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准备用消费主义与债务“吃人”了。
中国上一个反应父亲借钱给女儿过生日的艺术作品好像是《白毛女》。
还不起钱怎么办呢?
可以拿女儿抵债呀。
还真别不信,美国的“糖心援交”还真就是女大学生卖身还学贷和消费贷款,女儿卖身抵债,并不遥远。
中国的校园贷消费贷,卖身抵债的,还少吗?
美国劳动力阶层的人均存款只有400美金,他们的钱都被房贷、学贷、消费信用卡掏空了。他们未来的劳动和生命早已卖给了房贷金融高利贷者,卖给了大学学贷高利贷者,卖给了消费主义陷阱的高利贷者。
美国劳动力阶层的自由,早已被债务绑架,都是金融奴隶,自由个屁。
没关系,没钱,过生日就用花呗。下次疫情,没有存款的金融奴隶也去0元购,抢食品抢东西,跪学美国40年,我们离美国最近,甚至有一天可能就是美国(没有美国命,得美国病的美国)。
大而不倒的财阀们,随便从美联储借钱,这是用金融工具搜刮民脂民膏;劳动力阶层借资本阶层的钱,通过债务沦为金融奴隶。前者剥削的是全体劳动力阶层已有的劳动和生命;后者是透支劳动力阶层未来的劳动和生命。
作为自由国度的公民,除了呼吸纳税,更严重的是把自己已有的劳动和生命献给财阀,然后把自己未来的劳动和生命献给财阀。
借钱消费,中国的金融奴隶制,离美国,无非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
本人大量文章已被删除,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无论你们如何想骗我花钱,我只想存钱给闺女留两套好房子。
傻子般的文案,不知道目标客户是哪些。
记得前不久,他们的广告还是几个男的聚餐,文案是“用花呗结算倍有面子”。
其中的逻辑是,筛选出可以被工具化的人群,顺便用虚荣、欲望、家庭责任、焦虑、身份认同等零成本心理手段操纵其行为令其付费。
就如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
通过“调用”虚荣、焦虑这类非理性接口,间接调用“无脑透支”这种private 类方法。
为什么用花呗,不用还呗!
滑稽
所有借的钱都是要还的
除非你是美国政府
不但用道德绑架来毒害父母!
还要用消费主义来毒害孩子!
真的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我觉得蚂蚁集团的市场总监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这明明是「花呗」的广告,为什么旁观者纷纷读出了「借呗」的感觉?
花呗和借呗的产品定位其实有很大不同:花呗的功能类似信用卡,额度不高,每月都得还,通常没利息,都不怎么像贷款(我一直在用花呗,但我并不缺钱,只是觉得方便),如果模型评估出一个人还款能力比较差,一个月可能只有五百或一千的额度,也就能起到临时周转的功能,大部分时候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风险;与之相比,借呗才是真正的小额贷款,少则大几千多则上百万,它才是真正有风险,需要用户清楚风险的产品。
但你看看这个问题下的大部分回答,大家纷纷把花呗理解成了借呗,把一个明明风险极小的产品类比成各种不靠谱的贷款。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花呗没有强调自己「短期周转」的属性。
如果文案稍微改一下,突出自己过几天就发工资了,暂时差个几百块钱,用花呗周转一下,解了下燃眉之急,让女儿不在生日留下遗憾。然后最好再讲讲自己的权益,我相信大家看了后对产品的认知就会加强很多,也不会那么愤怒了。
花呗就是信用卡而已。
如何看待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用信用卡给女儿过生日的广告?
国家单位就是有这点好,他们聪明当然聪明不到哪去,但蠢也不会蠢到哪去。
他们没这样打过广告
槽点太多,吐不过来。
乍一看“再精打细算”这几个字,仿佛爷爷奶奶辈在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之间的喃喃细语。
再一看“生日要过得像模像样”,好像又有点儿新世纪年轻人消费时尚的味道。
然后一看画面,不知道像是在麦当劳还是肯德基过生日。让人想起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在麦当劳,肯德基过生日或者办婚礼曾经是富贵,高大上,时尚的象征,可问题是现在都2020年了,大哥,这玩意儿就一快餐店,哪就“像模像样”了?
仔细一看广告男主角的人设,37岁,既要考虑“精打细算”,又要绞尽脑汁“像模像样”,得,有“中年危机”内味儿了。
再一计较,嗨,“施工队长”,都队长了,就这待遇?真就日常劝退土木工程呗,还不提桶跑路,更待何时?
整个广告看下来,时空和精神都错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