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的观点,秦国是赢姓赵氏,秦始皇只是沿袭的传统和战国时期姓氏合流的趋势所以叫赵政。
对此提出异议的都是一些无法证实的猜测。
首先,秦赵共祖,后来赵的祖先造父因为有功得了氏,氏赵,为赢姓赵氏,而秦的祖先大骆攀亲戚也氏赵,也为赢姓赵氏,尔后,大骆有一个庶子叫非子,得周王的宠爱,于是周王在大骆的嫡子名叫成的人以外额外给了非子一个封邑,这个封邑的名字叫秦,这就是秦始皇所继承的秦国的由来。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非子得了秦的封邑后是否就改了他的氏?是否从赢姓赵氏改为了赢姓秦氏?我认为没有。没有史料证据明确支持这种观点。封地改变或获得是可以改氏,但不代表必须改氏!例如赵的先祖造父始得氏为赵氏,其后代赵夙因为功劳被晋献公封耿邑,赵夙也没有因此就改氏为耿氏,其后一直是赵氏。
好了,赵夙还是臣子,而秦为诸侯,诸侯应该以国为氏吧?那田齐呢?齐国田氏,是妫姓田氏,既然成了齐国国君,按某些人的道理,要么齐国变成田国,要么,田氏改为齐氏,然而事实是,齐国是妫姓田氏!既然齐国国君可以不以国名为氏,为什么秦国不可以?齐国可以是妫姓田氏,秦国怎么就不可以是赢姓赵氏?
我认为春秋时期秦国国君一直是赢姓赵氏,进入战国,随着社会思想的巨大变动,姓和氏也从严格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混淆了,以至于后来姓氏概念合并,秦国也不会去纠结自己古代的姓是赢姓,而是现在自己是姓赵(已经姓氏不分了),赵国也不会纠结自己古代的姓是赢姓,而是姓赵。
以下摘录秦国为赵氏的史料证据:
【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後也。······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史记·秦本纪》
大骆和非子都姓赵氏,注意因为是西汉时期,所以这句话是姓氏不分的,而无史料明确说过秦后来改为秦氏。
【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史记·秦本纪》
《史记》特别强调!秦国为赵氏不为秦氏,确实有赢姓秦氏,但不是秦国的国君的氏。
【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奄父生叔带,······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至赵夙。赵夙,晋献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赵夙为将伐霍。···晋献公赐赵夙耿】
赵夙获封耿邑,并没有因此改氏为耿夙,其后代仍然为赵氏。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秦始皇本纪》
战国时期已经姓氏合流,秦君姓赵不姓秦。至于所谓因为秦始皇在赵国出生所以姓赵,纯属为了解释姓赵而产生的猜测性说法,秦国国君本就是赵氏。
途经韩、魏、赵、楚、周、宋、卫等国的商道就可以了。
话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