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欧美国家那么喜欢吃甜食,但是糖尿病发病率却不高?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美国患糖尿病,是分人种的。

黑人患糖尿病的比例,远高于白人。

美国有近3000万人患有糖尿病。非裔美国人受糖尿病的影响不成比例,13.2%的人被诊断患有糖尿病,与7.6%的非西班牙裔白人相比。他们也有更高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失明,肾病和截肢。(zyzxbj.com/bhm
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公共卫生学教授穆里(Linda Rae Murry)说:“新冠病毒暴露了早已存在的问题。非裔美国人中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本来就比其他人更高,因此(面对病毒时)更为脆弱。”(非裔美国人死亡率为白人数倍 芝加哥市长:震惊

黑人社会地位低、经济状况差,饮食消费自然也比较差。

主要饮食自然是以可乐、“一元炸鸡”、汉堡等又是油、又是糖的垃圾食品为主。

对于那些价格较高的蔬菜、鱼虾、菌类,等等,我们认为较为健康的食品,那就很少问津的。

老美COSTCO的白糖,大包装的批发卖的,价格比面粉都便宜。

老美的面粉,价格可能比国内的面粉还便宜(我平时不买面粉,南方人)。

老美的转基因油菜籽油,价格便宜量又大。


而经济条件好、注意生活品质的白人,人家吃橄榄油(国内现在讲究茶油)。


所以,在美国,黑人患糖尿病的比例高,白人比例低。

这就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黑人易得的病,美国白人会关心吗

所以,媒体也好、研究机构也好、政府部门也好,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尽量淡化这种事。

所以,虽然高赞已经从数量统计上给出了,美国的糖尿病比例比我们高。

但是在视觉上、声量上,好像美国没有什么糖尿病似的。


这就好比印度,印度各种怪病还少吗?即使在一发冲天之前的2020年,印度的疫情传播能低吗?只是那剩下的12亿多印度人没有被重视,西媒也懒得关注。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user avatar   qiu-zhong-y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欧美人糖尿病发病率不高么?

“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全球共有4.25亿成人糖尿病患者。 中国贡献了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 位居世界第一, 占总数的1/4以上。 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很惊人,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0.9%[1],略低于美国(13%)。Jan 4, 2019” ---网易新闻。

中国糖尿病人数多是因为人口基数大,实际上美国的患病率更高。


中国糖尿病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碳水为主。举个例子,米饭馒头称为主食。

白人文化饮食以蛋白质为主,比如牛排等肉类被称为主菜entree,或者main。


user avatar   wan-mao-xian-de-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申述一下

我承认我就是缝合各种书上的知识。你们专业学习也不就是做这些事。因为我没有专业资质,所以说无可靠信息来源,这个样的判断不靠谱吧。我不是医学背景,所以更怕别人说我瞎说。每条引用都是有出处的,不敢凭自己的经验瞎忽悠。写东西也是我学习的一个过程,主要动力是为了帮助得糖尿病的亲人朋友。

给我一个无可靠信息来源的帽子,我真的很委屈啊。

答正题

欧美国家喜欢吃甜食,他们的糖果、甜品都特别甜,他们吃的糖比我们多。但是他们的食物主要是肉蛋奶和蔬菜、水果,而在中国我们的食物主要是淀粉类的谷物。淀粉和糖一样可以在体内都分解成葡萄糖。我们吃的淀粉类主食太多,淀粉类主食分解的葡萄糖,比人家吃甜的点分解的葡萄糖要多。我们比较的是量,甜点你吃再多也不可能顿顿吃是吧?主食你一顿吃少了都不行。

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菜里辛香料多,对肠道菌群有抑制作用。花椒、大料、干辣椒对我们的健康也是一个威胁。印度喜欢吃咖喱,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比较高。我的另一篇文章《揪出躲在你家厨房里的防腐剂》里有说到这个问题。

我今天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说一说:

一、淀粉类主食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白糖有害

白糖分子可以分解成一个葡萄糖分子,一个果糖分子。当我们将果糖和葡萄糖混在一起的时候,果糖可能不会立刻对血糖产生影响。但是他同时他的同伴葡萄糖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并发出信号给脂肪细胞要求更多的存储空间。 我们吃下的糖分越多,我们的身体接收到转化成脂肪的通知就越多。果糖的消化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导致一种叫做脂肪肝的疾病。过多的脂肪还会堆积到身体的其他部分,比如赘肉腰间的救生圈,啤酒肚。

但是淀粉和糖一样升糖

中国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是以谷物为基础的主食。我们最常吃的都是大米,小麦、玉米、土豆之类的富含淀粉的高碳水化合物。我们的直觉是这些高碳水化合物不是糖,吃起来没有糖的甜味。其实淀粉和糖,对于身体的作用是一样的。淀粉分子是由葡萄糖糖分子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多糖结构。一片面包在我们的肚子里被消化酶剪切完毕,得到糖分子就和你吃几勺白糖,得到的糖分子是一样的。我们吃大量的主食分解成的糖,比欧洲国家吃的甜食里的糖,数量要多好多倍。

我们的祖先一直以来常常是食不果腹,为了不被饿死,我们的基因很节约。它就会把多余的糖分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谁知道哪一天又突然要过苦日子了呢?那么怎么储存呢?糖分子结构结成一种叫做糖元的多糖结构,把它储存在肝脏里,也可以把糖分转化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里。糖是唯一可以让身体不用花太多力气,拿来就可以制造出脂肪的原材料。


所以我们要考虑少吃,淀粉类主食。

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导致糖尿病

1992年,美国政府认可了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的方式,199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随后做出了相似的推荐,在那之后,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并发数出现了急剧的上升。碳水化合物对于肥胖的因果关系与吸烟和癌症的因果关系是一致的。

如果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香烟,那么肺癌会成为罕见的疾病。与之类似,如果我们少吃些吃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饮食肥胖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罕见的疾病。进一步说,我们认为其他相关的疾病也会成为不常见的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脏病,痴呆症以及癌症。无论是来源于棒棒糖,棉花糖、高果糖,玉米糖浆和还是一片面包,过量或者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对健康的危害都是巨大的。

含糖食品和精加工碳水化合物食物对肠道菌群破坏

现代饮食考虑更多的是方便而非营养,太多的加工食品对肠道菌群极为不利。太多含糖食品和加工碳水化合物,会增加各种真菌念珠菌的数量,也会增加链球菌,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和一些需要氧的机会性致病菌的数量。这样一来,我们肠道健康菌群就会被破坏。我前期的文章里讲过,肠道菌群在整个消化系统的作用占到80%。我们需要从水果和蔬菜摄入膳食纤维来改善我们的消化系统。




高血糖引发一种叫做糖化作用的反应,

糖化作用在人生中无法避免,正如炎症和自由基产生一样,它是正常的新陈代谢产物。糖化是一个生物化学术语,在自发反应中,糖分子把自己附着上去。糖化过程中,葡萄糖与蛋白质,某些脂肪混杂在一起,使身体组织和细胞变得僵硬,失去弹性,其中也包括大脑组织和脑细胞。

蛋白质被糖化后,蛋白质的作用大打折扣,蛋白质与糖结合,蛋白质会与其他相似的受损蛋白质形成交联,进一步抑制蛋白质的功能。而且一旦蛋白质被糖化,它就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大量的自由基会导致人体组织被破坏,损坏脂肪,其他蛋白质甚至DNA

糖分子和脑蛋白结合,产生致病性结构,对大脑的退化和功能有极大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和抑郁症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由饮食习惯引起的糖代谢不良,被看做是成年人抑郁症发展的一个风险因素。

蛋白质糖化是人体新陈代谢正常的一部分,但是当它过量时,会出现许多问题,高度糖化不仅仅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而且与肾脏疾病,糖尿病,血管疾病,以及衰老本身相关。晚期糖化终产物会导致蛋白质纤维畸形和僵硬。要想见识晚期糖化产物的作用,只需要看早衰的人,就知道布满皱纹,松弛脸色不佳的皮肤。





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对大脑和神经的损伤

我们也明白,糖在一定程度上是腰围超标,胃口不佳,血糖飙升,肥胖,二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罪魁祸首,糖大脑和神经的损伤又有哪些呢?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壁的脂质和蛋白质氧化,从而损伤细胞,并引发炎症,继而导致脑动脉的硬化和变窄。身体的其他部分就更不用提了,这种情况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当脑组织由于堵塞和中风死亡的时候,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性痴呆。

低密度脂蛋白,是将生命攸关的胆固醇运送到脑细胞中的重要载体蛋白质。当低密度脂蛋白被糖化后,它就会被急剧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只有被氧化后才会对血管产生严重危险。蛋白质被糖化后,自由基形成的数量会增加50倍,这会使细胞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另外血糖激增会立刻损耗神经递质,血清素,肾上腺素去甲状腺素和多巴胺。消耗维生素B群,微量元素,镁元素。这些营养是制造神经递质必须的,他们一旦不足使得神经系统和肝脏陷入困境。


那我们该怎么吃呢?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我们的饮食,不吃糖和淀粉啊?而且我们的大脑主要营养是葡萄糖,葡萄糖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能量。 糖和淀粉都是不可或缺的营养和能量,只是我们不能一下吃那么多,应该吃些缓释的低升糖的食物。

白糖本身已经是很小的分子,到达小肠以后根本不需要消化酶加工就可以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这么多的糖,糖分同时涌进血液,就像扔进了一个糖衣炮弹一样,会导致血糖瞬间升高。

糖对身体来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原料,假如它可以慢慢进入血液,慢慢的被吸收,那么身体就可以把它很好的利用起来,为细胞提供能量或者用来合成自身的多糖结构。全麦面包比白面包,就具有更好的缓释作用。

消化酶可以比较快的分解掉白面包里的糖分,而消化全面包就要很久,这是因为全麦面包里的链接结构尤为复杂,你想想把它们分解掉,只能一段一段慢慢的拆解开。所以全麦面包不是瞬间爆炸的糖衣炮弹,而是糖分储存罐,一点点的消化,一点点的补充糖分。




最容易长胖的食物

引发血糖极度增高的碳水化合物,成为最增肥的典型食物。这其中包括面粉制作的一切食物,面包、馒头,面条;含淀粉的食物,比如大米,土豆,玉米;液体的碳水化合物汽水饮料,啤酒和果汁。它们都会被迅速消化,因此它们所含的葡萄糖会晕涌入血液中,刺激产生大量的胰岛素,然后过量的卡路里会被存储为脂肪。

健康的碳水化合物

那么蔬菜中的碳水化合物又如何呢?尤其是多叶的绿色蔬菜,比如西兰花和菠菜,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和不能消化的纤维混在一起,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分解纤维从根本上缓解了这一过程,使葡萄糖逐渐的缓慢释放到血液中。相对于淀粉类食物蔬菜的含水量更高,进一步抑制了血糖反应。

当我们吃整个水果,显然其中含有果糖,不过水分可稍微抑制血糖反应。例如相同重量的一个桃和一个烤土豆,烤土豆对血糖的影响比多汁又富含纤维的桃,对血糖的影响大得多。



健康的饮食建议

我们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时,会加速糖化作用的过程,糖是糖化作用的高速加速器。排名第一的膳食卡路里,来源于高果糖,玉米糖浆,它会使糖化的比率提高十倍。如果你想要减少氧化压力和自由基,对大脑的伤害,你必须减少蛋白质的糖化,减少可利用的糖。阻止糖化终产物形成最好的方式是减少人体中可利用的糖。

将碳水化合物限制在绝对必要的范围之内,而且用美味的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补充,那么你就真的能够重新编码处理出生时所设定的基因。你将拥有清晰的思维,安稳的睡眠以及更充沛的精力,而且体重会下降下降,头痛情况会减少,能够轻松地应对压力,而且感到更快乐。减少摄入碳水化合物,减肥和锻炼身体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并且使糖化血红蛋白减少,对于焦虑症,抑郁症的症状可能会减轻。

二、菜里的辛香料也会导致是糖尿病

过去人们讲消化系统,只讲胃、肠道和酶的作用。消化是肠胃蠕动的结果,是淀粉蛋白酶作用的结果,从来没有讲过微生物的工作。科学研究表明,没有健康的肠道菌群,消化系统就不能有效地履行功能。肠道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不仅能调节人体健康,更在膳食和宿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事实上微生物负担了80%以上的消化工作。



我们的整个消化道是被细菌涂满的。它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来保护我们的消化道,未被消化的食物,外来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都被挡在外面。处理过猪内的大肠小肠的人都知道,肠道里面有很多很难洗干净的粘液。肠道微生物长得越好,这层粘液就越均匀越厚。但是如果这层保护性细菌生长得不好得话,保护层就会损坏,肠壁就会遭殃。养好肠道保护性细菌就是我们人体健康的关键。



那么怎么养好肠道保护性细菌呢?我们都知道,各种食品添加剂会抑制肠道微生物的生长,比如防腐剂,香精,增稠剂,甜味剂。我们都知道化学防腐剂不好。生活中我们还用糖和盐作为防腐剂腌制食品,还有用烟熏来保存食物不让食物腐败。你不知道,我们做菜得时候经常放的一些香料也是防腐剂。

都说要在家吃饭健康,少吃饭馆里的饭菜。科学家发现,饭馆里做的饭和那种加工好的食品,放很长时间也不会坏。他们也没有放防腐剂,但是这些食物上微生物很难长起来。科学家发现他们放很多香料,香料也有杀死微生物的作用,这样饭菜就不容易坏了。


当我们吃了加了香辛料的食物,我们体内帮助消化的有益微生物也会被抑制。前面说了微生物负担了80%以上的消化工作。辛香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失去活力人体消化系统就会出现抑制。点击这个链接有金峰博士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讲解视频

所以我们不但应该避免使用添加剂,花椒、大料、干辣椒等天然的香料也尽量少使用,保护我们肚子里的有益微生物。大料里面有一种叫草莽酸的物质有抑菌作用。我们饭菜要是没有加香料,吃着好像又不香了我们。食品放一点大料就香一点,可是口感好了,以后另一个问题就来了,就是说你的生物感觉不好。


时间长了这些微生物还有可能会让我们得糖尿病。食物进来的时候,微生物都特别高兴,它觉得该吃饭了。结果呢,来的这些食物,它不能吃,却抑制它,让它睡。因为它里面有大量的防腐剂,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力。这些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微生物长不好,保护我们的消化道的天然的屏障被破坏了。导致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如脂多糖,穿过肠道屏障进入血液。血液中的脂多糖会在体内造成慢性的长期炎症。就会产生糖尿病。

这个是世界糖尿病分布的地图,糖尿病比率最高得国家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无一例外。他们主要食物就是咖喱咖喱。咖喱很好吃,也很香,因为多的香料特别刺激食欲,很下饭。如果没有咖喱,只吃煮白菜的话,就可能吃很少的饭。咖喱有时候会刺激人的食欲,让人多吃饭。所以呢,我们还是尽量吃清淡一些的食物,少吃加香辛料的食物。



我们中国这十几年来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出来的越来越多,火锅,麻辣香锅、烧烤也遍地开花。大大的满足了我们的口福,这些食物对人体细胞没有危害,但是这些食品对人体肠道微生物是有害的。一样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花椒、大料和其他的干的香辛料都会对肠道微生物有抑制作用,那么我们还想吃得香,有什么其他对人体有益的香料呢?大蒜、洋葱、小葱、新鲜的辣椒和生姜,都是很好的香料,也是对我们的肠道菌群是有利的。

评论和下篇回答,一直在纠结中国糖尿病高不高,我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建康知识,让自己健康快乐。

喜欢的麻烦点个赞哦。这厢先谢谢各位大爷啦!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为什么当年这种优良的老知乎特色风格不在了?问题的前提都不存在,洋洋洒洒解释一通不是扯淡吗?

谁说欧美糖尿病发病率不高?

我就单独的把欧州,美国和中国拎出来,做个比较,如下,德国第一,葡萄牙第二,美国第三,接下来是马耳他什么的,至少有10个欧洲国家比中国还高.

事实上,最高的是Marshall Islands,这个地方,糖尿病比例高达33.8%(让我吃惊不已,都有点怀疑数据出错了)

考虑到糖尿病和年龄的关系,做个年龄校准。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发布的最新全球糖尿病数据,并没有证据表明欧美糖尿病发病率低。

下图是“年龄标化”(age-adjusted)后的比率

这是全球的糖尿病发病率情况

按照比例,最高一档是发病率超过了12%

这些国家是:美洲的墨西哥、非洲的南非、埃及、苏丹、亚洲的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

第二档是9-12%,这个时候,北美洲的美国,南美洲的巴西、欧洲的德国、葡萄牙、波黑等,非洲的利比亚、南苏丹,亚洲的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阿富汗

第三档次是7-9%北美的加拿大,南美的智利、非洲的毛里塔尼亚、欧洲的捷克、亚洲的伊拉克

基本上,可以看出,从发病率的角度,并不存欧美不高的情况,美国、德国、葡萄牙、波黑等都挺高。

而且,如果不做年龄调整,直接按数量来看,欧美亚都是糖尿病人群特别多的地区。

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主要是老年病,所以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群体,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人群中,欧美中国都蛮多了

但是,这个人数,不能忽略人口基数嘛

——————1型糖尿病——————

这个1型主要是年轻人为主,这个病的话,按照比例,欧美其实是最高的,其他地区都很低。

或者用柱状图瞅瞅

——————糖尿病和收入——————

其实,糖尿病本身是和收入有一定的关系的

基本上,收入越高的国家,糖尿病比例越高。

比如高收入国家比例是10.4%,中等收入国家是9.5%,低收入国家是4%

所以,欧美这种高收入区域,说他们糖尿病发病率不高,是有问题的。


现在很多人喜欢聊二甲双胍长寿,这个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它怎么发现和长寿有关呢?就是在英国治疗大量群体的时候发现治疗后的群体比正常人还活得久,才给人一种提升,这个药是不是能长寿啊?

当然,现在还在研究,但是概率不低。

——————糖尿病全球发展——————

这些年来,糖尿病是全球性的增加

而且目测未来还会增加,下面是IDF的预测

预测到2045年,这个数字基本上要翻一番了

不同区域的增加尺度可能有差别

全球总增加51%,而主要增加的人群是非洲,高达143%,其次是中东和北非地区,接下来是南亚、中南美洲,都超过了50%。

而我们生活的西太平洋增加约是31%,比北美和加勒比还低(33%),最低的是欧洲,增加33%。

——————糖尿病很危险————

糖尿病其实有个风险,就是和癌症相关

上表是糖尿病和一些癌症的相关程度,典型的是和肝癌的关系。

全球对抗糖尿病,也是一个共同的努力。

———————关于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其典型特征是长时期的高血糖,此外还伴随着尿频,口渴以及饥饿等现象。糖尿病的原因一般两大类,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细胞无法正确的对胰岛素做出反馈,从而导致了胰岛素无法对血糖做出合理的调控。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分为以下三大类

1,一型糖尿病,由于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一般发病较早,也被称作青年糖尿病

2,二型糖尿病。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形式,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换句话,就是尽管机体可以正常分泌胰岛素,但是机体细胞却不能合理的对其进行应对,因此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种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形式。

3,妊娠糖尿病,发生在无既往糖尿病史的孕妇中。

二型糖尿病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因此也备受关注。二型糖尿病一般在35岁之后发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多种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肾病,足部溃疡以及眼睛损伤等后果。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酮症酸中毒或死亡。

因此应对糖尿病的也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糖尿病治疗

应对糖尿病主要是降糖,关于糖尿病的治疗,相信很多人都一定听说过,糖尿病,得打针。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客观现实,到目前为止,常见的糖尿病药物一般分为口服类和注射类,二者往往需要结合起来使用。


重要参考: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Diabetes Atlas, 9th edn.Brussels, Belgium: 2019. Available at:https://www.diabetesatlas.org

说明,图中内容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非个人作图。

原图如此,与本人无关~


user avatar   viaxke-yan-jia-su-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相关话题

  汉堡里有荤有素,为什么还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小龙虾是否卫生? 
  低GI食物吃很多和高GI食物吃很少,哪个更健康? 
  如何看待研究称「新冠病毒可能令健康人患糖尿病」? 
  如何看待广州市第七中学的午饭里有高蛋白臭屁虫(疑似)? 
  长沙 22 岁女子长期过量喝奶茶进ICU,血糖值过高,血液呈乳白色几乎变「甜饮」,奶茶喝多少会有危险? 
  24岁,每天两包烟,1升可乐,未来身体会怎样? 
  中医说牛奶是寒性食物,不让6岁的小朋友喝,怎么办? 
  31岁就得了糖尿病,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 
  有没有长期使用不会对肝脏造成损伤的降糖药?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王毅外长再谈中美关系,称民主不是「可口可乐」全世界一个味道?
下一个讨论
印度疫情最终会怎样?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