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因为男性在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本来就高于女性,使男性寿命的改进空间较大。
二是因为结婚·离异·丧偶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较男性小。
婚姻是特定的社会盟约。从人类文明的黎明开始,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法律促使二人或多人长期按这种盟约一起生活,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些规范。婚姻成立的动机在满足性需求之外还有经济、后代和感情[2]。
谈结婚提高寿命的文章,通常会提到从1921年开始对1528名11岁的美国儿童进行的跟踪调查。但实际上这研究的结果是显示保持长久婚姻的人活得更长,离异·丧偶的男性则寿命比单身者还要短。
20世纪的美国,社会上仍有大量关于结婚的刻板印象和习俗,结婚者在经济方面往往比单身者优越[3],美国各地政策为结婚者提供单身者不能享有的若干优待,而且结婚者的人均消费低于同等收入的单身者、比单身者更可能进行锻炼(即便是少量的)[4]、更少吸烟和酗酒、更频繁地检查身体或就医、更有概率提早发现疾病(尤其是皮肤病)、更有可能持续服药。那么,你的影响因素到底是结婚还是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呢。
要注意:在你身边提醒你注意身体、检查你不易看到的部位的皮肤、监督你吃药之类,并不只有婚姻伴侣能够提供。结婚者在患病时如果有伴侣照顾,存活率和存活时间理所当然长于单身者,但要是伴侣跑了呢。
幸福的婚姻可以减轻精神压力、降低自杀率。而婚姻不幸会加剧精神压力、产生自杀动机和犯罪动机。美国研究数据显示,50岁以下的已婚人士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未婚人士低约12%,但婚姻不幸的中年人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概率比未婚人士还要高,且睡眠质量更差。
此外,无论是否幸福,在肥胖国家美国,结婚会使女性超重概率增加3.9%左右,使男性超重概率增加6.1%左右。在做过类似统计的日本和中国,这个幅度没这么夸张。
从2001年开始,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的保罗·弗里吉特教授花8年时间开展将澳大利亚人的幸福感和痛苦用金钱量化的研究,有100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研究分析了结婚、离婚、疾病等重大事件对人幸福感的影响。
结果显示[5]:
我想,这位教授要庆幸没有测得父母或子女死亡、婚姻破裂带给女性幸福感[6]。
可参照:
Clark, Andrew E., Paul Frijters, and Michael A. Shields. 2008. "Relative Income, Happiness, and Utility: An Explanation for the Easterlin Paradox and Other Puzzl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6 (1): 95-144.
DOI: 10.1257/jel.46.1.95
2019年的研究显示[7],在考虑到选择和关系满意度之后,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挪威的人们从婚姻和同居中得到的幸福感没有差异。这显示经济和情感才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否结婚”则没有影响。
辫子粉以前顶多荧幕上给人洗脑,现在知乎贴吧上也四处出击,为了打击汉人几十年来重塑的脊梁,把各种汉族英雄虚无化,把汉族领导的朝代抹黑化甚至装做汉粉进吧挑起内讧。
他们从故纸堆里制造无数耸人听闻的“新历史”来欺骗无知历史小白,造谣一句话,辟谣跑断腿,自媒体从明初“朱元璋非汉族”“朱元璋屠苏州”到明末“木匠皇帝爱奶妈”“崇祯冤杀袁崇焕”等等,把明朝描述的宦官专权、皇帝奇葩、厂卫横行、百姓吃土、官员阴暗、军队孱弱。然而“明朝那些事”的一鸣惊人,打破了辫子粉史学界对明朝印象的垄断,大量的历史爱好者纷纷拜读,而心智坚毅者更是撇开满清篡编的《明史》,自费搜阅明朝一手资料,只为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明,这下辫子粉慌了,开始培植网络写手,费尽心机利用历史资料的垄断力,搜肠刮肚寻找明朝的黑历史。并不管这些所谓的“黑历史”是否符合逻辑,一股脑都发到网上,而民间专业的明朝铁粉不甘示弱,从各种能买到搜到的明史资料里一一反驳。网友们看这些世纪辩论贴津津乐道,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基本功的PK,更是挺起几百年来被强行弯下的脊梁的使命感。辫子粉硬钢不起作用又怕更多的汉人觉醒,就开始扣帽子,譬如“明吹”,要知道一个正常的汉朝粉、唐朝粉、宋朝粉都很清楚,那些披着“明粉”来挑衅的必然是辫子粉,同样,辫子粉也知道自己人人喊打,所以尽可能伪装,今儿是宋粉,跑去唐吧里挑衅,明儿装成汉朝粉跑去宋吧里挑衅,仔细一看,这些都是铁杆元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