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科院启动「太极二号」双星计划探测空间引力波,如何理解这一计划,具有哪些意义? 第1页

  

user avatar   sui-kuang-feng-q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正在追上美国!作为一名基础物理学爱好者,多的也不敢说,就讲点大家能听懂的吧。

自从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以及1927年哥本哈根学派确立量子力学理论之后,人类对基本世界的认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宏观世界方向,以对相对论的研究和验证为主,微观世界方向,则是以观察和研究基本粒子为主。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科学家都试图从这两个方向实现突破!

突破什么呢?

突破目前发展几乎陷于停滞状态的基础物理理论。

在这其中,寻找引力波,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万有引力概念,是牛逼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确立的,是经典物理理论架构中,最重要的成果,没有之一。

1916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旷世巨作《广义相对论》,提出“引力波”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引力是时空弯曲的一种效应。

此后一百年,人类世界就一直试图寻找到引力波的存在,或者说,人类想要探测到真正的时空弯曲。

我并非在讲科幻故事,这都是真实历史。

爱因斯坦预言,1919年的日全食中,将可以观测到光线弯曲。为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在日全食发生时,远涉重洋到西非普林西比岛实地观测,证实日全食时,确实发生了光线弯曲现象。强大的引力场扭曲了宇宙空间,光,也随之弯曲了。

全世界彻底轰动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证实空间的弯曲现象,各种空间折叠、时间旅行的科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仿佛再过不久,人类就可冲出太阳系,奔向比邻星。

可惜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直到半个多世纪后,人类才第一次登上月球,至于登陆火星,直到今天还是遥不可及之事。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物理理论的突破。人类科学家们下定决心,一定要真正探测到引力波。

从1960年开始,第一台引力波探测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投入运行,史称“棒状探测器”,看这个名字,大家就知道不会有什么结果;

之后1971年、1983年、1984年、1999年,各种更先进的引力波探测器分别建造成功,投入运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9月,位于美国的“aLIGO”(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器,终于探测到两个黑洞并合时产生的引力波,人类,终于找到引力波了!此时距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

迄今为止,人类一共五次探测到引力波,都是在美国。

基础物理理论学科,从来都是巨星临世、大能辈出。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钱学森、杨振宁,这些震古烁今的名字,无一不是在理论物理大放异彩之人,正是这些科学巨人的研究,指引着整个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今天启动的“太极二号”双星计划,对我国的基础物理理论研究极其重要,我们正在全方位追赶美国,最前沿的物理阵地岂能放弃,也不可能放弃。

预祝探测成功!

以上。




  

相关话题

  恒星进入暮年后具体有哪些变化? 
  既然人类知道自己在地球上会有尽头为什么不现在团结起来,把一切资源主要用在航空航天技术,早日飞向宇宙? 
  中国科学院大学双一流的结果如何? 
  在月球很高的上空扔一张纸到月面会是什么样子? 
  古代中国怎么区分星星? 
  为什么韦伯望远镜的测试照片上有六角星芒? 
  卫星轨道中心是否一定与行星中心重合? 
  据天文学家推算,太阳每秒燃烧 400 多万吨物质,烧了 46 亿年,为什么还没烧完? 
  如何看待网大文章“中科大看得上国科大吗?个人感觉总是有种看不起的感觉” ? 
  可不可以在哈雷彗星接近地球时装上个摄像头,下次哈雷回来再取下来? 

前一个讨论
讨厌明朝,爱好历史, 《明朝那些事》没大关注,推荐买《万历十五年》看看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东部战区官方微博回复“丢掉幻想,准备战斗”?这代表什么信号?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