近在读二战期间苏军的史料,感觉苏军总参谋部真不是一般人能呆下来的地方,比现在的996残忍多了。

苏军总参谋长一半以上时间在前方,这个不说。三任总参谋长里面,朱可夫只当了一个月就转前方指挥了,沙波什尼科夫积劳成疾而死,华西列夫斯基在前线呆了22个月(他的任期总共才35个月)。战争时期的频繁旅行是什么概念,相信大家都懂……

副总参谋长在莫斯科负责统筹全局,每天只能休息4小时,而且固定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因为只有这段时间,斯大林不会下达命令(但有突发情况也要随时醒来)。

总参谋部作战局长,在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皆不在的情况下统筹全局,每天只能休息5-6小时,即下午3点到晚上9点以前。也就是说,副总参谋长醒了,他就可以去睡了……

总参谋部大部分高级军官都需要通宵工作,因为斯大林会在凌晨入睡前做出指示,他们需要整理和发布命令;斯大林醒来之后,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电话汇报。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四年!四年啊,48个月,1419个白天与黑夜……

但是胜利了,一切就是值得的!

时间就是价值和战斗力。

==================

说一个目前学术界比较少谈及的点:如果说人类文明有北坐南向趋势,那么我们的世界竞争是否还存在东坐西向趋势呢?

什么是东坐西向趋势呢?也即在限定的经度竞争区域内,东坐的一方有时间优势。这一优势可能看起来不是很大,但是带来的影响可以被放大。

比如问题中的苏德双方,远东有六个小时的领先优势,放在工业生产领域,六个小时的军火生产输出还是挺可观的;

还比如,德国统帅部还没上班的时候,苏德战场可能完成了一个小战役,毕竟一个半小时的时差放在那里。

为何个人会提到这一点呢?这个还是归功于读者杂志。当年很多文章介绍美国的富二代、官二代不靠家庭而自我打拼,以及他们的长辈们普遍有着优秀的人格魅力和品质,比如某就职五百强企业CEO的父亲,每天四点起床,五点开会,为撒呢?因为主要的市场西欧区时区早啊。

作为一个身体机能慢热型的人,个人在高中阶段非常难受,因为起的太早大脑都是蒙的。所以自己也是非常认可读者的文章,这些头部人士真的是起床早打拼出来的。直到某天知乎大V说扫大街的嫂嫂叔叔们,起的也挺早甚至更早。

所以,大家看无论是什么职业,都要有自己的时间表,军队也是职业人团体,那么他们也要考虑有利于自己的时间表,这是自然法则,是阳谋。想要抵消或者降低影响,对手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且效果还极容易打折扣。

基于上面的介绍,嗯,大家可以自己推演推演。


user avatar   zha-wei-ye-xiao-c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女真人和原辽东军为主的重甲步兵(包括各种工程兵,像推盾车的)、重甲骑兵。

以蒙古人为主的冷兵器轻骑兵。

以三顺王(孔、尚、耿)军队、佟氏武装为主的汉军重炮兵。

以原辽东军火器兵为主的火器营。

全员重甲,全员骑马机动。

1、后金军的甲胄、装束、武器,与大明辽东军基本一样,这个之前我科普过,这里不再赘述。

后金、清军在关外推行剃发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战场识别。不然两边打起来,都不知道该砍谁。

2、明军的红衣炮是找葡萄牙人代工的,后金(清)军的红衣炮,才是国产的。后金的铸炮技术,原胜于同时期的明军。

明军的红衣炮,都是从澳门运过来的,后金第一次入关的时候,葡萄牙人将红衣炮运到涿州,发现了后金骑兵,葡萄牙人死活不往前走了。这时,被崇祯打为阉党的冯铨主动出资,招募家丁、乡勇,这才把这些炮运到了北京。

明军装备的红衣炮少得可怜,松锦大战中,十几万明军装备的红衣炮不足二十门,而同时期清军一年就可以造六十门。

下面为松锦大战之后,清军缴获的明军火器。

松山之战,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之战,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之战,获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

杏山之战,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清军共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其中红衣炮仅15门,佛郎机也只有百余门,其他大多数火炮都质量低劣,不堪使用。

说说后金将红衣炮国产化的过程。

孔有德投降,他在登州跟着孙元化打过工,孙元化是火炮专家,所以孔有德的几个部下,像王天相与金世祥也学习了不少火炮知识,对原理、架构都很精通,结构制造就没有问题。

然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制作工艺。当时后金军中有一名汉族工匠刘汉,他精通冶铁技术,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造出的铁炮接近钢炮的水准,质量已超越欧洲同时期水平。

崇祯四年,后金成功仿制了明朝的红夷炮,因满人对“夷”犯忌讳,故改称“红衣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将军”。相较明朝的红夷炮,后金版的炮架先进,高低角可调,转向也方便,并有瞄准装置。

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炮军”,满语为乌真超哈,汉旗军都统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重炮兵。

3、入关初期的清军,从人员构成上来说,是吴三桂辽东军(4万,打完李自成后约2万)+三顺王辽东军(1万)+佟氏兄弟手下零散投降的辽东军(1万)+祖大寿系辽东军(1万)+建州女真本部(2万)+努尔哈赤、皇太极掳掠的东北索伦诸部壮丁(1万)+漠南蒙古军(3万)。

以上人数为估算值,但误差不会太大,合计约11万人,原辽东军占了约半数,这就是入关前后清军的全部家当。

入关后,姜瓖的宣大军8万、河南地主武装约10万、南明江北四镇23万、左梦庚部(左良玉之子)约8万,先后投降清军。

这才让清军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而后期抵抗清军的,湖南何腾蛟,主力为原李自成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部;东南郑成功,主力为原海盗集团;西南孙可望、李定国,主力为原张献忠的大西军。

基本就这么个情况。


说明一下。

辽东军所谓的“军事地主制度”,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即军籍即户籍,平常当地主,打仗的时候每户抽丁上阵,打仗→抢人、抢地盘→分地、种地。

努尔哈赤把这一套学来,搞出了八旗。

在清军入关前,关外最大的三股地主势力,即为吴襄系(辽西走廊南侧)、毛文龙系(辽宁半岛沿海)和祖大寿系(辽西走廊北侧)。在清军入关时,这三大系都给清军打工了,你说这得分多少地。

有很多朋友会说,人家毛文龙就占着个皮岛,怎么成地主了?

其实呢,在毛文龙死之前,东江所控制的地域甚至要大于明军在关外控制的地盘,请看下图:

图中深红色部分,即为毛文龙屯过田的地方。

所以,满洲不等于女真,八旗更不等于女真,它是一种满、蒙、汉相结合的军事贵族团体。

八旗军的主力,就是辽东军+爱新觉罗宗室+北方来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漠南蒙古。

上文所谓“祖大寿系”,并不是祖大寿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简单列一下辽东军投降后金军的情况。

李永芳,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带500人投降;投降后金后授三等总兵官。

这位仁兄有点意思,明明是一个地道的汉人,投降后却处处满洲化,最典型的就是给他的儿子起名,请看:

三儿子,李·刚阿泰,后官至宣府总兵;四儿子李·哈什库;五儿子李·巴颜,一个汉人,官至正蓝旗二把手,后封一等昭信伯;六儿子李·呼图礼;七儿子李·胡拜;八儿子李·克胜额;九儿子李·克德。

个性不?

孙得功,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后金封爵封三等梅勒章京。

石廷柱,瓜尔佳氏,汉化满族人,投降前为关宁军广宁卫守备,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后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因战功卓著,死后追封太子太傅。

金砺,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武堡都司,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金后战功卓著,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孔有德,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恭顺王,后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因被李定国击败,自焚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耿仲明,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怀顺王,后改封靖南王。顺治六年,因其私藏逃人,多尔衮追查不休,耿仲明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副将,带军民万余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智顺王,后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五年被其子尚之信逼迫而死。

祖大寿,汉族,李成梁管家祖承训之子,李家衰落后辽东最大的地主家族,吴三桂之娘舅。投降前为大明辽东军总兵,先是被围大凌河投降,再是被围锦州投降。投降后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祖大乐,汉族,祖大寿之堂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无记载。

祖大弼,汉族,祖承训次子,祖大寿之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顺治时授散秩内大臣,隶属汉军镶黄旗。

祖泽远,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关宁参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战功卓著,官至湖广四川总督,一个人管半个南方,爵位为得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

祖可法,汉族,祖大寿养子,大凌河之战中作为祖大寿的人质被扣在后金营中,祖大寿降而复叛后归降后金。皇太极对其信任有加,授汉军正黄旗副都统。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战功卓著,封为左都督,充任镇守湖广的总兵。

祖泽润,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大明锦州副将;投降后战功卓著,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吴三凤,汉族,吴三桂长兄,投降前为辽东军参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

张存仁,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副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投降后因其文武兼备,备受多尔衮赏识,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三省总督,爵位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洪承畴,不介绍了;吴三桂,不介绍了。

东北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诸部,也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克萨原住民,达斡尔族博穆博果尔叛逃,皇太极北伐,一次性抢回来近5000人;

尼布楚原住民,茂明安蒙古人,一千余户南下,加入后金;

索尼的赫舍里氏、沙尔虎达的瓜尔佳氏等等,之前都不是建州女真,都是从北边过来的。

真正的建州女真,能凑出一万壮丁,就顶天了。


user avatar   limingyang6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

可以说当今中国警察普遍羡慕美国警察可以采取暴力手段绝对的镇压不法分子。

但是,不得不说,这次这位美国警察,太过分了,不仅是过分,而且我的理解是那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那黑人已经制服了就可以正常上拷带走了,没必要一直压着脖子压那么长时间。没能置身其中不知现场那美国警察的所思所想,反正我个人挺不理解他为啥那样干的。

只能说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是人的社会,都有像样的也有操蛋的吧。

_________此处为分割线 _________

以下为统一答复评论中有些人质疑的我所讲的羡慕二字。

能够出现这种质疑在我料想之中,因为中国警察也有过过分的时代,据我所知就是在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就如同地痞流氓,看谁不顺眼就能打谁对老百姓而言没王法可讲,那时候的警察说好听点可以说是威风凛凛说难听点儿是横行霸道。

但我想表明的是,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警察无论是受舆论约束还是因为法治社会建设制度规范都已经变得逐步文明与规范起来,起码我认为从我们现在开始从公安司法院校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进来的新一代警察已经具备新的面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行业内目前仍然存有历史的顽疾,仍然存在着臭虫,但我已经讲过无论什么行业都有操蛋的吧,这是个人问题,不是群体问题。相比之下,拍拍良心看,现在的整个警察队伍比照曾经确实过分的年代是不是已经是天地之别,问问曾经真正挨过曾经年代老警察欺负的中老年人就知道了。

为何会说起羡慕,因为警察每天面对的人群,大多是三教九流之辈,没有武力加身,很多事情在处理上警察显得软弱无能,说白了,好人谁没事儿上派出所转悠啊都忙着自己的生活呢,警察打人这句话,我们常常听到,但是但凡有点脑袋的人都能想明白,警察会闲着没事儿干把那在家里消停待着的遵纪守法的人抓起来暴揍一顿吗?

以上言辞不免更会有人质疑,请允许我解释,武力,当然不可滥用,我所说的羡慕不是羡慕美国警察的随意滥用武力,而是在合法范围内准许在对方不听从警察指令时动用武力,现在确实有人民警察法赋予了相关权力,但实践中现在的中国警察并不能或者说不敢执行人民警察法里的所有权力。拿防疫工作举例,卡口的工作人员在让出入的人员扫码登记时,就会有不愿意配合的人,然而这些不愿意配合的人可会知道工作人员的所做所为是为了整个社区的稳定安全,因为这整个社区包括了这名不愿意配合的人啊,在这个时候是否应当对其进行武力控制来保障其他居民的安全呢。同理,警察盘查也好,调查也好,总会有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没问题所以警察不必要对其进行盘查所以就不配合,而警察当看到对方不配合时会以什么视角审视,难道要说谢谢您的不配合吗,万一这不愿配合的人真背着案子呢,那便是对更多的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因此,我要说,民众的素质如果真正达到了人人互相敬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程度,要求警察绝对文明不要有暴力举动,一点问题没有,一味强调了警察不该暴力执法而分毫不过问被执法对象自身是否存在问题,是不是看问题的角度些微的片面了些。

请注意,我说羡慕里的那句话尾巴实际已经表明了,羡慕的是暴力手段对不法分子的镇压,可不是对遵纪守法的百姓也要肆意妄为。例如像给群众办个身份证居住证之类的业务,警察当然应该热心服务。但当面对泼皮无赖时,还要笑脸相迎,得来的只有蹬鼻子上脸,警察都不怕了,您们认为这些无赖还有谁管得了。

列位存有异议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教诲。言辞中犀利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敦促。

让我知道当警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

还想要质疑甚或是骂的您们,若是能让您舒服,骂两句无妨。我不算您辱骂警察。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吧。

_____分割线

2020年6月5日22:53 出警在路上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苏联227命令? 
  德国和犹太人的关系如何? 
  如何评价布尔什维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节吗? 
  上世纪美苏冷战的转折点是什么事件? 
  为什么苏联在1941年劳动节的红场阅兵没有起到震慑德国的效果? 
  1917年至1933年美国与苏俄、苏联的对立关系是否可以视为美苏间的“第一次冷战”? 
  怎么看待苏联新305炮? 
  如何评价 2020 年特斯拉在德国市场销量「败退」,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如果斯大林在苏联末期复活能阻止苏联解体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一些人去黑袁隆平?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同为亚洲四小龙,台湾的经济状况最差?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